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蔚县旅游

蔚县旅游景点介绍

41、故城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故城寺
  故城寺位于河北省蔚县宋家庄镇大固城村东北,属明代建筑。该寺释迦殿内明代水陆壁画属县内一绝,布局形制特殊,弥勒宫位于佛殿之后,更属少见。故城寺于2013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正殿(过殿)一座,座北朝南,单檐悬山布瓦顶,通高8米,面宽三间,进深二间,五架梁前后各出单步廓,木架用材硕大,外前檐下置,木板门二扇,前檐下绘青绿彩绘,走马板上绘佛教故事,正中一幅绘四大天王手持法器立于一座佛寺山门外,山门为砖券式结构,与该寺山门风格相同,当取材于该寺外景,殿内正中后塑释迦牟尼生像,两侧为阿难、迦叶二弟子,东西山墙壁上绘儒、释、道三教壁画,保存完整,颜色艳丽,风格鲜明。而且幅幅均有榜题,是研究明代绘画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背檩下皮钉了一块木额-“时大明国山西大同府蔚州东乡故城寺德后于正德贰年岁丁卯季……[详细]
沙子坡老君观
  沙子坡老君观坐落于蔚县古镇暖泉沙子坡村沙土丘上,属明、清建筑。道观座北朝南,主要建筑:戏楼、山门、前殿(三清殿)、后殿(被北极玄宫)以及东西配殿分布南北一条中轴线上。老君观山门为五架梁,悬山式。山门内有一木引壁,上画太极八卦乾坤图,山门东西各蹲一只石狮。过山门为前殿(三清殿),硬山布瓦顶,面宽三间,进深二间,殿内塑像为道教“三清”,太上老君(老子)——道教教主居中,他的左边是元始天尊,右边是灵宝天尊.东西两墙壁画为“太上老君八十一化身”。后殿为真武殿(北极玄宫),硬山布瓦顶,面宽三间,进深二间,五架梁,殿内塑“真武大帝”。前殿(三清殿)东配殿为祖师殿(百师之祖)——鲁班,西配殿为财神殿,其壁画内容是“白宫、白双”。两殿均为面宽三间,进深一间,硬山布瓦顶部。后殿真武殿东配殿为文昌殿,西配殿窑神……[详细]
蔚县重泰寺
  重泰寺位于蔚县涌泉庄乡,是张家口市现存规模最大,年代最早,主体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寺院,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张家口市政府于一九九八年批准同意该寺恢复开放。重泰寺为辽代建筑。该寺占地面积6680平方米,有殿宇房舍120间。结构分三块,中间为主体建筑,东西各有一小角院。主体建筑沿南北一条中轴线上分布,东西对称排列。从南到北依次为戏楼、山门、天王殿、千佛殿、观音殿、水陆殿、释迦殿和三教楼。重泰寺与其他寺庙不同在于三教楼,楼内正壁佛祖释迦牟尼像居中、孔子像居左、老子像居右。在这里儒、释、道三教和合、荟萃一堂,共同构建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心灵境界。重泰寺的保存完好,归功于在文革时当时中国地质博物馆将地质岩石资料移至该寺收藏,派人保护看管,才幸免于难。重泰寺位于蔚县西北部的河川地带,居于阎家寨、崔家寨和咸……[详细]
筛子绫罗遗址
  时代:新石器时代筛子绫罗遗址,位于河北省蔚县下宫村乡筛子绫罗村东200米,为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面积为100000平方米。1979年考古发现有石器、陶窖、夹砂灰陶等物品,是研究龙山文化的重要遗址之一。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和吉林大学考古系,以及张家口博物馆联合组成的张家口考古队,继1979年发掘了蔚县三关遗址之后,又在蔚县陆续发掘了筛子绫罗、四十里坡和庄窠等多处新石器时期的遗址,这些遗址不仅出现了仰韶时期的文化遗存,同时还出现了红山文化和龙山文化等多种文化重叠的现象。在筛子绫罗遗址,考古队同样发现了7座房屋遗址和多个灰坑。这7座房屋遗址均为长方形或正方形,面积和门的朝向无一定规律,居住面也都用火烧烤过。同时,还发现了……[详细]
