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昆明市旅游

昆明市景点介绍

  瑶族寨子由民居吊角楼、平房民居及乡村道观、粮仓、寨门等建筑构成,错落有致;一些道教文化元素的渗入,颇具典型性。瑶族人口有213万人。主要分布于富宁、金平、广南、勐腊、元阳等县。云南瑶族有四个支系,即蓝靛瑶、过山瑶、山瑶和红头瑶。民居建筑:瑶族的房舍都建成吊角楼的形式,即美观又舒适。另一特点是用木板代替瓦盖房顶,瑶族人称之为“木瓦房”。瑶族房舍一般是一栋三间,中为厅堂,两侧房前部为炉灶或火塘,后部为卧室,屋前屋后,分设洗澡棚或猪牛栏,没有……[详细]
  寨内分布有茅草顶的干栏式建筑群、牛头广场、神灵广场、司岗里石雕以及粮仓等。牛头广场是佤族古老的剽牛活动场所,场正中的牛角为佤族的寨桩,广场前的两个石人分别为佤族最崇拜的男性和女性祖先“木依吉”和“阿依娥”。神灵广场表现了佤族万物有灵、灵魂不死的自然崇拜观念。佤族人口约36万,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澜沧江南段以西的阿佤山区。民居建筑:佤族以竹楼为主,多为以草、竹、木为构成的“干栏”式建筑。房内的陈设简单,无桌椅,竹席木板当床,没有被褥,只用棉毯……[详细]
  藏族村占地21亩,村内有大小坡顶民居和雕楼式平顶民居。庄严神圣的藏传佛寺,壮观的迎宾白塔,象征吉祥和睦的“白牦牛”雕塑与独具风格的藏式建筑互为映衬,相得益彰。云南藏族约有13万人。主要聚居区迪庆州,1957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民居建筑: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是碉房。碉房多为石木结构,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碉房一般分两层,以柱计算房间数。底层为牧畜圈和贮藏室;二层为居住层,三层多作经堂和晒台之用。因外观很像……[详细]
  水族寨依水面而建,围农具成景,主要由云南富源县古敢水族乡代表性的板屋系“街面房”式的建筑,以及龙潭、大龙树等景观组合而成,表现了水族历史的祖风与特色。水族人口近1.3万人,聚居在富源县的古敢水族乡和黄泥河镇。民居建筑:水族村寨多依山傍水,四周多修竹古木,村边多水池鱼塘,房前屋后,喜植果木。房屋多用竹木建造,茅草、树皮或瓦片差顶,样式为干栏式建筑。每栋一般为三五间,二三层。底层豢养牲畜、鸡鸭,堆放农具杂物等。上层住人,檐下留有较宽的走廊,……[详细]
  怒族寨以典型的板屋系石片瓦顶民居为主体,或穿堂通达,或套房互连,台地石阶从容点缀,充分表现了怒族建筑生动的空间构成,以及营造人文与自然融合的组合功底。怒族人口近3万,主要分布在怒江流域的福贡、贡山以及沪水、兰坪县境内,怒江也因怒族世居而得名。民居建筑:怒人居山巅”,“覆竹为屋,编竹为垣”是对怒族居住生活的描述。怒族的房屋为干栏式,多依山而建,分木板房及竹篾房两种,在木桩上铺设木板或竹篾席建成。分为两间,外间待客,并设有火塘,火塘上安置铁……[详细]
  蒙古族村主要由云南通海兴蒙蒙古族乡代表性的合院系“一颗印”式的建筑、蒙古包及跑马场等组合而成,既表现了大草原游牧民族的祖风特征,又展示了云南蒙古族独特的建筑风格。蒙古族在云南有2.8万人,主要居住在玉溪市通海县兴蒙蒙古族乡。民居建筑:“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详细]
  苗族村选取山地为营造环境,颇具代表性,提炼了苗族建筑的精华。吊角楼展示苗族服饰及手工制作工艺,民居楼则反映了生活起居的民间风范。苗族共104万余人,几乎全省都有分布,主要在广南、金平、屏边、马关4县。民居建筑:以典型的板屋系“吊角楼”等民居为构建主体,与傣族的吊脚楼有所区别。在苗家,这种吊脚楼也称“单坡吊脚楼”。吊脚楼一般分两层或三层,最上层低矮,只放粮食不住人,第二层是卧房,楼下底层堆放杂物或圈养牲口。有冬暧夏凉的特点,给人舒适恬静之……[详细]
  满族院汲取东北本溪满族民居大院构建方式,同时又注入昆明四合院建筑的大量元素,因此,当为两地民居建筑的完美组合。院中央竖立的索罗杆主要祭祀供神用的。云南满族满族有1.2万人,主要分布于昆明、保山、思茅、德宏、曲靖、临沧、红河、楚雄等地州市。民居建筑:满族传统住房一般为西、中、东三间,大门朝南开,西间称西上屋,中间称堂屋,东间称东下屋。西上屋设南、西、北三面炕,西炕为贵,北炕为大,南炕为小,来客住西炕,长辈多住北炕,晚辈住南炕。室内西炕不得……[详细]
  拉祜族寨与基诺族寨紧紧毗连,寨内建有拉祜族茅草房、大公房、教堂、牛棚以及葫芦广场。中心位置的葫芦广场形似一只硕大的葫芦平面,核心有一组石雕葫芦。传说拉祜族的祖先诞生于葫芦中,葫芦广场表现了拉祜族的祖先崇拜观念。拉祜族人口约41万,主要聚居在思茅、临沧境内的澜沧江沿岸地区。民居建筑:茅屋结构简单,搭建容易,颇具“构木为巢”的古风。干栏式竹楼房是在木桩之上搭建而成的双斜面竹楼。有大小之分。两种竹楼结构基本相同,只是大型的更长、占地面积更大而……[详细]
  基诺族寨与佤族寨、布朗族寨一桥相连,隔水相望。步入基诺族寨,可以看到绿树鲜花丛中点缀着嶙峋怪石,一幢幢基诺族茅草屋错落有致,仿佛走进了山峦起伏的基诺山区。基诺族寨建有基诺族群众的大公房、民居楼、粮仓和太阳广场。基诺族人口约1.8万,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景洪县的基诺山区。民居建筑:基诺族的房屋建筑过去是“干栏式”的竹楼,后逐渐以牢固、不易失火的木柱石基瓦顶“竹楼”代替。长房系竹木建筑多以栗木为柱,竹板围墙,柱下垫石块,屋面盖草排。两端各有一个……[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