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广元市 > 苍溪县旅游

苍溪县旅游景点介绍

  黄猫垭战斗指挥部遗址‌位于四川省苍溪县东北的黄猫垭,这里是红四方面军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战场。黄猫垭战斗是红四方面军在反“六路围攻”中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歼敌1.4万余人,成为红四方面军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黄猫垭战斗指挥部遗址保存完好,包括战斗指挥部、战壕等22处遗址,构成了一个从战斗指挥、围歼到胜利祝捷的全过程遗迹链。这些遗址不仅记录了历史,也成为了红色旅游的重要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详细]
  ‌苍溪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战役后勤保障旧址‌包括多个重要地点,其中:‌红四方面军军械修理所旧址‌:这是红军在后勤保障中的一个重要设施,负责修理军械,确保前线士兵的装备得到及时维护和更新。‌王渡红三十军造船厂遗址‌:这个遗址是红军在强渡嘉陵江前的重要准备工作之一,集中了大量人力物力,赶造船只,为渡江战役提供了必要的交通工具。这些遗址不仅见证了红军在强渡嘉陵江战役中的后勤保障工作,也反映了当时红军在艰苦条件下依然能够克服重重困难,确保战役顺利进行的坚强意志和卓越组织能力。这些遗址对于研究红军历史和军事后勤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详细]
  三堆石乡苏维埃旧址位于苍溪县中土乡板庙村。1932年红军进入苍溪,1933年红三十军二十八团驻扎在三堆石,设乡苏维埃政府办公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直至苍溪全部解放,后强渡嘉陵江,向西挺进,配合中央红军北上。该旧址坐北向南,占地面积884.5平方米,单檐悬山式穿逗木结构,房盖小青瓦,四合院布局,由门楼、正房、厢房三部分组成。门楼面阔2.80米,进深4.20米,高5.2米。正房面阔13.5米,进深5.8米,高6.5米。厢房面阔两间12米,进深5.8米,高6.5米。窗户雕花保存完好。该旧址对研究地方苏维埃政府开展革命斗争历史提供了宝贵的鉴证地。……[详细]
柳池农业园
  苍溪县柳池现代农业园区距县城26公里,覆盖白鹤、石门两乡12村、66个村民小组、2748户、9312人,耕地面积12600亩,幅员面积34.7平方公里。园区按照“党建强、产业旺、新村美、百姓乐”和“产村一体小康示范园区”的总目标,采取“统一规划、统一指导、统一布局、统一实施”的建设方式,集成整合猕猴桃、水产养殖、乡村旅游、畜牧养殖四大产业链,建成全县猕猴桃高端产业基地、优质核桃基地、生态渔业基地、体验式乡村休闲旅游基地及新型人居生态环境和公共服务综合保障五大示范基地。……[详细]
新店子景区
  新店子景区位于白鹤乡,紧邻国道212线,是全省三国文化旅游线路要素整合工程重点打造的景区之一,也是四川旅游北环线和我县三百里“梨乡风情”乡村旅游带上的重要节点和新兴旅游亮点。景区占地1000多亩,由天主教文化体验区、跑马梁休闲娱乐区组成。景区内除了有天主教相关的人文景观外,更有60亩百年松柏、300多亩野生黄苷菊等自然生态景观。该景区于“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列入我县旅游系统灾后恢复重建和旅游招商引资项目。2010年5月份,正式列入我县开展国家级景区创建目标任务;2010年9月,四川启盛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签约投资景区建设,总投资640万元。景区交通设施、游客服务设施、安全设施、卫生设施、邮电设施、旅游购物等一期项目已全面完工,二期将建设乡村旅游酒店、度假别墅等项目。2010年10……[详细]
中共川陕省苍溪县委旧址
  中共川陕省苍溪县委旧址年代:1933年2012年,中共川陕省苍溪县委旧址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文昌宫”为中心,向东、西各外延15米,向南、北各外延23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35米。……[详细]
  张家河墓群年代:清2012年,张家河墓群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M2字库为中心,向东外延30米至M3外缘,向西外延20米至M1外缘,向南外延30米至堰塘,向北外延20米至竹林。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东外延45米,向西外延50米,向南外延40米,向北外延50米。……[详细]
