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苏州市 > 吴中区旅游

吴中区旅游景点介绍

太湖新天地生态休闲公园
  太湖新天地生态公园,坐落于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景观大道、湿地公园和水星游艇俱乐部之间,占地面积118亩,其中绿地面积7.5万平方米。太湖新天地依山环水,绿草如茵,垂柳婀娜。内设多功能餐厅、茶楼、酒吧等经营设施,是以湿地体验、湖滨观光、娱乐休闲和文化感悟为主的生态公园。太湖新天地内设的生态SPA,可满足人们呼吸太湖、聆听太湖的愿望,不远处的“凭栏人”酒吧更是太湖新天地摩登的一笔,一支古巴雪茄、一杯法国葡萄酒让人铭记。景区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环太湖大道中段乘车线路:苏州市内乘58、582、583等路公交太湖新天地站下车即到。……[详细]
苏苑公园
  苏苑公园位于苏州人民南路苏苑新村住宅区内,面积近15亩,是1990年由吴中区政府兴建的一座游憩公园。公园大门设计颇具匠心,融管理、卖品、葡萄廊架于一体,形态朴实无华,构图严谨,空间变幻丰富,既是进入公园的的序曲,又是住宅区和公园空间的过渡。进门便是百余平方米的小庭院,分别通向游憩区和儿童乐园。向东穿过粉墙洞门,迎面池水横隔,池水北端曲廊婉蜒和品香尽相联。品香居坐北朝南,檐角轻飞,海棠长窗落地,屋北粉墙隔院,月洞门直通儿童乐园。品香居是一所大众性品尝地方风味小吃的餐馆,室内装修朴素大方。从品香居隔水南望,是坐落于洲滩的合欢堂茶室。合欢堂北廊悬水,西部廊桥飞虹,与园西沿河曲廊相连,西南奕阁跨河而筑,半亭探水,步廊相贯,步移景异。洲滩东部有两座小桥沟通公园中部。品香居和合欢堂之间水池西岸,廊下有一……[详细]
苏州太湖公园
  苏州太湖公园位于苏州城西15公里、风光旖旎的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境内,东起太湖景观大道水风车入口处,西至太湖新天地,全长2.5公里,是目前华东地区最大的集生态、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免费开放湖滨型湿地公园。公园由风车堞影、栈桥探幽、悠然双亭、八仙过海、鸥鹭栖归、芦荡迷宫、渔舟唱晚、落日听涛等八大景观串连而成,于2007年2月正式对外免费开放,它的建成为久居在城市钢筋水泥中的人们提供了一个亲近太湖、释放心灵的场所,建成后深得广大游客和市民的喜爱和好评。为了更好的方便游客、完善度假区的旅游服务功能,公园近年还新建了旅游咨询服务中心、风景餐厅以及可以供100多人同时烧烤的露天烧烤营地、亲水平台和湿地野营等休闲项目。“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就位于太湖公园水风车旁,中心内部设备先进,“100寸的大屏幕多媒体……[详细]
新四军太湖游击队纪念馆
  新四军太湖游击队纪念馆位于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冲山北山。纪念馆于2009年9月开馆,主体工程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馆名由全国新四军研究会会长周克玉上将题写。冲山原是位于光福镇西太湖中的一座小岛,面积不足3平方公里,住有百来户农民和渔民,地理位置偏僻,四周芦苇茂盛,是太湖游击队的主要宿营地之一。纪念馆设在八角形纪念塔——太湖阁的第一层,分太湖支队初建、太湖支队重建、太湖支队扩建和烈士英名录四部分,同时陈列游击队战士曾用过的生活用品、战斗武器和信件等,辅以太湖芦苇荡、联络站等场景,展现了太湖游击队的战斗历程和英雄风貌。纪念馆现为苏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吴中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苏西沿太湖地区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太湖游击队的重要游击区。光福镇濒临太湖,山多林茂,河湖岔道繁多,湖岸绵延曲折,芦苇茂盛……[详细]
东山民居
