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西安市旅游

西安市旅游景点介绍

  青坪烈土墓:时代:1946年地点:蓝田县灞源镇青坪村。保护范围:烈士墓所在山岗;东西长50米,南北宽20米。……[详细]
  文公岭战斗旧址:时代:1935年地点:蓝田县葛牌镇东沟村保护范围:文公岭战斗旧址蓝柞公路西段山顶有东西方向两段战壕长约100米,宽约2米,深约1—1.5米。……[详细]
  中共蓝田县党支部成立旧址时代:1927年地点:蓝田县孟村镇张郗河村保护范围:中共蓝田县党支部旧址南北长50米,东西宽12米,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东至郗德义家房山墙,西至郗治中家房北墙,南至村间水泥路,北至后院二组耕地。特别支部纪念馆东西长21米,南北宽35米,面积约735平方米。……[详细]
  徐家山佛教崖画时代:唐代地点:蓝田县蓝关镇徐家山村保护范围:徐家山佛教崖画本体。西至崖画以西10米,东至佛教崖画以东50米,北至佛教崖画山顶50米,南至佛教崖画下方20米河沟。……[详细]
  贾河滩无名冢时代:唐代地点:蓝田县蓝关镇贾河滩村保护范围:墓冢东西南北直径约28米,高约5米,墓冢呈园丘型封土。……[详细]
汤峪疗养院近现代建筑
  汤峪疗养院近现代建筑时代:20世纪50年代地点:蓝田县汤峪镇陕西省第三疗养院保护范围:西楼东西长61.2米,南北宽16.7米,面积约1023平方米。水疗室东西宽31.6米,南北长43.2米,面积约1366平方米。……[详细]
胭粉台大悲寺
  大悲寺时代:明代地点:蓝田县普化镇胭粉台村保护范围:大悲寺南北长200米,东西宽60米,面积约12000平方米。东至高台下烟粉台村四组耕地,西北南至烟粉台村一组耕地。……[详细]
  大峪口村寨遗址时代:清代地点:蓝田县普化镇宝兴寺村保护范围:大峪口寨子石墙东西长约120米,南北宽约3.6-3.8米,高约4—6米,东西以山脊为界,南北寨子石墙各向外延伸10米。……[详细]
真武庙遗址
  真武庙遗址:时代:清代地点:蓝田县史家寨镇柿园村东南保护范围:真武庙遗址南北长120米,东西宽100米,面积12000平方米。东至柿园村二组耕地,西至柿园村二组地塄,南至柿园村一组土坡路,北至进柿园村水泥路。……[详细]
西安城墙·碑林历史文化景区
  西安城墙·碑林历史文化景区是国家5A级景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城墙和碑林都是游客来西安必看的经典景区。城墙之于西安人,那是老城完整轮廓的记忆。碑林,之于西安人那是文化的根基所在。跨出碑林的东门穿过顺城巷就可以登上古城墙。当它们联手,就成为西安的靓丽窗口。西安城墙是1961年公布的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内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墙,周长有13.74千米。是西安这座世界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见证了古代王朝的更迭,见证着历史的变迁,也记录着历史的脚印,城墙上厚实青砖或残损或变色或变形都是历史的印记。西安碑林也是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刻类的第1号),碑林景区收藏有11000余件文物,其中有不少国宝级文物。碑林里的各种石碑,既是最真实的历史记载,又是汉字书法的……[详细]
西安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
  西安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清西安城墙内,是为保护唐长安城皇城含光门遗址而建立的一座专题性博物馆。2006年11月开始筹建,2008年9月建成开放。现隶属于西安城墙景区管委会。西安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属于国有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设有行政部和文保部两个部门。博物馆仿城墙建筑并与城墙相连,建筑面积近4000平方米。博物馆内主要展示隋唐含光门门道遗址、城墙断面遗址(包括隋唐、唐晚期至五代、宋、元、明、清及近现代的城墙土遗址)和隋唐长安城皇城过水涵洞遗址,并设有“中国城墙发展史”专题展、“唐长安城”专题展及西安城墙明清古建构件展三个展览。博物馆二楼还设有多媒体功能播放厅,播放视频资料《今古沧桑含光门》,讲述含光门的历史、文化内涵及考古发掘过程。整个西安唐皇城墙含光门遗……[详细]
陕西师范大学博物馆
  陕西师范大学博物馆是陕西师范大学直属的学术文化单位,西安市行业(民办)博物馆一类博物馆。博物馆于2006年7月建成并开馆,馆舍建筑面积4645平方米,展室面积2100平方米,由历史文化馆、陶瓷艺术馆、书画艺术馆和妇女文化馆四个分馆组成,现有各类藏品20000余件(套),其中一级文物5件,二级文物11件,三级文物69件,常年对外免费展出。博物馆收藏了大量西北少数民族和古丝绸之路沿线历史文物和艺术品,许多藏品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其中妇女文化馆收集了我国56个民族的嫁衣,从独特的视角和切入点,以中华嫁衣为主题,集中展现了我国各民族的婚娶习俗和各民族独具特色的嫁衣文化,体现各民族同胞在对待生命、文化与性别观念上的差异,每件嫁衣背后都蕴藏着本民族的民族习俗和文化内涵,是全国独一无二以嫁衣为主题,展示民……[详细]
