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澳门旅游

澳门旅游景点介绍

黑沙海滩
  介绍  黑沙海滩是天然的海滩,是澳门著名的天然海浴场。海湾呈半月形,坡度平缓,滩面广阔。附近有一片松林,苍翠茂密;旁边建有宽广的停车场、公共汽车站及各式小食店。海滩入口附近有黑沙公园。  黑沙的特色在于黝黑、幼滑的细沙,海滩因而得名。据说,黑色的细沙是由于海洋特定环境形成的黑色次生矿海绿石所致。“海绿石”受海流影响,被搬运至近岸,再经风浪携带到海滩,使原来洁白明净的白沙滩,变成迷人神秘的黑沙滩。  沙滩周围娱乐项目众多,每逢假日周末及盛夏时节,黑沙海滩游人如潮,热闹非常。 交通  可乘公交15、21A、25、26A、26到达。澳门澳门圣方济各堂区 [São Francisco Xavier Parish]……[详细]
何东图书馆
  介绍  何东图书馆建于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以前,原主人为官也夫人(D. Carolina Cunha)。香港富商何东爵士于1918 年购入该大楼,作为夏天来澳门消暑的别墅。二次大战日军占据香港期间(1941-1945)何爵士曾在此定居。  1955年何东爵士逝世,其后人据他生前遗嘱,将大楼及二万五千圆港币赠予澳门政府,作开设公共图书馆及购买图书之用。至1958 年,图书馆正式对外开放。  大楼高三层,一楼是阅览室,二楼为“何东藏书楼”,陈设高雅,其中名贵的扶手椅、云石台板及四壁的古籍、善本散发出中国古典书斋的气味。大楼还建有开阔的前庭和后园,整个建筑既有身居城市之便,又有独处园林之乐。澳门澳门……[详细]
澳门望厦山市政公园
  望厦山市政公园(或称望厦山公园;俗称黑鬼山公园)(葡文:ParqueMunicipaldaColinadeMongHá),是位于澳门特别行政区望厦山的公园。望厦山市政公园原址为一片茂密的天然树林,部分地方曾是防卫森严的军事设施与军营。因炮-营曾为驻守澳门的非裔葡兵营地,故俗称黑鬼山公园。炮台于1960年已停止使用,及至1974年驻澳门的葡萄牙驻军奉召回国,军营即告荒废空置。到1979年,澳葡政府接管军营,将军营改建成宾馆,给海外工务员住宿。其后于1995年澳门旅游学院成立,宾馆变更用途为实习单位。1997年6月,澳门市政厅开辟山径通道,将山区重整为望厦山市政公园。景区地址:澳门花地玛堂区美副将大马路乘车线路:在澳门乘5、5X、17、23、25、25X巴士前往……[详细]
观音莲花苑
  介绍  观音莲花苑是澳门的特色建筑之一,位于新口岸孙逸仙大马路对开的人工岛上。是中葡友好纪念物系列的最后一件作品。  莲花苑堪称一个佛教文化中心,苑内的壁画,是由澳门画家郭桓和琥茹两人共同创作的。为了较完整地反映东方的哲学文化思想,画家在壁画中把菩萨、孔子和老子“儒释道”三家的思想都形象地表现出来。 交通  可乘座1A、23路公共汽车。澳门澳门……[详细]
205、关闸
关闸
  介绍  关闸位于澳门最北面与中国大陆相通,也是澳门半岛与陆地相连的唯一之处。  关闸是一座“凯旋门”式的拱形建筑门楼。从这里步行几分钟就可到达珠海拱北海关,两地人车往来非常方便,向来是一繁忙的交通枢纽地带。不久前被修茸一新的关闸门楼建于1870年,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已被作为旅游景点,想经此前往中国大陆的人士须经旁边的海关通道。此处因其特殊的历史意义,成为旅游者必游之地。澳门澳门……[详细]