  东山民居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西南东山镇松园弄。东山民居,又名春在楼,俗称雕花楼,原为金氏地主宅院,占地5500平方米。砖雕门楼高达9米,仿木结构,飞檐翼角,运用细砖镶嵌、透雕、高浮雕和线刻等多种手法,遍刻福禄吉祥图案、文字及尧舜禅让、文王访贤、郭子仪拜寿等历史人物故事,是中国江南砖雕艺术代表作。主楼前楼的梁、枋、柱、栏、窗等处刻吉祥图案、三国故事、二十四孝及戏曲场景。兼用科林斯式柱头、西式铁铸栏杆、“十字架”、彩色玻璃等西方建筑手法装饰。后楼特点是采用外观两层内实三层的结构手法。以回廊联通前后楼。楼北花园小巧玲珑,因地制宜布置水池、曲桥、假山、亭榭、花木等。楼南一厅,据考证为明代建筑。2006年东山民居作为明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66、苏州天池山 AAAA
苏州天池山
  天池山风景区位于苏州古城西15公里处,海拔171米,面积60公顷,与姑苏名山天平山、灵岩山一脉相连,是浙江天目山的余脉。因半山有池,逾数十丈,横浸山腹,而得名天池山。天池山是吴中四大名山之一,以“境幽”、“池美”、“泉甘”、“石奇”、“佛灵”五绝著称,被誉为“吴中第一峰”、“吴中第一净地”。其间峰奇石秀,泉流丰美,名胜古迹遍布其间,环境清幽至极,宛如桃源。元朝时所建三座石构殿屋,全国罕见,为建筑艺术的瑰宝。天池山东半边,人称“华山”。这里长松夹道,鸟道蜿蜒,十分幽静。康熙、乾隆都曾浏览过华山。现在沿着当年的“御道”登山,仍可看见虎跑泉、盈盈泉、地雷泉、洗心泉、桃花涧等景。山坡上有翠岩寺,门额为康熙的手书。天池山自山麓拾级而上,路旁是桃花涧,流水漏瀑。过一石坡有一牌坊,额曰“天池山”,到此“天……[详细]
167、独墅湖
独墅湖
  苏州市享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是中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苏州现有69座古典园林,其中网师园、拙政园、留园和环秀山庄最著名。苏州园林藏而不露,为退避尘嚣的场所。它们揉合了道、释、孔三教的思想,以山石、水流、花木、和建筑等基本要素再造了大自然的缩影,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苏州大学的独墅湖也别有风味,每年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人,晚上也成了苏大情侣漫步的好场所。景点位置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独墅湖……[详细]
168、锦绣堂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锦绣堂位于代苏州市西山镇东村。年代为清。2002年10月22日,锦绣堂被公布为第五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涵村店铺
  涵村店铺位于村中街上。店铺面阔3间,宽10.28米,进深七桁带前后廊7.08米。硬山搏风造,板瓦顶,柱圆作,柱头有覆盆形卷杀,无坐斗。檐柱系梓木,础为青石提灯形,金柱楠木质,径28厘米,高3.45米,木质柱础。山柱均落地,柱础木质。梁系银杏木,扁作、月形、刻纹。五架梁镶嵌在步柱槽中,下置垫、丁头拱。五架梁上施斗拱,垫荷叶墩,承支三架梁。山架梁上施方童柱、斗拱,以承脊桁。童柱四角刻有花瓣纹,鹰嘴作圆弧形刻卷草图案,山间饰不透雕的山雾云。金、檐柱之间,有扁薄月形步梁连接。山柱间亦以单步月梁、枋子相攀连。梁、斗上均搁置桁檩,间嵌水浪儿形式的替木或托桁枋,附以方椽,组成了整个梁架结构。铺面往里缩进一架,也是根据应用上的需要。明间步柱间设上下槛各一条。其中上槛距离步柱72厘米,间嵌以横披板;下槛贴近阶……[详细]
栖贤巷门
