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平昌县旅游

平昌县旅游景点介绍

平昌文笔塔
  文笔塔位于平昌县岩口乡方山村,坐西南朝东北。石结构,形状如毛笔,实心塔。塔通高17米。塔基为四边形,边长3.1米,塔身为六边形锥体,底边长1.65米,塔顶为攒尖顶,东北面塔身开一拱形门,拱门高1.35米,宽0.6米。塔均用条石砌成,素面,无图案。此塔规模较大,是平昌县境内保存最完整的石塔。……[详细]
竹山寺塔
  竹山寺塔位于平昌县响滩镇竹山村,该塔坐西朝东。石质仿木结构,七层楼阁式攒尖顶塔,通高6.3米。塔基高0.6米,分三级,逐级上收,每级高0.2米。第一级为四边形,第二级为六边形,第三级为四边形。塔身第一层为四边形,高0.85米,边长0.87米。第二至七层均为八边形,层层内收。塔的东面一至三层开窗。第四层塔身外刻人物像六尊,第二、三层墙身外有文字记载和题款。塔的整体为实心。该塔造型美观,工艺精湛,为平昌少有,具有较高的宗教艺术、建筑科学价值。……[详细]
刘伯坚故居
  刘伯坚故居省级保护单位,位于龙岗乡龙岗社区居委会,1937年维修,面积共538平方米,其中32号房,坐东北朝西南,建筑面积250平方米,单檐硬山式,穿斗结构,板壁,面阔三间14米,进深四间18米,廊宽1.87米,通高7.85米,檐高5.47米;33号房,座西南朝东北,建筑面积286平方米,木结构单檐硬山式屋顶,穿斗梁架、板壁、面阔三间11米,进深四间26米,通高8.08米,檐高4.95米。刘伯坚烈士是我党我军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领导人之一,曾经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叶剑英、杨尚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并肩战斗,曾领导指挥了震惊中外的宁都起义,为创建我党开展中国革命作出了卓越贡献。刘伯坚故居,是我县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保护范围:以公共墙为界,前后以滴水为界。建设控……[详细]
吴钲官邸
  吴钲官邸位于白衣镇白衣庵社区居委会,坐西北朝东南。复式三进四合院,占地整个长62.82米,宽37.57米,面积2360.1平方米。山门高4.95米,宽4米,为石方柱弧形顶。八字墙和围墙,均用薄形粘土砖以丁字形砌成,墙顶部为青筒瓦屋面,基座饰兽头形花纹,门高2.45米,宽1.8米。围墙宽37.57米,长62.82米,高4米。第一进四合院宽37.57米,进深16.02米。第二进、第三进四合院围墙长46.6米,宽37.57米,高9米。第二进建筑已毁,仅存第三进正房和左厢房,正房面阔七间35.32米,进深一间9.8米,穿斗式木结构,青瓦屋面,悬山式屋顶,通高7.3米,檐高4.4米,回廊宽2米,台基高0.5米;左厢房面阔三间13.32米,进深一间6.6米,通高6.2米,檐高4.1米,廊宽1.4米;青石……[详细]
皇家山风景区
  皇家山景区位于平昌县西兴镇皇山村、白龙村、五童村、光明村和土垭镇晨光村境内,幅员面积12.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70.6%,是集翻山铰子文化体验、茶旅康养等于一体的旅游度假胜地,现为4A景区。皇家山山峦起伏,松林密布,库、塘、河交错其中,素有“九弯十八沟”之称。清晨,袅袅云雾漫迹山间,淹没山脊,突兀的山峰似孤岛耸立,形成稀有的低海拔云雾景观——皇山云海;太阳跃出云海,在衍射和漫反射的共同作用下,穿过云雾的阳光,在庙儿梁一带形成稀有的天象景观“旱莲花”。皇家山自明清以来就盛行种茶,20世纪70年代后大力发展茶叶种植,6000余亩茶树依山就势绵延起伏,似跳跃的琴键,在大自然间演绎着茶韵天籁。茶园土壤富含硒、锌、铁等微量元素,茶叶“香高、味浓、耐冲泡、口感舒适、耐人回味”,被中国农科院论证为有机……[详细]