庄窠遗址
  时代:新石器时代、商庄窠遗址位于河北省蔚县常宁乡庄窠村北,该遗址面积较大,文化内涵极为丰富,有仰韶、龙山、早商、夏家店下层、汉、辽各时期的遗存。遗址以南台地遗存最为丰富,文化层厚达5米,断崖处可见灰坑、墓葬遗迹。遗址龙山暑期的遗物有石斧、夹砂灰陶的细绳纹鬲、折沿素面盆、圜足豆等。这些器物均与郑州二里岗上层器物极为相似,属早商时期,是张家口市发现的一处重要的遗址。庄窠遗址于1978年发现。1979年吉林大学考古系、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联合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625平方米。庄窠遗址面积较大,其中以村南台地文化堆积最为丰富,文化层达3米,最下层为仰韶文化堆积和龙山文化堆积,其上叠压着相当于早商文化时期或汉代堆积,最上层为辽代堆积,其中,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物中的圜底?、宽-条带纹敛口?和红陶壶等,……[详细]
三关遗址
  时代:新石器时代、商、战国位于河北省蔚县西合营东岗地上,西邻三关河。周围地势平坦,遗物暴露较丰富。主要为相当仰韶文化的遗存,还有相当龙山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和战国文化遗存。遗址断崖处可见灰土层和灰坑,灰土层最厚达5米。三关遗址相当于仰韶文化的居址,均为矩形半地穴式,房内有圆形竖井型灶坑。居址的穴壁和居住面均抹有草泥土,经火烧烤,表面坚硬平整,居址内有柱洞五个,分布于中间和四隅各一个。出土器物有:小口尖底瓶、圜底钵、葫芦瓶、纹口彩陶钵、夹砂红陶瓮等。陶器中细泥陶和夹砂陶最多,泥底陶和夹蚌党陶次之。纹饰除素面外,有线纹、绳纹、弦纹、篦点纹和彩陶精陶以黑陶为之,兼用黑赫、黑红两种。图案多用弧形三角和圆点构成。石器有琢制的斧、磨棒、磨制的凿、纺轮等。斧体短,正丸上锋,横刻面呈矩形。磨棒场有掘攥的痕迹,……[详细]
47、常平仓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常平仓
  常平仓位于河北省蔚县城鼓楼西。蔚州常平仓,旧名丰豫仓,原有仓房11座,共55间。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重修保持了当年格局,盛时储粮3.5万石。古粮仓占地7700平方米,现存仓房仅四座,砖木结构,硬山顶。中国古代政府为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供应官需民食而设置的粮仓。主要是运用价值规律来调剂粮食供应,充分发挥稳定粮食的市场价值的作用。在市场粮价低的时候,适当提高粮价进行大量收购,不仅使朝廷储藏粮食的大谷仓一太仓和甘泉仓都充满了粮食,而且边郡地方也,仓廪充盈。在市场粮价高的时候,适当降低价格进行出售。这一措施,既避免了“谷贱伤农”,又防止了“谷贵伤民”,对平抑粮食市场和巩固封建政权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详细]
蔚州释迦寺(蔚县博物馆)
