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省 > 铜仁市 >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旅游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旅游景点介绍

  敕赐重建梵净山金顶序碑位于金顶东北500米处的老金顶脚,海拔2270米,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碑为古排楼式,碑帽已脱落,而镶碑石坊及鼓形护脚、敦厚的台基仍旧完好。额镌“敕赐”二字,故俗称“敕赐碑”。1985年9月列为省级保护文物。此碑为明朝万历帝赐封建立,位于梵净山老金顶下,碑高2.9米,碑心高1.85米,宽1.51米,碑额左右饰以腾龙拱护纹,上罩彩云。碑文悉为楷书,计1349字,其中序文838字,附文516字。其碑序文,骈丽优美,为梵净山的千古绝唱。碑文节选:今宇内提衡方岳者,佥谓两间之巨镇,所以立天地而不毁,冠古今而独隆者,无如四大名山。而不知此黔中间之胜地有古佛道场,名曰梵净山者,则又天下众名岳之宗也!……[详细]
木黄会师纪念馆
  红二、红六军团木黄会师纪念馆原名“水府宫”,建于清嘉庆二十一年(即公元1816年),距今将近两百年的历史。因1934年10月24日,红二六军团会师于木黄而得名。纪念馆是二进高封火墙围护对称封闭式古建筑,通面阔13.9米,通高9.1米,占地面积887.2平方米,建筑面积579.5平方米。由戏楼,天井,前厅,后厅,领导住室组成。1986年,县人民政府将会师军部旧址辟为“纪念馆”,肖克将军亲笔题写馆名。自1997年以来,纪念馆先后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全民国防基地”。2006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井南墙彩绘的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北墙彩绘的是“红二六军团木黄会师路线图”。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100万军队,对我江西中央根据地进行第五次……[详细]
印江博物馆
  印江博物馆,位于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属文物系统国有博物馆。博物馆现设两个展区,主要陈展印江籍前国务委员戴秉国先生馈赠家乡的100多个国家的外事活动工艺礼品以及印江历代书法名家作品展;陈列印江历史文化展品,由三个专题介绍印江地方风土人情。现馆藏及陈展外事礼品200多件(套),地方文物300多件(套),其中珍贵文物有汉代铜釜,元代铜权,明代碎花瓷瓶,清末维新派重要人士李端棻亲笔书写十二条屏,清乾隆年间印江籍进士王道行行书立轴,清末印江籍举人知名书法家严寅亮条幅作品等等;另外图书馆珍藏民国时期图书、期刊数百册和戴秉国捐赠图书两千余册。印江博物馆建设用地面积8618.51平方米,按照功能集聚原则构建,是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的集图书馆、礼遇五洲馆、书法展览馆、民族陈列馆、规划展览馆等为……[详细]
大圣墩景区
  大圣墩景区作为贵州省100个景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试点项目之一,建设有大圣墩索道、映美湖门景区、拓展营地、游客中心、玻璃栈道、玻璃滑道、悬崖秋千、健身步道等体验型游览项目。景区以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打造县城区文化旅游聚集地和梵净山西线旅游集散中心为建设目标,纵向以文化、体育为主,通过索道把博物馆、书法广场连接到大圣墩山顶上,促进山上山下协同发展,形成山上独特的自然景点和山下文化风情旅游商业圈的有效融合;横向以夜间经济为主,通过北环线把邛江古镇、农业公园、映美湖串成一个大景区,逐步形成旅游景区与市民休闲公园融为一体的发展格局,逐步实现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需求。站在大圣墩俯瞰印江城,宛如缎带的印江河绕城而过,书法文化广场大气灵秀、印江河城区段两岸步道人来人往、邛江古镇高……[详细]