平昌阴阳山
  阴阳山位于四川省平昌县石垭乡场镇的东南侧,幅员辽阔,由炮台村的重石岭绵延至迎风村的大屋基,高险岫一带,主要包括小罐子山,阴阳岭,青杠梁,缸厂梁,袁家梁,彭家梁,倪家梁,学堂岭,护官寨,印盒寨等组成,长达二十余里。本乡炮台,向阳,黄桷,大营,迎凤五个村的绝大部分面积被其囊括在怀中,过去因为其山顶的中间有一条古老的官道(因2007年部分村民,社会贤达,名士自筹资金修建乡村公路(红军路)而毁坏,现仍有明显的遗迹存在),把该山分成了东西两部分,一侧谓之阴山,一侧谓之阳山,二者合一,故称“阴阳山”。沿阴阳山一线有不少的文物古迹,如:梓橦庙大庙(文革中被毁),小梓橦庙的观世音菩萨,土地庙,大营村的慈云洞,向阳村的古石洞墓葬群,三清庙(文革中被毁,现有遗迹)观音堂(文革中被毁,现有遗迹)。说阴阳山是一座神……[详细]
平昌八庙山
  八庙山位于四川省平昌县石垭乡场镇东南面,依靠罐子山和阴阳山并行向南延伸至板桥河的九道拐,与达州市的北山乡隔河相望。西南侧至电叉河沟的大岩嵌与青凤乡的佛尔堂隔河相对。西侧在阳雀岭山下沿刘家溪与青凤乡龙井村陈家扁相隔。主要由鹤项颈,观母岩,砖儿坟,牛叉丫,团包梁,姚家坝,来凤大坝(旧称夏房坝)缸家坡,阳雀岭,罗乐坝(指罗乐东坝)等组成,绵延十余里。占据本乡罗坝村,向阳村部分来凤村全部面积,地势较阴阳山相对低缓,陡崖相对较少,山顶面积相对较少,不像阴阳山那样沟壑纵横,曲折幽深乱石堆积。但其秀美之态则不亚于阴阳山。八庙山的两侧山下都有比较平坦的坝子,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主要的村民聚居区,如向阳村的姚家坝,罗乐村的罗乐坝,来凤村的夏房坝(旧称)。整个山顶没有像阴阳山那样有一条纵贯山间的大道,只是在一……[详细]
  来到院门,两根石桅杆高耸,大约1丈5高,形状如笔,从天而下,垂直悬挂,四方单斗,八角形的杆身和石墩,完整地结合在一起,是考中举人的标识。石墩旁左右各立一张石板,上面雕刻着精美图案,小鹿仰着头,张望着树上的嫩叶,树叶上滚动着圆形的露珠,细嫩可见,惟妙惟肖;老龙出波,张牙舞爪,腾空而起,身起波随,浪花四溅,清晰逼真。石板上端正安放着小石狮,小石狮前脚弯曲,斜身侧卧,露牙圆目,注视着院门,工艺之精湛,刀法之娴熟,令人叹为观止。这里曾住着一个叫刘正觉的人,考中举人,曾任彭县县令。登五步台阶,上一个宽敞的厅堂,厅堂的两侧,各有一个内折的小门,厅堂的正门是供官员行走,两侧小门供随从行走,等级森严,由此可见。过厅堂,上堂屋,穿檐上雕刻着白鹤双飞,展翅的白鹤盘旋于树枝之间,羽翼丰满,仰头嬉戏,栩栩如生。……[详细]
平昌蔡家大院
  蔡家大院,已有400多年历史的蔡家大院,是典型的川东北民居建筑,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2014年,平昌县利用蔡家大院闲置农房,在保持原有建筑风貌的基础上进行了统一打造,建成巴山农耕文化陈列馆,将保护和展示融为一体,蔡家大院迎来新生。两个大型的四合院,用穿堂连接在一起,登上3米多长的三步石阶,过穿堂,到上面的四合院。四合院在四川民居建筑格局上较少,多以三合院常见,以这样两个大型的四合院连接在一起的建筑群更是稀少。木柱架梁,公母榫逗木柱,木门木墙,合围而成,四水归堂,石彻院坝,天圆地方,无处不体现古人的智慧。整个院坝以石板镶钳,院坝的中间以3张大石板和左右各7张小石板,镶钳成甬道。甬道是暗甬,气势宏伟,石板已被历史的风雨冲刷光滑,院落的居民摊晒谷物粮食,或者茶余饭后,横搁一条长木板凳,畅谈村子发生……[详细]