港务局大楼
  港务局大楼(旧称嚤啰兵营或摩尔兵营;俗称水师厂)位于澳门特别行政区内妈阁山边,现为政府部门之办公大楼。2005年被列-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澳门历史城区”历史建筑群之一。港务局大楼于1874年建成,初作为在澳门印度当警察之营地。1905年,改为澳门港务局和水警稽查队的办公地点,故被俗称为水师厂。由于港务局大楼位处于妈阁内港入口附近的山坡地,其楼顶设置的台风信号站让渔民、船只与居民得知风球信号。随港务的发展,今日的港务局大楼已不足以应付澳门港务局的需要。澳门港务局的办公室已搬至林茂塘的海港楼,港务局大楼的重要作用逐渐淡出。港务局大楼由意大利人卡苏索(Cassuto)所设计。港务局大楼高两层,其外墙柱窗是穆斯林式穹顶,配合通花围栅,具阿拉伯建筑之风格。大楼建筑位于妈阁山边,在妈阁街的……[详细]
岗顶前地
  介绍  岗顶前地古称磨盘山,该地段虽然不大,但自然环境清幽典雅,人文宗教景观荟萃,著名的建筑物有:奥斯定教堂、耶稣会会址、伯多禄五世剧院(岗顶戏院)、圣若瑟修院、何东图书馆以及明爱中心等,再加上由石仔铺成的海浪图案路面,更散发着浓郁的欧陆情调。澳门澳门……[详细]
岗顶剧院
  介绍  岗顶剧院原称伯多禄五世剧院(Theatro Dom Pedro V),华人又称马蛟戏院或岗顶波楼。剧院1860 年由澳门葡人集资兴建,以纪念葡萄牙国王伯多禄五世,其后曾多次维修,并曾因白蚁蛀蚀关闭了将近20年,至1993年进行内部维修后重开。整幢剧院的主体建筑基本保存完整。  岗顶剧院大楼位于岗顶前地,建筑设计为新古典希腊复兴风格。建筑整体粉刷以绿色,衬托墨绿色门窗及红色屋顶在以黄色为主调的周围环境既和谐共处又突显个性。剧场内,圆形的观众席前后布置了前厅及舞台。除剧场外,建筑内还设有舞厅、阅书楼和桌球室等,所以出现有岗顶波(球)楼之称。  剧院所在的岗顶前地也属世遗城区范围,古称磨盘山。该地段虽然不大,但自然环境清幽典雅,人文宗教景观荟萃。由石仔铺成的海浪图案路面,更散发着浓郁的欧陆……[详细]
二龙喉公园
  二龙喉公园位于澳门繁市中,士多纽拜斯大马路,松山之西麓,交通方便,是具有百多年历史的一个公园,亦是澳门最大的公园之一。早期这公园坐落于二龙喉皇宫的范围内,而这所皇宫是一位葡国贵族的住宅,于二十年代期间,因附近一所炮竹厂发生0而受到牵连,使整座住宅都被焚毁。之后成为澳督官邸,澳督迁出后,庭园便开放供大众游赏,逐改建成今天的二龙喉公园。这个公园是外地游客和本地居民常到的游乐之所。二龙喉公园植有花木,并砌挖水池,设置座椅,蓄养禽鸟,是澳门唯一的动植物公园。园中绿树成荫,百花争艳,有石级直上山,有山洞水流潺潺,有池塘浮鹅弄波,有鸟兽游走笼中,不失为市民来游乐息的好去处在各类动植物前,多有名称标示,游人儿-广见识,大有裨益。二龙喉公园的山泉,即二龙喉泉,据“香山县志”记载:“澳门有泉,曰大龙喉,曰二龙……[详细]
东望洋山
