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区旅游景点介绍
卧龙松位于仙人屋下的大竹园内。步下仙人屋,顺着曲折盘旋的山路可达大竹园。这里竹林丰茂,翠影万竿。 在深翠而素雅的色调中,卧龙松别具风姿。它全长14米,主干8米,围粗l.2米,全身披满鳞甲,出土后贴地而长,左曲有折,蜿蜒8米后,昂首向上,似卧龙欲腾飞凌云,故名卧龙松。江苏连云港……
[详细] 娲遗石是夹在大石缝中的一块奇石,它上不靠天,下不着地,俗说是女娲炼石补天剩下来的石头。从明代开始,我国进入了长篇小说的鼎盛时期,许多作家都喜欢在石头上大做文章,首创者吴承恩就是按照这里石头的尺寸和形象来描述孙悟空出世的。娲遗石上方有半边石卵,据说另一半在孙悟空出世时被崩到山下去了。石卵一侧有一个形似猴头的巨石,温情地吻着娲遗石,那便是孙猴子成仙后脱下的凡胎。娲遗石下方的池子叫“阿耨达池”,阿耨达是梵语的译音,意为众水之源。传说过去仙女常来洗澡,孙猴子出世后在里面撒了泡猴尿,弄脏了池子,从此仙女们就不再来了。江苏连云港……
[详细] 桃花涧桃花涧源自锦屏山马耳峰。千回百转汇集成滔滔涧水流下南坡。这里峰峦峻秀,春来遍开桃花,因以为名,现已开辟为新的旅游景点。山上既有挺拔的林木,又有裸露的石骨,颇具中国画的风味。景区的下面,即著名的锦屏磷矿矿区。1979年冬,桃花涧发现了四五万年前古人类活动的遗址,出土的舟伏、漏斗状石器,与日本九州出土的这类石器形制大体相同。据专家考证,那时期海平面普遍下降,日本与连云港之间形成一条陆桥,两岸的古人类曾不断互相往来和交流。桃花涧遗址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锦屏镇桃花村锦屏山南麓桃花涧西侧。遗址堆积物厚约2米,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通过采集和试掘,得到的石器标本有舟状石核、两极石核、漏斗状石核,半锥体石核、刮削器、尖状器、人工石片和小石叶等。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鉴定,这批石器标本为……
[详细] 十八盘步行沿仙人桥、竹节岭、十八盘登山,也可乘汽车直抵山顶。十八盘路侧有一块石头形似鲤鱼,头在地面,半献身子在地下。相传古代皇帝怕江山不稳,派许多阴阳先生到各地去查访和破坏龙脉,这天有一位来到云台山,发现了鲤鱼石,又见这条岭上有个第一天门。他知道鲤鱼只要跳过天门便成了龙,托生在山主家,长大就会抢夺皇帝的江山。阴阳先生找到了山主,把情况如实地告诉了他。山主很高兴,便问怎样才能使鲤鱼跳过天门。阴阳先生对他说,只要在鲤鱼石旁修个十八盘,就能顺势飞上天门。于是山主雇人昼夜施工建起了十八盘,阴阳先生也就放心地走了。原来鲤鱼跳过天门才能成龙,若是落在十八个盘子里,那只能是人间的一道菜,风水也就这样被破了。……
[详细] 三元宫位于新浦区花果山乡花果山,海拔五百八十米处。根据《重建云台山三元宫碑记》记载“三元宫发迹于唐,重建于宋,敕赐于明,其来久矣”!唐宋时,三元宫的规模比较小,到明宪宗成化六年(1645)鲁府王孙度为僧,募资重建展宇,这时候的规模仍旧有限,到明万历十五年(1587)山阳(今淮安)人谢淳毁家捐资进行大规模兴建,到万历二十四年(1596)九月方告落成,万历二十二年(1594),慈圣太后颁赠三元宫大藏经一部、佛象三轴、紫衣一袭、锦二联、经幅一方、银宝一,以示恩荣。万历三十年,明神宗双赐经一藏,并敕谕三官庙众僧,天启四年(1624)孔监高晋卿等人奉赐修缮三元宫并由皇帝命名:“敕赐护国三元宫”,这就是三元宫的极盛时期,香火可达二万家,清康熙帝不仅御书“遥镇洪流”匾额悬挂三元宫正殿内,而且委托侍卫五哥到……