敇赐碑
  敇赐碑的全称叫《敇赐梵净山重建金顶序碑》,是梵净山值得一看的明代文物,此碑建于明万历46年,即公元1618年,是御僧妙玄奉神宗皇帝之命将梵净山金顶古佛道场重新鼎兴之后,由神宗皇帝下圣旨敕建的。执笔者为户部郎中李芝彦。户部郎中相当于中央朝廷的副部长。碑文全是楷书阴刻,共计1349个字,其中序文838个字,附文511个字。文章写得骈丽华美,气势汪洋恣肆;内容丰富详实,感情酣暢淋漓。是记录灵山佛教发展历史,确定灵山佛教地位的最权威、最有价值的资料,也是描写梵净山山川形胜的第一美文。 景点位置贵州省铜仁地区梵净山……[详细]
沿河乌江山峡百里画廊
  乌江山峡秀山秀水,纷呈世上奇观;土家文化多彩多姿,尽显人间美色”。滔滔乌江一泻千里,与这里源深脉厚的土家文化水0融,相得益彰。10月18日,旨在推介沿河独特旅游资源,以“神奇乌江画廊、多彩土家文化”为主题的中国贵州·沿河乌江山峡百里画廊旅游文化节隆重开幕,行署专员谌贻琴代表地区四大班子讲话,沿河县委书记顾明杰致欢迎辞,“多彩贵州”艺术-出多位实力派演员助阵,国家功勋级画家、北京华夏神龙艺术研究院院长龙黔石,向文化节馈赠了力作《黄河龙·长江龙·乌江龙》。山峡娇媚,土家儿女情浓。沿河县委书记顾明杰在致辞时说,沿河是贵州母亲河乌江的特色旅游区,是贵州东北部进入华中地区的黄金水道,素有“黔北古邑、乌江要津”之称,境内有可与长江三峡比肩的乌江山峡百里画廊等自然景观,有全球最大的黑叶猴种群分布地麻阳河国……[详细]
梵净山龙泉禅寺
  进入梵净山山门一公里,就能看到龙泉寺了,这里有巨大的弥勒佛塑像。“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憨态可掬、笑容可掬的弥勒菩萨,给庄严肃穆的佛界天国增添了几多人间烟火。 景点位置贵州省铜仁地区梵净山……[详细]
梵净山万米睡佛
  万米睡佛指的是凤凰山,武陵山脉的最高峰,海拔2752米,比梵净山还要高,从空中俯瞰或从棉絮岭看过去,就像一尊大佛睡在哪里,所以凤凰山又叫大佛山。在明朝以前是朝凤凰山的,骑马抬轿可去,后来佛像飞过梵净山后,这里衰落了,现在山上还有庙基和石碑万米睡佛,仰卧在梵净山顶,长达万米,为世界之最。千百年来,各地百姓把梵净山当作大佛朝拜,山即一座佛,佛即一座山。景点位置贵州省铜仁地区梵净山……[详细]
老金顶
  老金顶古称称“月镜山”,是因为此山岩石有“月镜”现象产生。据史书记载,风清月白之夜,人们在老金顶每取一面石板,都可以照出自己清晰的影像。后人虽无验证者,但老金顶岩石化学成分纯净、石质坚硬而细腻,在特定的空气和光线条件下,产生“月镜”现象,是可以理解的。 “月镜”为梵净山所特有,便让人不得不对梵净山的灵异而无比地崇敬和钦佩。从老金顶放眼四顾,身边远远近近的石林出露无遗,千奇百怪且各具魅力,而巍峨起伏的群山,茫茫无际的林莽,似乎就微缩成眼前一面波光荡漾的碧海,就连气势雄伟的新金顶,此时也不过是脚下一座石磴而已。 景点位置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梵净山月镜山……[详细]
印江车家河国家湿地公园
  印江车家河国家级湿地公园印江车家河国家级湿地公园属于长江流域乌江上游,以印江县第二大河,车家河为中上游区域为主体,跨杉树镇、板溪镇、天堂镇、刀坝镇四个镇,湿地公园规划面积499.55公顷,其中湿地面积200.02公顷湿,湿地率37.8%。车家河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是武陵山片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源涵养重要区组成部分。……[详细]
