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昆明市旅游

昆明市旅游景点介绍

  昆明广播电台旧址位于昆明市人民西路94号,筹建于1938年5月,1940年8月1日正式播音。全称为“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昆明广播电台”,是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主要广播电台之一。名列重庆的中央广播电台、国际广播电台之后居第三位,但该台当时使用了功率50千瓦的中波发射机,其发射功率名列第一。昆明广播电台旧址为两层砖混结构建筑,总面积约1250平方米。共有各类房间30间,建筑工程设计科学,用材精良。抗日御侮是昆明广播电台新闻宣传报道的主要内容。除国语广播外,该台先后开播英语、法语、越南语、缅甸语、日语、泰国语、马来语等外语广播。昆明广播电台与西南联大形成了特殊的合作关系,聘请西南联大教授组织起一个学科齐全、阵容齐整的广播演讲专家群体,从而使广播节目办出了特色,其中尤以“名人演讲”、“学术讲座”、“……[详细]
登华街青石板路
  登华街是一斜坡街道,东西走向。东起华山西路,西至黄公东街,全长223米,宽4~6米,沿此路可登上五华山,故名。现存登华街青石路长69米,宽5.2米,总面积360平方米左右。路面由60厘米×25厘米和30厘米×12厘米两种规格的俗称“小路石”的青石铺筑而成。清代,昆明城内所有街道路面皆以石砌,甚为坚固。民国初期,当局曾对年久失修凸凹不平的路面进行过维修,但仍以细条石铺就,因此,青石路面成为老昆明城道路特-一。随着时代的前进,昆明交通事业的发展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昆明城内的道路全部改造为水泥或沥青路面,仅有登华街保留着一段清代铺就的青石路面。因其记忆着老昆明街道的旧貌,对于研究昆明的城市建设史具有不可多得的实物价值。2014年12月,公布为五华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圆通山摩崖题刻
  圆通山摩崖题刻位于圆通山南侧、圆通寺大殿后的悬崖峭壁上。该峭壁长约300米,高约四、五十米,元代称盘坤崖,明代称明月石,清代称纳霞屏。峭壁分布着二十多处历代摩崖题刻。最早的题刻是南诏王异牟寻于“元封元年”(784)命属下书刻的“寿”字,最晚的是李根源1938年所题,时间跨度达1200年。其中以明朝隆庆元年(1572)滇人李元阳题草书《咏石崖诗》,清康熙年间云贵总督范承勋题“衲霞屏”,云南巡抚王继文《螺峰题壁》诗,云南按察使许宏勋《圆通寺螺峰题律诗》,光绪年间云南布政使刘春霖题“秀拥五华”以及民国十七年(1928)书画家赵鹤清绘刻的张三丰、济公--、纯阳大帝等线刻造像等最为著名。这些题刻组成了一幅集文学、书法、艺术和雕刻的画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2012年6月公布为登记文物。……[详细]
  题刻位于北郊岗头村后的长虫山顶石壁上。题刻通高2.7米,宽0.40米,刻有“明黔国太夫人陈氏尽节处”十一个字,落款为“周士元题”。旁还有一长方形题刻,由于年代久远风化的很严重,字迹模糊不清。该题刻与明末云南一段重要史实相关。这段史实发生的时间是清顺治二年、南明隆武元年(1645)。当时,明崇祯皇帝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城时上吊自尽,随之清军入关,建立大清王朝,但云南统治者、明代册封的世袭黔国公沐天波仍拥戴南明王朝。这一年,元谋土司者吾必奎起兵发对沐氏政权,沐天波急派云南副使杨畏知率军征讨,并调蒙自阿迷州土司沙定洲等协助。杨畏知击败吾必奎后,率部驻楚雄,昆明城空虚。沙定洲垂涎沐氏财富,乘机于十二月初一日突然洗劫了沐天波府第。当夜,沐天波仓皇出逃,全家失散。其母陈氏、妻焦氏分别跑到普吉金井庵、长虫山朝……[详细]
妙高寺继喜亭记碑