[详细] 导 游 爬上陡峭的石阶,便可见到山门。门上有横匾“龙洞庵”三字。门内供有四大天王。据佛经讲,四大天王的任务是各执一方世界,即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和北俱罗洲。因此,四大天王又称“护世四天王”。 大殿建在两米多高的台基上,面宽10米,进深7米。殿前有两株千年古树。东边这株叫琉苏,俗称“糯米茶”。春天采其嫩叶,阴干后以水泡饮,其味清香扑鼻,风味独特。西边这株是古柏树。 大殿正中供奉释迦牟尼和他的两个弟子阿难和伽叶。大殿两侧供奉的是十八罗汉。十八罗汉来自十六罗汉,他们是释迦牟尼的十六个弟子。 介 绍 龙洞庵位于孔望山东侧半山腰处,小院清幽,是连云港现存最早的古刹之一。 它最早建于东汉,当时叫东海庙。北齐武平年间建成龙王庙,唐代重建成龙兴寺,明隆庆以后改成龙洞庵。1980年,国家拨专款……
[详细] 龙洞在龙洞庵西侧,洞口约1平方米,内有五、六平方米。传说古有黄龙在此潜踪-,后腾飞而去,因名龙洞。其实,龙洞是早年海水浸蚀、冲击而成的海蚀洞,民国时住持增又深凿而成。洞外镌满宋、金、元、明、清诸代题刻近30方,隶、篆、草、行,各臻其妙。这些石刻,不仅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而且是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资料。龙洞西侧的石刻,是宋代王华耀所题,高72厘米,宽40厘米;龙洞东侧的石刻,反映了明代的“-”状况,是难得的一件文化遗存。江苏连云港……
[详细] 九龙桥由南天门下行抵九龙桥。九龙桥为花果山的主景之一,位于群山环抱的幽谷之中,有九条大涧在这里汇合,然后奔流向山下的大海。过去香客从南天门小路下至谷底,稍事休息便可鼓气继续向上攀登。这一降一升虽增加了登山的艰险,但却平添了跌宕起伏的情趣。九龙桥建于明代,为体量较大的砖构拱桥,它不仅方便了过往行人,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一座艺术精品。桥旁的大银杏已近千年,是宋代的遗物。它用浓密的绿荫笼罩着九龙桥,桥上山风阵阵,桥下流水潺潺,松涛盈耳,鸟语花香,把游人的疲劳消除得一干二净。桥南有九龙将军庙,也就是这座桥的桥神庙;北面高处是茶庵,过去专供游客休息品茶,现辟为吴承恩纪念馆。……
[详细] 镜石在延福观下的东南方,约两米宽、3米多高。石面平滑如镜,上级天然云母矿脉,每当朝霞映上石面,则流光溢彩,反射晶莹。石上镌有“海上仙山”四字。古典名著《镜花缘》结尾处有联一副:“镜光能照真才子,花样全翻旧稗官”。据说李汝珍撰写此书时,便是受“小蓬莱”刻石与这块镜石的影响,把天上人间的交界处写为小蓬莱,以镜花水月贯串全书并作为书名。……
[详细] 将军崖岩画镌刻在江苏省连云港市西南郊锦屏山马耳峰的西崖上。马耳峰西崖的形状为椭圆形,长22米、宽15米,面积约330米,表面稍凸,岩石呈黑色。将军崖岩画发现于1979年,刻画在将军岩西崖的坡面上,画面高20余米,宽11米左右,以敲凿、磨刻手法刻于平整黑亮岩石上。岩画分三组,在三组的中心位置,矗立着三块脱离山林的自然巨石,石面分布着对称的圆窗图案,窗径在3~7厘米之间。第一组位于西部,在长4米、宽2.8米的范围内,雕刻有类似人面的图案十幅,类似兽面的图案两幅,类似草或禾苗的图案十三幅,还有九个符号不识其意;第二组位于遗迹南侧,长8米、宽6米,这组岩画中有的类似兽面,但无轮廓,只有眼、鼻、口等,其形象也多不相类,有的为中心一个圆点,外加一个圆圈或两个相套的圆圈,在圆圈之外,有的图还加了放射线,最……
[详细] 导 游 近看猴石,头部呈圆锥形,上有许多灰黄色斑纹;头部两侧,各有一个石窝,里面长满小草,活像猴子两耳内的绒毛;头部下方,石角突出,酷似猴子的尖嘴瘦腮。形象逼真,十分传神。这座猴石正处在花果山路口的顶峰,犹如花果山猴王国的看门猴,时刻恭候远道而来的客人,畅游这神话世界花果山。 介 绍 在花果山西北,有一座山峰叫猴嘴山。山头上有块立石,远远望去,活像一只蹲着的小猴,人们叫它猴石。江苏连云港……
