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杭州市旅游

杭州市旅游景点介绍

引坑钟氏大屋
  引坑钟氏大屋位于桐庐县新合乡,年代为清。引坑钟氏大屋,位于杭州市桐庐县新合乡引坑村。大屋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后逐步扩建,直至清末形成目前的规模。近年来,大屋除延续原先的祭祖空间、公共厅堂功能之外,结合乡村振兴、红色研学等主题,成为公共文化、红色研学等活动场所,举办了新合索面文化节、大地艺术节启动仪式等大型活动,同时作为新合乡最大的古建筑对外开放展示,成为新合乡一个重要的红色旅游景点,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翙岗古建筑群
  翙岗古建筑群位于桐庐县凤川街道,年代为清。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场口曹氏宗祠
  场口曹氏宗祠位于杭州市富阳区场口镇,年代为清。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两浙公所位于杭州市富阳区富春街道,年代为清。两浙公所位于富阳城内原后河之南、洽义桥之北(现后河及桥已毁),现为富阳镇市心路78号。两浙公所始建于嘉庆二十二年(1817),由绍兴籍商人王辉祖集资创建,为浙东、浙西靛业、洒业、南货业因公聚议之场所,故称“两浙公所”。因正殿曾供奉关公神位,又名武圣宫,后遭兵炙。光绪二十年(1894)修复。“两浙公所”整座建筑坐北朝南,由正厅、后厅、两侧厢楼组成。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二桥书屋
  二桥书屋位于杭州市萧山区进化镇,年代为清。二桥书屋修建于清代中叶,是萧山现存唯一的清代书屋。二桥书屋整座建筑是四合院式的砖木结构,主屋坐北朝南,大门朝东,额镌“二桥书屋”四字。镌刻“二桥书屋”的门头下方,是石雕门套,门套内还有雕刻精美的装饰。这间不可多得的清代私塾,具有独特的历史和科学研究价值。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深澳建筑群
  深澳建筑群位于桐庐县江南镇,年代为明至民国。深澳村的古建筑有历史悠久、分布集中、保存完整和设计精致的特点。踏入深澳村,沿着爬满青苔的石板路,历史的痕迹和岁月的沧桑就这样随着慢悠悠的脚步被一步一步地踏出来了。深澳村的历史非常悠久,有文字记载的始于南宋初期,主要由申屠氏迁居桐溪而形成,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申屠氏先人有着非常先进的理念,他们在规划村落建设之初就首先规划了村落的水系。深澳村民依水而居,应家溪在村东蜿蜒流过,村西有一条叫洋婆溪,它将水从应家溪的上流引入,平时可作为灌溉使用,若遇上山中发洪水,又可用来分洪。村地面的明沟用来排除雨水和生活污水,而设在地下三、四米深处的暗渠则是供水系统,暗渠高二米,宽约一点五米,拱顶,全用卵石砌成,引山泉水,至今水质仍清澈甘洌。为方便取水,每隔一定距离,建一……[详细]
龙门建筑群
  龙门建筑群位于杭州市富阳区龙门镇,年代为明至民国。山乐堂位于龙门镇龙门五村,建于民国。坐西南朝东北。砖木结构,两坡硬山顶,观音兜墙,为走马楼台门屋,由院门、前厅、天井、厢房、正厅、后天井与后厢组成。占地面积490.05平方米。天井四周木雕工艺,层层叠叠,琳琅满目。檐柱牛腿圆雕狮子、人物故事图案,“和合”、人物瑞兽雀替,檐下有垂柱。天井四周梁枋、夹缝板等用深浅浮雕套用工艺,有渔渎耕樵《三国》故事,刀马人物。飞禽走兽,龙凤鹤鱼等丰富内容图案。主人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之喻,命名为“山乐堂”。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芹川王氏宗祠
  芹川王氏宗祠位于淳安县浪川乡,年代为明、清。芹川王家人建起了王氏宗祠“光裕堂”。这幢始建于明代的“光裕堂”,几经修复,保留至今,成了芹川古建筑的一处精华所在。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石舍古建筑群
  石舍古建筑群位于桐庐县富春江镇,年代为明、清。石舍村是桐庐县富春江镇最偏远的行政村,该村地处著名的浙西旅游带上,与建德、浦江交界。古建筑是石舍村的一大特色,该村有3000多平方米的明清建筑群,近年来在县文化局的帮助下进行了修缮保护,未来古建筑可以成为一项特色的旅游项目。为了建设“美丽乡村”精品村的需要,村两委近来下大力气进行环境整治。投入大量资金拓宽了原本窄小的村道,并铺设污水管道,进行绿化,在村两旁安装路灯,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善。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萧绍海塘(杭州段)