  介绍  东望洋山又称松山,海拔91米,位于澳门半岛的东部,是澳门半岛的最高山岗,也是澳门的地理坐标。东望洋山古称琴山,以其横卧似瑶琴得名。原为一座光秃秃的山岗,泥石裸露。清代同治年间,澳门时兴植树,山上遍种青松,数年后满山皆是松林,从此山被称为万松岭,简称松山,并成了澳门的一个风景名胜。松山山腰有一条环山公路,路边建有数个风雨亭,林荫夹道,海风阵阵,松涛滚滚,鸟语花香,令人心旷神怡。  站在东望洋山上,整个澳门尽收眼底。南望,两个离岛耸立在海上,两座澳(乙+水)大桥似彩练当空;西看,广东珠海市的景色尽收眼底,湾镇、濠江水道恰似一衣带水;北望,可以看见与珠海拱北陆地相连的关闸,这里现在已是楼房成片;东看,可以看到港澳码头和它的直升机场。澳门澳门……[详细]
东望洋炮台及灯塔
  介绍  东望洋炮台位于东望洋山(松山)之巅,是澳门半岛的最高点,建于1637至1638年间,有哨房、火药库、楼塔等。东望洋炮台原来主要用于防御外来入侵和作为观察站。一直被列为军事0,非经批准,外人不得擅进,只有每年的8月5日圣母诞及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才开放予公众进入。1976年,葡-队撤出澳门,炮台才被开为旅游点,至今仍完整地保持原貌。炮台上建有圣母雪地殿圣堂。  东望洋灯塔屹立在教堂侧,是中国沿海地区最古老的灯塔。建于 1865 年。灯塔高 13 公尺,白墙红顶,雄伟挺拔。1874年9月,灯塔因风暴受损,经过重修后于1910年6月29日重新启用,一直至今。在晴朗的夜晚,澳门四周20里的范围内可以见到灯塔射出的灯光。  在灯塔附近,还可以见到台风讯号的标记。每当刮台风时,气象局就会在炮台上悬……[详细]
东方基金会会址
  东方基金会会址,现为澳门历史城区一部份。建于1770年代,是澳门富商俾利喇的别墅。后来租给英国东印度公司,作为该公司驻华商务监督、大班及英国驻中国高级-的住所。1885年该房屋成为澳葡政府的财产。二十世纪60年代后曾改作贾梅士博物院。现为东方基金会会址。原有两层,顶层为台风所毁。由于最早的屋主好养鸽子,故周围称“白鸽巢”,如白鸽巢公园、白鸽巢前地等。入口有西班牙式大台阶可直接进入。现室内已改建为展览空间,屋前花坛已改为水池。这座住宅的布局开创了澳门花园式住宅的先河。东方基金会,其总部设在葡萄牙里斯本,面向亚洲地区(尤其是曾为葡萄牙殖民地及属地),以推动葡萄牙历史、文化研究和促进与当地合作的机构;基金会于1986年成立,目前在印度果阿、澳门和东帝汶等地均设有办事处。该基金会在澳门的办事处,主要……[详细]
大三巴牌坊
  看点游览大三巴牌坊,除欣赏巍峨壮观的前壁之外,更要留意牌坊(前壁)上精致的浮雕及其含义。位于大三巴斜港,右边邻近大炮台和澳门博物馆的大三巴牌坊,已有350多年历史,是澳门最为众熟悉的标志,是圣保禄教堂前壁的遗迹。“三巴”是“圣保禄”的译音,又因教堂前壁遗迹貌若中国传统的牌坊,所以称大三巴牌坊。这间教堂与火结下不解之缘,从其雏型起台至现时仅存的前壁牌坊,先后经历三次大火,屡焚屡建,见证了活生生的历史。当年的圣保罗教堂建筑,糅合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建筑与东方建筑的风格,中西合璧、雕刻精细,仅大三巴牌坊的造价,300年前已达3万两白银。大三巴牌坊视为一座不朽的祭台。牌坊分为上下四层,顶部为三角楣。就整体而言,牌坊表达着两组意义:一组由下两层的方形构成,主要反映耶稣会宗徒及传教士的工作,属于周游地球传……[详细]
