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静县旅游景点介绍
新疆巩乃斯森林公园位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巴音布鲁克区境内,巩乃斯河上游。放眼望去,冰岭雪山、蓝天白云、松涛-,奔腾的巩乃斯河,星罗棋布的蒙古包,满山遍野的绿草山花,撒满山岗的珍珠般的羊群,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无不让人心旷神怡。巩乃斯,蒙古语意为绿色谷地,是山岳型自然风景区。2001年由国家林业局批准成立。巩乃斯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貌特征为“两山夹一谷”,园区属剥蚀堆积的高中山区。其中分布有志留系、侏罗系,第四系地层岩性。其上为崩塌堆积物,腐植土覆盖。园区植被茂密,垂直地带明显:海拔1900-2800米以上为冻原—草甸植被,1900-2800米地带,以天山云杉、雪岭云杉群系为主。1900米以下,沟谷地带多为柳、山杨等,形成独特的山地森林、高山草原、亚高山草原景观。雪山倒映在湖泊中,漫山都……
[详细] 察吾乎沟口墓葬群也称为哈尔莫墩古墓。它位于和静县以西约30余公里的天山察吾乎沟口,属和静县北哈尔莫墩乡。该古墓群数量较大,在方圆10公里的范围内坐落着约二千余座墓葬,是新疆目前发现最大的一处氏族公共墓地。墓葬密集,排列有序,规模大,石围墓、屈肢葬和带流彩陶器是其文化特征。墓葬形制、出土文物及文化内涵地域特征明显,被命名为“察吾乎文化”。时代除三号墓为东汉早期外,其余大都在公元前1000-前500年。“察吾乎”蒙古语意为“悬崖的沟”。察吾乎古墓群主要由1号—8号墓地组成,分布密集、排列有序、特征鲜明、气势宏大。地表几无植被,为戈壁砾石地层。察吾乎沟口墓葬群在地面上的标志有三种:一种是用大卵石围成一个大石围;另一种是用大卵石堆成一个圆石堆;还有一种是在石围之中又围之中又堆小石堆。墓穴中所葬多为青……
[详细] 位于阿尔先沟开阔地段。1771年由伏尔加河流域随土尔扈特人历经磨难,经过战火的洗礼到达中国,后辗转多处。是东归惟一幸存的寺庙。……
[详细] 斩妖石,相传英雄尕腾拜听说阿尔先沟出现一条巨大妖蛇,见人就咬,见畜就伤,阻档人们去温泉洗浴治病。于是他找到妖蛇,与之大战七七四十九个回合不见胜负,再战三天三夜,打得妖蛇东躲西逃,无法招架,便跃上一巨石上,没等妖蛇盘稳,尕腾拜举剑奋力劈去,将妖蛇与巨石一起切成两截。至今,那块被劈开的巨石还在通往阿尔先温泉的路边,人们称之为“斩妖石”。……
[详细] 紧靠国道217线,海拔2280米。巩乃斯沟,蒙古语叫巩乃斯郭楞,是绿色谷地的意思。这里沟壑纵横,河流交错,到处洋溢盎然生机。1984年7月16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到此观光,目睹这里风光如画,景色秀美,特别是沟中有4棵并蒂而生的大松树,枝叶茂密,非同寻常,便在树下休息。班禅大师在这里-观赏,但见林木葱茏,鸟语花香,流水潺潺,牛羊满坡,景色宣人,佛心大悦,于是为当地群众诵经祈福至深夜。为了永久纪念班禅大师,当地蒙古族牧民将此沟改称班禅沟,大松树也由原来的“哈拉尔萨拉”更名为“包格达哈拉尔”,是佛爷呆过的大松树的意思。如今,大松树已是当地蒙古族牧民心中的“神树”。班禅大师圆寂之后,牧民们又在这里修建了纪念碑,举行祭拜活动。班禅沟由此而成为佛光永照的圣洁的山川宝地,因而也成为旅游……
[详细] 为0神庙,是麦德尔佛的护卫者,叫却金而得名。雕梁画栋极为森严。12根雕花大柱竖立在大殿内,正中间的四根大柱雕有四条头朝下尾朝上的蛟龙,栩栩如生。……
[详细] 像征着佛教圣地。两座佛塔高17米,一座像征佛保佑人们丰衣足食、生活幸福;令一座像征着佛保佑人们身体健康,生命财产安全。原佛塔被毁,1999年重建。……
