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广州市旅游

广州市旅游景点介绍

  广东饮料厂旧址位于荔湾区西村街道西增路63号广州啤酒厂内,建于民国23年(1934年)。广东饮料厂是陈济棠主粤时兴建的专门从事啤酒、汽水生产的省营企业。该厂是当时华南地区第一家啤酒厂,其主要生产设备由捷克进口,也是当时华南地区最大的啤酒生产企业。现存三栋20世纪30年代的楼房,一栋位于该公司办公楼正面左侧,一栋在该公司办公楼正面,一栋在厂区人口处右侧。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李是男墓位于天河区沙河街道新一街社区沙河顶街65号内。《同志李是男碑》镶嵌于广州市天河区沙河顶李是男墓碑正面,墓碑刻于中华民国三十八年。碑身为大理石,碑文右起竖排,阴刻繁体楷书,分四十行,行二十四字。共八百八十九字。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元贝村抗日游击队联络站
  元贝村抗日游击队联络站旧址位于地处白云区东南部的萝岗元贝村,2003年6月划归广州经济开发区管辖。在抗日战争时期,元贝村不仅是白云区的一个抗日游击区,而且还是一个堡垒村。抗日游击队的联络站就设立在中共党员钟金涛的家里。这个联络站,从抗日战争时期开始一直到萝岗解放。1940年8月,中共增城县沦陷区工委派人到禺东岭头一带开展抗日斗争。1941年4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增从番独立大队在增城县福和地区花山肚成立。随后,独立大队不断扩大,活动地区在广州近郊帽峰山、黄麻塘、李伯坳、岭头、萝岗一带。中共党员钟金涛是元贝村人,联络站就设立在他家。他17岁时到香港做工,参加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香港洋务工会,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广州沦陷后,他参加了由宋庆龄、何香凝、曾生等组织领导的港澳华侨回乡团,回到了家乡……[详细]
  从化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从化街口镇西宁中路与教育路交接处,所在地原是县城街口镇人民公园。1957年11月,从化县人民委员会为纪念在人民的解放事业中献身的革命烈士而建造该革命烈士纪念碑,共占地1000多平方米。纪念碑坐北向南,红砖结构,石米批荡。全碑分台阶、碑座和主碑塔三部分,高10.6米。7级台阶,每级台阶次第内缩,共高0.98米;碑座4级台阶,共高2.16米。碑座四周塑花瓣托,再上塑波浪纹。碑座底层为墓室,烈士坟茔内安葬了60多位烈士忠骸。主碑塔高7.02米,竖梯形体,两侧以横纹相间。纪念碑于1964年重修,中共从化县委书记边六群为纪念碑书写了碑铭,碑文为“为人民解放事业而牺牲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1990年,从化革命烈士纪念碑被从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由建设和市政管……[详细]
陈复烈士墓
  陈复烈士墓位于海珠区江南大道中刘王殿岗(紧靠广州美术学院西北侧)。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陈复(1907-1932),又名志复,番禺县明经乡人,其父陈树人是国民党元老,岭南画派奠基人之一。陈复幼年随父母迁居广州,在海珠区南武小学读书,其后就读于上海复旦中学。在沪求学期间,他研读了大量马列主义著作,并且一陈复烈士墓亭面读书,一面参加革命实践,换上黄包车工人的衣服和工人一起拉车,从中深入接触群众,宣传革命道理。1925年被孙中山先生选送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求学,在此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9年毕业归国后,先是在我党主办的香港《工人日报》社担任副社长,1930年又奉调至天津中共顺直省委,同聂荣臻同志一道工作,不久被捕入狱。在狱中,他虽受尽酷刑,但坚贞不屈,后经党组织……[详细]
  伟民墓位于天河区燕岭路394号广州市银河革命公墓内。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国民政府旧址位于越秀区北京街道越华路118号(现广东省民政厅大院),现存大门口的4条门柱和部分围墙。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广州市市郊一区农会于1924年8月15日(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在谢家祠成立,是广州市成立最早的区一级农民协会。农会在谢家祠训练农民自卫军、工人纠察队;指挥农军参加二次东征,参与平定商团、杨刘军阀叛乱,支援省港大-;还与广三铁路工人一起组建广州工人赤卫队第六联队,参加广州起义。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伍廷芳墓、伍朝枢墓位于越秀区解放北路越秀公园内。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10、光孝堂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光孝堂
  广州基督教光孝堂位于广州中心城区,毗邻地铁,交通便利,是目前广州最大的基督教堂之一。2009年1月光孝堂被广州市政府评定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她的历史可追溯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光孝堂的建筑是中西结合的哥特式风格,从正面看似巴黎圣母院。坐西朝东,总面积1,470平方米,楼高五层,高26.7米、长35米、宽23米,堂体宽敞,大堂可容纳近1000位信徒聚会;三楼正面中间有一个玫瑰花形的彩色大圆窗,其直径约5米;南、北两边建有塔形钟楼,塔顶和周围用琉璃瓦装饰。整座教堂显得庄严肃目,雄伟壮观。……[详细]