  栖贤巷门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东山镇。相传该村曾是秦末遗民商山四皓之一东园公隐居处。现在存留的只是栖贤巷门,即是东园公隐居于此经常出入山上的一条街巷。巷门就在街巷的北端,巷门跨巷而建,砖木结构,硬山顶。面阔一间,进深四檩。四周设青石压沿,中间小砖铺地。立柱四根,下置青石扁平础,柱身略呈梭形,柱头带卷杀,上置栌斗,四角刻海棠曲线,施雀替,支承脊檩。柱前出一担梁及“丁头拱”挑起檐檩。前、后柱之间,以月梁和穿插方相连结。后柱柱头置栌斗,承檐檩。月梁梁肩正中施单斗雀替承檩。后柱旁有门臼,现门已佚,前后柱之间设坐板,供人憩息。听说村中建有东园公祠,门楼正面书“东园公祠”四字楷书大字,背面横额为“商山领袖”四字。……[详细]
171、灭渡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灭渡桥
  灭渡桥位于苏州城东南隅葑门外。跨京杭古运河,该处为水陆要津,原没有渡船,因旅客不能忍受舟人把持0-,由僧人发起集资募建桥梁,取名“渡”。今讹称觅渡桥。桥始建于元大德二年(1298年)10月,至大德四年3月竣工,历时一年有余。明代正统间苏州知府况钟重修。清同治间再修,1985年又修,并恢复石栏。2002年10月22日,灭渡桥被公布为第五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斜塘土地庙及永安桥
  斜塘土地庙位于原斜塘镇旺墓村,大门朝北,因此又被称为“朝北土地庙”,庙西300米即为广袤的独墅湖,东北面则有一座三节平板石桥—永安桥。斜塘土地庙位处苏州斜塘镇旺墓村,自古便是苏州东郊的贸易集市和苏州到淞江的重要水上驿站。--物专家考古论证,从基础填加罐瓦片中有“韩瓶”碎片分析,该土地庙为南宋厅堂建筑,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为研究江南地区的建筑历史演变、建筑艺术、宗教及民俗等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重建于1443年的永安桥前身应与土地庙建造年代相符,同为南宋时期建造。永安桥桥身古朴,结构独特,对研究江南地区古代桥梁建筑具有重要价值。2002年10月22日,斜塘土地庙及永安桥被公布为第五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草鞋山遗址
  草鞋山遗址,位于苏州城东15公里吴县唯亭镇东北2公里陵南村北、阳澄湖南岸650米处。地面有两座紧邻的土墩,一名草鞋山,高10.5米,一名夷陵山,高15.23米。1973年钻探初步查明,遗址中心区域东西长260米,南北宽170米,面积4.4万平方米,相当于两个土墩面积的3倍。遗址为1956年的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在文物普查时发现,1972~1973年南京博物院两次发掘,总共发掘面积1050平方米。清理了新石器时代的居住遗迹,11个灰坑(窖穴)和206座墓葬,出土陶、石、骨、玉等质料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装饰品等共1100多件。遗址的文化堆积最厚处达11米,可分为10个文化层,从地层迭压关系可以看出文化层的先后次序是: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直到进入春秋时代的吴越文化。这一地层关系,对于……[详细]
三山岛遗址及哺乳动物化石地点
  三山岛遗址及哺乳动物化石地点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四批1995年4月三山岛遗址及哺乳动物化石地点旧石器时代晚期吴中区东山镇 ……[详细]
小王山摩崖题刻
  小王山摩崖题刻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四批1995年4月小王山摩崖题刻1927-1937吴中区藏书乡 ……[详细]
林屋山摩崖题刻
  林屋山摩崖题刻位于吴中区金庭镇林屋山。林屋洞是我国道教在太湖流域一个很重要的活动场所,在唐、宋时代,凡是笃信道教的皇帝,几乎每年都要派遣使者,组织道士在此打醮告祈,并向洞中投放金龙玉简。宋代李弥大在林屋洞旁筑庵隐居,留下了《无碍居士道隐园记》,而后很多文人墨客在浏览林屋洞时都留下题刻。1979年,西山乡政府开始挖掘林屋洞,疏浚洞内淤泥,整治周围环境。1980年,江苏省基建局拨款建设林屋山风景区,同时西山风景管理所成立,加强了对林屋洞及林屋山摩崖题刻的保护。1984年10月1日,林屋洞正式对外开放。林屋山摩崖石刻分布在吴县市西山镇林屋洞口及林屋山上,现有《无碍居士道隐园记》、范至先提刻、暴式昭五言诗等宋~明清各类石刻40余处,其中以宋刻《无碍居士道隐园记》最为珍贵,记述了李弥大在洞旁筑庵就隐的……[详细]
