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AAAAA 导游:这里已经建成了十三个专题园:热带果树资源园、荫生植物园、棕榈植物园、水生植物园、民族植物园、药用植物区、龙脑香植物区、香料植物区、竹类植物区、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区、榕树园、树木园、名树名花园。周围散落有傣族、哈尼族和基诺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兄弟村寨,是一个以热带雨林为主,集科研、植物种质保存、科普和生态旅游等为一体的中国最大植物园。该园建于1959年,在900公顷的土地上,还建立二十多个专类植物园区,集中了各类热带植物1500余种,使葫芦岛上成为热带雨林中的一颗璀璨的绿宝石。看点:在葫芦岛上,各种热带雨林景观使人流连忘返。顶天立地的“大板根”、残忍的“-植物”、气势磅礴的“独木成林”、五……[详细] |
![]() | 西双版纳茶马古道景区AAAA ![]() 茶马古道风景区是云南省集中展示茶文化、茶科技、茶产品的重要窗口。是集观光旅游、民族茶文化展示、茶交易、科研培训、良种繁育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旅游园区。是按旅游景区规范标准建设的高起点、高档次、大规模的生态旅游景区。景区充分利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优质茶地和科技优势:深度挖掘茶文化内涵,将古老的茶马古道和现代的有机茶园,各少数民族的制茶工艺和饮茶习俗集中展现;将传统的茶事活动同现代先进的茶叶科技、茶文化融为一体,集中展示茶的发展历史和科技成果;是集中展现、传承、发展普洱茶文化的旅游景区。区内地势起伏、地貌优美、山水乡间、风光秀丽是您选择体验生活、休闲度假的好地方。勐腊易武茶马古道起源地位于……[详细] |
![]() | 勐腊望天树AAAA 望天树是西双版纳州特有的树种之一,仅分布在州内勐腊县的补蛙、景飘等地。望天树属龙脑香科,常绿高大乔木。因它长得挺拔笔直,高达七八十米,如利剑般直刺蓝天,有“林中巨人”、“林中美王子”之美誉。望天树适应能力强,寿命长,用途广泛,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勐腊补蛙望天树景区,坐落在勐腊县城东北方补蛙国家自然保护区内,占地面积20公倾。距县城约十多公里,现已有六公里铺设成柏油路面。景区内建有旅馆、空中走廊,既可游玩,也可住宿。交通及景区基础设施正在逐渐完善之中。如果你到望天树景区游玩,首先一定要去“空中走廊”体验一下那种令人既惊又险的感觉。这走廊长2.5公里,是用粗大的铁索在高大的望天树之间连接建成,……[详细] |
![]() |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又叫勐仑植物园,澜沧江流到这里的支流罗梭江刚好拐了一个弯,把陆地围成一个葫芦形的半岛,人们就把它叫做葫芦岛,植物园就建在岛上。葫芦岛四面都是山,自然植被保护完好,岛上各种奇花异木,郁郁葱葱,有3000多种国内外热带、亚热带植物,是一个以热带雨林为主,集科研、植物种质保存、科普和生态旅游为一体的中国最大植物园。 用时参考半天交通 1.景洪客运站乘坐到勐仑、勐腊的车,到勐仑下车,票价20元,行程1.5小时左右(回来时可直接在门口公交站牌处等返回景洪的班车,不用回勐仑客运站)2.从昆明、思茅出发可以乘坐开往勐腊方向的车到小勐仑镇下车。勐仑客运站步行到吊桥需10分钟,买票后一过吊桥就……[详细] |
