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

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景点介绍

  广西大学梧州旧址位于梧州市万秀区大学路梧州学院、梧州一中校园内,年代为1928年。广西大学梧州旧址为第七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旧址所在地梧州市第一中学四周围墙墙基为基线,向四周外延5米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边界线为基线,外延5米范围内。……[详细]
  中国人民解放军滇黔桂边纵队桂西区指挥部旧址位于大化瑶族自治县原古河乡中心小学校园内,年代为民国。中国人民解放军滇黔桂边纵队桂西区指挥部旧址为第七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旧址主体建筑四周围墙墙基为基线,向东外延20米,向南外延5米,向西外延20米,向北外延5米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边界线为基线,向东外延30米,向南外延10米,向西外延30米至校舍后墙,向北外延10米范围内。……[详细]
  原六寨汽车站位于南丹县六寨镇六寨街南端,年代为民国。原六寨汽车站为第七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原六寨汽车站主体建筑墙基为基线,向东、向南、向西各外延8米,向北外延6米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边界线为基线,外延10米范围内。……[详细]
  武宣近代建筑(包括刘炳宇庄园、郭松年庄园、黄肇熙庄园)位于武宣县东乡镇河马村委下莲塘村、桐岭镇石岗村委雅岗村、二塘镇樟村村委樟村,年代为民国。武宣近代建筑为第七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谦受图书馆旧址位于防城港市防城区防城中学校园内,年代为民国。谦受图书馆旧址为第七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旧址本体建筑四周墙基为基线,向东面外延24.4米至球场边,向西外延2米至宿舍楼,向北外延4.3米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同界。……[详细]
陆顺德故居
  陆顺德故居位于藤县大黎镇古制村,年代为清。陆顺德故居为第七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故居主体建筑四周屋檐滴水为基线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同界。……[详细]
  都安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大化瑶族自治县都阳镇政府大院内,年代为明。都安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为第七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旧址第一进院、第二进院遗址、第三进院建筑墙基为基线,向四周外延20米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边界线为基线,向东外延20米,向南外延30米,向西外延24米,向北外延20米范围。……[详细]
清音洞摩崖石刻
  清音洞摩崖石刻位于天等县天等镇荣华村秾眉屯,年代为清至民国。清音洞摩崖石刻为第七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大清国钦州界”5号界碑位于东兴市东兴镇中山社区口岸大楼南侧距北仑河约20米,年代为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大清国钦州界”5号界碑为第七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界碑四周护栏为基线,向北外延2米至胡志明亭景点绿化带,向东外延2.3米至河堤路,向西外延2.9米至新华路,向南外延1米至河堤路。建设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同界。……[详细]
  “大清国钦州界”1号界碑位于东兴市东兴镇竹山村零公里处,年代为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大清国钦州界”1号界碑为第七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向北以沿界碑景点通道台阶南侧墙边往东外延14米至李受彤塑像西侧旁;向东从李受彤塑像西侧旁往东南方向经李受彤塑像前面和两颗龙眼树围圈之间外延10.5米至距离壹号界海鲜饭店墙体2米处,向东南与壹号界海鲜饭店墙体及墙体同侧围墙平行外延7.4米;向南从东面界7.4米端点处往西南方向垂直延至某单位围栏外侧边线;向西以某单位围栏外侧边线和界碑景点护栏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同界。……[详细]
六祖岩摩崖石刻
  六祖岩摩崖石刻位于象州县象州镇鸡沙村委黄皮沟村,年代为清。六祖岩摩崖石刻为第七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文相岩摩崖石刻位于象州县大乐镇龙屯村委龙女村,年代为清。文相岩摩崖石刻为第七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独鳌山摩崖石刻位于象州县中平镇良山村,年代为清。独鳌山摩崖石刻为第七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龙岩山摩崖石刻
  龙岩山摩崖石刻位于钟山县燕塘镇张屋村东南,年代为清。龙岩山摩崖石刻为第七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龙岩山摩崖石刻文物本体为中心,向四周外延10米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同界。……[详细]
云山独秀峰摩崖石刻
  云山独秀峰摩崖石刻位于德保县城关镇莲城大街北面,年代为明至民国。云山独秀峰摩崖石刻为第七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会仙岩摩崖造像
  会仙岩摩崖石刻造像:位于广西崇左大新县雷平镇安平村完小200米的山脚一个岩洞里。总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会仙岩创于明代,鼎盛于清代,岩洞内原来塑造有塑像,石刻造像,玄天大帝、文昌帝君、四大金刚、十八罗汉等几十尊人物造像、以及文人骚客的诗文题词数篇。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到粤西地区考察时路过此地曾游览过会仙岩洞,并留下墨迹两处,上世纪六十年代岩洞内的石刻造像、诗文惨遭毁灭。现在尽存六组石刻造像和十多篇模糊不清的石刻诗文,对研究当地的土司文化以及社会具有重要历史价值!2017年被公布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整座会仙山岩洞为中心,向四周外延50米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同界。……[详细]
  猪岩遗迹 位于花山乡滩头村西1公里围墙肚山,为石灰岩洞穴。南向,洞口距地面4 米, 高10米,宽30米,深8米。文化堆积层胶结坚硬,呈灰褐色。厚0.2~1米。内含螺壳、 兽骨、石器、陶片等遗物。采集有砾石打制的砍砸器、席纹方格纹夹砂灰红色陶片和鹿、猪、 虎、熊等动物牙化石及人前臼齿、头骨残片等。……[详细]
298、庙岩遗
  庙岩遗址 位于城厢乡罗家洞村西南与印山东南麓,为石灰岩洞穴,南向。洞口距地面 2米,高5米,宽4米,深约30米。呈喇叭形外宽内窄。靠洞口右边断层积层厚0.9米,内含螺 蚌壳,兽骨及石器等遗物。采集有砾石打制的刮削器、石片。……[详细]
  姑婆岩遗址 位于钟山镇龙马村北约500米的姑婆山, 为石灰岩洞穴。西向,洞口平地 面,高50米,宽30米,深约30米。暴露有断面的文化堆积层长10米,宽8米,厚0.8米,呈褐 色,内含螺蚌壳、兽骨、石器及人骨等。采集有石杆、石片、砍砸器、刮削器及人体残骸。……[详细]
大八仙摩崖石刻
  大八仙摩崖石刻位于北山镇怀道村大八仙屯大八仙山上,明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宜州土豪黄祖记与思恩土知府岑瑛勾结,欲割永定与述昆州等地给岑瑛,宜州知县朱斌备为巴结岑瑛,同意割让两地给岑瑛,但以地方农民领袖韦万秀为首的反割地、反官府压迫,举行了农民起义,这就是广西著名的“庆远起义”。这场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斗争历时了五十多年之久,明王朝先后调兵遣将进行多次镇压,无果而终,双方都付出了惨重代价。最终明王朝不得不采取妥协办法,收回割地,安抚农民起义军,分设三个土司辖区,这也是宜州土司制度之始。大八仙是明军进剿农民起义军的驻扎地,其山之崖壁上多处留有当时带兵将领们的记事石刻及诗歌题字。2017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大八仙摩崖石刻为第七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石刻岩口向东外延20米,向西外延……[详细]

缁棷CP婢讹拷13001937閸欙拷 缁倕鍙曠純鎴濈暔婢讹拷 44010602000422閸欙拷

閸忓厖绨幋鎴滄粦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閸忓秷鐭楁竟鐗堟 缂冩垹鐝崥鍫滅稊 閹存垼顩︽笟娑毲�
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閿涳拷 QQ閿涳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