范文正公忠烈庙及天平山庄
  范文正公忠烈庙即范公祠,1982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是纪念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989--1052年)而建。绍兴年间重修改建天平山附近范仲淹所建祖祠及其子孙增建的范公祠,揭宋帝所赐“忠烈”之榜于庙门。元、明、清三代,祠庙历经战火,屡塌屡修。民国初年也曾稍事修葺,并改“敕赐范文正公忠烈庙”额为“范文正公祠”。至1982年全面整修,次年竣工。1989年纪念范公诞辰一千周年之际,又在祠前建四柱三间三楼石坊,镌刻范公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高义园位于天平山南麓。明万历年间,范仲淹十七世孙、进士、书画家范允临从福建弃官回乡,为追念先祖,傍山筑室,亭观台树,璀璨一时。引泉为沼,带以修廊,通以石梁,远望如蓬莱三岛。有听莺阁、呪钵庵……[详细]
178、光福塔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光福塔
  光福塔在龟山(塔山)之巅,是光福镇的标志。光福塔本名舍利佛塔,塔内原收藏有《大方广佛华严经》和光福讲寺开山祖师悟彻和尚的舍利。光福塔呈正方形,四面七级,高25米,系砖木混合结构。塔内陈列着四十九尊佛像,八十八级台阶。塔创建于梁大同年间(535~546)。光福古镇以光福塔为圆心,有2公里的小桥流水围绕塔山。1999年,地方政府将塔再次修复,并开辟龟山成以光福塔为主景的塔山公园,园内辟有樟树园、梅林及中日友好樱花园,石径幽曲,将游人引向正北的茶舫,回首南巡,一池碧水中浮现着一尊引颈北眺的石龟。一阵微风吹过,传来了塔檐铃铛的阵阵铃声,使人浮想联翩,流连忘返。塔东有墨泉,又称墨沼,相传陈顾野王于此著《舆地玉篇》诸书时,在石沼中洗砚而得。……[详细]
大觉寺桥
  大觉寺桥位于原吴县车坊大姚村大觉寺遗址前。桥始建于北宋庆历七年(1047),元至正十一年(1351)重建。梁式石桥,面为武康石,基础为青石,其金刚墙以块石错缝累迭而成。宽2.70米,长5.15米。桥面由五块略带拱势的长石条组成,中间三块较宽,两侧各有一块略高,组成沿口。沿口石侧面雕饰精美图案,东侧为二龙戏珠,西侧为宝珠、蝙蝠、仙人、天马等。梁头雕捧钵金刚力士,形象十分古朴。大觉寺桥是研究宋元财运雕刻艺术和建桥技术的宝贵实例。1995年4月19日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80、蒯祥墓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代杰出的建筑大师“香山帮”匠人的鼻祖蒯祥墓,在吴县胥口乡渔帆村南。墓坐北朝南,面向太湖,右前方立有明天顺二年(1458)英宗朱祁镇赐给他祖父蒯明思、祖母顾氏的“奉天诰命碑”。蒯祥死后,归葬祖茔。蒯祥于明永乐年间参加北京城九门、两宫的建筑,正统中又领导过重建三大殿以及五府、六部衙署的工程。京城中文武诸司的营建,也都出于他的擘划,明代故宫的鸟瞰图上,甚至把蒯祥的像都画在上面。对于蒯祥的建筑技艺,当时就有极高的评价。同行叹为“鬼斧神工”、“违其教者,辄不称旨”,皇帝也“每每以蒯鲁班呼之”。蒯祥晚年还经手建造过明十三陵中的裕陵。到宪宗成化年间,他已八十多岁,仍执技供奉,享受从一品的俸禄,保持着“活鲁班”的称号。1963年,补立“蒯祥之墓”碑于墓前左侧。现墓地约20平方米,圆砌石坎,水泥封顶,冢高1……[详细]

缁棷CP婢讹拷13001937閸欙拷 缁倕鍙曠純鎴濈暔婢讹拷 44010602000422閸欙拷

閸忓厖绨幋鎴滄粦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閸忓秷鐭楁竟鐗堟 缂冩垹鐝崥鍫滅稊 閹存垼顩︽笟娑毲�
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閿涳拷 QQ閿涳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