碧江国家湿地公园
  碧江国家湿地公园地处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的东南边缘,享有“黔东门户”之美誉的碧江区境内,包括后洞河水库及下游的后洞河至清水塘电站以及周边一定缓冲区域,由东北向西南呈片带状走向,湿地公园总面积416.75公顷,公园内湿地总面积为228.45公顷,湿地率为54.82%。……[详细]
印江团龙旅游景区
  地址:贵州省印江县境内处梵净山又名九龙山,团龙为首。古谚:“梵净山出奇,九十九道溪,谁人能识破,银子用撮箕”,源自灵山深处的圣水溪流在山间福地绘成一幅巨龙图,“团龙”之名由此而来。团龙汇聚土家民俗风情,土家族世居武陵山区,团龙土家人聚居于这武陵主峰梵净山中,完整保留了土家吊脚楼、风雨桥等土家民居,完整保留了过赶年、傩堂戏、花灯、女儿会、山歌对唱、摆手舞等土家民俗活动,团龙——“天然土家民俗博物馆”。自古名山出好茶,团龙绿茶明清时期即为朝廷指派贡品,生长600年的古茶树依然枝繁叶茂,团龙人喜饮“灌灌茶”。印江为优质茶大县,以团龙为代表的“梵净山翠峰”多次获全国金质奖,获全国原产地保护。原始山林,圣水清泉,薄雾回环,富足的负氧离子颐养村中百岁老人,团龙历有“长寿村”称谓。故有游人惊叹:住一栋土家……[详细]
依仁书院
  依仁书院位于印江民族中学图书馆两侧,是一座坐北向南的明代建筑物,开口式三合院,占地总面积近400平方米。整个院址东西宽20米,南北深19,5米,院内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构形与装饰。2000年,印江民族中学60周年校庆,又将依仁书院全面修缮,讲堂五间开设展厅。正堂门额“依仁书院”,凸露四柱挂楹联匾,东西房各三间,院坝青石板铺就,踏步5级直登正堂门。院内阶檐成曲尺连通,石磉雕刻精致,油饰彩绘,雅致怡人。尘封了400多年的依仁书院现为永久性展览与收藏民族中学文献资料及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据《清道光思南府续志》载:依仁书院“讲堂三楹,中为讲堂,楹左分斋四,楹右分斋四,为生童肄业所,后三中为尹珍、李谓二公祠,左右房各一,除山长房外,余一间住生童,外为头门,缭以垣院,制毕备。”依仁书院,原为龙津书……[详细]
木黄会师纪念碑
  在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木黄左侧的将军山腰,前临横河。1934年5月,贺龙、关向应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由四川彭水西渡乌江,迅速攻占沿河、德江、印江、松桃、酉阳、秀山等6县的广大毗连地域,建立黔东特区政府和百余个乡苏维埃。同年8月,任弼时、-、萧克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作为中央红军长征的先遣队,从江西永新突围经湖南进入贵州,于10月下旬到达印江木黄、松桃石梁一带与贺部胜利会师(红三军则恢复二军团番号)。1976年0印江县委决定在木黄建立纪念碑,1978年6月落成,碑身正面是-题“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第六军团木黄会师纪念碑”大字楷书,碑呈方形,上小下大,高14.2米,设有护栏和台阶,占地720平方米。……[详细]
木黄红二、六军团会师纪念地
  在环山小镇中间,木黄镇的山青水秀名冠一方。兩条清澈透底的小河环镇而下,鱼泉从后山突涌,穿流在人户间的檐前屋后。一幅不是江南水乡却胜是江南水乡的玲珑景致。1934年10月,工农红军第2和第6军团在此会师,用鲜血和生命创建了贵州高原上第一个红色政权。木黄之名,从此载入史冊。炮火硝烟的将军山上,如今巍然屹立着红2、6军团木黄会师纪念碑;运筹帷幄的水母宫殿,早已辟为了红军会师纪念馆。走进朩黄,就好像走进了1934年热情燃烧的红色岁月,就好像置身于一部理想主义的红色经典。……[详细]