  巴山农耕文化陈列馆,位于平昌县龙尾村蔡家大院。馆内分为“嫁穑惟艰”“春深书斋”“家风绵长”“斯是陋室”“一日三餐”“匠心独运”“乡风民俗”和“时代记忆”八大板块,共展出展品1000余件,再现了昔日农村生活场景,彰显了灿烂的巴山农耕文化。一、嫁穑惟艰这里展出的是巴中境内种植的五谷杂粮,还有稻谷脱粒用的拌桶、挡席,量粮食用的升子。特别是戽水斗,使用时两人牵着两边的绳子,像跳大绳一样,将中间用竹子编的斗甩来甩去,动作协调一致,舀水、运水、倒水一气呵成。在没有抽水机的年代,人们取水灌田都离不开戽水斗。如今,戽水斗在农村也没了用武之地,因此不常见了。二、春深书斋屋内墙上挂着几幅字画,有一张老式的书桌和一把雕花木椅,书桌上放着笔墨纸砚,供游客挥毫泼墨。三、家风绵长展出的是蔡氏家训,“积善之家,庆必有余,……[详细]
91、风滩
风滩
  风滩在平昌县城巴河下游11公里处,是巴河第一大险滩。古时行船至此风险大,故名“风滩”。古滩道由河西“龙舌子”而下,因水急弯多,事故频生。自清朝康熙年问,于河东凿新漕口后,船只才改道于此,自此设有滩师。滩头山顶有一古庙,民称老观庙,实为王爷庙,因过往船舟信奉“镇江王爷”,庙中神像较多,香火不断。每年正月十五烧香朝庙,人群络绎不绝。每遇天早,抬着木雕孙悟空神像祈雨,一路人流敲锣打鼓热闹非凡。庙前临河处,有高约二丈一巨石,名“香炉石”,石上刻有“险行水上”四个篆体大字。上下客货船为祈保平安,至此无不焚香化纸于石前。庙左侧上方有一亭,名碑亭,内竖八石碑,系记载开凿新漕及古庙建造之事。摇亭则碑动。亭下30米处是一片沙丘,每当阳光照地,因折射而呈现七彩光环,故有“摇亭碑动厦楼现”景观。沿庙脊北上,最高点……[详细]
川陕苏区平昌县革命文物陈列馆
  川陕苏区平昌县革命文物陈列馆位于川陕苏区时期著名的“水司坟战场遗址”——平昌县英烈纪念园(得胜镇四化村)内,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由徐向前元帅题写馆名,始建时位于平昌县城刘伯坚烈士纪念园的后方,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因该馆年代久远、建筑陈旧、设施老化,为更好地保护革命文物、丰富历史内涵、传承红色文化,我县按照打造“文化大园区,旅游大景区”的规划理念,将其搬迁于平昌县英烈纪念园并重新布展,2015年12月建成并免费向公众开放。陈列馆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分“序厅”和“革命烽火”、“保卫苏区”、“英雄壮歌”、“鱼水情深”、“精神长弘”五个展厅,展出了革命先烈斗争经历、史料照片和130余件珍贵文物等,全面地展示了红-战江口(平昌)的史实。服务事项革命文物、史料照片地址平昌县得胜镇四化村二社联系电话0……[详细]
平昌县红军石刻标语
  1.华严庵红军石刻标语(平昌县)保护范围:字墙边缘向东外延20米,向西外延15米,南至环山公路外沿,北至坡墙外沿。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30米。2.北山寺红军石刻标语(平昌县)保护范围:东至工商所房屋后壁墙,南至北山寺梯道抵街口,西至李继林屋后环山石围墙,北至粮站仓库围墙。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5米。3.龟碑红军石刻标语(平昌县)保护范围:以龟碑基座为基点,四周外延3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4.粉壁街红军石刻标语(平昌县)保护范围:以围墙内外各外延3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东外延10米,西至民居住房基脚,南至街道,北至石壁。5.农丰村红军石刻标语(平昌县)保护范围:标语所在崖体向东外延30米,向西外延20米,向南外延15米,向北外延3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详细]