  妙高寺继喜亭记碑位于黑林铺三华山妙高寺龙王庙旁,立于明天顺四年(1460),坐西朝东,沙石质地。碑体高1.6米、宽0.76米、厚0.19米,拱券碑头高0.55米、宽0.93米,共刻523个字。记载了天顺元年至天顺三年间(1457~1459),滇中干旱,云南官吏多次到妙高寺拜神求雨,终获降雨之事。久旱逢甘霖,人称“喜雨”。人们在欢庆之时,捐资建了继喜亭,并立碑为记。《继喜亭记碑》由当时承先布政使司右布政使严贞撰文,中宪大夫提刑案察使副使杜明书丹,奉政大夫提刑案察使司佥事铜梁曹辅篆额。书刻俱佳,保存完好。近代科学普及,如今人们不再“拜神求雨”,但该碑记载了一段历史,其书法和镌刻都有较高的艺术价值,2011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重修瓦仓庄土主庙碑
  重修瓦仓庄土主庙碑碑名为《重修瓦仓营土主庙碑记》。现立于东风西路瓦仓庄69号瓦仓小区内。该碑立于明万历九年(1581),墨石质地,坐东朝西,高1.86米,宽0.60米,碑文分上下两列,上为重修碑记,下为捐资功德碑。碑文由著名思想家李贽撰文,记述了创寺沿革、重修始末。现土主庙现已不存在,只留此碑。李贽是明代官员、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明万历五年(1577)入滇,出任姚安知府。万历九年(1581)解职时曾逗留昆明。在此期间应邀为土主庙撰写了重修碑记。此后游历各地讲学著述,后出家为僧。万历三十年(1602),明神宗朱翊钧以“惑世诬民”罪将其下狱至死。《重修瓦仓营土主庙碑记》不仅记述了当时昆明土主信仰的状况,而且反映了李贽的“尊尊而亲亲,老老而幼幼,化民成俗,各止其所”,“岁时朔望……[详细]
  莲花池陈圆圆画像碑位于莲花池公园内,陈圆圆画像碑,高1.38米、宽0.63米,原碑首、碑座已毁。该碑是莲花小学校长张根培和莲花新村民众于1940年所立。碑文阴刻有“陈圆圆梳妆台遗址在铁路左侧联大校址内,即屹立碉堡之高埠,距此约百步耳”等字。从碑文判断,画像碑为李澍溥仿清初陈圆圆宫妆原图画刊刻立。解放后该碑曾一度丢失,1982年从昆明市消防器材厂内访获。1990年重立于莲花池畔。2008年修建莲花池公园时移立于“安阜园”东侧山墙。2012年6月公布为五华区文物保护单位。陈圆圆(1624~?)江苏常州武进人。原姓邢名沅,字畹芬。幼从养姥陈氏姓,有殊色,崇祯年初为田畹歌伎-,后为吴三桂妾。李自成破京师,掳陈圆圆,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遂引清军入关,攻破李自成,陈圆圆复归吴三桂。后吴三桂为平西王……[详细]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亭,位于云南师范大学校内。建于1988年联大50周年校庆时,纪念亭共建了3个,布局呈三角形,亭子也为三角形攒尖顶。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象征当年清华,北大,南开三校联合办学的盛事,各亭有独立对联一副。纪念亭是后辈继承和发扬西南联大光荣传统的历史见证,有一定历史价值。2003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昆明国际无线电支台是抗战时期民国政府设立的国际无线电台的支台,主要承担国际无线电电报、电话业务,总台设于成都,昆明设支台。由于当时的电讯事业统由交通部管辖,因此全称为“交通部昆明国际无线电支台”。1938年,由云南电政管理局承建的昆明国际无线电支台投入使用。电台设施包括发信台、收信台、中心控制室和营业室等组成。现团山发信台和红庙收信台旧址保存完好。团山发信台旧址位于五华区黑林铺小团山村,占地面积1155平方米,建筑有四幢砖木结构中西式结合的平房。其中有3间机房,1间住宿房,呈田字状排列,房屋均为硬山式顶的一层楼砖木结构。房屋构件简单、色彩朴素。抗日战争时期,昆明国际无线电支台与成都国际无线电台一起承担国际无线电通讯业务,使我国与美、英、苏、印、澳等国保持了便捷的空中电波联系,为抗战的胜利作出……[详细]
华山南路传统商铺建筑群
