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咸阳市 > 旬邑县旅游

旬邑县旅游必去景点

马栏革命旧址
   马栏革命旧址属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马栏是陕甘边革0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32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在马栏成立并举行了授旗仪式;1937年4月,0关中特委和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机关迁驻马家堡村,-任特委书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马栏是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关中分区机关所在地,是关中地区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教育中心。1941年底至1949年4月,0陕西省委迁驻马栏,汪锋、张仲良、赵佰平、高锦纯、文年生、王世泰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长期工作和战斗过。红色马栏——革命圣地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南大门,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造性实践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重要成果,是……[详细]
石门山森林公园
   石门山森林公园的林木种类繁多,有典型的天然次生林和林相整齐的人工林。奇花异草,观赏植物资源丰富,堪称黄土高原上的“植物王国’’。其分布错落有致,交相辉映。森林中满目清翠,郁郁葱葱。高大的乔木摩云翳日,低矮的花草争妍斗奇。树木枝叶繁茂,鲜花艳丽夺目。这里既有原始的自然风貌,又显示出人工花园的神韵。春天,万木争荣,嫩枝点翠。榆叶梅、连翘花红黄相映;山桃、杏花风姿绰约,“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丁香、蔷薇姹紫嫣红,一派欣欣向荣的生机。盛夏芳草萋萋,绿菌铺地;头顶浓荫蔽日,脚踩青苔腐枝,抬头不见太阳,回首不见来人“叶叶青青欲滴,枝枝楚楚生凉。“日中不用摇纨扇,伏里可曾试葛衣’’?到了众山绘秋容的时候……[详细]
古豳文化博览园
   古豳文化博览园位于旬邑县城中心东大街以北县城中心,占地6公顷。整个园区分为三大功能区。文化旅游区由陈列着具有世界之最的古象和犀牛化石等珍贵文物的古象犀牛化石展厅和始建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旬邑现存的唯一一座供奉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文庙;还有建于北宋嘉佑四年(1059年)的泰塔,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库淑兰剪纸纪念馆和展示旬邑精品剪纸、刺绣、布衣、工艺挂件、石雕等作品的民间手工艺品展览以及定期为游客举行旬邑唢呐等民俗风情演义及民间艺术展演的宣传文化中心组成。休闲娱乐区由彩色音乐喷泉、世界级民间艺术大师库淑兰的作品雕塑、景灯……[详细]
马家堡关中特区旧址
   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前期,马家堡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关中特区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革命斗争的指挥中心。1936年底至1939年底,关中特区党政军机关,包括关中特委(特委书记-)、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霍维德)、特区司令部(司令员张仲良、政委-)驻马家堡村,1937年9月,关中特区改称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1936年1月,受0中央委派,-同志赴关中守卫陕甘宁边区南大门,其中在马家堡工作战斗将近三年时间(1937年3月—1939年底)。为了抢救保护革命遗存,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发展红色旅游,县委县政府决定建设关中特区马家堡红色旅游景区。于2010年5月份开工,按照“修旧如旧,不改变原貌”的原则,对旧房屋……[详细]
