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岗区旅游景点介绍
桃溪寺古墓群桃溪寺位于市区西南约五公里处的桃溪河畔,这里是古代播州杨氏的庄田之一。桃溪寺古墓群位于该寺右侧和后面的古丛林之中,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海龙镇海龙旅游区位于遵义市中心城区西郊,交通便利、距中心城区8公里,距210国道8公里,326国道8公里。正在兴建的遵崇公路离海龙湖区仅200米,从旅游区旁穿过。南到白岩洞、金东山、倒坐石、老鹰岩、碾方坡(水坝)东南面到大湾、石桥湾、陈家湾、洞垭口。东面:场坝、曹家沱、麻子窝以西约200米。东北面:庙塘窝、面塘湾、徐家湾以西约200米。北面到梨槽、大园子、青土湾。干田坝小区→观赏坡→珍禽养殖场→教育学院→大坝风光→湖心亭→花卉园→曲苑风荷→溶洞群→福家嘴民居→后河水库→回龙锁水→半边街→滑水→东山钟梵→观景点→吴桥夜月→将军堰→镇政府广场→垂钓园→自然风情园→游乐园(步行、乘车游)……
[详细] 沙滩文化旅游景区沙滩位于贵州省遵义县新舟镇沙滩村,距遵义市中心城区47公里。集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内涵丰富的文化景观为一体。“沙滩”因乐安江中一片四面环水的沙洲而得名。沙滩一带江水碧绿,两岸田园阡陌交错,翠竹环绕农家庭院,古柏林掩隐古寺傲立于禹门山上,一派灵秀之气。从明朝末至清朝后期,沙滩孕育了以郑珍、莫有芝、黎庶昌为代表的一大批文化名人,其学术成就影响深远,被称为“沙滩文化”。现存的黎庶昌故居“钦使第”,郑、莫、黎三墓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新建的沙滩文化陈列馆古朴典雅,以详实的史料和文物展示了沙滩文化的发展脉络与丰富的内涵。沙滩景区的主要景点有大悲阁、洛安江堤、沙滩大桥、水红树、禹门山古柏林、禹门寺、摩崖石刻、沙滩文化陈列馆、黎庶昌故居、琴洲、笔架山、花丘山、黎庶昌墓、青田山、大沙坝等。……
[详细] 位于市区中部,由小龙山、螺蛳山、狮子山等20多个大小山头组合成。山上林木葱茏,蔽日遮天,草木畅茂,鸟兽繁殖,为天然公园。湘江绕山麓穿城而过。登上主峰可看到遵义全景。交通坐车到丁子口,沿着凤凰路步行10多分钟即到。用时参考3小时交通坐车到丁子口,沿着凤凰路步行10多分钟即到。门票10元景点位置贵州遵义市红花岗区凤凰南路……
[详细] 中共中央负责人遵义寓所在遵义新城古式巷。是一幢一楼一底洋房,距遵义会议会址约1公里。1935年1月上旬,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占领遵义后,中共中央的部分负责人在这里住宿和办公。楼上3间自左至右是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的住室,楼下右边一间是博古的住室,其他几间住医务人员和警卫人员。1964年由遵义会议纪念馆进行复原布置,并对外开放。……
[详细] 大板水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市西北近郊,属贵州省娄山关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旅游开发的重点区域。公园距城区仅27km,面积3132公顷。大板水国家森林公园最高峰为白云台,海拔1722m,最低峰为马脑岩水库坝址,海拔915m,山体相对海拔高差807m,地形地貌多样。大板水国家森林公园自然景观资源有-、雄峰、石林、溶洞、珍稀动植物、山溪、瀑布、温泉、水库、天象等10种类型,人文景观资源有庞大的寺庙群、古山遗址、土司遗迹、长征遗迹、苗族风情、田园风光、民间传说等7种类型,共计有17种景观类型,68处景点;景观类型丰富、景点数量较多,景观组合品位高,这在森林公园中是较为少有的。它是贵州森林公园中景观类型最多的公园之一。大板水国家森林公园山高林茂,-茫茫,森林覆盖率达90.2%,公园境内……