![]() | 李定国祠又名汉王庙,始建于清代,因地处边陲,几经劫难后倒塌被毁。为了铭记明末清初农民起义军将领李定国的爱国精神,1994年政府拨款重新修复。祠高9.35米,面阔5间,长13.19米,进深一间,宽9.3米,属抬梁与穿斗相结合的歇山式屋顶,是溶汉、傣建筑艺术为一体的建筑物。李定国,1620年生于陕北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十岁时参加了张献忠的起义军,17岁即以勇将著称,后为大西军安西将军,也是杰出的抗清英雄,被永历帝封为晋王。1658年12月李定国、孙可望追随永历帝入滇,1662年病逝于勐腊,终年42岁,安葬在现李定国祠,该地傣语称“广法宰山”(意为流星坠落的地方)。李定国将军当年在勐腊坚持抗清,爱护百……[详细] |
![]() | 绿石林雨林公园位于西双版纳勐仑镇,相隔闻名世界的中科院热带植物园1公里。公园自然环境优美,是传说中香发公主居信的地方,也是典型的热带雨林、季雨林荟萃之地。上有森林,下有石林是公园内一大奇观,裸露的石岩上生长着各种千姿百态的植物,各种各样的藤蔓缠绕在一起,十分奇物。其中绞杀植物、树瀑布、大板根、缠丝洞、望江岩、野象石等景德镇点甚具特色,美不胜收。公里内拥有多项世界之最一水能资源最丰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属世界热带雨林气候分布的最北界;园内栖息着白猴、长尾叶猴、白唇鹿、熊猴、长臂猿、鸟类等上百种野生动物;森林覆盖率达到90%,被称为天然植物园。公园建设主要根据园内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独特优美的地理自……[详细] |
![]() | 介绍:位于勐腊县城以东20千米的原始湿润雨林内,生长着一棵40-70米高的望天树,架设在望天树上的“空中走廊”,全长2.5千米,它把公路两旁的原始森林连接起来,可在广阔的视野上尽情地领略热带雨林的奇异风光。此外,林间还修了一条1000多米的石板游览道与空中走廊形成了林上、林下的立体环形游览线。特别提醒:因为路途较远,去的人不多,自然风光保持的很好,那里还有一个很可爱的露天山泉水游泳池。水又清又凉,而且流水不停,循环不止,好多当地人都带着小孩来游泳,喜欢游泳的朋友要带泳衣。另外,那里没有吃饭的地方,要自带干粮。交通:从景洪客运站乘车到勐腊,票价29元,叫人力车到武装部(1元),再乘空中走廊专线车……[详细] |
![]() | 易武古茶山位于勐腊县易武乡,平均海拔1400米,年平均温度17.7℃左右,年降雨量在1800-2100毫米之间,是大叶种普洱茶理想的生长地。位于东径101°21′20″—101°35′54″,北纬21°21′10″—22°5′20″。海拔656—2023米,东面中部高,南北西三面低。易武自古就以出好茶、出名优茶而著名。易武茶山位于六大茶山的东部,紧靠中老边境,面积约750平方公里,是六大茶山中面积最大的茶山,它包括易武正山、漫撒茶山、曼腊茶山在内,因面积较大,也有人将易武茶山称为易武茶区。倚邦土千总曹当斋的后人曹仲益先生生前在回忆文章中也写道:“六大茶山易武占一山半。”说明历史上易武茶山的面积……[详细] |
![]() | 导游:距易武镇不远处,有一座山,山并不高,却青翠秀丽,树木葱郁,山边有两个古山洞,一是水洞,一是旱洞。水洞很深,弯弯曲曲,长达数里,人可以进去,但很容易迷路。在距易武镇约5千米处的茅草地山边,有个呈现出“一线天”的峡谷,看样子一步就可以跨越,因而叫作天生桥。下面水流湍急,从天生桥上往下看,深达数十丈,大有长江巫峡气势。介绍:易武是一古镇,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西北的山顶上。过去,易武曾经是镇越县城所在地,只不过是一个几十户人家的小村镇。如今易武有着新盖的商店、旅社、医院,簇新的建筑,都是小巧的瓦房掩映在绿树之中,成了边陲一座新镇。地址: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易武乡类型:古镇古村游玩时间:建议2……[详细] |
