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眉山市 > 丹棱县旅游

丹棱县旅游景点介绍

  “大雅堂倾久,遗音尚在兹”。近年来,眉山市丹棱县深入挖掘本土人文资源,亮出大雅文化品牌,重建大雅堂,打造“生态宜居大雅城”,推动“两山一湖”旅游产业板块升级。今年1月26日,大雅堂项目竣工,上千人同登大雅之堂。此后,大雅文化旅游热持续升温,不仅给丹棱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活力,丹棱“大雅堂”所承载的“大雅文化”也成为……[详细]
  眉山丹棱桃花源景区,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景区内千亩桃花、万亩橙林相映,碧水环绕,四季花果飘香,游人可赏花、摘果、休闲、享受美食。穿梭于丹棱桃花花海中,是人们回归自然,放松自我的理想场所。丹棱桃花源位于丹棱县城西6公里,面积2.5平方公里。景内有梅湾湖、桃花广场、滨水长廊、桃花……[详细]
  鸡公山摩崖造像(丹棱县)保护范围:大石包造像龛外延10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30米。……[详细]
  龙鹄山松柏之铭碑及摩崖造像(丹棱县)保护范围:第1龛造像向东外延80米,第36龛造像向西外延25米,第65龛造像向南外延80米,第66龛造像向北外延8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详细]
  中观沟摩崖造像于石桥乡黄山村七组,年代为唐。2019年7月18日,中观沟摩崖造像被公布为丹棱县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摩崖造像岩石外缘为基准,南至3米处,东、西、北各至5米处。……[详细]
  佛儿顶摩崖造像于石桥乡黄山村七组,年代为唐。2019年7月18日,佛儿顶摩崖造像被公布为丹棱县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摩崖造像岩石外缘为基准,南至3米处,东、西、北各至5米处。……[详细]
  佛儿岩摩崖造像于石桥乡黄山村二组,年代为唐。2019年7月18日,佛儿岩摩崖造像被公布为丹棱县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摩崖造像岩石外缘为基准,东至8.4米处,南、西、北各至5米处。……[详细]
  插旗山战场遗址于石桥乡麻柳村四组,年代为清。2019年7月18日,李垕墓被公布为丹棱县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插旗孔岩石外缘为基准,东、西、南、北各至5米处。……[详细]
  李垕墓位于石桥乡麻柳村一组,年代为宋。2019年7月18日,李垕墓被公布为丹棱县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墓葬外缘为基准,东至6米处,西至7米处,南至10米处,北至6.3米处。……[详细]
  冷箐沟摩崖石刻位于石桥乡麻柳村二组,年代不详。2019年7月18日,冷箐沟摩崖石刻被公布为丹棱县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箐沟寒漱以石刻岩石外缘为基准,东至5.7米处,南、西、北各至5米处果溪以石刻岩石外缘为基准,南至河道,东、西、北各至5米处天开图画以石刻岩石外缘为基准,东至4.8米处,南、西、北各至5米处……[详细]
  二龙庙大殿年代:明2019年,二龙庙大殿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大雅杨氏墓年代:宋2019年,大雅杨氏墓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丹棱县顺龙乡幸福古村(即幸福村四社)古称赵桥,距县城12公里,有农户31户,人口123人。整个村子依山而建,面河而立,以苍翠的山林为基调,以红砂石为根基,以民居、古道、古村、古桥为代表,是四川乃至全国少有的保存相对完整的古村落,村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拥有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四大类21小类的旅……[详细]
  郑山·刘嘴摩崖造像在郑山和刘嘴之上,各有几块形态各异的大石包,就在这几块大石包之上,雕刻着一龛龛精美的唐代佛像,密如蜂房,当地人习惯称之为大石包造像。1984年,丹棱县文物工作者在全县的文物普查中,发现了这两处规模较大的摩崖造像群,由于郑山、刘嘴相距不过里许,因此,将这两处造像统称为丹棱郑山——刘嘴摩崖造像。2013年……[详细]
  九龙山位于丹棱县杨场镇境内东南端与夹江、洪雅、东坡区接壤,距丹棱县城约13公里,因金牛湖两岸有九座山峰延绵起伏,远看犹如卧龙汲水,近观青山映绿水、碧波荡群山而得名,山环水绕,山水相依,享有“天然氧吧”、“水上迷宫”的美誉。2003年,被评定为“省级森林公园”。九龙山省级森林公园海拔450-692米,面积5700亩,其中……[详细]
  大雅堂始建于北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距今916年,系北宋丹棱名士杨素(南宋史学家李焘的岳祖父)为实现黄庭坚弘扬诗圣杜甫的现实主义诗风而建。堂内珍藏黄庭坚手书杜甫两川夔峡诗诗碑300余方,历时3年建成。黄庭坚欣然题名“大雅堂”,并作《刻杜子美巴蜀诗序》和《大雅堂记》叙其事。为此,大雅堂被后人称为“诗书合璧”的人文……[详细]
  丹棱白塔建于唐代大中(847——860)年间的丹棱白塔,是为陪衬原丹棱白鹤寺建筑群而建的。历经1100多年风雨剥蚀,至今保存完整,是四川境内最悠久的密檐式砖塔,也是眉山市境内最古老的建筑艺术精品。塔起源于印度,东汉时期随佛教传入我国,自汉至隋,塔的地位很高,寺院的建筑都是以塔为中心布局的。唐代,寺院建筑开始以礼佛诵经参……[详细]
  龙鹄山,唐代名为“龙鹤山”,自南宋孝宗皇帝手书“龙鹄山”三字赐史学家李焘后更名,是南宋史学家、《续资治通鉴长编》作者李焘故里。龙鹄山是川西南著名的道教胜地,原来山上有三观(上曰天庆、下曰龙鹄、中曰崇真),以中观著名,所以又称“中观山”。龙鹄山山势奇特,恰似一个巍巍巨人,端坐于环绕的群山之中,四周24座“磕头山”拱伏于地……[详细]
  梅湾湖,又称梅湾水库,最早名为“梅子堰”,位于丹棱县双桥镇梅湾村,距县城6公里,是七十年代大兴水利时建造的人工湖。集雨面积15.3平方公里,总库容1015万立方米,设计灌面3.16万亩,属中型水利工程,居丹棱水利工程之首。引梅湾湖水灌田浇地,润泽了以梅湾村为核心的区域带,形成了八千多亩桃园、三万多亩橙林交相辉映,四季花……[详细]
  黄金峡位于丹棱县城西24公里仁兴和和王场乡境内,座落在总岗山麓,下起仁兴乡罗河桥,上至王场乡继承桥,峡长7.5公里,是以自然原始景观为主的风景名胜区。自汉代起,名僧云集黄金峡,早在西汉新莽地皇二年就修建了黄金庙,又名博济庙。然后又修筑开通了黄金堰,造福于百姓。黄金峡两岸壁立,对峙如门,其崖笔立陡削起码插云天,形成雄伟壮……[详细]