  释迦寺位于河北省蔚县城南关西侧,建于元代(1271年-1368年)和明代(1368年-1644年)。河北蔚县释迦寺位于蔚县城南关,俗称卧佛寺。释迦寺殿宇规模宏伟,寺中有天王殿、中殿、卧佛殿等。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省古建筑研究所等单位考证,均认为释迦寺中殿具有元代的建筑特点。中殿面宽3间,建筑形式为单檐歇山布瓦顶。建筑面积为141.05平方米,屋顶相当平缓、檐头和4个翼角都翘起,从侧面看更为明显,此殿的出檐为1.5米,-檐下斗拱比例和造型都处理得非常巧妙,使中殿更加庄重肃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寺院主要建筑大部分都分布在中轴线上,自南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卧佛殿,另有东西配殿和部分禅房。大雄宝殿建于0.9米高的砖砌月台上。卧佛殿与大雄宝殿前后呼应,形成寺院空间处理的一个特点。大雄宝殿……[详细]
代王城遗址
  代王城遗址位于河北省蔚县城东20华里处的代王城镇政府所在地周围,为春秋至汉时期的遗址。古城址以南40华里为恒山余脉,地势险要。城址平面呈椭圆形,东西宽3400米,南北长2200米,周长9265米。城垣高3~12米,在南墙有马面11个,9座城门遗址尚依稀可辨。在城内东南部为宫殿区,面积宏大,发现汉代大型夯土台基。在城外分布着众多的汉代封土墓,现存封土堆63座,均是当时王室贵族墓葬。代王城城址的平面形状在汉代城址中极为少见,为研究汉代城市与中国城建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同时因其地处北方,因而对于研究中国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文化交流也极为重要。(国家文物局)……[详细]
蔚州玉皇阁
  玉皇阁又“称靖边楼”,位于蔚县城北城垣上。玉皇阁建造至今已数百年,历经风雨剥蚀,战乱兵灾,虽几经修建重建,依然完整地矗立于高高的城垣之上,现存仍为明代建筑风格,表现出了古代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和智慧,是研究明初建筑艺术的重要实例。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玉皇阁造型独特,规模宏伟,结构严谨,对称平衡,亭台楼阁,工艺精细,高楼气势宏大,小阁玲珑剔透,主体突出,陪衬有致,互为竞相媲美,楼阁出檐深远,檐角翘首指苍穹,似雄鹰展翅欲飞,风铃清脆悦耳,所有楼阁尽为雕梁画栋,刀笔冼练,功底深厚。迈进大殿使人肃然起敬,登临高阁可凭栏远眺,上扶白云,下履轻风,大有-之感,巍巍贺兰山,滔滔黄河水,平罗县城全景尽收眼底。玉皇阁高峻而雄伟,整个楼阁分前后两院,前院由天王殿和15间禅房组成。后院正面……[详细]
南安寺塔
  相传创建于汉代,疑为北魏所建。塔位于寺院中央,供人参拜,北魏至辽代该寺香火旺盛。580年(北周大象二年)建蔚州城时,南安寺塔以寺取名。南安寺曾为燕云名刹,历史悠久,所以,蔚县历来有“先有南安寺,后有蔚州城”的传说。南安寺塔的建造年代,据《蔚州志》记载:有城已有塔,明洪武初年,指挥使周房拆建蔚州城时,因塔院规模宏大,新建之南城墙、护城河正从寺院中穿过,遂废其寺而存其塔。密檐式砖塔在我国起始于北魏时期,但南安寺塔身第一层横额下垂一周如意头的做法最早出现于辽代,据此分析,南安寺塔应为辽代建筑。南安寺塔由即塔基、塔座、塔身、塔刹四部分组成。塔基由石条叠砌,塔座为八角形,砖仿木结构,基部砖叠涩七层。八角每面出兽头,东西南北四面浮雕兽头,并雕有篆字福禄,顶仿木结构出檐,顶上施仰莲;塔身内有隅有塔柱,塔横……[详细]
飞狐峪-空中草原景区
  飞狐峪地处恒山山脉与太行山脉的交汇处,平均海拔高度在1500—2500米之间,历史上的多期造山运动形成了其山姿百态、峰奇景秀的自然风光。当地流传的一首歌谣这样唱道:“说蔚州,道蔚州,蔚州就是不一般。……南面有座翠屏山,翠屏山,飞狐峪,飞狐峪内有箭眼。一柱香,八仙洞,阎王鼻子鬼门关……”藏深山,初露峥嵘。飞狐峪以险、奇著称,险在山陡,奇在石怪。当地百姓说:“四十里飞狐七十二道弯,弯弯有洞天,处处含胜景。”飞狐峪远离尘嚣,少有车流人潮,只有绿野、清风,蓝天、白云,浑然天成,神韵独具。飞狐峡谷谷幽峰奇,蜿蜒险峻;马蹄梁沟壑纵横,雄浑壮美;空中草原高峻辽阔,恍若天堂。峡谷、高山、草原共同构成奇美的北国风光,令人目不暇接,留恋忘返。有着空中草原生态景区的飞狐古道,曾被河北省委书记白克明称为“河北省的旅……[详细]