  华山南路传统商铺建筑群位于华山南路63号至101号,共24间临街商铺,建于民国年间,建筑风格主要为中式土木结构,临街竖楼式商住建筑,坐南朝北,多为三层楼,建筑本体反应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老昆明商业街道风貌,建筑群包含有胡志明旧居、宝翰轩装裱店、吉庆祥糕点店等重要文物,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2014年12月,公布为五华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唐永泰元年(765),南诏国在滇池北岸修筑拓东城,翻开了昆明的建城史,为古代昆明城市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此后大理国时期和元代,拓东城改名为鄯阐城和中庆城,城址有所变化,城墙皆为土筑。明洪武十五年(1382),明军攻占云南后,将元代的中庆城改为云南府。明洪武十九年(1386),镇守云南的黔国公沐英主持构筑了新的云南府城。云南府城建在盘龙江的西岸,将五华、螺峰、祖遍三山及翠湖圈入城内。城墙墙体土筑,外墙使用砖砌。云南府城面积约有三平方公里,城墙周长4.6公里,高10米,环城有护城河,其外有重关扼市衢之隘。从目前行政区划看,全在五华区地域范围之内。云南府城共开设六座城门,上均有戍楼,南北各设一门,东西各开二门。南门名“崇政门”,后改“丽正门”,楼称“向明楼”,清初云贵总督范承勋改楼名为“近日”,宣……[详细]
东方红水库碑
  东方红水库碑位于普吉办事处联家社区范家营村东方红水库西北角,立于一九六八年国庆节。东方红水库属于小II型水库,是昆明小路沟(汇入老运粮河)起源地。碑身为沙石质地,阴刻有图形和文字,碑首是一个五角星浮雕,接着刻有“毛主席语录”、“备战、备荒、为人民”两行字。碑中部刻有“东方红”三个毛体大字和“水库”两个小楷字,字下雕有初升的太阳图案浮雕。碑底刻有“金马综合加工厂支农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2012年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横山水洞位于黑林铺镇自卫村,是明代引水渠长山大沟的组成部分。长山大沟引白石崖水至尹家山灌溉普吉坝子北部农田。该工程先由村民自己组织开挖,开始于明嘉靖十四年(1535)。长山大沟虽然只有10多公里,但隔着22道山梁和深谷,转了73个弯。由于工程艰巨,历时33年,于隆庆二年(1568)才修到横山,被横山所阻。明隆庆三年(1569),又恰逢大旱,村民们由一位叫杨应春的人率领,开始开凿水洞。因岩层坚硬,工程艰巨,挖凿了一年,进深仅有100来米。隆庆四年(1570),时任管理民政事务的布政使司右使的陈善视察农耕至此,看到村农开凿隧道的艰难,遂由官方办理后续的开凿工程。据此,政府始拨给了经费,专人负责,从易门召来二十名矿工进行开凿。隆庆六年(1572)2月,全长1180米、洞高1.5米,宽0.6米的横山……[详细]
  兴文银行旧址位于昆明市南屏街67号,始建年代约为1941年—1945年,砖木结构建筑,建筑呈对称形式,部分建筑为上海华盖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建筑外立面以竖向线条装饰,水洗石外墙面,体现了近现代金融建筑的特征。“文兴当”创立于1889年,由巨商王炽联合几位富商绅士筹资创办了这个“基金库”,后更名为“兴文银行”;1939年,云南著名教育家张培光出任兴文银行总行行长,1940年代,兴文银行总部的5层钢筋水泥办公楼在南屏街口建成,成为当年昆明最气派的建筑之一。2016年公布为五华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云南矿业银行旧址位于护国路口,系一座传统走马转角楼合院式建筑。该建筑始建年代不详,原系成立于1930年的东川铜矿公司附设银号产业。1940年,东川铜矿公司附设银号改组为云南矿业银行时,作为行址,并有临街铺面作为营业室。1943年,拆除临街营业室,建成四层(局部五层)的西式楼房,作为总行营业和办公大楼。现西式楼房已被拆除,仅余四合院。云南矿业银行系股份制民营商业银行,其经营方针,主要是“以商养工,振兴实业”为矿业银行的经营方针。至1952年政府接管时,先后发展了分支机构18处,兴办和投资省内外及香港企业30余处,在当时昆明地区的30多家商业银行中名列前茅,是我省近现代一家重要的金融机构。其总经理赵贯一,曾于1927年在广州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中共党支部书记,期间,赵贯一曾协助……[详细]