  五仙门发电厂旧址位于越秀区沿江西路421号附近,始建于1901年,现存占地面积约2636㎡,建筑面积约8482㎡,是华南地区最早的商办电厂,也是广州历史上第一座火力发电厂。因位于明清时广州城南门五仙门附近,民间俗称五仙门发电厂。2008年,五仙门发电厂旧址列入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之后确定为广州华侨博物馆功能使用。……[详细]
  近代洋行仓库和码头旧址位于荔湾区白鹤洞新马路一号、芳村大道东信联路29号、芳村大道东48号、白鹤洞南枝围1号、芳村大道中广州市港务局河南港务公司第二港务站内、芳村大道沙涌南侧、海珠区龙凤街革新路124号、革新路新民八街36号。包括龙唛仓旧址、花地仓旧址、渣甸仓旧址、德士古仓库旧址、日清仓旧址、美孚仓旧址、太古仓旧址、大阪仓旧址及相关的码头旧址。2008年12月,被公布为,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协同和机器厂创建于1912年,前身是清宣统三年(1911年)由陈沛霖、陈拔廷在芳村大涌口开办的协同和碾米厂。1912年与何谓文合股扩大成协同和机器厂,专门生产柴油机。1915年该厂成功仿制4缸44.3千瓦两冲程热球式柴油机。1918年又生产出117.7千瓦、用压缩空气启动、可逆转的两冲程柴油机,安装在轮船上航行于珠江,引起航运业重视,遂继续仿制了两冲程和四冲程柴油机多种。1930年在香港开设分厂。1937年,该厂累计生产了各种规格的柴油机383台/1.68万千瓦,有设备85台,职工340人,为华南地区最大的机器厂,产品行销华南、东南亚和加拿大等地。广州沦陷后,厂房设备遭日军劫掠一空。抗战胜利后,恢复机械维修业务。1956年,有9家小型机器厂并入,成为一家专业生产柴油机的工厂。1966年改名为……[详细]
  银行会馆旧址位于荔湾区珠玑路连珠巷18号珠玑路小学内,年代为清。2008年12月,被公布为,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仑头村黎氏墓群位于海珠区官洲街道仑头社区后底岗(密松岗),年代为明至清。2008年12月,被公布为,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俗称“始祖墓”,共有23座。主墓为当地黎氏始祖夫妇及二世祖合墓,主墓两旁次墓为始祖夫人彰氏及三世祖夫妇之墓。主墓后排为四世祖南溟黎太公夫妇合墓。其他均为家族成员墓。……[详细]
  秦悦会家族墓位于天河区新塘街道高塘社区凌塘村背底山,年代为宋。2008年12月,被公布为,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主墓为秦悦会夫妇合葬墓。两边挂榜分别为其子秦仕廉夫妇、秦仕豪夫妇、秦仕杰夫妇、秦仕显夫妇合葬墓。……[详细]
礃塘潭古采石场遗址
  礃塘古采石场位于番禺区大岗镇人民公园,这里产出的红砂石以颜色鲜艳纯正、质地柔软细腻而在广府古代建筑材料市场上占据重要的地位。红砂岩在古代社会长期的历史中是广府地区官府和老百姓建筑最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从西汉时的南越王相关建筑大量使用红砂岩就知道其在当地建材行业中悠久的历史。巨大钎凿痕迹的石壁长110米,宽65米,高23米。从1742年到1896年,其生产时期长达154年,即一个半世纪之久。因这里形状似“砂锅”,即当地方言“瓦罉”,故名“罉塘”。2008年12月,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大奶岗烽火台遗址
  大奶岗烽火台遗址位于化龙镇莘汀村烟管岗南麓。据乾隆版《番禺县志》载:“元末义兵元帅屈仲舒(按:事迹详见县志)起兵保障邑里,筑烟台其上。”自此,便叫烟管岗。清咸丰四年(1854)五月,番禺红巾军首领石楼人陈显良曾率众于此祭旗,起义反清。现烽火台残址犹存岗顶,坐北向南。此台南北长6.3米,东西宽6.1米,高2.3米,占地面积38.43平方米。烽火台立面呈梯形,底部用红砂岩和花岗岩混合砌筑,台顶部用青砖砌筑,明显地看出烽火台在不同时期有多次重修。台南面左侧开口,以五级楼梯登临顶部,楼梯口离地面大概1米,原设有木梯,现已损毁。据区文物版负责人介绍,该烽火台遗址对研究太平天国的历史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2002年9月,以“红巾军祭旗起义烽火台遗址”名称公布为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2008年12月,公布……[详细]
大通烟雨井遗址
  大通烟雨井遗址,又称烟雨井,位于花地河口东南侧(现恒荔湾畔)。烟雨井内径0.8米,外径1米,井深3.8米,由15层石圈迭砌,石圈由灰色砂岩打凿而成。烟雨井是广州千年古迹。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大通烟雨”均是羊城八景之一。“烟雨井”与中山纪念堂旁边的“越王井”并列为广州历史上两大著名古井。在日军占领芳村期间,大通寺被毁为废墟。这一美景从此在人间消失。“大通烟雨”得名于大通寺和烟雨井。据传在风雨来临之前,井中会冒烟霞;天气晴朗,从井口可看到白鹅潭之帆影;夜深人静,从井口可以隐约听到白鹅潭传来弦歌之声。清同治《番禺县志》卷五载:“烟雨井在大通寺中,晨熹初散,常袅轻烟,所谓大通烟雨是也。”又传烟雨井通白鹅潭,一次寺中水工挑水时不慎把扁担掉落井中,后来在白鹅潭上发现,故有“扁担放井流,白鹅潭上收。……[详细]
  步云桥位于增城区朱村街道丹邱村大岗自然村西北面大岗涌上。2015年8月19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从桥外缘外延10米。建设控制地带:从保护范围外延20米。……[详细]

绮CP澶�13001937鍙� 绮ゅ叕缃戝畨澶� 44010602000422鍙�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