  萧绍海塘(杭州段)位于杭州市滨江区、萧山区,年代为明、清。萧绍古海塘位于钱塘江左岸,西起萧山西兴,东至上虞,唐代曾称为防海塘。全长116.85公里,除去山体,海塘实长103公里。明、清时期根据所处位置,又以西兴、瓜沥、宋家溇为界,自西而东分称西江塘、北海塘、后海塘、东江塘。其中,萧绍海塘(杭州段)分为两段,起点都是自西兴的永兴闸起。一条向南经长河、浦沿、闻堰、义桥、临浦,到进化镇的麻溪坝止,为西江塘,全长31.25公里。另一条向东经北干、新街、新塘、衙前、瓜沥、益农与绍兴的后海塘相接,称为北海塘,全长41.44公里。这就是保护了萧山人千年之久的两个“米桶扣”。古海塘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已有零星海塘。最早在《越绝书》中记载了航坞山东麓石塘,可以说是北海塘的前身,当时是用来给越国修建、停泊军船……[详细]
方家洲遗址
  方家洲遗址是迄今为止长江流域第一处考古发掘的新石器时代玉石器加工场,对于当时的石器生产过程研究,如人类行为特点、技术差别等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意义。该遗址位于杭州桐庐县,富春江支流分水江流经此地,呈U字形的大拐弯,形成一个相当面积的三角洲台地,遗址地处这一临水的台地上。2010年12月21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桐庐县博物馆联合组队在调查试掘的基础上对方家洲遗址进行了正式考古发掘,发掘面积800平方米。方家洲遗址所处的年代是环太湖流域新石器时--古学文化繁荣兴旺、为良渚文化进入文明古国的时代。从该遗址目前的遗物出土情况判定,遗址主体年代约当于浙北地区的马家浜文化晚期-崧泽文化阶段,距今约5900-5300年,文化面貌上地域特色明显。……[详细]
马岭森林古道
  马岭森林古道起讫(途径)地点:起始桐庐芦茨村经建德毛洲自然村、下梓州终点至浦江马岭村。总长度:28公里概况及主要特点:马岭古道坐落在浙西山区建德东部与浦江县西部交界的县界山脉马岭山。马岭山,别名野马岭,海拔900余米。该古道起点海拔341米,过马岭山最高点为海拔688米。古道沿山体、小溪、梯田蜿蜒而上、穿林而过,一路有古桥、古祠庙、名人古宅、古遗址、古村落等,特别是建于宋代的西山桥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马岭古道的核心自然景观,主要集中在既有火山岩、又有丹霞地质地貌构成的马岭山,马岭山奇峰怪石满目皆是,其中巍峨屹立在马岭山巅、形状如同遥盼夫归的神女峰(严州《万历府志》始有记载,俗称“香炉峰”)、形成于亿年前的白垩纪,向过往世人无日不展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诗情画意,还有形状各异却惟妙惟肖的“挑担石……[详细]
杭徽古道
  杭徽古道起讫(途经)地点:浙江临安银龙坞-浙川村-安徽绩溪永乐村-灵关庙-蓝天凹-上雪堂-下雪堂-黄茅培-江南第一关-山脚(岩口亭)。总长度:25公里概况及特点:杭徽古道始建于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古时联系徽州与杭州的重要纽带,其保存最完整的一段是绩溪县境内的盘山石阶小道。杭徽古道沿途山势险峻,怪石嵯峨,高峰巨岩,南北夹峙,中有逍遥溪水蜿蜒其间。沿途重要景点有:障山大峡谷、胡氏宗祠、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南第一关等。杭徽古道在杭徽公路通车前,是徽州人尤其是绩溪人通往沪、杭的捷径。在杭徽古道上,每隔5里就设一个茶亭,供过往路人休息。现存众多的古石板路、古村落、古关口、古桥、古茶亭、古碑刻、古树等。清代大商人胡雪岩年少时也曾沿着古道肩挑背扛进浙经商,艰难求生。……[详细]
胥岭古道
  胥岭森林古道起讫(途径)地点:胥岭脚至胥岭头。总长度:5.5公里概况及主要特点:胥岭,得名于伍子胥典故,子胥逃亡,途至山岭,生病疗伤于溶洞,因此得名胥岭。胥岭是古村落,有一条衢州通往南京的古官道穿村而过。官道起点海拔140米,过胥岭最高点海拔604米。古官道沿山体小溪弯弯曲曲缓缓而上,古道两旁铺满油菜花田。此古道是一条比较高的山岭大道,以前是从严州府到分水县的必经之路,路基是石板和石头铺面的台阶。胥岭森林覆盖率92%以上,四面环山,溶洞互连成体,自然成景如画。泉水涌动山体,源远流长。胥溪如带,泉水如洪。古官道延胥溪而上,山林翠绿,山花盛开。古道两边是层层的梯田,村民耕种时,每年春季的油采花和秋季的稻谷黄是难得的自然景观。春天丽日,油菜花、桃花、梨花、山花相映成趣,构出了一幅自然美景画卷。古道……[详细]