[详细] 土尔扈特蒙古族在和静定居的200多年里,曾建立了许多王宫和庙宇,有的已成为不朽的艺术杰作。坐落在县城以北的满汗王府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王宫。满汗王府民族博物馆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和静县城中心。距库尔勒市80公里,是展示“东归”历史文化及察吾呼沟文化等专题型博物馆。该馆包括土尔扈特“东归”前后历史文化、建筑实体、艺术展品及察吾呼沟文化出土文物两部分。民族博物馆前身为满汗王府也称王爷府,1990年改名为民族博物馆,1927年落成,为中欧结合的宫殿式建筑,造型别致,占地面积8510平方米,是土尔扈特部落最后一个汗王府和盟长公署,曾一度是南路旧土尔扈特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最高权力机关。主体建筑由正殿和东、西两宫组成,坐北朝南。正殿为两层0式建筑,正殿大厅为汗王兼盟……
[详细] 1993年冬在和静县巩乃斯乡的冬草场胡斯台沟发现大量古代岩画,经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管所分析认为距今至少已有五千年以上的历史。这批岩画主要分布在胡斯台沟的乌坦特、莫敦和西克夏格孜沟的阿尤特、忙托海阿门。其中以乌坦特最为集中,数量最大。岩画残留于巨型卵石的铁褐色向阳面上,不仅数量极大,内容也十分丰富,在各地较为罕见。画中多野山羊和捕猎的人物图案,其中野山羊形态各异。猎手有空手围堵者;有张弓射野山羊、射狼者,有双人对射者;有空手捕羊、徒手捕狼者;有射到猎物放下弓箭单足站立双手上扬作欢欣舞蹈状者;有未能取下背着的武器被狼咬着手臂者;还有鹿及其它一些不可辨识之线条符号等。更为奇特的是十数只狼围住了一只野山羊,其中一只咬住了羊的喉部,另外两只咬住了羊的后腿。图案均由单线条组成,构思奇特、笔法浑朴、简洁……
[详细] 新疆最大的古墓群。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和静县城以西约40公里,坐落在天山山脉山前冲积扇,古河-地上。距库尔勒市80公里。根据出土文物,经c14测定法,距今2500~3000年间,为西周至春秋时期。从上千件出土文物中来看,琉陶灌制作工艺令考古专家们惊叹,更令人惊叹的是,墓0土的一枚铜镜背面的团纹龙饰耐人寻味。团纹龙饰龙身头尾分明,通体无麟、无翅无足,身体卷曲,是我国早期龙的形象,是新疆出土文物中所见最早的龙纹标本,被称之为新疆第一龙。察吾呼沟古墓群的发现,被考古专家称之察吾呼沟文化,作为文化现象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
[详细] 为高山湖泊。海拔3200米,湖面约15平方公里。周围被雪山环抱,湖水为冰川水。湖面四周绿草茵茵,山花竞相开放。夏日夜晚,湖水冰凉,湖边气候凉爽。……
[详细] 地处国道217线,218线的交汇地段,是观看巩乃斯森林公园林区风光的最佳地段。在浑加勒根郭楞达坂俯视,巩乃斯森林公园连绵起伏的山川、森林、草甸尽收眼底。……
[详细] 为巩乃斯沟东起点,海拔3035米。俯瞰沟底绿色长廊,山间云雾缭绕,盘山公路在高山草甸上蜿蜒垂下,景色尤为壮观,被人们称之为“云中路”。公路史上为数不多的防雪墙也是艾肯达坂的一道景观。……
[详细] 位于巴音布鲁克以西120公里,是200万年前天山造山运动形成的一组造型奇特的高山石林。坐落在天山腹地,海拔3202米,长约9公里,宽约5公里,相对高度30米左右。为风蚀半胶结砂砾岩层结构。是典型的雅丹地貌。自然的鬼斧神工,把石林雕凿得奇形怪状,千姿百态。石林中有“欧洲古堡”肃穆森严,有“宝剑出鞘”刺破青天。优越的自然条件,使这里成为野生动物的“世外桃源”,成群结对的大头羊、鹅喉羚、以及野猪穿梭往来,栖息繁衍。……
[详细] 为独立山丘。座落在巴音布鲁克集镇开阔地段,建有寺庙,敖包,观景亭。为蒙古族妇女,老人和儿童祭拜场所。山顶观景亭可俯瞰雪山、草原、开都河、巴音布鲁克集镇全貌。……
[详细] 阿尔先:蒙语,意为“圣水”。阿尔先温泉距国道218线28公里,海拔2200米。在长360米,宽30米的谷底,一字排开分布着14眼水温各异,能医治百病的泉眼,水温均在43℃~63℃之间。温泉所在地风光秀丽,景色迷人。……