澳门福隆新街
  福隆新街是旧时的“男人玩乐一条街”,聚集了青楼、酒家、烟室,是纸醉金迷醉生梦死的去处。如今,这里虽保留了旧时清朝街道风格,但是已经成为了澳门有名的美食手信一条街,尤其深受鱼翅爱好者推崇。福隆新街早年分成上、下两段。上半段是青楼、茶馆等聚集地,最旺盛时期约有六十家,街道下半段则是烟室、酒家等聚集地,是名副其实的“男人玩乐一条街”。每当夜幕低垂,“花国三街”就开始热闹,大红灯笼高高挂,绝色丽人、巨贾富商,夜夜笙歌,纸醉金迷……这种绮丽风光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澳葡政府开始禁烟、禁娼,“花国三街”便逐渐烟消云散。澳门政府实行了“改善市容计划”,将此一带旧建筑物列为重点文物,并拨出巨款重修,全街保留了众多的两层高的晚清建筑群,鲜红的檐蓬、趟栊、通花窗门风采依旧,与灰墙相映成趣,很有古色古香的……[详细]
215、大炮台
大炮台
  介 绍  座落在大三巴牌坊侧的大炮台又名圣保罗炮台、中央炮台、大三巴炮。建于1617 至 1626 年间,属圣保禄学院和圣保禄教堂的一部分。大炮台上的古炮在 1622 年抵御荷兰人的入侵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炮台曾是总督官邸。1835 年的一场大火烧毁了大炮台上的所有建筑和圣保禄学院,圣保禄教堂被烧得只剩下前壁,即今日的大三巴牌坊。  大炮台上有大片空地已建成花园,绿草如茵,古木参天,古炮雄距于旁。本地市民和游客经常前往,从这儿可眺望澳门的全景,还可以看见圣保禄教堂的遗迹。  大炮台上原有一座南欧式的建筑,初为兵营,后为气象台的所在地。1998年,澳门博物馆在这里落成。博物馆共有三层,通过展品向参观者展现在数百年当中,居住在澳门的不同民族和平共处的生活状况、历史面貌以及当代澳门城市生活的特……[详细]
澳门北帝庙
  介绍澳门庙宇众多,其中专祀真武大帝的,就只得氹仔北帝庙一间而已。北帝庙位于氹仔岛地堡街嘉妹前地,又因其所在地,当地人多称之为北帝庙前地。北帝庙全貌庄严肃穆。正门椽梁及檐拱处除绘有七彩壁画外,更有雕刻装饰,做工精细,造形生动,栩栩如生。两边门联为:“北总天枢威镇龙环三沙钦圣德,极居帝位恩周鱼港四海颂裨功”。是歌颂北帝神绩的,值得注意的是联中所提及的“龙环”二字,它与庙内一古老铁钟上刻之“潭仔”一样,均是氹仔二百多年前的旧称。交通1、关闸:各位旅客可由关闸乘搭34号巴士直达至仔地堡街下车,再步行5-10分钟即可到达。2、外港码头:各位旅客可由外港码头乘搭3A、28B、32、AP1号巴士,并在友谊马路/行车天桥转搭28A号巴士至仔地堡街下车,再步行5-10分钟即可到达。澳门澳门……[详细]
澳门包公庙
  澳门包公庙位于花王堂区福庆街,又称为睡佛庙,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传说澳门大三巴牌坊有一位老太太,她是佛山人氏,一向崇拜包公,曾向佛山迎来包公神像回家供奉,凡遇疑难之事,无不卜问包公,竟然每求必应,每应必灵。此事渐渐传开,到老太太家求包公的街坊也越来越多。后来在1889年,澳门疫症流行,病者累累,死亡相继,坊众以为是鬼域作祟,以包公一向为民除害,故建议奉包公神像巡游,以镇压邪魔,凡神像所经之处,遍洒圣水。据云事后果然瘟疫顿止,包公灵验之名更炽,遂倡议捐资建庙,以安奉那位老妇从佛山迎来的包公神像。包公庙所在的福庆街也是因包公庙而得名的:庙宇建成,坊间文士就提议将包公庙前的一条新辟设的街道命名作“福庆街”,以志“包公显灵,坊人庆幸得福”;并将此新街名疏通上呈澳葡市政厅华务科,得科中师爷……[详细]