[详细] 保驾山宿城山水在云台山中独具一格,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再加上几条大涧流水潺潺,飞瀑悬空,更给游人留下难忘的印象。保驾山在水库东南,传说当年唐王曾在此山被围,幸被大臣及时救驾,才免于厄难,所以山被赐名“保驾”。保驾山怪石嶙峋,小巧而有奇趣。上山处叫一线天,是平空劈开的一条小径。从径侧严重扭曲的石纹,可以看出开天劈地之际,山石是怎样被大自然像揉面团一般任意摆布的。近观一线天,左侧孤峰峭立,犹如天造地设的一块奇石;远眺保驾山,在水库的映托下,又好像是一个水石盆景,清奇俊秀。保驾山顶有“四望亭”,登亭四望,宿城景色尽收眼底。……
[详细] 阿育王塔兴建于宋代天圣元年(1023年)。塔高40余米,九级八面,是苏北地区现存最高和最古老的一座宝塔。据建塔时嵌在塔内壁上的碑文记载,此地原先曾建过一座塔,在唐代时号称全国第二,可见此塔在我国的建塔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海清寺阿育王塔位于花果山进山处的大村水库旁,自古就是云台山的一个主要景点,明代叫“古塔穿云”,清代叫“塔影团圆”。它的特点有五:一是历史古老;二是根深蒂固,经历过郯城1668年8.5级大地震的洗礼,至今不歪不斜;三是塔形壮丽,再经山光水色的映衫,相得益彰;四是既能看又能爬,游客有参与的机会;五是有动人的神话传说,倍增游兴。1974年在维修施工过程中,从塔心柱下还发现了石函、金棺、很相、佛牙等30余件文物,对研究北宋佛教艺术和工艺美术,都有重要价值。……
[详细] 这里散布着7个岛屿,像7颗明珠,镶嵌在万顷碧波之中。绵长的金色海滩,细沙平软,形成一个个天然海滨浴场;现代化的深水良港崛起在秀丽的海湾;一方方盐田怒放朵朵银花……它们各呈奇姿,景趣迥别,往往一目数景,使人格外心醉情怡。连云港有170多公里的海岸线,弯曲的海岸线形成著名的海州湾。江苏连云港……
[详细] 锦屏山森林公园坐落于连云港市海州区境内。其间辖有海州古城、著名的孔望山风景区、桃花涧风景区、石棚山风景区。锦屏山森林公园山体陡峻、绿树葱郁、蜿蜒起伏、宛若木黛,颇有山水画屏之意境。孔望山景区于2004年8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4A级风景名胜区。这里有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杯盘石刻、有秦王朝的东大门遗址、有中国最早的东海神庙遗址、有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汉代圆雕石象、有北齐年间的千年古刹,特别是东汉佛教摩崖造像的发现,取代了敦煌莫高窟“中华母窟”的桂冠。石棚山景区,为国家3A级风景名胜区,是宋代文学家石曼卿、苏东坡的宦游之地,自古闻名遐迩。石棚山的得名是因为山上有一处天然石棚,据《清嘉庆海州直隶州志》记载:“山有巨石,复压岩上如棚因名,一名万花岩,又名锦岩山。”山上满布奇石,佛手岩、天蟾独跃、犀牛斗象等……
[详细] 海清寺塔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云台区花果山街道大村水库旁。海清寺塔,又称“大村塔”、“阿育王塔”。该塔建于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八面九级,高40米有余,仿楼阁式砖塔,内有回廊,八角塔心柱直至塔顶。塔身每层四面开门,其余四角隐出直棂假窗,或嵌字碑。塔内设砖阶梯,盘旋而上。塔身外轮廓线流畅、和谐,具有北方宋塔特点。原塔刹早毁,1975年维修时补建。据塔的第五层东南面嵌的碑文记载,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起塔至天圣九年镌名于阿育王塔第五级内安放佛像,天圣九年二月三日完工,距今已近千年的历史。但从遗址规模踏勘,大体可以恢复其平面布置。塔建于山门前、中轴线上。塔后为前山门3间,额名“海清寺”。正殿3间,左右翼以配殿各3间,塔、寺的平面布置,并不按我国北魏佛寺旧法,塔置于正殿前。与唐宋以后佛寺建筑以……