苍溪县委苏式办公楼
  苍溪县委苏式办公楼年代:1958年2019年,苍溪县委苏式办公楼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苍溪徐家祠堂
  徐家祠堂属清代古建筑,位于苍溪县龙洞乡茅坪村南500米,坐南朝北。该建筑北靠元山山脚,前邻巴中县,西往黄猫垭尖包梁,保存基本完好。该祠堂呈四合院布局,系穿逗木结构,面阔16.4米,进深27米,建筑面积442.8平方米。正殿单檐烽火墙,面阔16.4米,通高13米,进深11.1米。如意踏道三级,长0.9米,宽1.2米,高0.7米,前殿单檐悬山式。房盖小青瓦,面阔16.4米,进深8.2米,通高9.5米。有石梯三级,长0.9米,宽1.9米,阶高0.25米。石板天井长8米,宽6米,台阶高0.3米;石桅杆基座径0.85米,通高3.5米。石质拱砌山门,通高3.1米,门宽1.8米,门厚0.4米,门槛高0.25米。有双扇木门,单扇门高2.7米,宽1.1米,厚0.05米。1933年10月,红四方面军第三十--战……[详细]
大获城遗址
  大获城遗址年代:宋2019年,大获城遗址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云台观道教遗址年代:汉2019年,云台观道教遗址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阳岳寺千佛崖摩崖造像
  阳岳寺因有五十三佛、二十五佛等题材及唐天宝十五载(756)题记而列入省级文物。保护范围:以3号龛为中心,向东、西各外延30米,向南外延50米,向北外延1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东外延80米,向西外延90米,向南外延90米,向北外延60米。……[详细]
  金洞梁引水渠是我县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的重大发现,位于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陵江镇白观村,呈南北走向。该水渠于1975年元月开始动工,每天上工300余人,由当时城郊乡组建基建队,武胜石工蒋姓负责技术指导,历经4年时间,于1978年底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该水渠北起阎家沟水库,南到现在的武当工业园区,全场约19.5千米,途径当时的伏公乡、回水乡、六槐乡、城郊乡境内。引水闫家沟水库可直接灌溉武当村、麻岭村、龙台村、白观村、太平村、陈家沟村、太峰村、新建村等十余村计18000余亩田地。水渠由隧道引水渠、地面引水渠和天桥引水渠三部分组成,其中天桥引水渠最为壮观。隧道引水渠自北面太峰村穿海拔986米的太平山下而过,到达南面的太平村,隧道全长2000余米,高2.5米,宽2.7米;地面引水渠由长度不等、宽高……[详细]
红军石刻标语苍溪
  红军石刻标语。 1933年红军进入苍溪后,在县境石崖上、房壁石板和其它建筑物上刻标语530多条,宣传共产党的宗旨和各项方针、政策。1935年5月,红军撤离苍溪后,老百姓冒着生命危险,采取各种办法把部分石刻标语保存下来,不同内容的有一百多条。如《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和“共产党是工农穷人的政党”、“工农-”、“活捉田颂尧”、“打倒豪绅地主”、“打倒帝国主义,争取独立自由统一的苏维埃新中国”、“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劳苦工农群众自己耕种”、“取消苛捐杂税”、“赤化全川”、“加紧戒烟运动”、“加紧生产运动”、“妇女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教育上与男子一律平等”、“拥护苏维埃”等。这些主要的标语为了更好的保护都搬到我们红军园区来了。……[详细]
  马桑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位于苍溪县白桥镇映青村,修建于1935年,保护面积5200平方米,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雍河乡革命烈士纪念碑