白鸽巢公园
  介绍白鸽巢公园之得名甚有渊源。十八世纪中,此处原为葡籍富商马葵士之寓。此人喜养白鸽,达数百只之多,翱翔天际,景甚壮观;楼阁詹宇,远观若巢,逐得此名。由于相传葡国著名诗人贾梅士(LuisdeCamoes)曾在这里隐居,并写下不朽史诗《葡国魂》,葡人在公园中的石洞中竖立了贾梅士铜像,又称此公园为贾梅士公园。这位生于四百多年前的贾梅士的铜像,是一八六六年由葡人马葵士铸造的。白鸽巢公园占地广阔,园内小山环叠,古木参天,遍植花草,鸟鸣不绝于耳。即使盛夏时节,处身其间,仍是宛如游清凉世界。白鸽巢公园旁有一座两层高具有南欧建筑特色的建筑物,这就是贾梅士博物院原址。为了表示对诗人的敬意和纪念,每年的6月10日为诗人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景区地址:澳门圣安多尼堂区白鸽巢前地乘车线路:在澳门乘17路公交车前往……[详细]
澳门主教座堂
  位于大堂前地,主教座堂又称大堂或大庙,历史悠久。始建于1567年,本为一幢小型木造的建筑,经过多年的风雨剥蚀,残破不堪。1849年,天主教集众捐款,重新改建,今日的外型初具规模。1937年,大堂再次改建为三合土建筑,才构成了今日壮丽堂皇的外观。此景点已于2005年7月列入世界遗产,成为中国第卅一处世界遗产。典型的地中海风格,彩绘玻璃,木质葡萄牙屏风以及圣母圣像都是很有价值的文物。位於板樟堂附近高地上的主教座堂,一直是澳门天主教的中枢,右侧是主教府,是澳门天主教最高管理机构澳门天主教主教公署所在地。每年一度最盛大的天主教子夜弥撒、耶稣圣像巡游等大型活动也在此举行。主教座堂又称“大堂”,并非它是澳门教堂中最大,而是因为它最具威严的象徵。早在1575年,天主教在澳门设立了主教辖区。有“圣名之城”称……[详细]
澳门艺术博物馆
  介绍  民政总署辖下澳门艺术博物馆座落于新口岸冼星海大马路澳门文化中心,澳门文化中心组成部分之一。为澳门唯一以艺术及文物为主题的博物馆,也是澳门最大的视觉艺术展出空间。澳门艺术博物馆于一九九九年三月十九日开幕,总面积一万多平方米,展览面积接近四千平方米,馆内收藏中国书画、印章、陶瓷、铜器、西洋绘画、现代艺术及摄影作品等珍贵艺术品及文物。  博物馆楼高五层,馆内有各类展览馆共七个。  四楼为中国书画馆及中国陶瓷馆,主要陈列馆藏中国古书画与广东石湾陶瓷。三楼及二楼各有一个专题展览馆,举办各类专题展览,展出由其他地区或艺术家借出之艺术品。历史绘画馆位于三楼,展品是以外销画为主的西方绘画及描绘澳门风情的欧洲版画,其中包括英国人钱纳利与其中国弟子关乔昌的作品。  一楼及零层分别设有大堂展区与零层展区,……[详细]

绮CP澶�13001937鍙� 绮ゅ叕缃戝畨澶� 44010602000422鍙�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