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德阳市 > 罗江区旅游

罗江区旅游景点介绍

  【宝镜寺】宝镜村,这里依山傍水、山清水秀。大家看这座寺庙,这是川西古刹——宝镜寺。大家看大门上这块石匾,匾上的四个大字叫“秀挹群芳”,这是道光五年(1825)广汉举人、四川著名书法家张怀泗赞叹宝镜寺之美,为它题写的,已经有数百年历史了。关于宝镜寺也有一个动人的传说。据说张献忠平定四川后,在成都建立了大西王国。可是好景不……[详细]
  “春花秋月”是罗江县“以文化旅游产业为突破口,促进一、二、三产业互动,城乡经济共融”的发展思路,打造的“十点五线”十点之一的亦农亦游的生态农业旅游区。“春花秋月”位于金山镇大井村,位于国道108旁,座落果树丛中,环境优美。其景观包括七仙广场、双层长廊、翠徽别墅、农产品展览室、仿古院落等项目。这里,春天花香四溢,秋天硕果……[详细]
  贵妃园是在罗江复县后,按照“文化立县、旅游兴县”的发展思路,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以发展旅游农业和观光农业为突破口,借历史名人杨贵妃与宝峰山、杨贵妃与贵妃枣的传奇故事,以集中种植2000亩贵妃枣和新建六处与杨贵妃有关的景点为特色,打造的观光农业新景区。景区内上千亩枣林和上千亩的松柏林郁郁葱葱,形成一座天然氧……[详细]
  宝峰寺位于罗江大霍山东麓,原为一姓余的四川按察使出资修建,但中途因病逝世,其夫人与女儿继承他的遗志,四方募捐修建而成,于是大家称之为“余家庵”。相传宝峰寺始创于晋唐时代,自修建落成许多神奇迷离的故事便与之紧紧相随。据说明代汉州人明本自小就是孤儿,有天在山中砍柴,让驴载柴回家,因驴不走,明本生气便砍驴的耳朵,当即血流遍地……[详细]
  南塔寺位于罗江城南的天台山,古时候这里有墨香泉、上天梯、钓鳌台、文笔峰、南塔等古迹,这里曾是明代罗江八景之一的“天台秀色”,卢雍有诗赞曰:“城南绣岭横,岚翠入江清。晴旭霞光烂,依稀是赤城”。清乾隆五年,罗江县令王会嘉因感慨罗江已间隔80年无一人登贤书,乃补修天台山之文笔峰,翌年秋李化楠中举;乾隆十七年,罗江知县孙法祖建……[详细]
  潺亭水城位于我县滨河西路,北起升平桥,南至太平桥,总长约1.2公里,占地50余亩,工程总投资4000余万元,这是我县按照“文化立县、旅游兴县”的发展思路,以文化旅游为突破口,实现城乡经济共融,建设活力、幸福新罗江为举措打造的重点工程。建筑内容包括:风雨长廊、码头、古戏台、牌坊、文峰双塔、太平廊桥等。潺亭水城的牌坊,牌坊……[详细]
  罗江,源于龙门山脉的泞灅二水相蹙汇聚于城北云盖山下,抱城而南,形如罗纹,因而取名罗纹江,罗江也因此而得名。“横游太平廊桥,竖观潺亭水城;西达庞统祠墓,东道玉京文山。”罗江风景秀丽,有游不尽的旅游景点,看不完的调元文化,如我们眼前的这座气势恢弘的古桥,因其意取名为“太平廊桥”,现在请大家随我一起参观。【拾补斋处】公元17……[详细]
  醒园位于四川德阳市罗江区北调元镇,清乾隆八年(1743年),罗江进士李化楠建。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乾隆五十年(1785年),李化楠之子李调元两度扩建。醒园是调元人民为纪念先贤,于一九九二年,由调元镇人民政府于垒水河畔重建而成。占地4000平方米的醒园,现有临江阁、坐花阁、大观台、洗墨池、半亩地、清溪草堂、木香亭……[详细]
  白马关景区是德阳三国文化旅游线上一颗重要的明珠,依托蜀道五关之一、军事重镇——白马关建设而成。景区内除了庞统祠外,还有庞统被射落马的落凤坡、刘备安葬庞统的庞统墓、以徽派迷宫院落为主的倒湾古镇;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国家级道路,连接南北走道的交通大干道——金牛古道;以及残存有昔日辉煌的点将台、换马沟、八卦古战场、五丁谷等三国遗……[详细]
  别有洞天位于张鹿头悟道台西侧,由二岩石间入,顿感豁然开阔,蓝天草甸,树竹鸟语,令人陶醉。……[详细]
