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曲靖市博物馆免费 曲靖市博物馆是为社会发展服务、向公众免费开放的非盈利性机构,是集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与社会教育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对曲靖地区的远古地质生态、历史文明进程进行了系统性陈列,充分体现了曲靖的地域、民族、人文与时代特征。曲靖市博物馆位于曲靖市文体公园内,以“流动的珠源文明”为主题思想,以文史为载体,以文物为印证,以创作为手段,以技术为支撑,结合曲靖的历史自然和人文环境特点,客观完整地表现出曲靖发展的历史脉络,曲靖市博物馆肩负着传播曲靖乃至滇东优秀文化的重任。博物馆主体建筑面积达18800平方米,展陈面积7000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5146平方米,共有6个基本陈列展厅,分别是“珠江正源”、“爨……[详细] |
![]() | 麒麟水乡景区AAAA 麒麟水乡是麒麟区重点打造的农旅文融合发展示范项目,项目位于麒麟区沿江街道,规划总面积约8700亩。项目于2016年5月入选了国家旅游局组织遴选的全国优秀旅游项目名录,是全国747个优秀旅游项目之一;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云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三年(2016-2018年)行动计划重大建设项目;入选了云南省2017年30个重点旅游文化项目名录,景区依偎南盘江,水资源丰富,自古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麒麟区农业旅游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景区的开发主体,在市、区两级政府的关心指导下,按照“自然与人文交融、商贸与休闲一体、经济与生态并重”的原则,全力打造高原水乡农旅文融合示范点及景村融合发展示范区。景区……[详细] |
![]() | 克依黑景区AAAA 克依黑景区位于曲靖麒麟区东山镇克依黑村,距离曲靖市58公里,属于乡镇旅游景点。景区根据地形、地物、山势等进行修饰而成,融山、水、树、美景于一体。这里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鸟语花香,让人留恋忘返。这里远离城镇,也无厂矿,空气清新,在蜿蜒的湖边风景步道漫步,一步一情调、一步一美景、一步一健康。克依黑景区内也有玻璃栈道,增添游览的情趣。体力好的,采取步行慢慢游览克依黑景区,可尽情观赏。也可乘坐克依黑号小火车、观光电瓶车,动态游览景区的秀丽色。克依黑风景区是AAAA级旅游景区,交通便利、地形独特、环境秀丽、风景优美,特别是7.2公里长的自然田园水上景观、田园风光游览线,已成为又一处乡村旅游的新亮点,被评……[详细] |
![]() | 在曲靖境内,除八塔古墓群之外,后来发现的最为壮观的古墓群在三宝(明代曲靖府城南城)的罗汉山梁堆墓群。这是位于曲陆高速公路与326国道之间的一座小山,茂密的云南松和四季的野花常年将它装点得生机勃勃。这里的古墓早在《新篡云南通志·卷八十二·金石考》引《曲靖地志》就有记载:“城外多高垒,皆曰梁王墓。城南罗汉山亦有八冢,真伪莫辨,前有人掘之,得金玉戈兵器皿之属。”这当中就说得很明白,不过只是数量上不准确,这里的梁堆墓不是八冢而是十二冢。密集地分布在这1.6平方公里的山顶。这片古墓群从通志记载上看,早在清代就有人盗过,而最近的一次被盗发生在2001年三月末的一天,盗墓贼从标号为M11的一座古墓下手,从顶……[详细] |
![]() | 越州潦浒龙窑群遗址位于曲靖市麒麟区越州镇潦浒社区。现存窑址有老 窑、新窑、王家窑、许家窑、陈家窑、代家窑、唐家窑、杨家窑、沙沟窑共9处。其中新窑、王家窑、许家窑、沙沟窑遗址保存相对完整。新窑,位于潦浒村南珠源瓷业公司东面围墙南端,呈东西向,为历史上官窑与私窑相融合为一体的长形龙窑。原窑址全长110米,现存仍被使用部分长28米、宽6米、高3.2米,窑腔高1.4米、宽1.8米,龙壳厚0.27米,烟囱高2.6米,窑首尾斜坡落差高达4米。现存窑棚为重檐四分水穿斗式木结构,屋顶置青瓦,屋面中部突起,方便散热通风。窑身两外侧设石砌台阶,拾级而上,直达窑尾,为典型的分室阶梯龙窑。窑址建于明代,现仍在使用。王……[详细] |