  雍河乡革命烈士纪念碑 一九二九年春起,在外地求学的进步青年学生张-(宗友)、何芗,寒署假回家乡宣传新文化新思想,传播马列主义,发动群众参加农民协会,在上级党组织领导下秘密发展地下党组织,发展游击队员,建立农民武装,闹革命非常活跃。一九三0年元月陈家沟、土伦坪两个支部相继成立,隶属南部特委领导,革命从此有了带路人,有《苍溪红霞录》为记,该支部是苍溪县最早的共产党支部。中共陈家沟支部书记张宗华,党员有张宗世、张益德等人,第二任支部书记陈子谦;中共土仑坪支部书记杨良芝,党员有杨良成、何知春等人。一九三0 年后,陈家沟、土仑坪、谭家坝农民协会纷纷成立,同年九月苍溪县第七区第一乡苏维埃政府在白云庵成立,持续到一九三三年,发展游击队员500余人。开展了打击土豪劣绅、-污吏、抗租抗捐、宣传土地革命,打倒军……[详细]
苍溪县苏维埃政府旧址
  文昌宫——川陕省苍溪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中共川陕省苍溪县委遗址,位于苍溪县城东北90公里的文昌场文昌宫,是一幢穿木结构四合院平房,前后殿各5间,左右厢房各5间平行相对,1933年6月,红四方面军解放文昌地区,中共川陕省委正式批准成立中共苍溪县委,7月,川陕省苍溪县苏维埃政府从运山坝迁此处。县委先后辖文昌、石马、岳东、新观、三川、白庙、老观、龙山、东溪、永宁、元坝、玉六12个区委,95个支部,有党员1000多名,中共苍溪县委一方面执行频繁的战斗任务,一方面组织全县人民开展以土地革命为中心的各项工作。9月8日,苍溪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文昌场召开,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徐向前总指挥在此办公。同年秋,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进入文昌场后住于此。前殿大门上刻有“斧头劈开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对联。门外阶……[详细]
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渡口遗址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渡口遗址,位于苍溪县城东1公里的塔山湾。1935年1月22日,红四方面军接到中共中央关于“集中主力向嘉陵江以西进攻,配合红军北上”的电示后,总指挥徐向前以及王树声、王维舟等同志,亲赴嘉陵江岸,行程数百里,摸敌情、察地形、找渡口、选战机,于2下旬制定了强渡嘉陵江作战计划:“以三十军在苍溪城南之塔子山实施重点突破,消灭江防守敌后,向剑阁、剑门关方向进攻,协同三十一军歼灭剑门关之敌;以三十一军从苍溪以北鸳溪口南石烙锅渡江,尔后消灭剑门关守敌,并迅速向昭化、广元发展进攻,打击邓锡侯和阻击位于甘南的胡宗南部南下,以保障红军右翼安全;以九军在阆中城北涧溪口渡江,尔后以一部协同三十军向北进攻,以另一部兵力消灭阆中、南部之敌,以保障红军左翼安全。”计划制定后,一方面集中铁匠和……[详细]
张家河古墓葬群
  张家河古墓葬群位于四川省苍溪县龙王镇清水村四组,坐东向西,纬度32°05′23.7″,经度106°02′13.6″,海拔为513.40米。在长35.00米,宽16.00米,即560.00平方米的范围内,呈三角形布局5座古墓葬。Ⅰ号为嘉庆二十二年三人合墓,双重檐碑亭,面阔4.58米,通高3.10米,两侧石栏及正中立四柱石刻题记碑亭均保存完好。Ⅱ号墓为皇清道光二十二年十月立,双重檐碑亭,出檐镂空石质雕刻,装饰配件及四周书法、人物、花草雕刻均保存完好。 该墓面阔8.60米,通高4.80米,碑亭正中两栋石室门各宽1.33米,高2.10米。墓前石栏相围,内设天井,长8.60米,宽5.20米,石栏正中立一字库。Ⅲ号墓为同治五年十二月立,双重檐碑亭,面阔7.90米,通高4.30米,石质围栏及天井已被破坏,……[详细]
白山凉桥
  白山凉桥位于苍溪县白山乡单古村东4500千米处,东北靠飞凤山,南接马鞍山,为白山乡至石马镇之交通要道。始建于清代光绪三年,系木构平桥,通长27.2米,宽5.5米,跨度17.7米,通高8.5米。桥下中央立一石墩,高5.2米,宽1.2米,用8根横木支垫。桥板长5.5米,宽0.5米,厚0.06米,共47块。桥面两边系双层木质栏杆,桥上廊房为穿逗木梁架结构,房盖小青瓦。现为川北片区保存完好的唯一一座木构凉桥,并被载入《中国文物地图•四川分册》;2006年6月28日,苍溪县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白山凉桥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桥面中轴线中点为中心,东外延30米至东面引桥端,西外延30米至西面引桥端,南外延2.5米至檐口滴水处,北外延2.5米至檐口滴水处。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东外延60……[详细]

绮CP澶�13001937鍙� 绮ゅ叕缃戝畨澶� 44010602000422鍙�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