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福州市 > 连江县旅游

连江县旅游景点介绍

蓼沿乡溪东村郑氏祖祠
  蓼沿乡溪东村郑氏祖祠始建于南宋嘉定十三年(公元1220年),整修于明、清两朝代。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是中国古代典型的庭院式四合三进全木结构古建筑,至今保存良好,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详细]
  宝林寺宋墓位于连江县丹阳镇东坪村宝林寺东侧,宝林寺宋墓为连江县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安凯乡通仙庆丰桥位于连江县安凯乡安海村后斗山,安凯乡通仙庆丰桥为连江县第七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为建筑周边外扩10米,建控地带为保护范围延伸10米。……[详细]
连江定海海潮寺
  连江定海海潮寺位于连江县筱埕镇定海湾北面临海的山坳里,连江定海海潮寺为连江县第七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为建筑周边(两侧围墙,前至前埕,后至挡土墙)外扩10米,建控地带为保护范围延伸10米。……[详细]
丹阳新洋陈氏宗祠
  丹阳新洋陈氏宗祠位于连江县丹阳镇新洋村口,丹阳新洋陈氏宗祠为连江县第十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为本体及围墙四周外扩10米,建控地带为保护范围延伸10米。……[详细]
  浦口余翼经墓位于连江县浦口镇上元山,浦口余翼经墓为连江县第十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为本体四周外扩10米,建控地带为保护范围延伸10米。……[详细]
蓼沿岩桂洞摩崖石刻
  蓼沿岩桂洞摩崖石刻位于连江县蓼沿乡白沙村岩桂洞,蓼沿岩桂洞摩崖石刻为连江县第十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为本体四周外扩10米,建控地带为保护范围延伸10米。……[详细]
魁龙坊女儿井
  魁龙坊女儿井位于连江县凤城镇魁龙坊游琏故居三进东侧,魁龙坊女儿井为连江县第十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为本体四周外扩10米,建控地带为保护范围延伸10米。……[详细]
  魁龙坊井兜井位于连江县凤城镇西北街爱国路115号旁,魁龙坊井兜井为连江县第十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为本体四周外扩10米,建控地带为保护范围延伸10米。……[详细]
  凤城观音阁位于连江县凤城镇西门路189号,凤城观音阁为连江县第十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为本体及围墙四周外扩10米,建控地带为保护范围延伸10米。……[详细]
中共闽东特委机关旧址---伴岭
  伴岭(今桔林乡伴岭村)位于闽清古田交界,左滨闽江、右临古田溪,山高林密,人烟稀少,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是建立地下革命据点的好地方。1944年1月下旬,受中共福建省委之命,省委特派员黄扆禹及刘捷生、陈鼎坤、吴盛端等4人秘密来到古田。是月30日,黄扆禹召集江作宇、周道纯等10多人在平湖尾周道纯旧厝内开会。会议传达了省委的指示,研究并确定三项任务:①建立武装队伍,开辟革命据点,开展武装反顽自卫斗争;②打通闽北一古田——闽清一永泰一闽南地下交通线;③策应省委主力部队南下。随后,刘捷生、江作宇和杨仁屏等人分别带领干部到古田的大东、前洋、五华山和闽清的伴岭等地活动。2月间,江作宇、杨仁屏到闽清伴岭开辟革命据点,为打通古田一闽清一永泰地下交通线作准备。他俩以看“风水”为名,由向导带路,先来到闽清伴岭三丘田……[详细]
中共连江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遗址---关公亭