  西安邮政局大楼,1958―1960年,西安市新城区钟楼盘道东北,保护范围:主体建筑四周外延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0米。2014年6月9日,陕西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布《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省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西安邮政局大楼被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长安兴国寺
  兴国寺位于西安市长安区杜曲镇东西杨万坡之间。《咸宁县志》载:“兴国寺在夏侯村西,离城三十里。唐三藏香火院。”宋代改名“延兴寺”。寺前有古柏两株,约三、四抱有余,当为唐柏。寺内有清代大殿3间、东西廊房各3间。1939年,陕西教育厅以兴国寺旧址为中心,建立了一所规模宏大的“兴国中学”,以3间大殿作图书馆,第三任校长李瘦枝给寺院门楣上题“唐兴国寺”匾额。兴国中学1949年停办。解放初,西北军政大学、西北艺术学院先后以这里为校址。后曾为西安美术学院校址。……[详细]
长安弘福寺
  弘福寺(石刻上刻名称为弘福寺)位于樊村乡西樊村与岳村之间的神禾原北崖,以诸神普降洪福而得名,与少陵原畔的兴国寺相对。据传建于唐代。民国初年,尚有山门3间,楼房3间以及僧舍等建筑,正殿祀玉皇、无量、黑虎、灵官;楼房中间祀菩萨,另有二十八宿及八大金刚等泥塑。其建筑毁于60年代。……[详细]
96、禅经寺
禅经寺
  禅经寺位于西安市长安区樊村乡小江村南神禾原北崖,与华严寺相对。《咸宁县志》载:“小章(应为小江)村有禅经寺。”《咸宁长安两县续志》载:“禅经寺在小江南村神禾原北崖,杨嗣复迎养父于此(见《杨氏家谱》)。宋仁宗时,族人舍为佛寺。”杨嗣复及其父杨于陵是唐代人,新旧《唐书》均有传。按此记载,似乎是杨嗣复父子于此建寺,但又说:“宋仁宗时族人舍为佛寺”,不知何故。民国时期,禅经寺仍有庙宇。郑维翰《心园集·樊川图记》小江村条记载:“近村,丛柏森立,古禅静(经)寺尚在。”当时有门房7间,东西廊房各4间,正殿5间,内奉佛像及十八罗汉泥塑。解放后,小江村村民将寺庙拆除,建成一所小学。……[详细]
长安法幢寺
  法幢寺原名云栖寺,位于西安市长安区申店乡瓜洲西北神禾原北坡下,与牛头寺对峙。因由义井乡普贤寺移来的陀罗尼经幢存放寺内,故曾名“义井寺”。解放前寺院占地面积较大,群众称为“十八亩地”,原有前后两殿,殿内塑有释迦牟尼像,塑工精妙绝伦。另有5米的石佛像一躯,雕工亦极精致。1970年,瓜洲村村民将前后大殿拆除,泥像捣毁。据该村郭良秀讲,从佛像腹内取出该寺建于唐贞观年间字样的书1本,可惜没有保存下来。石佛像头亦被砸掉,弃于田梗上,现已被土全部掩埋。该寺原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全部破坏,1992年撤销保护单位。……[详细]
樊村观音寺
  观音寺位于西安市长安区樊村乡南樊二村,建于唐代,因祀奉观音菩萨而得名。《咸宁县志·祠祀考》曰:“南樊村有观音寺”“观音寺……在城南三十里樊村里,明嘉靖丁巳重修。”郑维翰《樊川图记》说:“樊村,有五,当樊川中央;惟观音寺琳宫尚幽。”抗日战争前,寺前后有大殿三座,后被驻军拆毁。现观音寺立于瓜彰路右手,龙王殿、财神殿和观音殿依次沿半塬而坐立。……[详细]
西安清凉山公园
  西安清凉山公园位于西安市长安区上塔坡村凤栖塬,规划面积76.8公顷,其中建设用地67.4公顷。根据规划,将形成“一轴、五区、六点”的景观布局,即一条景观轴、五个文化旅游休闲区、六处景观点。公园整体设计突出了以山为依托创造多层山体景观,以隋文化为载体彰显历史底蕴的特色,主要代表景观有:半山亭、凤栖广场、佛缘广场、仿古桥、隋文帝雕塑、井勿幕纪念广场、人工湖等。……[详细]
鸣犊泉生态公园
  鸣犊泉生态公园据《长安志·临潼县》载:有一牛犊,落入东泉,母牛悲鸣,后来,牛犊从西泉浮出,东西二泉地下相通,故称“鸣犊泉”。鸣犊泉公园总投资1.9亿元,位于新区东西主干道——秦汉大道以北,总占地面积约300亩,其中绿地面积约200亩,湖面面积约40亩,公园内设廊架、凉亭、音乐喷泉、涌泉等基础设施多个。鸣犊泉亦称洩池,位于今西泉街道办事处办公大楼前之处,面积约为90平方米。泉眼位于泉池东侧,四周池壁全部用长1.2米、宽0.3米、厚0.4米的条青石砌成,池水常年碧绿。鸣犊泉水深2米多。1971年因地下水位下降,加之管理不到位,泉眼堵塞,泉水干涸,1972年西泉公社建楼时将泉填平。……[详细]

绮CP澶�13001937鍙� 绮ゅ叕缃戝畨澶� 44010602000422鍙�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