![]() | 越州三堆子墓群位于曲靖市麒麟区越州镇西关社区北关村民小组东北约2000米处的耕地内(越州钢铁厂西北角)。三堆子墓群由3个相对独立又彼此相连的墓葬组成,由北向南依次编号为1、2、3号梁堆墓,总面积1262.3平方米。1号梁堆墓位于墓群北部。封土呈椭圆形。最大处直径23.6米、高约3.3米,面积约437平方米。2号梁堆墓位于墓群中部。封土呈椭圆形。最大处直径23.2米、高约3.5米,面积约422平方米。3号梁堆墓,位于墓群南部。封土呈椭圆形。南北长21.2米、东西宽19.1米,面积约403.3平方米。三堆子梁堆墓群为1982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2012年8月16日,当地村民在3号梁堆墓东部……[详细] |
![]() | 位于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东山镇高家村结米村民小组(白龙山西侧),坐东向西,三面环山,距东山镇政府驻地1千米。为纪念和缅怀革命先烈,东山镇党委、政府在曲靖市原滇黔桂边区老干部联合会的积极倡导和支持下,于1998年12月26日在东山镇镇政府东北面的花果山上,正式开工修建该纪念碑,1999年4月5日举行落成典礼仪式,后因地质变化碑身受损,于2003年8月迁址高家村结米村民小组白龙山西侧。纪念碑为三角形锥体砖混建筑,高19.48米。麒麟区东山镇,解放前是陆良县的丰华乡、东宁乡和曲靖县的部分山区,处于曲靖、沾益、陆良、富源、罗平五县交界地,是中共云南地下党滇东3个地委领导下的3块重要游击根据地之间的结合部……[详细] |
![]() | 位于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西城街道西山社区下西山居民小组。1935年4月23日,中央红军由贵州进入云南境内,27日,红军先头部队推进至离曲靖西山三元宫约1千米的关下村时,截获了国民党云南省主席龙云派往贵州的一辆军车,缴获了二十余份云南-和云南白药、宣威火腿、普洱名茶等物品。当天下午,红军总部宿营三元宫。在此,朱德总司令先后向一、三、五军团-发出《我野战司令部已抵曲靖西宿营》《关于各军团二十八日行动部署》两份电文。当晚,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在西山三元宫召开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伯承、张闻天、王稼祥、博古、陈云、李富春等中央领导,中央军委纵队作战科参谋孔石泉、王辉、吕黎平以及第二局局……[详细] |
![]() | 八塔台古墓群位于云南省曲靖市驻地东十三公里处珠街乡董家村,珠江上游南盘江东岸,五台山脚。山脚下伫立着八个形状不一,相依相伴的土堆。地处缓坡地带,由8个相傍而又独立的椭圆形封土堆组成,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据清咸丰二年《南宁县志》称,“八塔台在城东……汉诸葛武侯建以镇地脉。”这里说的意思是,当年诸葛亮挥戈征南至曲靖南盘江流域“七擒孟获”,在这里筑土设点将台,形似塔基,且有8个,便称“八塔台”。其实,从《史记·西南夷列传》看,“其旁(指滇国)东北,有劳浸、靡莫,皆同姓相扶。”珠街八塔即是支书所称的“劳浸、靡莫”聚居地。1977—1982年,云南省文物工作队在曲靖文化管理部门配合下,对八塔台古墓群……[详细] |
![]() | 俗称三百户营天主堂。位于曲靖市麒麟区三宝街道五联社区三百户营居民小组五联小学内。教堂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42平方米。教堂为法式建筑,共两层,屋檐下置回廊。4开间,通面阔18.66米、进深7.61米。钟楼为哥特式风格。教堂为法国巴黎外方传教士让·玛丽·约瑟夫·毕尔贝(中文名“宋清光”)于清光绪六年(1880)建造。初期设立男经堂、女经堂、男子小学、女子小学。之后,法籍传教士马蒂亚斯·奥斯特(中文名“高荣升”)来到曲靖三百户营传教。1935年,德方弗朗索瓦·阿道夫·德日乃到曲靖三百户营驻堂传教,于此开办诊所。1936年,约瑟夫·玛利到曲靖三百户营天主堂任神父。1936年4月26日上午,中国工农红军……[详细] |