缂傚倷绶¢崳顔嘉涚粙顢跺┑鐘灱椤旀劙骞忛敓锟�13001937闂備礁鎲¢悷閬嶅箯閿燂拷 缂傚倷绶¢崰鎾诲磹閺囥垹鐭楅柡鍥╁Х绾鹃箖鏌熺€涙ḿ绠橀柡鍡樻煥椤法鎷嬬憴鍕伓 44010602000422闂備礁鎲¢悷閬嶅箯閿燂拷

闂備胶枪缁绘劙宕㈤弽顐ュС妞ゆ帒瀚粻锝夋煙鐎涙ḿ鐭嬬紒顕嗘嫹 闂備浇澹堟ご绋款潖婵犳碍鐒鹃柟缁㈠枛濡﹢鏌i悢绋款棆缁绢厸鍋� 闂備胶枪缁绘劗绮旈悜鑺ュ剹婵°倓鑳堕悵鍫曟煟濡も偓閻楀﹪锝為敓锟� 缂傚倸鍊搁崯顖炲垂瑜版帗鍋熸い鏍仜鐟欙箓鏌涢锝囩煂缂佸鎷� 闂備胶鎳撻悺銊╁垂婵傛悶鈧懘鏁傞悾宀€鎳濆┑鐐村灦椤曆囨晸閿燂拷
闂備浇澹堟ご绋款潖婵犳碍鐒鹃柟缁㈠枛缁狅綁鏌熺€涙ḿ鐭嬬紒顕嗙畵閺屻劌鈽夐搹顐㈩伓 QQ闂備焦瀵ч崘濠氬箯閿燂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