[详细] 黔北佛教名山——金鼎山,位于金鼎山镇人民0所在地——牛蹄场2公里处,山分九支,犹如九龙环拱,故历史上曾名九龙山,海拔1608米。《遵义府志·山川》记载,九龙山,人皆呼曰金鼎山,在郡城北四十里,早在唐代贞观年间(公元630年左右,)即有僧人在此设佛宣教......从此,日渐兴盛,明清时期,佛事大兴,清道光皇帝赐封金鼎山名曰小峨眉。金鼎山雄镇大娄山诸峰,山势磅礴,群峰峻峨,伟岸不群,兀立摩天,云凝霄汉,气象万千。周围山岭环凑,如海如潮;溪河四布,绿水汇流。金桶顶峰略呈圆形,常年沉浮在云雾翻腾中,三方削壁万仞,一方依山势修石梯盘曲而上,十分险峻,登峰而望,可以领略“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感悟“三千信徒把佛拜,五百修罗排班列”恢宏气势。从金鼎山麓至山顶二十四峰间,依次建有玉佛寺、踏脚寺、三……
[详细] 杨粲墓,坐落在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深溪镇永安皇坟嘴,距市区10公里。建于南宋理宗淳祐年间。为平顶双室,用白砂岩条石砌筑,最大的一块石料达一万二千余斤,以子母扣层层套合的方法固定。占地面积60平方米,在西南地区已发掘的同类墓中居于首位。杨粲墓的平面布局是南北两室并列,为夫妇合葬墓,南室墓主是杨粲,北室墓主是他的妻子。两个墓室结构大致相同,均由墓门、前室和后室三部分组成,中有过道相通。四角垫有圆雕龙柱,两侧为交股的龙身和龙尾。后室墓顶各有一方形藻井,当中分别镌双钩“庆栋”(男室)、“德宇”(女室)字样。两室墓门的高度、位置、装饰基本相同,安有仿木构单页门扉,可以开阖关锁。杨粲墓最具特色的是在墓内外分布着内容丰富,技艺精湛的石刻装饰。大致可分为人物、动物、花草、器物五类。雕刻技法以高、低浮雕为主,……
[详细] 桃溪寺位于遵义市西郊5公里,明代以后,播州杨氏土司置有庄园,遂称桃溪庄。崇祯末,佛事渐盛,于此兴建延禧禅院,清代重修并易今名。现存建筑分正殿、前殿、左右厢房,联成一四合院。山门外另辟荷池半亩,寺院后面是大片丛林,竹卉杂生,古树参天,有杨氏,宗元墓葬分布其间。联结丛林的广大丘陵地带,原为荒山,建国后置千亩果园。桃溪河经疏浚,水域为之扩大,晶莹清沏甚于往昔,或寻渔钓之乐,无不流连忘返。若登高远眺,对岸阡陌纵横,山村点点,另有一番风光。……
[详细] 湘山寺屹立于名城遵义市中心,雄踞红花岗区群山环抱、贯城河湘江偎依的湘山之巅。碧波捧莲蕊,绿叶护红花,是幽雅秀丽的千年古刹。于2007年被评为国家AAA景区。该寺建于唐代宗大历年间(公元七六六——七七九年),名万福寺,1200余年间,数易其名,元初称护国寺,明末称湘山寺,清中称双泉禅寺,民国初称万寿禅院,但湘山寺之名却被沿用至今。全寺势雄姿秀,布局疏密有致,结构严谨有法,红柱金顶,工艺精湛。中轴线上三个殿:一、天王殿耸立南端。二、大雄宝殿屋脊双龙拥鼎,翘角飞龙戏水;额匾是当代艺术大师刘海粟手笔;翠绿彩绘的重檐之间,“爱国爱教”金色大字和“芬郁灵台三际寂光常照彻;华严觉地十方法界总含融”的楹联,是中国佛协会长、书法圣手赵朴初的墨宝;枕匾“人间净土”是佛学大师虞愚手迹;前门刻二龙拥日,后门雕双凤朝……
[详细] 新蒲镇位于遵义市中心城区东郊10公里处。全镇平均海拔高度800米,年平均气温16℃,森林覆盖率达37%,全年无霜期达280天,自然环境优美,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交通便捷,通讯发达。近几年来,围绕创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工作,在加强农业旅游基地建设,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初步为加快农业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05年通过国家旅游局的评审,被确定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新蒲镇拥有秀丽迷人的仁江河、山水相映的太平湖,极具开发和旅游价值的水火溶洞,面积达5000亩的磨子石灌木丛区,森林密布的太平山、威武雄壮和造型独特的狮子山,历史文化悠久,风景秀丽、极具考古开发价值的古城堡——中桥李家寨等10余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还有3500亩茶园、1千亩梨园、2000亩荷花、10里葡萄生态长廊。1998……