唐家大院
   唐家大院位于旬邑县(旧称三水)城东北7公里处的唐家村。在当地,每一位村民都能给你讲述一段唐家的奇闻逸事。 “唐家有个九弯弯,一脚踢了十三万”、“五五郎,十五娘,孙子替爷拜花堂”……这些民间流传下来的顺口溜,说的就是在清代一个极尽奢华的家族———“三水唐家”。如果在人们印象中的陕西旬邑是一个“穷”地方,那么看看唐家大院,从那细致雕琢出的深深庭院,便足可窥见在这里曾经有过的精致生活。据《唐氏世系谱》记载,“三水唐家”的0是唐应弼。至于唐家什么时候迁到这里,现已无从考证,但其家族在清初便很有声望,是远近闻名的大地主。他们财大势大,名扬西陲,商号曾遍及陕西、甘肃、四川、安徽、江苏、福建等13省50多个……[详细]
马栏革命纪念馆
   马栏革命纪念馆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距旬邑县城53公里,属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省市县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马栏革命纪念馆建成于2009年,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二层全框架结构,2011年6月份完成了陈列布展,共展出图片800多幅,实物600多件,其中涉及党的统一战线、民族工作图片30多幅(件)。陈列展示采用图片、实物、人物雕塑、浮雕、硅胶人物、场景复原、泥塑及电子书、电动地图、幻影成像等声光电子科技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了关中特区、关中分区革命史实。马栏革命根据地曾是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是许多革命青年北上延安的重要通道,还是我党我军购运战略物……[详细]
旬邑唐家民俗博物馆
   旬邑县唐家民俗博物馆位于咸阳旬邑县城东北七公里处的唐家村,距211国道2公里,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旬邑唐家民俗博物馆的前身是唐家地主庄园,原为私人宅院,修建于明末清初,现存有两进三院和其它两院房子,一百五十余间,园内还有三品盐运使唐廷铨的陵墓和石牌坊,其建筑融北方四合院和苏杭园林艺术相结合,砖雕、木雕、石雕众多,图案精美、细腻。整个庭院屋顶脊卧兽飞,檐牙鸟啄,墙壁为水磨石砖,造型优美,门栏窗棱更是玲珑剔透。唐家轶闻——唐家地主是清朝中晚期驰名朝野的“三水唐家(旬邑旧称三水)”,至-唐景忠时正值清乾隆盛世,唐家亦在此时达到了兴旺发达时期。其以农为本,以商兴家,商号遍及国内十三省,自称“汇兑中……[详细]
十里桃花川
   十里桃花川位于姜嫄河川道,长达十公里。每逢清明前后,这里满山盛开的山桃花,如片片绯红的云霞,把群山装扮的分外绚丽妖娆。游人沿川而行,嬉戏其间,如同进入了花的迷宫。此时,在姜嫄湖上,波光粼粼,白鹭齐飞,鹤舞蹁跹,更是令人心旷神怡,如痴如醉。  桃花川属于春天。 当阳光掬走石门山上的最后一抹残雪,南风送来第一缕潮湿的泥土气息时,密密的树枝便激动地颤抖着修长而秀丽的手臂迎接春天的到来。柳枝冒山青涩的芽儿,杨树的枝头也绽出浅褐-的嫩苞,而桃树则处女般泛起一层淡淡的红晕。一夜之间,满树的桃花噙着晶莹剔透的晨露,在阳光下闪闪烁烁,显得精神而又妩媚、清丽而义多情,那一串串含苞待放的花蕾和晨曦相拥在‘起……[详细]
《关中报》报社旧址
   《关中报》报社旧址位于咸阳市旬邑县马栏镇马栏村村西约400米的山梁上。《关中报》是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党委机关报。创刊于1940年4月12日,1950年4月终刊。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关中报》是关中分区动员群众、教育群众、鼓舞军民的阵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39年冬,正当关中分区广大军民努力把分区建设为抗日模范区之时,国民党顽固派却不断挑起--摩擦,对陕甘宁边区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掀起了第一次--高潮。为了指导关中分区军民建设边区和进行反--、反摩擦斗争,时任分委书记的习仲勋决定创办分委的机关报,以利于坚持长期斗争。《关中报》创刊时,报头由习仲勋题写。其后又由中共陕甘宁边区中央局书记……[详细]