红云金顶
  红云金顶,山峰直立高达百米,上半部一分为二,由天桥连接两端。两边各建有一庙,一边供奉释迦佛、一边供奉弥勒佛。红云瑞气常绕四周,人称红云金顶,谐“鸿运金顶”。状若飞天游龙,又似佛手二指禅,更像人类的生命图腾。根据其形而又称“天下第一峰”。攀铁索而上,四面悬崖峭壁、一路古庙摩崖,主要有明万历元年的《道院》、清康熙52年的《天桥功德碑》等。中途经过灵官殿、龙头石,到达观音洞。观音洞是绝壁上的一处石穴,依山悬空建成石屋,石屋下面是万丈深谷,供奉观音菩萨。观音洞又叫做“打儿洞”,传说长期未生育子女的善男信女向金顶磕三个响头,再带一小石头丢入金顶半腰这个洞中,必得佛赐子女并健康成长。观音洞外面凭空伸出一块石头—报恩石,上刻有“无德不报”四个大字。从观音洞往上为“金刀峡”“一线天”。峭壁上有一天然泉眼“定……[详细]
17、万卷书
万卷书
  登上梵净山顶,“万卷书崖”便赫然映入眼帘。整座山体都是层层叠叠、堆砌有序的页岩,势如卷帙浩繁的古代典册齐天堆放,气势宏伟,人称“万卷书”。万卷书是梵净六大奇观之一,早已闻名于世。古人有诗赞曰:“牙谶玉轴是谁储,万卷堆来混代初;遍地纵遭秦火劫,名山还有未烧书。”赋予此景人文的光辉。玄奘和尚西天取经返回时,也专程来梵净山拜参弥勒古佛道场。已经快到红云金顶,却因为坐下白龙马偶失前蹄,从背上散落一叠佛经,因缘得当,竟然落地生根。景点位置贵州铜仁江口县梵净山山顶……[详细]
18、蘑菇石
蘑菇石
  蘑菇石,其名字就如形象一样,上大下小,酷似蘑菇。高约十米,亭亭玉立,看似一触即倾,其实岿然不动(它已经在风霜雨雪中飘摇10亿年以上)。蘑菇石是造物主举世无双的一座魔幻现实主义经典雕塑,是许多画家、摄影家都以它为题材,创作出了数不胜数的艺术杰作。它如今作为梵净山的形象大使,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还走进了富丽堂皇的人民大会堂!景点位置贵州省铜仁地区梵净山……[详细]
19、棉絮岭
棉絮岭
  棉絮岭,原是高山沼泽地带,脚踩在上面,好像踩在棉絮上面一样。这里竹林如草,紫雾若纱。站在这里,可以隐约眺见红云金顶雄姿。是西线观看梵净山万米睡佛的最佳地段。像这样惟妙惟肖又宏大伟壮的佛陀睡相,在全国独此一家别无第二。在这里,真是望不尽的层层山水,层层佛境;悟不尽的梵天惮思,净土菩提。棉絮岭拜佛台原被喊为舍身岩。当年是朝山路上最险要的去处。这里形如一座巨大石台。左边是肖家河,右边是牛尾河,而且金顶双佛清晰可见。梵净之水东面的汇成辰水、白河,流入湖南沅江,西边之水汇入乌江。人站在这里,若蹈空御风。因为这里太过危险,当年朝山香客都要对佛祈拜,因此叫做拜佛台。景点位置贵州省铜仁地区梵净山……[详细]
护国禅寺
  梵净山西线古寺众多,是传统的朝山路线,早在唐宋时期,印江就有甲山西岩寺、大圣墩铁瓦寺、梵净山护国寺等众多寺庙,到了明清,梵净山区佛教兴盛,形成了四大皇庵、四十八脚庵的盛况。中国佛协曾认定:“梵净山,是全国著名的弥勒菩萨道场,是与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道场、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齐名的中国佛教名山”。护国寺最早建于唐代,开始叫“天池院”,兴旺于明代,改称“护国寺”,兴旺时期,两万平方米的建筑而庙宇重重,几百僧人而佛乐声声。但后来若干次兵匪患难,几度重毁重修。护国寺现占地两万多平方米,山门的门额上“护国禅寺”蓝底金字匾,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重庆书法协会主席、印江籍贯的魏宇平先生所书。进山门后,第一座建筑为天王殿。然后过放生池,走“T‘型桥,拾台阶而上……[详细]

绮CP澶�13001937鍙� 绮ゅ叕缃戝畨澶� 44010602000422鍙�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