  龙洞位于县城西五里的鹿头山东北。洞深500余米,内有汉滩、钟乳柱、石厅,为古罗江八景之一。北宋时,罗真人修道于此,洞外常闻仙乐之声。……[详细]
  清代文学家、戏剧理论家、诗人李调元故里位于罗江县北隅的观音岩石刻,占地面积33000平方米。清乾隆三十二年县令-冕倡修,李调元重建。峭壁上正面观音、千手观音、白衣观音、送子观音、瑞祥观音、救七难、观世音普门示现图、弥勒佛等摩崖石刻造像法相慈悲,韦驼雕塑威严、二十四孝、十三忤逆报应浮雕果报怵然,以及三鱼石、上天梯等景观。……[详细]
  宝镜寺位于罗江县新盛镇的宝镜村,是一座修建于清代嘉庆至道光年间的古老建筑,距今大约有近200年的历史。原有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整个建筑为木石框架结构。目前保存比较完好的除了石砌的山门和古色古香的文昌宫外,最为珍贵的是文昌宫墙壁上的清代壁画了。文物专家称:宝镜寺中留存下来的近百幅清代壁画是四川所罕见的。色彩斑驳的这……[详细]
  奎星阁,被誉为“川西名阁”,现在是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奎星”,中国古代天文学中二十八宿之一,后被文人称为主宰文章兴衰的神。“奎主文章”,人们就建“奎星阁”来崇祀它,希望文运亨通,高中魁甲。因此,古代各县都要建奎星阁或文昌宫,供读书人瞻仰、祭祀。【“魁”字石】魁星阁下一块大石头,上面刻了个大大的“魁”字,被称为“魁”字……[详细]
  【北关楼入口处】白马关是有汉以来,剑南五关的最后一关,由西安至成都入四川境后将经过葭萌关、剑门关、涪城关、江油关和白马关。清朝的罗江才子李调元曾以诗句“江锁双龙合,关雄五马侯。益州如肺腑,此地小咽喉”来形容此关,从诗当中我们也不难想象在古代白马关对于整个四川在战略意义上的重要性。历史上,白马关曾经三次易名。东汉时,因其……[详细]
  德阳观音岩石刻简介观音岩石刻位于罗江县北隅,清乾隆三十二年,县令-冕倡修,乾隆五十七年李调元重修,1992年冬文星镇重建。李调元《观音岩重修大殿记》云;“观音岩本名白石岩…乾隆辛酉秋,骤雨淋漓,山崩石裂,雷轰电击,突从霹雳光中而观音石像出焉…是月,先君石亭公中乡试…附近邻居皆以为神,遂以名岩。近远祷者有求辄应,通都大邑……[详细]
  李调元纪念馆位于罗江县城东外玉京山,占地20余亩。清代中叶,巴蜀才子李调元出生在风姿绰约的罗江云龙山麓。李调元与其父李化楠,与其堂弟李鼎元、李骥元连中进士,李氏兄弟同入翰林院,为罗江留下了“一门四进士,弟兄三翰林”的佳誉。这一时期,罗江人文蔚起,竞美祠垣,其成就在清代四川文坛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罗江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详细]
  德阳宝峰山简介 位于罗江县蟠龙镇境内以其佛寺峰庵而得名,宝峰山森林公园总占地面积3.8平方公里,建筑面2000余平方,现拥有成片松柏林1300余亩,长势茂盛,极具开发价值和利用价值。 相传宝峰庵始建于唐代真观二十年(公元646年)。天宝十五年(756年),唐玄宗李隆基避安史之乱把杨贵妃藏于宝峰庵中。以前寺内的“娘娘殿……[详细]
  万佛寺位于罗江县大霍山西麓,古时称之为“罗真观”。这里环境幽静,林木葱茏,是夏日避暑休闲的好地方。寺庙建筑依山顺势,巍峨壮丽。寺庙建于唐宪宗年间(公元812年),宋、元、明代曾几度兴废,明末毁于兵乱。康熙年间广汉僧人云海携其师傅骨灰至大霍山,住于罗真观,他披荆斩棘,垦荒苦行,募建万法堂,于是更名为万佛寺至今。万佛寺共有……[详细]

粤ICP备1300193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422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联系我们: QQ: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