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旅游景点介绍
通仙万寿宫位于周至县九峰镇千户小学内,年代为唐代。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文物本体。建设控制地带:文物本体东西南北墙各外延10米。……
[详细] 万寿宫正殿位于周至县图书馆,年代为清代。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文物本体。建设控制地带:文物本体四周各外延10米。……
[详细] 嘉会堡遗址位于周至县青化镇青化村2、3组。,年代为新石器时期。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村庄以北100米,东西150米,南至村庄以北。建设控制地带:同A区。……
[详细] 长杨宫遗址位于周至县终南镇竹园头村,年代为汉代。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终南镇竹园头村,西至终集路,南至竹园头村地界,北至竹园头村,东西50米,南北12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四周外延10米。……
[详细] 西安小寨汉墓位于西安市灞桥区,年代为汉,类别为古墓葬。为西安市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杨武庄公墓及祠位于西安市曲江新区,年代为元、清,类别为古墓葬。为西安市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奎星阁位于西安市碑林区,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建筑。为西安市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燉煌寺塔位于西安市未央区,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西安市文物保护单位。塔建于清顺治年间,平面呈正六边形。基座由青石砌成,塔身青砖素面。在塔东侧一、三、五层辟有劵门,三层券门上有砖雕“诠源”二字、六层正东有砖雕“白毫藏”三字。大殿后有古塔1座,6角形,共7层,砖表土心,高约20米,底层每边长约2米,高约3米,底层檐下每边有5块砖雕,为各种动物造像。底层东面有一门洞,高约1米,宽约0.6米。四层以上每角有风铃。塔身用砖中时见“敦煌塔砖”字样,或许此塔即名“敦煌塔”。此塔始建何时,尚待进一步考证。山门北边有一偏院,占地约2亩,为广仁寺达喇嘛王玺禅师的塔院。寺内还存有碑石4块,其中明代碑2块,清代碑1块,近代碑1块。“文革”期间,该寺宗教活动停止,寺院殿堂被毁坏,寺址先后为石灰厂、酿造厂占用和汉城……
[详细] 芦苇荡40号、39号姚家民居位于西安市碑林区,年代为清、民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西安市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北广济街清真寺邦克楼位于西安市莲湖区,年代为明代,类别为古建筑。为西安市文物保护单位。北广济街清真寺相传创建于明代晚期(公元1600年前后),地处广济坊,临近化觉巷清真大寺俗称“清真小寺”坊民嬉称大寺的“哨门”。清乾隆33年(公元1769年)重新翻建了寺院主要建筑。北广济街清真寺原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不足1000平方米。邦克楼:伊斯兰教清真寺群体建筑的组成部分之一。阿拉伯语音译,意为尖塔、高塔、望塔,即宣礼塔。又称为:唤礼塔。中国穆斯林称邦克楼、望月楼。专门用作宣礼或确定斋戒月起讫日期观察新月,是清真寺建筑的装饰艺术和标志之一。……
[详细] 西七路85号民居位于西安市新城区,年代为民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西安市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民盟省委会工作站办公楼位于西安市碑林区,年代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西安市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陕西省检察院办公楼位于西安市新城区,年代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西安市文物保护单位。陕西省人民检察院位于西安西新街1号,西新街因“新城”得名,其发展变化也与新城的沿革密不可分。今天的西新街不仅是行政大街,还是一条繁华热闹的商业街。报话大楼、西安市青少年宫等都是街上的标志性建筑。西新街东起新城广场,西至北大街,长432米。西新街街北与新民街、皇城西路交会,街南与尚朴路相接。1927年开拓,因位于新城西而得名西新街。1966年曾改称人民路,1972年恢复原名。……
[详细] 西安市基督教南新街礼拜堂位于西安市新城区,年代为1919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西安市文物保护单位。南新街礼拜堂位于西安南新街10号。民国8年(1919年)由西安商界基督徒集资修建,建堂时占地11亩,附属房屋20多间。“文革-”期间,教堂和院落被占用。1980年落实宗教政策,开放教堂,占地面积约1亩。1990年,教堂(包括临时搭建的附堂)可容纳800人礼拜。陕西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陕西省基督教协会、西安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均设于此。2005年公布为西安市保护性建筑。……
[详细] 原市委礼堂位于西安市碑林区,年代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西安市文物保护单位。原市委礼堂位于正学街,靠近繁华的南院门,比较热闹。也许是受到正学书院的影响,位于书院旁的这条小街(正学街),很早便成为笔墨纸砚商铺一条街,到省城考试的学子,都要在此购买文房四宝。这条小街从此便得名笔店巷。到了清代,民间还曾俗称这里为“穿心巷”。1932年,笔店巷改造完成,南头被打通,与南院门、马坊门相连,街道两边的商铺也进行了统一的改造。从那时起,因为街西曾有明代的正学书院,笔店巷正式改名为“正学街”。正学书院的位置,大约在原陕西省图书馆旧址和南院门市委礼堂处。……
[详细] 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位于西安市雁塔区,年代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西安市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四层建筑,据说由梁思成设计,图书馆三个大字据说是鲁迅的笔迹。他的宏伟风格与这座城市的历史相承接.从它的古朴的特色里透出庄严之感.师大的学子谈起它都怀着敬仰之情.……
[详细] 陕西省供销总社办公楼位于西安市新城区,年代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西安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七路85号,西七路开拓于民国时期,初名崇廉路。这里有著名的“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在老住户的记忆里,西七路上曾有许多深宅大院,那些漂亮的老式建筑,让人难以忘怀。现在,西七路陕西省供销合作总社的大院内还有一座民国时建造的“将军楼”,这是民间对它的俗称,其实是一座拥有地下室的单层别墅。省供销总社调研员郑治利说:“将军楼大约建造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好像是杨虎城的一位军机处长的住所,解放后,曾是西北军政交际处。将军楼东边,据说曾是蒋鼎文公馆,形制与将军楼一样,公馆位置就在现西七路七天酒店的地方。”在这里输入你的内容,注意不要用退格键把所有文字删除,请保留一个或者用鼠标选取后直接……
[详细] 原市政府礼堂位于西安市莲湖区,年代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西安市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原市政府市长楼位于西安市莲湖区,年代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西安市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南城清真寺位于西安市碑林区,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西安市文物保护单位。南城清真古寺位于和平门附近东仓巷西面的西五道巷内,大概建于康熙二十年。当年西安回民除了主要分布在西大街附近外,在南城的东仓巷一带也有聚居,俗称“回回巷”,寺院最早是为当时驻扎在西安八旗军中的汉军旗和蒙军旗中少量穆斯林的宗教生活而就近修建。乾隆年间,阿贵到西安调研回民问题,将南城清真寺等两座寺院遗漏(当时城南附近有两座清真寺),日后广为流传的西安穆斯林居住区的“七寺十三坊”说法中就没有了南城清真寺。80年代末,碑林区委党校搬出了城南清真寺,回民筹资进行了重修,比原来的气势规模有所增加。尤其是寺内砖雕、木雕、石雕工艺精湛,难得一见。……
[详细]
闂傚倸鍊烽懗鑸电仚缂備浇顕ч悧鎾崇暦濠靛牅娌柣顓у亞閹虫捁鐏冮梺鍛婁緱閸樿棄鐣靛澶嬧拺闁告繂瀚峰Σ褰掓倵缁楁稑娲ょ壕褰掓煙閹澘袚闁绘挻鐟╅弻娑滅疀濮橆兛姹楅梺娲诲幖閻倿寮诲☉妯兼殕閻庯綆鍋勯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