旬邑革命暴动纪念馆
   旬邑革命暴-动纪念馆位于陕西省旬邑县翠屏南山。旬邑革命暴-动是一九二八年渭华暴-动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西地区有重大影响的一次农民武装暴-动。许才升等七位起义领导人在起义中壮烈牺牲。为了纪念在暴-动中壮烈牺牲的七位烈士及农民暴-动事件,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于1984年10月18日开始修建旬邑革命暴-动纪念馆,1987年5月竣工。纪念馆位于县城南端翠屏山麓,占地面积5295平方米,建筑面积453平方米,依山临水,坐南面北,青山绿水、景色幽雅。该馆由纪念碑、展览室组成。馆内建筑以仿古建筑式样,院内东西两侧为革命烈士事迹展览室,展有暴-动及烈士图片、事迹简介,部分暴-动武器实物、烈士遗物等。馆内……[详细]
关中师范旧址
   关中师范旧址位于咸阳市旬邑县马栏镇马栏村。关中师范的前身是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学校,创建于1940年3月15日,驻地新正县马家堡村,习仲勋任校长,刘端棻任副校长。1943年1月,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学校迁至马栏镇(现旧址),改称关中师范。1948年8月,关中师范与彬县中学合并为联合中学。关中师范从创建到合并历时8年多时间,培养学生470多人。关中师范在马栏办学期间,除课堂教学外,还经常指导学生自习、分组讨论等。同时,还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政治活动,组织学生寒假工作团下乡宣传,做地方工作,支援当地群众生产等。在教学时间上,不因迁校、杂勤劳动过多影响学生学习。不仅保证了教学时间,还注重从教学工作的各环节上……[详细]
鲁迅师范旧址
   鲁迅师范旧址位于咸阳市旬邑县职田镇马家堡村。鲁迅师范是陕甘宁边区于1937年2月在延安创办的一所中等学校。1938年11月,日军企图进攻陕甘宁边区。为安全起见,鲁迅师范迁至关中分区机关所在地新正县马家堡,校长林迪生。鲁迅师范实行军事编制,除开设文化课外,还结合实际开展军事训练。全体师生面对生活条件艰苦之况,不畏困难所阻,坚持自力更生,努力改善教学环境。学校初迁马家堡时,有3个班,教师10余名,学生130多名,分设师范班和预备班,学制不定。以后在旬邑、彬县、长武等地招生,共计招收5个班,学员500多人。1938年8月,为培养高小教师及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教育行政干部,鲁迅师范新办了高级师范班。1……[详细]
赵家洞石窟
   赵家洞石窟赵家洞又称琅天洞,于峭壁石崖凿有多个石窟,外露其窗,内隐其洞。共分三层,其中上两层现有完整洞穴45孔,每孔高2米,宽3米,洞深4米。洞内宽敞明亮,设有暗道,连接上下洞窟,洞外崖壁上修有栈道,架有云梯,使之穴穴相通,现痕迹仍存。旧址上有“宋金人避兵于此”之句,由此可推断,该洞当创建南宋之前。赵家洞又称琅天洞,于峭壁石崖凿有多个石窟,外露其窗,内隐其洞。共分三层,其中上两层现有完整洞穴45孔,每孔高2米,宽3米,洞深4米。洞内宽敞明亮,设有暗道,连接上下洞窟,洞外崖壁上修有栈道,架有云梯,使之穴穴相通,现痕迹仍存。旧址上有“宋金人避兵于此”之句,由此可推断,该洞当创建南宋之前。和赵家洞一……[详细]
旬邑石窟遗址
   陕西旬邑为古豳之所在地,周人曾在此开疆立国,今人考证《诗经》所载之水名地名至今犹存,而秦汉这儿又封邑置县。在陕西省旬邑县北部约十余公里的城关镇地域,沿三水河岸的悬崖峭壁上凿有不少做工精细的洞窟。其不但数量繁多,且排列规整,层次分明,远远望去,恰似镶嵌在绝壁上的一座座楼房。古人为避祸乱,常躲于此,遂相继穿凿,先小后大,先下后上。洞窟多达300余孔,历经千年,丰彩依旧。赵家洞就是其中典型代表。在陕西省旬邑县北部约十余公里的城关镇地域,沿三水河岸的悬崖峭壁上凿有不少做工精细的洞窟。其不但数量繁多,且排列规整,层次分明,远远望去,恰似镶嵌在绝壁上的一座座楼房。古人为避祸乱,常躲于此,遂相继穿凿,先小后……[详细]
秦直道遗址(旬邑段)
   秦直道循子午岭主脉北行,南起淳化县北梁武帝村,自七里川入石门关,经庙沟、碾子院、前陡坡、卧牛石、老爷岭,过马栏河,卜杨家胡同,再经刘家店、黑麻湾出雕灵关,纵贯陕甘两省子午岭,直抵内蒙包头,到达鄂尔多斯草原。在旬邑境内长达80多公里。缘梁修筑的直道取近避远,就易舍险,即便今日,全线也是遗迹清晰可辨,不少地段路基完好,依然可行。直道两旁残留的古碑刻、古墓葬、古建筑、栈桥遗迹比比皆是,马蹄驼印,至今仍历在目。清代刘倬有《子午岭》一诗赞日:南北互长岭,纵横列万山。桥陵今古在,驰道有无间。地折庄延回,源分漆沮潺。秦皇开凿后,路上几人还。历代百姓也曾沿着直道躲灾避难。每遇战乱、饥荒或避仇躲债,便沿直道迁徙……[详细]