53、蔚州古城 AAA
蔚州古城
  蔚州历史悠久,壶流河谷地就发现有百万年的旧石器遗址和众多的新石器遗址。尧舜之时属冀州,商周时为代国。秦、汉、三国、西晋时,均称代郡。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改称“蔚州”,历代沿用,迄今已有1420余年的历史。据考古资料表明,最晚在东周时期,已有人类在蔚州城一带定居生活,由此推溯,蔚州城的城建历史可达2700余年。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造就了古城深邃的文化内涵,古城内保存的文物古迹可以证明北魏、辽、元、明、清蔚州的繁荣。尤其是元、明、到清前期,由于蔚州飞狐古道是南通华北平原,北达千里大漠的交通要道,因此,蔚州人口增加,物资流通,商业发达,文化和教育也空前繁荣。明洪武五年在原城址基础上,辟土修筑城墙,洪武十年重砖石,形成了一座“雄壮甲于诸边的铁城”。蔚州古城位于壶流河南岸平台地上。据《蔚州志》……[详细]
54、暖泉古镇 AAA
暖泉古镇
  暖泉镇位于河北蔚县境内西部,东经114026′,北纬39048′,向西3公里即是河北与山西的省界线。全镇16个行政村,1664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342人,镇域面积57.3平方公里。镇区内8个行政村,10411人,居民区1.3平方公里。暖泉镇交通便利,东距蔚县城10.4公里,西距山西广灵县城15公里,北距下广线二级公路4公里。通讯便捷,现有固定电话用户2370户,移动通讯塔4座,信号覆盖率100%。文教卫生完善,现有中学1所,教师102人,学生860人;完全小学5所,教师133人,学生1406人;中心卫生院1处,门诊3处,卫生所17处,医疗卫生人员53人。现有乡镇企业263个,其中个体工商户201户,营业收入总额12905万元。200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22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00元……[详细]
蔚县上苏庄
  上苏庄,位于蔚县宋家庄镇东南山脚下,现有户数600多户,总人口2000余人,耕地面积约6700多亩。她是宋家庄镇辖区中最为古老,且民风淳朴、民俗独特的一个较大村堡。据有关专家考察,远在新石器时代上苏庄村一带就有人类活动。后根据村民建房挖窖时出土的石磨、灶台、盆碗、钱币等物进一步证实,北魏时期上苏庄村已经是蔚县境内一个人丁兴旺、生活富庶的村庄了。但是当时的村址不在现在的庄堡之上,而是在现在村西的西洼之处,村名也不叫上苏庄,则叫“底村”。那时候的“底村”,在东南山峦草本茂密、鸟兽成群的原始森林的掩映下,仰承北口峪和水峪两大峪口的两股山泉溪流的滋润,人们每年都能丰衣足食,乐享太平。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草木疏了,山泉浑了。山洪的屡屡爆发,时时威胁着“底村”从们的居住安全。于是,他们请……[详细]
金河口峪
  燕山山脉最高峰――小五台山北麓有一奇异壮丽的峡谷,――金河口峪。“金河”因河底金黄色岩石在清澈碧水的映衬下金光灿烂而著称。登两岸山峰,可观赏到完整的战国赵长城,隐约于山林间的“金河十寺”、“台山晓日”、“金河晴月”最为壮观。金河口森林公园位于小五台山脚下,面积33万亩,是北京周围仅有的一处原始森林,生长着1320余种植物和137种动物,成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这里属太行山余脉,以东台最高,海拔2882米,崇山峻岭中珍禽异兽、名花奇草应有尽有。五月份,漫山遍野的粉色杏花铺天盖地更使山野风光增添了万分的妩媚,蔚县是全国最大的杏扁生产基地,杏扁种植面积43.5万亩,到七月份,累累果实压弯枝头,更添浓厚的乡土气息。……[详细]