![]() | 罗梭江漂流主要掼勐腊县勐仑境内的漂流。罗梭江是澜沧江的一条主要支流,由思茅地区流入版纳东北,流经景洪市、勐腊县,汇入澜沧江。罗梭江在景洪市勐旺乡一段叫补远江,在勐腊县象明乡一段叫小黑江,在勐仑镇和关累镇一段叫罗梭江。罗梭江勐仑段江面平缓而宽阔,适宜漂流,因此由西双版纳国旅与勐仑镇房地产开发公司共同开发了此旅游项目。漂流全长3.5公里,约需1.5~2个小时,漂流的最佳季节是每年11月至次年5月旱季期间。沿岸有勐仑植物园、绿石林公园和傣族村寨、哈尼村落,形成了美丽的田园风光景色。……[详细] |
![]() | 磨憨边境贸易区位于云南省最南端,地处云南省与中南半岛的枢纽部位,与老挝磨丁口岸接壤,距西双版纳州府景洪190多公里(昆曼公路走线),距云南省省会昆明700多公里。经老挝会晒到泰国国家级口岸清孔228.3公里(昆曼公路走向),到泰国首都曼谷约1000公里,磨憨边境贸易区是中国通往老挝唯一的国家级陆路口岸及通向东南亚最便捷的陆路通道,也是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主体通道之一和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最佳结合部。用时参考1天交通景洪客运站、南站、州客运站都有到磨憨的班车景点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详细] |
![]() | 介绍:傣族水井的建筑颇具匠心,井身造型和装饰,都采用傣族崇敬的大象、孔雀、塔等作造型。井身镶了许多小圆镜,庄重华贵,这是因为傣族喜水、敬水、用水表示爱情、表达祝福,凡是傣族村寨都有各种形状的水井塔,曼金堡水井塔,就是典型的宝塔形水井。水井塔非凡提醒:游览时要尊重傣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交通:公交1路,自景德路民航路口(民航售票处对面,在此可转乘3号线)至嘎洒,票价2元,沿途经过民族风情园新、旧大门,机场门外、水井塔。住宿:西双版纳是热点旅游地区,现有星级酒店30多家,足以消除你的后顾之忧。其中傣园酒店、皇冠大酒店、金版纳酒店等是其中佼佼者,不仅客房卫生舒适,且配套设施齐全,可供游客饱览风……[详细] |
![]() | 曼崩铜塔,傣族称为“塔懂”,即为“铜塔”之意。位于勐腊县城南郊距城中心1公里处,占地77平方米。建于傣历1102年(公元1740)以前。傣历1121年(公元1795),大佛爷玛哈维亚伴亚主持,各界人士捐资重修,涂以灰色,包以铜皮,耗银3万两,历时3年修成。该塔属于清代古建筑物,也是当地傣族人民群众祭拜之物。每逢傣族各个节日,佛教徒和信仰佛教的村民前往赕佛及朝拜。此塔是葫芦形的塔,塔基宽3米,高10米,用砖、土泥浆、黄铜片包塔身,极富有傣族建筑特色。底座呈方形,塔身为圆锥形,主塔高10米,塔身四周塑4座神龛,每座神龛内一尊佛像,均有卧龙守护;塔身上雕绘有各种形态的飞禽走兽,塔顶系有铜铃一串,微风……[详细] |
![]() | 白云洞摩崖位于勐腊县易武乡政府东南驻军北侧的马道子山腰上,为石灰岩穿洞,古洞又称“马道子石洞”。前后两个洞口均呈三角形,灰岩岩层一壁直立,一壁倾斜。前洞口小,高2.6米,宽2.5米;后洞口大,高6.8米,宽4.3米,顶高10米。西侧另有一长17.3米,宽2.5米,高2米的洞腔与后洞腔平行。二者之间前后有两个门洞使其媾通。洞腔内有一些较粗大的钟乳石,地面是平整的土层。在后洞前有长10米,宽8米的水泥平台。洞内较干燥,洞壁上有摩崖刻字画“天涯”,浙江仁和许台身题壁诗、黎寿昌题壁诗、中法定界记载述文,字字苍劲有力,至今清晰可辨。1934年,镇越县长赵思治就任后,游览此洞,触景生情,作诗多首,并督工修……[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