旬邑文庙
   旬邑文庙旬邑文庙始建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是旬邑县现存的唯一的一座供奉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承载着厚重的历史、科学、艺术和文化内涵。1982年,文庙被旬邑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旬邑文庙始建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是旬邑县现存的唯一的一座供奉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承载着厚重的历史、科学、艺术和文化内涵。1982年,文庙被旬邑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大殿一座,座北面南,面阔五间,长16米,进深三间宽11.5米,为歇山頂,是典型的七檩六椽式建筑,屋面中心施绿色琉璃瓦,四檐施斗栱,五彩重昂,各角柱均施转角斗栱,檐部施勾头滴水,四个……[详细]
库淑兰纪念馆
   库淑兰纪念馆位于旬邑县文化宣传中心二层,管内收藏库淑兰艺术生平图片64张、剪纸作品88幅。库淑兰(1920-2005)是我县赤道乡富村人,她的剪纸艺术蜚声国内外,被称为中国当今的“毕加索”。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她为“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其作品构图质朴自然,意趣深邃憨厚,色彩斑斓炫目,手法大起大落,被国内外美术界定为“彩色剪贴画”,是至今国内外独一无二的艺术创作。1992年,获中国民族文化博览会民间艺术大展金奖;1994年,获文化部颁发的中国民间美术一绝金牌;作品曾在西安美术家画廊、中国美术展览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以及港台等地展出,先后被陕西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上海电影制……[详细]
北宋泰塔
   泰塔又称旬邑塔,在旬邑县城内。  泰塔是楼阁式砖塔,八角七层,高五十三米。在第一层北面正中辟有半圆形券门,通过门里的甬道,进至塔心小室后,有木梯可盘登远眺。从第二层起,每层都有拱形的门洞与长方形的假门相间,并逐层依次变换其方位。   各层塔檐于转角部位的中线上,用青石制成角石一根。它的外端均特意被加工雕凿成螭首,自翼角伸出。螭首的颈部各有铁铸环套,用以系铃。每当清风徐来,铁马叮铛,抑扬顿挫,如听神曲,使人心旷神怡。 相传此塔建于唐代,但据塔身第六层北面东侧槛窗上的一块砖刻题记,起塔的时间为嘉佑四年正月中,即公元1059年。由此证明,此塔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了。泰塔外观秀……[详细]
崔景岳烈士故居
   崔景岳,旬邑县城关镇东关村人,又名崔廷儒,1927年加入中国0,1928年5月参加旬邑农民起义。曾先后担任0东涧村党支部书记,旬邑县特支组织委员,陕西省临时省委秘书长,西北军工作委员会军委书记,陕西省委委员兼秘书长,西南特委书记、地委书记,宁夏省工委书记。1941年4月,在银川市英勇就义,时年30岁。崔景岳烈士故居位于县城东涧村东,面积约2.5亩,两院土木结构建筑。第一院面积约1.05亩,有门房3间、厦房12间;第二院面积1.5亩,有土窑3孔。南起第一孔窑洞当时为中药店,以此为掩护,向党组织传递情报,并为游击队秘密提供药品、0、弹药;第二孔当时为县委机关驻地;第三孔为崔景岳的居室。……[详细]
旬邑卧龙潭
   清朝咸丰十年,沟底显现一神潭,周围百里以外的人都前来神潭祭奠,求潭保佑,乞福保安,求医救人。在此期间,传说潭中有一巨龙,夜出昼伏,保佑地方百姓。朝中一位中堂大人,听闻此言,于是驾临神潭,乞求神龙为其家人医病。中堂来此,神龙显现,回家以后,久病家人病症痊愈,此事传入皇上之耳,皇上封此潭为卧龙潭。从此,远近闻名,在此乞福者甚众。胡家村也因此闻名于世。 民国十八年间,一军队途经胡家,在经过胡家沟南畔时,战马停而不前,嘶鸣起跃,吼声震天,将士不知所措,突然前面闪现一断沟,挡住了前进路线,于是将军命令在此扎营,动员全村百姓及官兵修筑石桥,利于通行,因与卧龙潭相望,故起名为卧龙桥。于是卧龙潭进一……[详细]
全部旬邑县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