[详细] 连云港渔湾风景区是连云港旅游景点中“水景”的代表,连云港渔湾风景区位于云台山南麓,是全国著名的连云港旅游景点--花果山名胜区的重点组成部分。连云港渔湾风景区西连东磊石海风景区,东邻经济技术开发区、港口、连岛、海滨浴场,连云港渔湾风景区是近年来开发的以自然风光为主的风景区,连云港渔湾,清初在海中,为渔人揽舟避风之处。连云港旅游景区--渔湾风景区内自然风光优美,山涧景观独特,涧中流泉飞瀑,怪石兀立,峡谷幽深,云雾缭绕。自然风景区内胜景颇多,有明朝顾乾描写的云台三十六景中的“三潭汲浪”,有传说中三龙戏水的老龙潭、二龙潭、三龙潭、龙王三太子睡觉的上下龙床,藏身的水帘洞,绝壁相映的神仙崖,还有灵气十足的小瀛州等景点。连云港渔湾风景区内作为连云港旅游景点之中最为奇特的是一年四季流水不断,春夏秋冬瀑布垂挂……
[详细] 孔望山摩崖造像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南2公里的孔望山南麓西端。相传孔子曾登临此山以望东海,故名孔望山。依山岩的自然形势,共雕刻出1贴躯各种形态的造像。分成13个组体,刻在东西长17米、高8米的峭崖上。最大的图像高1.54米,最小的头像仅10厘米。历史沿革造像群的题材,历来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古圣贤遗像”,清《嘉庆海州直隶州志》认为是“诸贤摩崖像”,《汉代画像全集》认为是“人事起居”,还有人认为是“士大夫阶层的人物和武士”,或“供人作乐的被剥削者”。1980年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史树青首次指出有佛教内容。概括起来约有三方面内容:一曰佛教造像。像群中有高肉髻、顶光、莲花、施无畏印、结伽跌坐等,并有表现佛本生故事的萨陲那太子舍身饲虎图。有表现佛传故事的“说法”和“涅架”。有单……
[详细] 花果山位于国家级重点风景区云台山脉之中,距市区7公里,云台山脉大小山头136个,其中的花果山海拔625.3米,是江苏省最高山峰。花果山绿荫葱茏,山峰含黛,这里特别的地理纬度造就了春催花果,波涌云台,真山真水,绮丽多姿的迷人景色。花果山作为旅游胜地,它的真正扬名应归功于吴承恩笔下的《西游记》。1982年10月参加全国首届《西游记》学术研讨会的127名专家经考察一致认同,云台的花果山是真正的孙悟空老家。游览花果山如再读《西游记》,其最大乐趣在于领略这人间仙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奇石,有的象人,有的似仙,例如各类“猴石”、栩栩如生,姿态各异,使人领略到孙悟空为什么变化神奇;又如“沙僧石”、“八戒石”、唐僧石“把三藏禅师唐僧师徒的人物性格展现得惟妙惟肖;更令人称奇的是,孙猴子的胎胞“娲遗石”和像……
[详细] 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中国丝绸之路东方起点,佛教最早海上传入中国登陆地孔望山位于新浦南郊,因孔子曾经登山望海而得名。据《左传》记载,鲁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秋天,郯国的郯子到鲁国的国都去诹邑朝见。孔子认为周天朝和鲁国的官僚机构臃肿而渎职,便向郯子请教郯国的祖先——“少昊之国”的官制建置。事后,孔子还亲自“往见于郯子”,学习官制。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孔子“问官于郯”。至今,孔望山山顶上还有一个“问官台”。关于孔子登山望海,还有一个有趣的民间传说:当年孔子来郯子国,准备向东夷人传播“礼乐”,即关于礼貌的学问。当时孔望山为大海包围。孔子登上孔望山,看到山下海滩上有无数招潮蟹在不停地挥动大螯,向前爬行。孔子非常惊讶,以为这些螃蟹正在向他挥手致敬。他转过身,对身边的弟子说:这里连螃蟹都知道礼貌……
[详细]
闂佺ǹ绻堥崝灞矫瑰Δ鍛嵍闁哄瀵ч崐鎶芥煙閸忚偐鐭岄柛宀嬫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