  中共连江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遗址关公亭位于连江县城西郊玉泉山。1929年5月14日,中共福建省委全委会议作出关于《福建政治现状与党的工作总方针》的决议。决议分析了福建政治现状,对全省各县工作予以布置,同时决定:全省分为六个区,福州区以福州为中心,福州附近连江、长乐、福清……等县属之。此区工作目前先要注意植立福州工人运动基础,发展连江等县党的组织,注意这数县及福州四邻农-动,造成包围福州的形势。杨而菖、郑厚清、黄茂雄、黄应龙、郑厚康等中-员在福州、连江等地中学毕业后,陆续到镜路、透堡、官岭、定海等小学任教,以教员身份从事党的秘密工作,通过同学、亲戚、朋友的关系宣传革命道理,吸引城乡各地进步青年参加群众组织,如反帝大同盟、革命互济会、农民协会(透堡农民称“农夫会”)、读书会(城关)、森林会(镜路……[详细]
透堡农民暴动旧址--林氏宗祠
  透堡农民暴-动-旧址林氏宗祠位于连江县透堡镇北街埕里。1931年7月,中共福州中心市委组建后,工作的重心由城市向农村转移。10月9日,中共福州中心市委领导(市委农村工作巡视员)邓子恢(化名林祖清)到达连江镜路,随即召集特支扩大会议,传达部署减租抗债斗争,并取得阶段性胜利。中共连江特支为了引导农民同-势力作持久的斗争,保卫胜利果实,逐步成立了农民自卫队,领导群众走上了武装斗争的道路。邓子恢返回福州后,市委派张铁(市委军委秘书长)驻透堡协助杨而菖推动连江的农-动。经过邓子恢的启发教育,杨而菖在农民减租斗争的实践中政治觉悟、领导艺术都有所提高。他敏锐地察觉到,地主恶霸决不会甘心减少剥削收入,于是在透堡农会总部——林氏宗祠召开党员骨干会议,成立农民自卫队,监视地主的活动,武装保卫减租果实。11月16……[详细]
闽中工农游击队第一支队成立地旧址
  闽中工农游击队第一支队成立地旧址护国观音寺位于连江-县官坂镇合山村。1932年6月,中共福州中心市委把开展连江、福安为中心的闽东北地区工农游击武装斗争作为市委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市委进行了周密与细致的准备。6月中旬,深谙军事斗争艺术的中共福建省委军事部部长、福州中心市委书记陶铸到连江对官坂合山村的地形社情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到,合山村山高水冷,土地贫瘠,全村30多户人家全为赤贫户,靠打柴和租种地主田地谋生,且合山村早已秘密成立了党支部。陶铸和杨而菖商定,开辟合山为游击根据地。特支书记杨而菖派党员林吉藻、林己同以“赶海鲜”生意为掩护,到福州中心市委仓山泛船浦交通站领取市委发给的一面红旗、一把军号、五把大刀等军用物资,并秘密运回连江-官坂合山村。6月19日清晨,一阵嘹亮的军号声在合山护国寺观音亭……[详细]
连江县抗日骨干训练班旧址--郑氏宗祠
  连江县抗日骨干训练班旧址郑氏宗祠位于连江县蓼沿乡溪东村。1938年秋,日寇铁蹄踏遍大半个中国,神州陆沉,江河呜咽,地濒东南沿海的连江县受到战火的威胁,沿海岛屿川石岛与马祖的南北竿塘被日军侵占。在这中华民族危急存亡之秋,中国共产党义无反顾地担当起救亡图存的重任。9月初,中共福建省委宣传兼--部部长、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主任王助在福州南街安民巷秘密发展连--年吴大麟入党,与已抵连江的中-员林涧青、梁真(女)组建中共连江特别支部,省委任命林涧青为特支书记。中共连江-特支接受王助代表省委作出的联络人员(进步人士)、掌握-支、准备建立抗日武装队伍的指示,因吴大麟公开身份为国民党政府连江信用合作社办事处主任(吴加入中共后仍保留其国民党党员),故许多事情交由吴大麟去办。吴大麟筹资在县城十字街口开办海滨书局,……[详细]
闽东红军第13独立团成立地旧址--瑞丰寺
  闽东红军第13独立团成立地旧址瑞丰寺位于连江县透堡镇大街。1933年10月,蒋介石纠集100万兵力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军事“围剿”,其中50万兵力重点进攻中央根据地。由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然而,闽东地区的党组织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巧妙地利用“闽变”形成的有利形势,把革命斗争推向新的发展阶段,在闽东之南创建了连(江-)罗(源)苏区。使得1933年冬到1934年初其他红色区域革命转向低潮的时候,闽东地区却是土地革命的一派火热景象。自1932年6月底,党领导的游击斗争发动后,连罗地区涌现数支地方武装组织,除闽中(闽东)工农游击第1支队外,1932年底在连罗交界的山区又成立了第9支队,支队长林祥书,支队骨干由沿海剩头、外洋、巽屿一带贫苦农民、……[详细]