[详细] 在祖国的西南腹地,在山青水秀的公园省贵州,有一座蜚声海内外的历史文化名城——遵义。作为中国0和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早已为世人所熟知,而有一颗镶嵌这历史名城花冠、光彩夺目的明珠——遵义市中心城区红花岗区。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地不在广,造化天成。红花岗区总面积624.4平方公里,地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南承乌江蒸腾之瑞气,北接娄山缭绕之祥云,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云雨丰沛而四季分明,峰峦叠翠而河流纵横。红花岗扼黔北交通之要塞,川黔铁路、崇遵贵遵高速、210国道北接巴蜀雾都,离长江仅一箭之地;南经贵阳通两广沿海,可朝发夕至;326国道东联潇湘吴越,沿途满目风光;西去彩云之南,可探神秘仙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红花岗区已发展成为50万人口的黔北重镇,是黔北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和重要的……
[详细] 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旧址位于红花岗区老城杨柳街口。旧址原是-黔军25军副军长犹国才的私宅,建于二十世纪20年代末,坡屋顶、小青瓦、穿斗屋架,具有典型的黔北民居建筑特点。建筑面积1155平方米。1931年11月2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0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筹建国家银行。自此,在中央苏区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独立的崭新的金融体系,成为根据地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反对-军围剿战争中,发挥了很大作用。1934年10月中旬,国家银行的14位同志编入军委直属纵队15大队,几百人轮流着一百多副担子,抬着黄金、白银、银元和印票子的纸张、机器、由一个连护卫着开始踏上长征路。1935年1月初,红军攻占遵义后,为了在后勤上保障部队的行驶,中央决定成立没收征发委员会。由苏区财政部部长林伯渠任主任,毛泽民任副主……
[详细] 在遵义会议召开70周年纪念日之际,红军遵义警备司令部旧址修复并对外开放。这一革命历史遗迹坐落在遵义会议纪念馆后面,占地面积860多平方米,室内按原样陈列。1935年1月8日,中央红军智取遵义后,为确保即将进入遵义城的中央领导机关的安全,下令成立红军遵义警备司令部,任命纵队司令员兼任司令员,纵队政治委员兼任政治委员。红军遵义警备司令部的成立,对确保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对以遵义为中心的苏区根据地的建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地址:遵义老城杨柳街中段(遵义会议纪念馆后面)门票:免费交通:公交:18路,21路,25路,2路内环,2路外环,4路,6路环线,7路,9路联系方式:0851-28222785……
[详细] 红军总政治部旧址位于遵义老城杨柳街28号,与遵义会议会址毗邻。红军进驻遵义后,总政治部机关设在老城杨柳街的天主教堂内。这个天主教堂在清同治五年(公元1867年)由法国传教士沙布尔兴建。主要建筑有经堂和学堂两部分,占地面积13555平方米,四周修有围墙。峻宇雕墙,颇为富丽。红军进驻遵义后,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简称红军总政治部)所辖的组织、宣传、破坏、青年、政务等部和秘书处机关都设在天主教堂内。为了发动群众,红军刚入城,总政治部即在经堂内召开过群众大会。参加开会的有泥水匠、木匠、石匠、裁缝、篾匠、打草鞋的、卖小菜的、商店老板、行业的师傅、学生、教员等一二百人。在红军总政治部领导下,通过群众代表的认真讨论,决定很快成立"遵义县革命委员会"、"回山乡革命委员会&……
