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黄河乾坤湾景区AAAA 黄河流经永和68公里,自北向南形成英雄湾、永和关湾、郭家山湾、河浍里湾、白家山湾、仙人湾、于家咀湾7个大湾,统称乾坤湾,是我国目前河流中规模最大、最密集、发育最完好的干流峡谷型蛇曲群,是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打造中华文明重要地标的核心区。黄河乾坤湾景区位于中国最美十大峡谷之一的晋陕峡谷,由黄河一号旅游公路“0KM”标志文化驿站、阁山、东征村、于家咀村、仙人湾、于家咀湾、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博物馆七部分组成。乾坤湾河山相依,岩壁耸峙,鬼斧神工,得自然之雄浑,极天地之大观,呈旷世峡谷奇景。河湾之上保存了从中生代三叠纪、新生代第四纪及黄河形成等地质演化的记录,展现了鄂尔多斯地块的古河湖环境及古地理演化特……[详细] |
永和关地处晋陕大峡谷的永和县境内,距永和县城70余华里,村前是波涛滚滚的黄河,村后是陡峭直立的绝壁。古时只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向崖顶,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这个只有150口人的小村庄,受黄河文化的熏陶,依照“五行”相生原理而建:村前是黄河,河边植有一株古槐,古槐上边建村,村子上是地。其寓意为:水生木(古槐)、木生火(人烟)、火生土(土地)、土生金(致富)、金生水(循环往复),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无不跳动着“和”的音符,共同演奏着“和”文化的协奏曲。永和关村民全部姓白,先辈来自襄汾县,明崇祯年间,迁居于此,已经有400多年了。永和关旖旎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文化积淀,无处不现“和”的音符,这从……[详细] |
楼山是我县境内最秀丽的一座山,山势由低而高,呈层峦叠峰之状,恰似层层楼台,故尔名曰楼山。楼山四周翠柏茂密,灌木繁多,杂草齐腰,从山头到山腰,一座座道家观院排列齐整,错落有序,形成一个庞大的庙群。据考证观院完整时,有五六十间建筑物,其中有古式楼阁的石窑洞,石木结构的古典式殿堂建筑,远远望去,蔚为壮观。楼山的四季都是美丽的。春天看楼山,柏林碧绿,野花开放,蜂蝶飞舞,清秀扑鼻;到了夏季,草木葱葱,凉风习习,酷暑炎热,一扫而光;秋季去楼山,野果飘香,红叶满山,草深牛肥,别有情趣;严冬时节,或柏翠草黄,或雪白树绿,野兔山鸡,穿行期间,狐狸山中,时隐时现,所以,去过楼山的人,无论何时,都有不虚此行之感。楼……[详细] |
黄河蛇曲(山西永和)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黄河东岸永和县南庄乡、打石腰乡、阁底乡,面积210k㎡,是以黄河干流晋陕大峡谷中五个巨大的河流蛇曲为主体,其蛇曲类型规模等具有典型意义,目前保持自然状态,形成过程和景观现象系统完整,属具有重要观赏和科学价值的地质地貌景观。它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深刻的象征意义及独特罕见的地貌特征吸引着各方游人。自然环境黄河蛇曲(山西永和)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永和县西,黄河沿线,陕西与山西省交界处,北起英雄湾,南至仙人湾,全长约50㎞,东西宽约2-13㎞。黄河蛇曲(山西永和)国家地质公园地处南庄乡、打石腰乡、阁底乡境内。地理坐标东经:110°22′00″-110°38′00″;……[详细] |
红军东征永和纪念馆位于永和县阁底乡东征村,距县城80余华里。2005年重新修建的红军东征永和纪念馆,占地2500平方米,以“英明决策筑辉煌”、“红军东征在永和”和“老区人民爱红军”为主题分三个展厅,用大量的实物图片、塑刻作品等真实地再现了一幅幅可歌可泣的东征历史画卷,全面展示了当年东征红军的丰功伟绩。1936年2月20日至5月5日,毛泽东主席、彭德怀总司令率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进行了著名的渡河东征,壮大了红军力量,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在红军东征期间,毛主席率总部人员两次进驻永和县,前后共居住了十三个日日夜夜。在永和,主席亲自指挥了在山西的对敌斗争;在永和,……[详细] |
永和是典型的黄土高原梁峁残垣沟壑区,全县国土面积1212平方公里,境内3大山系9座大山,大小2500多条沟道纵横交错;35万亩耕地中,70%以上都是25度以上的坡耕地,山多、沟壑多,水土流失严重。2010年起,历届县委、县政府在这309平方公里的芝河源头,陆续投入1亿8千余万元,依山就势,因地制宜,机修梯田6万7千余亩,营林造林10万8千亩,封禁治理11万8千亩,坝滩联治5千亩,贯通道路65公里左右,实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大大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勤劳质朴的永和人民,硬是在残塬沟壑之中开辟出了一片绿色生态园。好多专家看了永和的梯田后说:“永和的梯田惊天地、泣鬼神!风光独美!这是北方……[详细] |
