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省 > 黔南州 > 瓮安县旅游

瓮安县旅游景点介绍

草塘安抚司署
  草塘安抚司署瓮安自古代就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元代推行土司制度,至元十四年(1277)播州首领纳地归附,授播州安抚司,十八年升为播州宣慰司。二十一年,播州宣慰司降为播州军民安抚司,辖旧州草堂(塘)等32处长官司,其中旧州草塘长官司就设在草塘下司,今更名为猴场村。明洪武十七年(1384),草塘等处长官司升为草塘安抚司。司署后毁于火,存遗址。2007年5月主体恢复并对游客开放。……[详细]
宋钦故居
  宋钦故居宋钦(?~1381),族名宋阳举,蒙古名宋蒙古歹,元靖江路总管宋阿重之孙。原世袭草塘平夷宣抚使司宣抚使。于元朝宣正年间(1341~1368)从草塘迁居顺元城(贵阳),任八番顺元等处沿边宣慰司同知,因平寇保境有功,授昭勇将军,八番顺元等处宣慰使元帅,加镇国上将军。并四川等处行省参知政事。洪武四年(1371),明太祖赐宋蒙古歹为宋钦,授怀远将军,世袭贵州宣抚使司同知,次年升贵州宣慰使司同知。宋钦对元明两朝都建有功勋,为宋氏家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死后,其妻刘淑珍代袭其职。宋钦故居位于村内,穿斗式悬山青瓦顶木构建筑,由正房、右厢及龙门组成,雕花门窗,据说建于明末,后多次维修,未考。2006年大规模维修,现已辟为“瓮安历史沿革及历史名人”陈列馆。……[详细]
傅玉书故居
  傅玉书故居傅玉书(1746~1812),字素余,号竹庄。清乾隆三十年(1765)乙酉科举人,曾任江西福安知县,署瑞州府铜鼓同知,任职三年便罢官回原籍。所写戏曲剧本《鸳鸯镜传奇》,开创了贵州戏剧先河,编纂了全国第一部私家县志《桑梓述闻》,编辑《黔风旧闻录》、《黔风鸣盛录》24卷、《竹庄诗文集》40余卷、《读书拾遗》10卷、《汉诗笺》4卷、《古今诗赋文抄》等诗文集,研著易经《象数蠡测》4卷、《卦爻蠡测》2卷。一生著述颇丰,留下了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为后人研究瓮安历史及易经提供了重要资料,堪称黔中文化巨擘。《贵州通志》称:“时海内学子无不知有竹庄者”。其故居为县级文保单位,穿斗式悬山青瓦顶木构建筑,由正房、两厢及龙门组成。建于清初,后经多次拆分,存正房及左厢,现已辟为“瓮安文化名人”陈列馆。……[详细]
毛泽东行居
  毛泽东行居位于猴场镇西北1公里处下司社区,与猴场会议会址隔河相望,属原下司街傅氏宗祠,建于清康熙59年(公元1720年),为砖木结构四合大院。1934年12月31日毛泽东在此居住。现陈列毛泽东居室、警卫员陈昌奉居室等,复原和陈列了当时红军留下的“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红军是工农自己的军队”等标语。毛泽东的警卫员陈昌奉在回忆中说:“这是长征以来,毛主席住过的最好的房子。”《长征闻所未闻的故事》作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针对毛泽东在猴场的住房变化一事说:“这表明,毛泽东的政治地位大大提高。”毛泽东行居正厅是毛泽东生平展。右厢陈列的是瓮安籍贵州早期革命者,被誉为红色特工的冷少农和革命烈士舒保初,以及红军作家兼诗人陈靖将军的生平事迹,还有红军长征途中在瓮安建立第一个农民政权和第一支农民武装——桐梓坡农会……[详细]
穿洞河瀑布
  穿洞河瀑布穿洞河瀑布位于瓮安县城北13公里处的瓮安河上,此处河宽50余米,河床落差10余米,河水陡然跌落,形成一宽大的水帘,更奇特的是,水帘后有一横洞,高3至4米,宽2至3米,行人可挑柴草从洞中过,是一条天然水底通道。横洞与瀑布之间有三个巨窗般的开口,站在洞口观“帘”,水帘时分时合,时薄时厚,非常别致。此穿洞瀑布,为全国十大瀑布之一。置身于此,使人如临《西游记》中描绘的花果山水帘洞仙境。……[详细]
26、猴跳岩
猴跳岩
  猴跳岩猴跳岩位于江天文笔对面,瀑布高100余米,宽约20米;瀑上多树,依石布长,瀑布从山上飞溅而下,远远望去,似一条玉龙在山石之上飞腾盘旋,颇有一飞冲天之势。……[详细]
下司石林
  下司石林下司石林距瓮安县城15公里的草塘镇境内,离草塘镇5公里处,石林长约2公里,宽约0.5公里,石高约在6-15米之间,为组合式布局,石林分为若干小单元,每个单元,宛似大型盆景,一排排,一组组,令人仿佛置身大型盆景园中,单组结构十分严谨,各组间又顾盼生姿,疏密有致,石林造型鬼斧神工,千奇百怪,令人目不接暇。……[详细]
猴场会议旧址
  猴场会议旧址“猴场会议”会址位于瓮安县草塘镇西1千米的猴场村宋家湾村民组,系宋维新(宋小安)私宅。会址建筑为木构四合院,四周砖砌桶墙,俗称“一颗印”,建于1912年,1948年前后因产业纠葛拆卖一空,2003年将原房部分构件收回并按原貌恢复。2004年陈列布展对外开放。2006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34年12月31日,中央红军长征到达猴场,在猴场村宋家湾村民组宋维新住宅召开了彪炳史册的中央政治局猴场会议,是红军进入贵州后,中央政治局在短短一个月内,继黎平会议之后,于遵义会议之前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一会跨两年,从1934年12月31日下午一直开到1935年1月1日凌晨,重申了黎平会议精神,再次否定了“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提出回兵湘西的错误意见,肯定了毛泽东同志渡江北上创建新苏区的正确主……[详细]