[详细] 红军烈士陵园坐落在市内凤凰山麓的小龙山上,整个陵园坐北朝南,前临湘江河,后靠葱茏翠绿的凤凰山,与当年红军鏖战的红花岗,老鸭山遥遥相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遵义人民不忘长征途中在这里牺牲的红军将士,在当年战场遗址找到了77位红军烈士坟墓。1953年,市0确定在小龙山上修建红军烈士公墓,将烈士遗骸陆续集中迁至山上,同时把早已远近闻名的红军坟,从桑木桠也移到小龙山。从此,遵义人民习惯把小龙山称为红军山。经过40年来的维修整理,现已建成颇具规模的红军烈士陵园。走进陵园大门,沿石阶而上,在陵园项端的平台上,首先映入的眼帘的是一座座气势雄伟磅礴,造型设计新颖别致的红军烈士纪念碑。碑的正面,是1984年11月2日-同志题写的红军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镌刻贴金。整个碑高30米,下宽6米见方,预宽2米见方。……
[详细] 遵义会议纪念馆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子尹路96号,总占地面积40000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457平方米,展室面积6083平方米。遵义会议纪念馆是为纪念遵义会议而建立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21个革命纪念馆之一,于1955年10月开放。遵义会议纪念馆由遵义会议会址等十一个纪念场馆组成,1964年11月,毛泽东主席为纪念馆题写了“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大字。截至2008年11月28日,该馆馆藏文物1551件。其中原物726件,复制品667件,仿制品158件。截至2019年5月14日,遵义会议纪念馆新征集到2000多件革命文物及历史资料,纪念馆收藏的革命文物中,有11件国家一级文物及30件国家二、三级文物。2008年5月16日,遵义会议纪念馆列入国家文物局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2017年1月,……
[详细] 遵义会议会址在遵义老城子尹路(原名琵琶桥)东侧,原为黔军25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官邸,修建于30年代初。整个建筑分主楼、跨院两个部分。主楼为中西合璧,临街有八间铺面房,当年为房主经营酱醋及颜料纸张。铺面居中有一小牌楼,檐下悬挂着毛泽东1964年11月题写的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字的黑漆金匾(此为毛泽东为全国革命纪念地唯一的题字)。街面房连接主楼与跨院之间有一座青砖牌坊。牌坊上方用碎蓝瓷镶嵌着慰庐二字。牌坊的另一面有慎笃二字。遵义会议会址主楼坐北朝南,一楼一底,为曲尺形,砖木结构,歇山式屋顶,上盖小青瓦。楼房有抱厦一圈,楼顶有一老虎窗。楼层有走廊上,可以凭眺四围苍翠挺拔的群山,指点昔日红军二占遵义时与敌军鏖战地红花岗,插旗山、玉屏山、凤凰山诸峰。会址主楼上下的门窗,漆板粟色,所有窗牖均镶嵌彩色玻……
[详细] 中央红军长征经过遵义时,在遵义会议召开期间,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居住在遵义新城古式巷19号内。古式巷又名穆家庙,解放后更名为中山北路一巷。毛泽东等曾经居住过的房屋原为黔军旅长(同属川南边防军建制)易少荃(号怀芝)的私人官邸。此房坐南朝北,一楼一底的砖木结构建筑,其格局与遵义会议会址大体相仿。楼房邻巷有一牌坊,四周高墙围护。它背倚遵义胜迹桃源山,屹立于鳞次栉比的楼房群中。楼房上下四周有走廊环绕,窗子为上下对开的鸳鸯窗,全用三角形的彩色玻璃镶嵌。走廊顶壁有各种花饰。站在二楼的走廊上,可以眺望繁华的丁字口大街以及葱翠的红花岗山岭。毛泽东住在楼上左前间,室内有黄褐色的铜床一张,床上铺粗白布垫单,上置白布棉被、包袱皮做的枕头,还有一付马褡子。床头有一茶几,上置德国西门子皮包电话机一部。窗下的红漆九屈……
[详细]
闂傚倷鑳舵灙缂佽鐗撳畷婵堜沪閻偆鎳撹灃闁告侗鍘藉畵宥夋⒑閸濆嫷妲归悗绗涘洤纾归柟鎯板Г閻撴瑩鏌涜箛姘汗闁活厼鐭傞弻娑樼暆鐎n偄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