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宁夏自治区旅游

宁夏自治区旅游景点介绍

偏城宋代城址
  偏城宋代城址年代为宋,类别为古城址。2005年9月15日,偏城宋代城址被公布为第三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南、西、北至遗址50米。面积83080㎡。建设控制地带:四周距保护范围外50米以内。……[详细]
兴隆镇单南清真寺
  兴隆镇单南清真寺年代为近现代,类别为重要历史事件。纪念地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2005年9月15日,兴隆镇单南清真寺被公布为第三批。建设控制地带:东、南、西、北至遗址100米。面积1050㎡。……[详细]
  沙沟回教陵园位于沙沟乡沙沟村,年代为近现代,类别为近现代普通墓葬。2005年9月15日,沙沟回教陵园被公布为第三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南、西、北至遗址50米。面积500000㎡。建设控制地带:四周距保护范围外50米以内。……[详细]
火家集宋代城址
  火家集宋代城址年代为宋,类别为古城址。2005年9月15日,火家集宋代城址被公布为第三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南、西、北至遗址50米。面积466620㎡。建设控制地带:四周距保护范围外50米以内。……[详细]
火石寨扫帚岭石窟
  火石寨扫帚岭石窟年代为北魏,类别为石窟寺。2005年9月15日,火石寨扫帚岭石窟被公布为第三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南、西、北至遗址500米。面积37290㎡。建设控制地带:四周距保护范围外500米以内。……[详细]
硝河烽火台
  硝河烽火台位于西吉县硝河乡硝河村东山顶部,属宋代军事建筑。底径12米,高6米,黄土夯筑,夯层14-18厘米,地面散布宋代陶片和瓷片。紧邻硝河古城和半个堡,是宋得胜寨军事防御设施。……[详细]
127、九龙山
九龙山
  九龙山位于固原城西南约1公里处的清水河西岸,因其山形似巨龙九条出香炉山,沿川而下主脉直奔固原城而得名。寺庙建筑是九龙山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凡名山胜迹,都伴以殿宇亭榭古朴建筑作景。九龙山很早就有庙宇建在龙鼻山头上,为乡民信士进行祭祀游览的活动场所。九龙山古有“九仙庙山”之称。……[详细]
128、北海子
北海子
  北海子位于固原原州区城北八里处,是一园林文化和寺庙文化相结合的游览区,这就是固原人称之的北海。说北海,其实是泉水溢湖,一泓清水,隆冬不冻,四季常流,古人便称其为暖泉,文人墨士称其为北鱼池、蓬沼。水面约有数十调之大,深处丈余。四周汪水处俗称毛蜡的菖蒲,碧绿葱翠。沿岸青柳环抱,栖息着各种鸟雀,莺歌燕舞,生机盎然,颇具情趣。从春暖花开到果实飘香的季节,游人最多。……[详细]
黄铎堡古城
  黄铎堡曾是“丝绸之路”上的必经之地,当地人称其为固原的“紫禁城”。它的由来,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唐时称“石门镇”,宋初称“旧石门城”。宋绍圣四年(1097年),知渭州章楶改筑平夏城。据《宋史·地理志》和《宋史·章楶传》记载,平夏城的筑立,引发了西夏国高层的极大惶恐,夏崇宗李乾顺及其母小梁太后亲自领兵来攻,围攻数日而不克,小梁太后气愤难忍,抓破面庞,含恨而退,至此,西夏国势日益衰微,曾多次向宋求和。宋元符二年(1099年),设镇戎军至西安州驿道,于此地设“石门驿”。宋大观二年(1108年)设怀德军。黄铎堡,是明朝以后的称谓,明朝固原卫指挥黄成的曾孙——黄铎在故城西北角修筑堡寨,并在此镇守,因此改名为“黄铎城”,又称“黄铎堡”,遂沿袭至今。黄铎堡古城有外城和内城之分,和固原城一样,鸟瞰呈“回”字……[详细]
六盘玩美乐园
  六盘玩美乐园项目位于固原市城市中心,处在老城区、新区和西南新区的交会处,东至六盘山路、南至上海路、北至文化西路,西侧倚靠古雁岭城市公园,总占地20.1万平方米。园内分为三大主题区:传奇大陆主题区、魔法王国主题区和全民小镇主题区。……[详细]
黄河文化园