映山红景区
  映山红景区映山红景区位于瓮安县城东5公里处。火棘树满山遍野,大丰洞藏奇纳秀,情人谷宁静浪漫,红子湖清澈幽雅,红子坪意韵深邃,红子岭高瞻远瞩,苍山如海。还有高尔夫球场,设施完善的岭上人家度假村等。……[详细]
  文峰塔文峰塔原名“文笔塔”。始建于道光十四(1834)。咸丰中毁于兵燹。1945~1949年重加修葺,更名为抗战胜利纪念塔。1979年毁于雷雨,1982年重建。塔上阴刻李奇谋书“文峰塔”3字,每字0.6米见方。坐东向西。六角七层楼阁式石塔,通高15米。平面正六边形,底层边长1.5米,周长9米。有1982年《重修文峰塔记》石碑1通。……[详细]
31、情人湖
情人湖
  情人湖情人湖湖面两亩有余,水湛蓝,潭甚深。然而,水底卵石、沙烁、游鱼历历可见。四周林壑优美,映入水中,如临画卷。加之空山流泉,鸟语啾啾,令人有超世脱俗之感。……[详细]
江界河大桥
  江界河大桥在瓮安县城以北48公里处的震天洞峡谷,江界河大桥雄跨绝壁对峙的悬崖之上。大桥于1987年动工修建,1995年建成通车,是国家“八五”时期重点科研项目,曾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第一届詹天佑土木工程奖。江界河大桥为大跨度桁式桥梁,桥长461米,主孔跨径330米,高263米,一派巍峨壮观,横空出世之气慨,在同类型桥梁中为世界第一。它的建成,是重庆、四川经贵州入海通道的捷径,也为发展区域旅游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而大桥本身也是乌江峡谷一道雄奇亮丽的风景线。桥上游览,举目眺望,江界河上下十里峡谷风光,尽收眼底;俯视渊壑,绝险无比,撼人心魄,“人定胜天”之感油然而生?……[详细]
朱家山国家森林公园
  朱家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贵州中部乌江畔的瓮安县境内,由朱家山、映山红、塔坡、西坡、江界河五大景区组成,总面积2661.7公顷,森林覆盖率为92.1%。各景区内森林风景资源独特多样,完好地保存着地球同纬度上独有的常绿阔叶原始森林,包含了岩溶地貌所特有的溶洞群落,拥有惊、险、雄、奇的乌江峡谷风光和举世闻名的江界河桁式组合大桥。景区内森林密布,处处古朴清幽;峡谷天成,美景胜过天堂;溶洞交织,环环鬼斧神工;湖泊如镜,映照天人合一;松涛林海,拂过如茵草坪;四季林相,变幻五光十色,文物古迹,风也悠悠,雨也悠悠……景区内的中国工农红军突破乌江战斗遗址、黄泥凼战斗遗址和彪炳史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猴场会议会址等长征文化映衬着朱家山国家森林公园。明代征南将军墓,清代铭功刻石,大丰洞摩崖,朱元璋将士屯兵遗址等人文景观……[详细]
红军强渡乌江遗址
  位于大乌江回龙渡口,两岸山势刀僻斧削,江水湍急,人称乌江天堑。1935年1月1日,中央红军从乌江南岸以仅有的一艘船抢渡乌江,奋勇击溃了驻守北岸的侯之担部队,成功地渡过乌江,顺利地召开遵义会议,从而揭开了中国革命历史的新篇章。 距离-县城45公里的乌江江界河渡口是通往遵义的主要渡口, 江面宽120多米,两岸悬崖绝壁,横亘天际, 形成“乌江天险”。1934年12月31日,“猴场会议”以后,中央红军立即作出强渡乌江战斗的决定。1935年1月1日,毛泽东、-、-等率领中央红军,经过3天3夜的顽强战斗,强渡乌江,击败黔军,向遵义挺进。该战斗遗址于1982年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被列入省级和州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县城以北48公里处的震天动峡谷,天下第一桁式组合拱桥--江界河大桥飞架山……[详细]
35、仙桥山
仙桥山
  仙桥山位于翁安县城西南5公里的望洞村。雄峙于南北伸展的长岭之巅。山顶有一长方形穿洞,远望似一面中天明镜,又若仕女发髻上的一匹玉簪。因其是山峰顶上的透光穿洞,与一般低处的“天生桥”不同,故旧志称“石巩仙桥”。民间传说,那高悬的“桥洞”,是神通广大的仙人张三丰发怒时一拳击穿的。站在“桥”下仰望“桥”顶,如巨粱横亘天际,青崖黛壁,辉映云天。天衣无缝的“桥身”和两边的“桥墩”,浑然一体,构成跨约40米,宽约25米,高约35米的“桥拱”。“桥拱”北面的“桥墩”脚有形状各异的石洞,曲径相通。洞壁有形似人脚印石凹,传说是仙人到此云游留下的足迹。“桥”东西两面坡形迥然各异,东面坡度平缓,野竹遍插,荆棘丛生,石级小路蜿蜒其间;西面石岩陡峭如斧辟,悬崖深谷,飞鸟绝迹,令人毛骨悚然。仙桥山的雄奇风光还在“桥”上。……[详细]

粤ICP备1300193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422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联系我们: QQ: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