茶山古道
  茶山古道起讫(途径)地点:厦山村茶山自然村至泰厦自然村。总长度:5公里概况及主要特点:该古道是由浙江省衢州市通往安徽省歙县的通商、运输等生产生活的交通要道,主要以青石板铺砌而成,途经中洲镇札溪、厦山等村落,其周边均为生态功能极佳的天然林,环境清幽,民情淳朴。途径厦山至安徽交界处有一座石洞关隘,距近已有200余年。而森林自然景观优美,5公里的古道穿入于1.6万余亩山林,其中有7321亩国家级重点生态公益林。方志敏烈士北上抗日期间在厦山村茶山自然村召开过重要军事会议。……[详细]
威坪凤凰古道
  威坪凤凰古道起讫(途经)地:起点可以从六都源屏河线和七都源屏三线两处出发,途经岭脚村、凤凰村,到山顶凤山禅寺。总长度:5.6公里概况及主要特点:该森林古道总长度有5.6公里,主要是青石板铺筑,古道有悠久的历史,森林植被好,古树长的郁郁葱葱,有许多人文风景,能满足人们亲近自然、享受森林、健身养生的需求。……[详细]
钱塘江与运河运口水利航运设施
  钱塘江与运河运口水利航运设施位于杭州市上城区、江干区,年代为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中美联合公报起草处旧址位于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三台山社区杨公堤18号刘庄1号楼内的八角亭。1972年2月,尼克松与周恩来在此草签了著名的中美联合公告。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杭州关税务司署旧址位于杭州市温州路126号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属于拱宸桥街道温州路社区。年代为清、民国。895年清政府于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签订《马关条约》,杭州被迫成为开放商埠。同年10月,商定在拱宸桥附近划出土地作为日本商民居留贸易之地。公共通商场与日租界的设立,正式撕开了杭州对外通商的口子,英、美等国均要求在拱宸桥的通商场内租地经营,浙江巡抚只得“照复诸国”,拱宸桥一带遂成为各帝国列强经商、投资、掠夺的乐园。因应这样的情势,清政府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6、7月间,在杭州设立“海关”开港通商,当时杭州“海关”的全称为“杭州关税务司署”,即人们所说的“洋关”,关署建在杭州拱宸桥通商场(现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内)。1896年10月1日,杭州海关与通商场及日租界同时正式使用。当时的杭州海关是杭……[详细]
200、孝子祠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孝子祠
  孝子祠坐落于临安区清凉峰镇的杨溪村,今天的孝子祠已经不是明代时期的建筑,而是清代时期所建。乾隆二十五年,皇上御赐重建祠宇,到了咸丰年间祠堂因为战乱被毁,于1807年重建。孝子祠屡经损毁拓建,规模宏大,祠堂坐北朝南,呈典型的廊院式徽派建筑,青砖汉瓦,四水归堂马头墙。硕大笔直的96根或圆或方的柱子与鼓形、六边形、方形、覆盆形等形态各异的石础,整齐排列,顶端支起数百根拱形大梁,构成祠堂空间层次丰富的梁架。祠堂由门楼、中堂和后寝三进两天井组成,面宽五间,占地面积739平方米。门楼为五架梁前卷式,深两间,明间辟大门,外檐下用坐斗和扇面拱作装饰,撩檐枋上有木雕。屋面为硬山顶小青瓦。大门上方悬挂明嘉靖皇帝御题“孝子”二字的匾额。两侧檐柱有一副对联,上联:庙貌邻韩墓,下联:孝思绍虞廷。中堂:高于前厅三步台阶……[详细]

缂備緡鍣Λ绋婵犮垼顔愰幏锟�13001937闂佸憡鐟遍幏锟� 缂備緡鍠撻崐鏇㈠矗閺囩姷纾鹃柟瀛樼箘閺嗘柨顭跨拋瑙勫 44010602000422闂佸憡鐟遍幏锟�

闂佺ǹ绻愰崢鏍姳椤掑嫬绠i柟瀛樼矋缁拷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妫橀柣鐔稿绾偓 闂佺ǹ绻愮粔鐑芥儗濡や胶鐝堕柣妤€鐗婇~锟� 缂傚倸鍟崹褰掓偟椤栫偛瑙﹂柛顐g矌缁嬶拷 闂佺懓鐡ㄩ崹濂搞€呴敂鐣岀懝婵炴垶顕ч敓锟�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绠i柟瀛樼矋缁箓鏌ㄥ☉铏 QQ闂佹寧鍐婚幏锟�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