  航空委员会第一飞机制造厂旧址位于黑林铺街道办事处昭宗社区昭宗村。抗日战争爆发后,民国政府的航空委员会将全国10多家飞机制造厂和修理厂,整合为4家,全部迁往大后方,其中,技术力量最强、设备最好的广东韶关飞机制造厂搬迁昆明,更名为第一飞机制造厂。第一飞机制造厂于1939年建成厂房,1940年下半年正式投入生产。全厂员工总计600余人。当时,工厂的厂房、办公室、住房等沿眠山南麓分散布局,除办公室、职员宿舍和两幢飞机组装车间为砖混结构外,其余车间以及工人宿舍均系木屋架,土墼墙,镀锌瓦和铁皮屋面,为了隐蔽防空,屋面及厂区路面、均以各色油漆,彩涂伪装。在物资匮乏、空袭频繁、技术落后的艰苦条件下,全体员工抱定爱国--的决心,通过组装和仿制,制造新复兴甲式初级教练机22架,并仿制苏联伊——15式双翼驱逐机3……[详细]
昆明自来水泵房旧址
  昆明自来水泵房旧址位于翠湖公园九龙池。1915年,黄毓成、罗佩金、王灿等一批开明绅士筹建昆明自来水公司,1916年9月破土动工,由法商海防机械建设公司工程师戴阿尔负责,承建整个水厂工程。泵房建成于1917年,占地面积31.5平方米,装置有44匹马力电动机2台,6匹马力电动机1台,离心吸水机双盘及单盘各1台。每小时抽水量150立方米。泵房抽九龙池水送至五华山滤水池。精滤三次,蓄于清水池,再分压至东西南北4路总水管,供应城市用水。自来水厂1918年5月2日正式送水。日供水量1034立方米,用户大多为机关、学校、公共场所和绅商大户人家。至1956年,昆明市自来水公司先后创建五个自来水厂,九龙池泵房因翠湖地下水位下降而停用。九龙池水泵房是昆明最早自来水厂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昆明自来水事业的起点,200……[详细]
  杨文清墓位于西郊海源寺后玉案山半山腰,云南省人民政府建于1950年。墓园占地100余平方米,墓冢坐西北向东南,封土堆通高1.5米。墓碑书刻“故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杨文清之墓”,两边墓志铭碑题刻着杨文清的生平事迹。石柱上刻有陈赓、宋任穷撰写的对联,上联为“参赞云南解放正气长存”,下联“匡助国防建设功勋永著”。2014年12月,公布为五华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杨文清(1889~1950),字镜涵,祥云下庄人,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毕业。民国时期,历任云南农业学校校长、省公路总局局长、省政府委员、建设厅长、民政厅长等职。修建滇缅公路,开辟抗日国际通道做出了重要贡献。1949年12月撰写《云南起义通电》,随卢汉起义,任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兼交通厅厅长。1950年3月,任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同年10月病逝……[详细]
  赵又新墓位于昆明市西郊玉案山山麓,坐西向东,占地约7平方米。葬于1920年,1988年重立墓碑,碑左立有墓志铭碑。墓冢为弧顶长方体,封土、青石围护。2014年12月,公布为五华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崇仁街4号民居
  建筑位于崇仁街,建于1920年,坐北朝南,平面布局为合院式。正房明三暗五,东西耳房面阔三间,前厅面阔五间,均为单檐两层楼。空间组合上采用“走马转角楼”的手法。小木作雕刻精美,室外地面为青石地墁,台明阶条石及柱础均为青石。建筑外立面采用西式弧顶窗,大门为欧式做法,石材立柱拱顶,外加罗马柱抬半圆拱顶门套。原是皮货商张子玉的私宅。1922年至1928年为美国驻昆领事馆租用,后为楚雄商帮马超群兄弟购下。新中国时期曾作为五华区武装部和崇仁派出所的办公场所。2003年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粤ICP备1300193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422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联系我们: QQ: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