![]() | 位于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沿江乡鸡街村朗目山上。曲靖游击大队是在中共曲靖地下党直接领导下建立起来的一支革命武装。1945年6月,中共云南省工委派中共党员薛萃到曲靖中学以教师身份作掩护开展革命活动。1947年8月,薛萃调离曲靖后,将曲靖中学地下党的工作交由陈亮负责。陈亮带领曲靖中学地下党组织,利用各种形式团结进步力量,发展党的组织,开始武装斗争的准备工作。他们在农村发展党员、建立据点、观察地形、开展-工作,为组建革命武装做准备。1948年秋,滇东一带武装斗争的革命风暴波及到曲靖城郊,国民党曲靖县政府慌了手脚,下令组建“曲靖县民众自卫总队”,各乡镇成立民众自卫大队,大队下设中队。曲靖中学地下党组织经过……[详细] |
![]() | 位于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越州镇潦浒村(麒麟区第二中学大门内左侧运动场边)。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1支队15团按纵队的部署拔除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曲靖潦浒镇大恶霸、国民党曲靖县“民众自卫大队”大队长海中鳌(曾任国民党团长)长期盘踞的潦浒据点。该据点有反动武装200余人,由于距曲靖、陆良仅30千米,且两地均驻有国民党重兵。为此,支队司令部制定了“围点打援,以打援为主”的作战方案。后纵队司令部又制定了“攻点阻援,以攻点为主”的作战方案,支队司令部按此方案给各团部署战斗任务。其兵力部署是:15团强攻潦浒,16团伏击曲靖之援敌,17团阻击陆良之援敌。9月11日拂晓,15团在陆良护乡团一部的……[详细] |
![]() | 三宝五联墓群俗称五联烟堆子。位于曲靖市麒麟区三宝街道五联社区三百户营居民小组五联小学内。现存土堆约呈圆形。南北长39.2米、东西宽27米、高出地表10米,面积约1100平方米。1982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在墓葬顶部开挖长2米、宽1米、深1米的探沟时发现大量陶罐碎片。碎片为夹砂灰陶,火候较低,陶片上有简单的刻画纹饰。在墓群底部外侧边缘采集到陶鼎足部、陶罐口沿等碎片。1987年9月,当地村民在墓地顶部修建水池时,在东侧距地表深1.2米处挖掘出部分青铜器,后经云南省博物馆鉴定,初步判断为类似于八塔台性质的墓群。三宝五联墓群是曲靖市麒麟区盆地内发现的春秋至两汉时期的重要墓地,对研究曲靖以及周边地区……[详细] |
![]() | 澡塘坡战斗遗址位于曲靖市麒麟区三宝街道五联社区周家厂村西南800米老虎山上。遗址由战壕、纪念碑、烈士墓组成,分布面积约3000平方米。战壕,位于老虎山东南临近温泉公路一侧。纪念碑,坐南向北,为砖混实心长方形塔座纪念碑,碑座为3级,塔身成梯形,总高12米,塔尖置1枚红色五角星。烈士墓,位于纪念碑南部,共22冢。1949年9月11日,为了消灭长期盘踞在曲靖与陆良之间的国民党地方反动武装及其恶霸海中鳌,阻击在沾益玉林山的国民党滇军石补天率领的26军193师的增援。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一支队16团在澡塘坡同石补天顽敌激战近7小时。纵队一支队16团胜利完成阻击任务。澡塘坡战斗,我军壮烈牺牲20多名……[详细] |
![]() | 全称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之墓碑。位于曲靖市麒麟区建设路曲靖市第一中学内。碑为青砂石质,半圆--方形。通高1.83米、宽0.68米、厚0.21米。碑额为半圆形,保存较好,题衔“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之墓”,共5行,每行3字,正书,左行直书。碑身正文凡13行,每行7~30字不等,计336字。下列职官题名13行,每行4字,计52字。全碑共计403字,除题名末行最后1字缺损外,其余都清晰可辨。近人孙太初说,碑文在清咸丰二年(1852)以后被人剜补过,一些笔画已失原样。原右下方刻有清咸丰二年南宁知州邓尔恒题跋,记述碑的出土和移置情况。碑署“太亨四年岁在乙巳四月上恂立”,可知碑立于晋安帝义熙元年……[详细] |