蔚州暖泉书院
  位于蔚县暖泉镇,以镇中心的一口不冻的泉水而得名。书院始建于元代,是元朝工部尚书王敏亲自督建。东北角有魁星楼,为三层砖木式结构,沿梯登顶可远望四周景致。书院内绿荫蔽日,环境清幽,既是清静的读书地,又是夏日避暑的好所在。……[详细]
卜北堡玉泉寺
  卜北堡村内现有一座寺庙,名“玉泉寺”,该寺建于明正统四年,正殿为等级最高的庑殿顶。这种建筑形式在等级森严的明代绝非民间所用的形式,这座寺院座北朝南,寺南有一条湮没的荒尘古道,这条古道便是从北京通往山西大同的交通要道,古称“燕云古道”。当年燕王朱棣指挥千军万马,旌旗猎猎,鲜衣怒马及数不清的随从扫北攻取大同走的就是这条古道。蒙古瓦剌部向朝庭进贡使团入京也常走这条道。这条道上军屯城防遍布要隘,蔚县境内,西起暖泉、蔚州城、西合营、桃花堡,这一线四点的军事防御体系。明前期对防御蒙古铁骑入侵起着重要作用。位于卜北堡村前这古道边上的戏楼、官井等古迹犹存,无言地诉说着古道昔日的繁华,当年的这条古道又是通商要道,无数商贾骡帮、出征军队往来穿梭,无疑对孩提时代的王振有很强的0力,日后的王振正是从这条古道走向了京……[详细]
蔚州真武庙
  真武庙位于河北省蔚州城西北隅。通过对真武庙的建筑结构特点分析及与其它有确切线条的建筑相比较,结合碑文记载推断,真武庙应为明洪武年间建筑。大殿前的歇山卷棚抱厦应为清康熙、雍正时期所重修增建。钟楼四根卷刹柱为元代遗物,明代利用。真武庙坐北朝南,坐落在高约3米的夯土包砖台基上,殿宇禅房相连,形成一个封闭式独立院落。占地面积2944平方米。正殿分布在南北一条中轴线上,东西配殿各两座,四面房转角垣墉环绕,院中东部建钟楼一座,西侧建鼓楼一座。前殿为穿心过殿。单檐悬山卷棚勾连搭式,面宽三间,进深三间,悬山为正五架分心中柱式,五架梁枋心绘“金龙牡丹”,前卷棚为四架梁,顶置椤锅椽,梁架均油饰。正殿位于院内正北为北极大殿。单檐歇山绿琉璃瓦顶,琉璃花脊,前抱厦,厦前砌宽敞的月台,高于院面1.30米,月台前置台阶七……[详细]
蔚州灵岩寺
  蔚州灵岩寺,又称前寺,位于蔚县城内鼓楼西街,据记载蔚州灵岩寺在元末毁,明正统六年(1441年)敕赐重建。现存天王殿、大雄宝殿,占地6682平方米。天王殿面阔进深各三间,单檐歇山顶,檐下施五踩单昂斗拱,尚存较早做法,梁架进深六椽。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庑殿顶,檐下施七踩双昂斗拱,一跳极短,正中只为一“替木”,屋顶坡度平缓,出檐深远。殿内藻井制作精美,明代天花彩绘以八宝和篆寿字为主题,并有牡丹、仙鹤、祥云等,是重要的彩绘资料。此寺建筑规制较高,用材考究,做工精细,不同于一般寺院。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记载始建于金代,毁于元末,明正统六年(1441年)敕赐重建。灵岩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6682平方米。现存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配殿四座建筑及部分禅房……[详细]

粤ICP备1300193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422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联系我们: QQ: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