连江县革命委员会成立旧址
  连江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地旧址大王宫位于连江县长龙镇洪峰村义澳自然村。1933年春季,连江地区开展的春荒分粮废债抗捐斗争,有力地震慑和摇撼了地主阶级在乡间的统治地位,昔日穿长袍马褂威风凛凛的“老爷”在农会面前成了可怜虫和“稻草人”,使得农民看到了共产党和游击队是真心为穷人谋利益的,也深切地体会到团结起来拧成一股绳斗争的力量,这为实现工农武装割据,创建红色政权奠定了基础。1933年3月,连江-县各区、乡革命群众产生的代表大会在长龙山面游击区义澳村大王宫隆重举行,成立了连江-历史上第一个红色政权——连江县革命委员会。这也是全闽东地区11个县最早诞生的工农红色政权。大会正式选举革命委员会委员18名,选举主席林嫩嫩(烈士)、副主席及隶反、军事、文化、粮食、土地、财政委员等。县革命委员会下辖山面区革命委员……[详细]
抗日游击队成立地旧址九使府
  抗日游击队成立地旧址九使府位于连江县长龙镇下洋村。1941年4月19日,连江首次沦陷后,中共连江(临时)县委遵照省委的指示组建地抗日游击队。中共下洋支部书记梁仁钦向党员和抗日骨干下达的暗号为“把‘碗’和‘筷子’随身带着”。所谓“碗”即土制的-、手-,“筷子”即-支。4月20日清晨,120多名游击健儿手持大刀、梭标(只有少数队员有-支),列队下洋村下宫里“九使府”前,正式宣告成立“下洋抗日游击队”,由梁仁钦任队长,队副陈位郁。游击队与国民党下洋乡乡长陈乃敏合作抗日,由他把-4支交给游击队,同时从国民党75师散兵中缴获一挺机-、-26支、-380多发、手-24枚。游击队活动于长龙、下洋、浦口一带,搅得日寇日夜不安。国民党连江县长陈拱北处心积虑瓦解游击队,残忍地杀害了游击队长梁仁钦。下洋抗日游击队……[详细]
共青团连江县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元帅府
  共青团连江县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元帅府位于连江县凤城镇东门兜(连江一中大门西向)。1930年12月,连江党群组织恢复活动后,共青团组织有了较大的发展,城关、东湖、透堡、镜路成立了团支部,丹阳、马鼻成立了团小组。1931年3月23日,担任过中共闽西特委书记的郭滴人主持连江县第一次共青团代表大会召开,会议在连江县城东岳庙田都元帅府(今连江第一中学隔壁)厢房内秘密召开,到会代表有梁仁钦、吴依俤、薛光寿、郑培英、杨惠等15人。会议议程四项:一、学-青团中央颁发的团的章程及共青团员行动守则;二、县委书记杨而菖作“目前形势与共青团任务”的报告;三、通过“广泛开展宣传,吸收优秀青年入团,壮大团的力量,当好党的助手”的决议;四、选举成立共青团连江县委员会。在郭滴人、杨而菖的精心组织下,会议开得很成功,选举成立……[详细]
  林森藏骨塔位于连江县琯头镇青芝山风景区内敖湖侧畔,民国15年(1926年)林森亲自督造。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四周石砌葫芦状围墙,铁制花饰大门。塔用青石雕砌,方形,由台基、塔座、塔身、塔顶3部分组成,总高7.43米,塔基四级石阶,宽5.7米见方,面积34.8平方米,塔座4角雕有豹头座脚。塔身4角,4尊合掌僧人拱护。塔主体四周磨光圆柱,夹竖四块长方形磨光青石板,组成塔身主体结构,正面镶有“参议院议长林森藏骨塔”碑石,落款“中华民国十五年”。塔顶4角,均3层。连续出挑,结顶有4尊金童顶托火炬式塔刹,雕刻精致。藏骨塔自上而下精雕细琢各种图案和装饰,构思新颖,布局精巧,造型优美。“文革-”中塔碑被盗,浮雕被砸。1979年县人民政府拨款重修,尽复旧观。1991年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缂侇噮妫稢P濠㈣鎷�13001937闁告瑱鎷� 缂侇喓鍊曢崣鏇犵磾閹存繄鏆斿璁规嫹 44010602000422闁告瑱鎷�

闁稿繐鍘栫花顒勫箣閹存粍绮�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闁瑰瓨鍨奸々锔界瑹濞戞锟�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QQ闁挎冻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