![]() | 越州古城遗址位于曲靖市麒麟区西南约25千米处越州镇镇政府所在地。城址呈长方形,东西长约978米、南北宽约550米,总面积约0.54平方千米。历史上的越州城选址和布局较为讲究。城址西邻南盘江,北门河从古城北部转西向流汇入南盘江,成为一道天然屏障,凸显出古城居高临下易守难攻之势,成为扼守在丘陵与坝子之间的一座军事重镇。城内布局以十字街为中心,建有钟鼓楼,直通四门,南北相望,东西相同。北门为永安门,南门为阜财门,东门为镇夷门,西门为积金门。据清同治《古越州志》载:“(越州)汉隶夜郎,蜀汉隶兴古郡,晋隶同乐县,梁隶西爨,隋隶恭州,唐置悦州,宋属南蛮蒙氏,元置普摩千户,明置越州卫,本朝康熙五年五月裁卫。……[详细] |
![]() | 位于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三宝镇五联社区周家厂居民小组西南边的老虎山巅上。1949年9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第一支队16团和2支队护乡团3营8连(原曲靖游击大队)奉命在三宝镇澡塘坡、老虎山阻击国民党26军4个加强营增援潦浒之战。当时敌强我弱,阻击战非常激励,打退敌军多次冲锋,未使敌军增援得逞,共击毙敌人50多人、击伤50多人,我军牺牲20多人、负伤10多人,战斗至深夜,敌军退回曲靖城,16团撤离阵地,向龙海山根据地转移。为缅怀阻击战牺牲的烈士,1990年8月21日经原县级曲靖市人民政府批准,三宝镇人民政府在老虎山建立烈士纪念碑(碑高12米,碑座为三级,塔身成梯形,塔尖有一红色五角星),……[详细] |
![]() | 曲靖城址位于曲靖市麒麟区寥廓街道天池社区。据清咸丰二年(1852)《南宁县志》记载:“府城明洪武二十年筑砖城。周六里三分,高三丈,厚如之。雉堞高一丈,垛口一千六百三十余。设四门,东曰乐耕,南曰来薰,西曰胜峰,北曰迎恩。”明、清时期的曲靖府城呈不规则长方形,城墙东、西、北较规则,南部弯曲。城内道路网为“丁”字形,全城共有巷道44条,是曲靖城独特的布局。现存曲靖城墙残段始建年代为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曲靖自古以来就是滇东门户。自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设益州郡置味县始,迄今已有2100多年,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随着政权的更迭,城池累有变迁。现仅存的麒麟南路西侧明城墙,成为曲靖城数百年沧桑……[详细] |
![]() | 潇湘平坡墓群位于曲靖市麒麟区潇湘街道平坡社区平坡村民小组西南村子边缘。墓地地处潇湘河上游,地形以山地为主。1978年在墓地发现青铜器。1982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在残存的土堆上发现大量残破陶片、五铢钱等。2001年11~12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曲靖市麒麟区文物管理所联合对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110平方米。发掘清理竖穴土坑墓204座(其中6座为近代墓、198座为青铜时代墓)、灰坑6个、火葬墓5座。墓葬均为竖穴土坑墓,从土墩上部至底部皆有分布,且分布密集。大部分墓葬相互间均有叠压或打破关系,墓口多已被扰动,底部墓葬打破生土,未见封土堆墓葬。198座青铜时代墓葬中,具有腰坑的墓葬……[详细] |
![]() | 位于曲靖市麒麟区三宝街道三宝居委会。城址分内城和外城。内城略呈圆形,位置高于外城,当地人俗称仓台;外城现存夯土墙长约900余米、高1.5米。内、外城均设宽约10米的护城壕沟。文物工作者在内城中发现有绳纹瓦片和宋代火葬墓葬具——火葬罐。在古城的周围还有与之同一时代的绳纹瓦片,在东部约770米处的银子山遗址,也同样发现绳纹瓦片和火葬罐。据清咸丰《南宁县志》记载:(南)城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大批南征军留住屯田后又重新修筑,城池规模宏大,总占地约2平方千米,因此城在明代地处曲靖府城驻地南端,故又称“南城”。经初步判断,城址可能始建于汉代,堆积文化层发现的绳纹瓦片为东汉中晚期的遗物。2013年5月……[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