  黄河文化园与黄河楼相辅相成,共同构成黄河文化展示的一个绝佳平台。黄河文化园位于黄河楼东侧,占地面积1636亩,共建有10个主题园区,分别是黄河母亲园、文字园、忠义园、孝道园、诸子园、史学园、家道园、文学园、艺术园和黄河奇石园。一、黄河母亲园黄河母亲园的主体是“黄河母亲园雕塑”。高36米,塑像为双面像,可以在不同角度满足人们的视觉需求。黄河母亲像造型,头发一甩在头顶上形成了一个光环,给黄河母亲塑像增添了神韵;而黄河母亲塑像是用水代替了衣裳,水流自上而下裹满全身,让人感受到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母亲一手托麦穗代表农耕,一手托竹简代表文化,麦穗和竹简代表了黄河文化是农耕文明;黄河母亲张开了双臂,形成了怀抱;让人感觉到黄河母亲的博大胸怀,其塑像底部的滚滚浪花,让人感受到黄河文化延绵不断、欣欣向荣,纵观……[详细]
大麦地岩画
  大麦地岩画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岩画带面积约450平方公里,遗存有史前岩画1万幅以上。在方圆6平方公里的原始环境中遗存岩画个体图像达8532个,平均每平方公里有个体图像1422个,超出了国际公认的世界岩画“主要地区”规定标准的140多倍,堪称世界之最。根据国际上通用的丽石黄衣测年,岩画专家测得大麦地岩画早期距今13000到10000年,中期距今约10000年到4000年,最早的岩画在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之间。大麦地岩画内容丰富,多是实物的象征图形,也有少量的表意图形与符号,反映了古代人们的-、生产、经济状况、心理活动和生存环境。岩画多为凿刻和敲击,但制作精美,形象拙朴、生动。与世界上其他著名的岩画相比,大麦地岩画最大的特点是内涵极为丰富,它从多方面反映了中华先民火热的-、美好的愿望和热……[详细]
姚河塬遗址
  彭阳姚河塬商周遗址,2017年4月由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8家单位在彭阳红河流域开展区域系统考古调查过程中被发现。该遗址位于塬地的东部,约占整个塬地的三分之一,面积60余万平方米。北以李儿河南岸塬地的断崖为界,南抵小河北岸的塬地断崖,西至一条南北向自然冲沟为界,东到塬地尽头的断崖边并部分与小河湾战国秦汉遗址相交错。2019年,姚河塬遗址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遗址东至姚河塬峁头南、姚河村下河湾,南至小河、张家壕,西至砚窝台,北至马洼村阴山洼,四面各外延50米。……[详细]
张三小店
  名扬中外的水洞沟遗址,作为我国最早进入系统发掘和研究的旧石器文化遗址之一,自1923年被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和桑志华发现和发掘以来,倾注了国内外考古学者的艰辛与努力,也有普通人的默默奉献。84年前,当考古学者把探掘的视线定格在水洞沟时,便于原本和水洞沟遗址没有直接联系的“张三小店”有了关系。张三,本名张梓,汉族,灵武水洞沟村人,生于1894年,病逝于1965年。兄弟四人中,因他排行老三,人们便叫他张三,他开的小店也因之被称为“张三小店”。张三前妻早年病故,后来张三续弦,与比他小12岁,时年15岁的赵张氏结婚,婚后再没有生养。张三与前妾只生育一女,其女出嫁后,张三夫妇到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成了村上的“五保户”。1965年张三病逝,就葬于水洞沟南1公里处。1993年85岁的赵张氏亡故,遂与张三合葬……[详细]
宁夏灵武国家地质公园
  宁夏灵武国家地质公园坐落在宁夏北部灵武市境内,北依长城与陶乐县和内蒙古鄂托克旗毗邻。园区横跨四个乡镇和一个街道办事处,包括四个景区—恐龙化石遗址景区、水洞沟古文化遗址景区、长流水自然生态景区和灵武市休闲观光旅游区。该地质公园是一个以恐龙化石遗址、水洞沟古文化遗址和长流水原生态自然景观为主体、多种地质遗迹配套齐全,自然资源良好、人文历史厚重的地学科普园地。灵武恐龙化石的发现,填补了宁夏没有恐龙化石的空白,为研究宁夏和西北地区的古地理、古气候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水洞沟古文化遗址向我们展现了三万年前的古人类的生活场景,让我们了解了中华民族的黄河文化,为研究人类起源和进化提供了真实的依据,该遗址1988年被国务院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荣获“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银奖。灵武恐龙化……[详细]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固原北朝和隋唐墓地,是指20世纪80年代在固原城西南塬陆续发掘的一系列墓葬的总合。