阴德河村位于永和县乾坤湾乡西北部的黄河岸边,距离乾坤湾景区仅15分钟车程,是唯一可以在乾坤湾上俯瞰到全村景色的村子。以前叫鸭子河村,如今依然保存有匈奴式窑洞,整个村落布局也隐含了中国传统的建筑布局。阴德河村是四方标志物——朱雀发祥地。阴德河村相传是四方标志物朱雀的发祥地,这里有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这里有博大精深的德孝文化,这里有光耀千秋的红色文化。村内有跃进大鱼池、同根老槐树、德孝文化墙、民俗博物馆等景点,目前,正在规划村内旅游路线,新增纳入了月城遗址、古村落、爱心枣林、黄河沙滩等景点,形成完整的乡村旅游体系。村内有8户16孔窑洞农家乐,既可寻味乡村窑洞的居住体验,又可享受宾馆式的现代化优质服……[详细] |
朝阳寺,位于永和县县城西北梁家坡村,创建年代不详。坐南向北,占地504平方米。寺内原存铁佛1尊,石窑3孔,原植白牡丹数株,据推测花龄在300年以上,已呈野生状态。1995年,县佛教协会重新维修,新加琉璃瓦顶,新塑佛像数尊,并从河南洛阳购买回牡丹200余株,月季200余株,芍药100余株及爬山虎等,在寺前建起牡丹园。电话:0357-7522456地址:山西省临汾市永和县……[详细] |
位于永和县城西部,吕梁山脉南端,黄河中游晋陕大峡谷东岸。奇奇里村开创了影像艺术带动贫困山区旅游扶贫之先河。全村地域面积1074公顷,7.3公里的旅游公路盘山而过直抵乾坤湾,景区内建有黄河步道,玻璃栈桥凌空飞架,红枣采摘唾手可得。配套建设多功能户外拓展基地一座,黄河秋千、攀岩璧、高空探险、真人CS以及篮球比赛等户外娱乐功能健全。……[详细] |
又称乌龙山,位于县城西南22.5公里,海拔1235米。东西两峰相连,形似元宝。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永和县志》记载:“北齐河清三年(564年)有乌龙见于此,地极险要,与黄河相表里,常有军警驻扎,以资捍卫。”1936年,东征红军回师时,红一师三团曾在此阻击尾追之敌,现有“阁山阻击战”纪念碑一座。……[详细] |
永和文庙大成殿(第四批省保)时代:元地址:永和县城内正大街东门巷永和文庙大成殿位于永和县城内正大街东门巷。据《永和县志》记载,庙始建于元至元年间(1335~1340年)。坐北朝南,现仅存大成殿,仍保留有元代建筑特征。文庙大成殿,面阔五间,进深五间,单檐歇山顶,筒板瓦屋面。前檐墙经后人改造,已非原状。前檐柱头斗栱五铺作双杪,皆做琴面假昂头,耍头斜杀内凹,补间铺作明次间各施一朵,形制与柱头铺作相同。柱头铺作里转出两跳,重栱计心造。殿内厅堂造,六架椽屋四椽栿对乳栿通檐用三柱。后在四椽栿下增置一柱。前檐角柱生起明显。梁栿多用自然材,平梁上施蜀柱、叉手,无丁华抹颏栱,蜀柱两端用合沓固定,并用叉手直抵脊槫……[详细] |
望海寺创建年代不详,据民国版《永和县志》及碑刻记载,清乾隆元年(1736)、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4)曾予修缮。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065.7平方米,现仅存大殿西耳殿、魁星楼。大殿为石券枕头窑1孔,殿内后檐墙及两山墙绘佛教人物壁画约44平方米,是我县古建筑类文物壁画保存最好的。……[详细] |
双锁山位于永和县城东南15公里处,因两山对峙而得名,民间俗称石门山。海拔高度1520多米,因南唐巾帼名将刘金定在此安营扎寨抗辽保国而闻名天下。山上有刘金定庙、观音石窟、打子屋、财神庙、招亲树、点将台天桥、放哨台、饮马槽等名胜古迹。特别是观音石窟是唐代所建,十罗汉像栩栩如生。……[详细] |
位于乾坤湾乡于家咀村西半山腰。1936年4月底到5月初,东征红军红一军团先遣部队率先驻扎在于家咀村,为解决群众和部队饮水困难,遂勘察凿井蓄水,一直使用至今。为表达对红军的感恩之情,村民们将该井称为“红军井”,经提升改造,“红军井”成为精品红色旅游景点。……[详细] |
20世纪70年代起,历届永和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矢志不渝,接续奋战,探索运用PVC管输土回填、索道运送苗木等技术,在60°以上的石质山地植树造林76万亩,把荒山荒沟变成绿水青山,是黄河乾坤湾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被称为三北防护林生态“教科书”工程。……[详细] |
位于乾坤湾乡于家咀村西南河岸,是一处水蚀洞穴。相传人文始祖伏羲在这里推演太极八卦,因此得名“仙人洞”。洞高3米,宽10米,深20米。洞内被石柱分割成大小不同的洞室,各洞室间由弯曲的廊道相连。1936年敌机轰炸于家咀村时,百姓曾在洞中避难。……[详细] |
上退干村毛泽东旧居1936年红军东征时,毛泽东主席在永和上退干村小住。从此后,这个黄土高原上的普通土窑洞院落就有了不平凡的意义。千千万万的青少年在这里接受革命教育,这里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成为吸引海内外游客的著名景点。……[详细] |
棋盘山位于县城西南12公里处,海拔1241.3米。唐置楼山县于此,因与楼山相对,曾名北楼山;又因山顶有一大石,石上有一棋盘,故名棋盘山。该山峰远观拔地依天,高耸入云,峭岩壁立,气势雄伟。近看顶部地势开阔平缓,建有石寨。……[详细] |
位于望海寺乡永和关附近黄河岸边的石崖上。1936年6月,红十五军团81师241团6连掩护主力撤退后,剩余的12名勇士被数倍于己的敌军围困在高山上。经数天激战,弹尽粮绝的12名红军战士登上石崖,投河就义。……[详细] |
马家湾鳌头位于乾坤湾乡马家湾村,是一条延伸到黄河古道的石头山梁,山梁长约300米,宽约30米,远远望去,山梁的东半部分呈椭圆形,像是乌龟的龟壳,越往西,山梁越窄,就像是神龟长长的伸着脖子远眺黄河。……[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