[详细] 和静东归生态公园是大美生态之城和静县的一大亮点园区,特别是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歌舞表演,丰富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成为居民休闲游乐的好去处。和静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迁徙——蒙古族土尔扈特部从伏尔加河流域回归祖国的主要聚居地,被誉为“东归故乡”。土尔扈特人举部东归故土虽然过去了243年,然而人们始终没有忘记土尔扈特人不畏-、反抗压迫剥削与追求和平自由的光荣传统。作为东归的故里,东归生态公园不仅传承、弘扬东归文化,而且让人们随时从东归故事中接受爱国精神的洗礼,可谓寓教于乐的好地方。景点分布:东归生态公园位于县城东归大道以北,巩乃斯路以西,总占地1268亩。公园分三期,一期包括观演广场区、蒙古大营餐饮区、康体娱乐区、滨水游憩区;二期包含生态酒店、别墅群、婚庆广场、葡萄庄园、跑马场等;三期包含巴音……
[详细] 天鹅湖位于巴音布鲁克草原尤勒都斯山间盆地,海拔2000-2500米,是一个东西长30公里,南北宽10公里的高原湖泊,面积300多平方公里。1986年批准为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连绵的雪岭,耸入云霄的冰峰,构成了天鹅湖的天然屏障。泉水、溪流和天山雪水汇入的湖中,水丰草茂,食料富足,气候凉爽而湿润,适合天鹅生长。每当春天来到,冰雪消融,万物复苏,大批天鹅从印度和非洲南部成群结队飞越丛山峻岭,来到天鹅湖栖息繁衍。在和煦的阳光下,湖水、天光、云影、天鹅,构成一幅“片水无痕浸碧天,山容水态自成图”的画卷。当地蒙古族牧民把天鹅视为“贞洁之鸟”、“美丽的天使”、“吉祥的象征”,格外珍爱。天鹅湖鸟类资源十分丰富,水禽种类多、数量大。据考察,有大天鹅、小天鹅、疣鼻天鹅一万余只;还有灰雁、斑头雁、白头鹞、燕鸥、……
[详细] 从巴音布鲁克草原出发,骑马穿过奎克乌苏石林,再行三四十公里,就到了山高谷深、云雾笼罩的浩腾萨拉峡谷。在这条长不过10里、宽不及半公里的峡谷中,被人们称为“雪山银练”的浩腾萨拉高原瀑布,从落差约30米的断崖上飞泻而下,跌进深潭,银花四溅,水雾弥漫,声如雷鸣。浩腾萨拉瀑布海拔3200米,顶宽6--7米,底宽15米。瀑布周围景色,随着季节的不同而变化。隆冬初春,瀑布四周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是水晶世界。盛夏之时,瀑布两旁,青松翠柏郁郁葱葱,百花争艳,甜香飘逸,雨霁雾散,彩虹当空,山明水秀,清新怡人。 ……
[详细] 黄庙建在巴伦台镇乐南,原老巴伦台所在地的一条山沟中,庙宇依山就筑就,金碧辉煌,雄伟壮观。黄庙建于1888年,是蒙古土尔扈特部从事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为新疆-都四大庙宇之一。该庙是聘请西藏、内蒙的能工巧匠,耗费500两黄金建造的。整个黄庙群山27座寺院组成,绵延2。5千米,总建筑面积达24000平方米,历史上最盛时,-多达四五百人。遗憾的是遭“文革”破坏,现只存下两座庙宇。黄庙正殿四方四正,上下两层,砖墙瓦顶,一律作杏黄色,高10多米,庙檐上翘,给人以飞动美感。庙中高墙上置一金轮,两边各站一头金色祥鹿。正中台上矗立着一尊金坐像。庙门和两旁的墙上,绘有10多幅鲜艳的佛教题材的壁画。庙前还竖着两根高大的木柱华表,上面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布条。黄庙现有-12人,每年有五次大型佛事活动。尤其是正月十五的麦……
[详细]
闂傚倸鍊搁崐鐑芥嚄閼哥數浠氱紓鍌欐祰椤曆囨偋閹惧磭鏆︽繝闈涚墔濞岊亪鏌i褍浜為柟铏崄閻忓啴姊洪崨濠佺繁闁告ǹ妫勯悾闈涱吋婢跺鎷洪梺鍛婄箓鐎氬嘲危瑜版帗鍊电紒妤佺☉濞层倗澹曡ぐ鎺撶厵闁诡垱婢樿闂佺粯鎸婚悷鈺呭蓟濞戞粎鐤€婵﹩鍏涘Ч妤呮⒑濞茶骞栭柣顓炲€垮璇测槈濡吋娈曢柣搴秵閸嬪嫰顢旈敓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