固原地处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中亚西亚文化的交融碰撞之地,中西文化的东来西进通过丝绸之路相连接,留下了不少文化遗存。 1981年出土于固原城郊雷祖庙北魏墓的描金彩绘漆棺,棺画里的宴饮图、棺画的波斯画风等都明显地表现出中亚文化、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出土的波斯萨珊银币,再现了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畅通和固原丝绸贸易之繁荣。1983年在固原南郊发掘的北周大将军李贤夫妇墓出土的鎏金银壶等波斯萨珊时期的工艺品,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遗存。1993年在固原南郊乡王涝坝村发掘的北周宇文猛墓,出土了近百件彩绘陶俑,其中包括胡俑。1996年中日联合发掘的北朝重臣田弘墓,出土的东罗马金币及各种玉器,生动……[详细]
窨子梁唐朝墓群
  窨子梁唐朝墓群坐落宁夏吴忠市盐池县城西北37公里的窨子山南坡上。目前共发掘了六座。六座墓皆为依山开凿的平底墓道石室墓。墓室门开凿于山丘的横断面上,小墓门,墓室平面多方形,平顶、直壁,转角处作弧。壁面用竖凿、横凿和斜凿的方法,雕刻成三角形、梯形等几何图形。多壁龛,有棺床,上部无封土,有的墓室还留有棱形立柱支撑顶部。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出土文物有木桶、琉璃球、石鼎、墓志铭、陶器、货币、胡旋舞墓门等,这些文物分别收藏在自治区博物馆和县博物馆。 琉璃球被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最为著名的是六号墓出土的,被定为国宝级文物的胡旋舞墓门。墓门单扇高89厘米,宽43厘米,厚5厘米,上下有圆柱形门枢。左门扇上雕刻一女子,右门扇雕刻一男子,两人头戴圆帽,身着圆领窄袖紧身长袍,脚穿长筒软靴,扬臂挥帛……[详细]
鸣沙洲塔
  鸣沙洲塔 原名安庆寺永寿塔,原是一座八角落13级楼阁式砖塔。始建于西夏,塔建在一高出地面1.5米的夯土台上,塔底边长3.14米,六层以上已塌毁,残高约27米,1985年加固,修后高度为42米。塔身底层较高,为6.64米,往上逐层距离渐渐缩短。每级塔身都以叠涩砖作挑檐,檐下每面正中与转角处饰以斗栱,檐角挂有风铃,面南辟有高1.65米,宽0.65米的券门可通塔室。室内原有木梯,可逐级攀登远眺。永寿塔原为鸣沙州安庆寺内的主体建筑,据《重修安庆寺碑记》载:“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坤道弗宁,震动千里,山移谷变,寺院倾颓。”《重修鸣沙州安庆寺永寿塔碑记》载:“自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以来,屡施营膳之费,工程浩大,未易速竣。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三月上旬告完,僧复起塔名为“永寿”。康熙……[详细]
大河之舞主题文化公园
  中卫作为黄河上第一个自流灌溉市,其独特的地理区位应承载并演绎大河文明的脉络。本次规划借用“大河之舞”彰显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的黄河文明的独特内涵,将黄河的景观功能和城市功能与人类亲水的天性相结合,通过融合、吸纳、沉淀河流及城市文明成果,形成中卫市“沙漠之魅、大河之舞、丝路之魂、党项之根、生态之秀、城市之美”的独特集群景观。“大河之舞”主题文化公园位于中卫市城市新区南部,规划范围北承滨河大道,南临黄河北岸,东至沙坡头区柔远镇莫楼路,西接沙坡头水利枢纽大坝,沿黄河北岸总长22.5公里,总规划面积约6平方公里。 ……[详细]
黄河宫湿地公园
  黄河宫位于宁夏西部城市中卫市黄河北岸。抬头远望,九曲滔滔黄河水,似一条金色的彩带,舞动着,自西向东从公园南部缓缓流过。中卫地区自古就有“天下黄河富宁夏,首富中卫”之说,也是宁夏“黄河金岸”城市经济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黄河宫主体建筑高36.9米,创意采用唐朝诗人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诗词寓意,将黄河之水凝练成水滴建筑形态。建筑里沿内壁有人行观景坡道,中间设电梯和80多平方米的观景台。水滴主体建筑下就是黄河博物馆。景区地址:中卫市沙坡头区黄河北岸……[详细]

绮CP澶�13001937鍙� 绮ゅ叕缃戝畨澶� 44010602000422鍙�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