平昌驷马河国家湿地公园
  平昌驷马河国家湿地公园驷马国家湿地公园主要包括驷马河、高坑河、花溪河及周边湿地区域。湿地公园与四川驷马自然保护区相接,两者形成一个整体,是嘉陵江上游保存较为完好的自然河流生态系统,共同保护着长江上游中小河流源头地区的珍贵特有鱼类种质资源。公园里还有国家Ⅰ级保护植物4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10种。✔面积:总面积372.98公顷,其中湿地面积155.78公顷,湿地率41.77%。✔地址:位于巴中市平昌县驷马省级自然保护区北缘至巴州区水宁寺镇和花溪乡场镇拦水坝处。✔自驾:成都经沪蓉高速-成巴高速-广巴高速-巴中-恩广高速-驷马(途经三台、仪陇、巴中到达平昌)……[详细]
江口水乡水利风景区
  “平昌县江口水乡水利风景区”等42家风景区为“国家水利风景区”,“江口水乡”正式成为巴中市首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景区已获国家水利部“江口水乡水利风景区”认证。按国家AAAA旅游区标准规划。项目建设地基础设施完善,具备项目落户条件。江口水乡以它丰厚的人文景观和水域资源优势跻身国家水利风景区之列。景区内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被国家列为生态环境和湿地自然保护区的驷马湿地,明镜映青山,绿水纳蓝天,鱼鸟戏湖底,美不胜收。与百里森林长廊交相辉映,如神来之笔,绘制成“江口水乡驷马生态画廊”;通巴两江水域的双滩和风滩电站库区形成的两大人工湖泊,湖波涟涟,延绵数十里。库区两岸依山抱水的川东田园和古镇民宅,在湖光山色间更显清旷灵秀;江阳十景、双滩朱显灵庙、牛角坑“白佛洞”、古雕石牛、牛角滩瀑布、划龙舟等民……[详细]
  白衣古镇人稠地密,早年镇上饮水困难,加上“香酒坊”耗水量颇大,到河边取水十分劳苦。一天晚上疲惫不堪的张太夫人梦见一老者,白发飘飘,近前将龙头拐杖在镇后的洼地上轻轻一点。说:“这里有水”。张氏正想问个究竟,恍惚间,老人竟化作一条金龙消失在万道霞光之中。张夫人十分诧异,于是择日开井,离地三丈时,果然有两股清泉从龙嘴石上汩汩涌出。大家喜出望外,加紧施工,不过半月,镶就一口水井,取名龙泉井。其水清冽甘甜,冬暖夏凉,饮之沁人心脾,令口角生津,回味悠长。汲此泉酿酒,自带清香,风味独特,不同寻常,饮者莫不交口称赞。从此,古镇的人饮灵泉水,喝灵泉酒,白发垂髫,熙熙而乐,一派祥和景象,人才济济,寿星辈出,被誉为“高寿乡”、“才子镇”。吴翰林在云南为官期间,听京城来的一位同僚叙述了一个奇特的故事。有一位钦差了解……[详细]
刘伯坚烈士纪念碑
  刘伯坚烈士纪念馆(碑)座落在平昌县城北AA级风景区佛头山森林公园内,距县城2公里,背靠华严庵,左控通河,右扼佛头寨,与金宝观、南台山、老鹰寨隔河相望,地势高爽,视野开阔,馆内绿树葱茏,环境优美,布局精巧,鸟瞰县城,四周重峦迭嶂,山环水绕,风景秀美。1950年,-同志指出:“川北人民应该为刘伯坚烈士树碑立传”。1983年,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在烈士故乡的平昌县城动工修建刘伯坚烈士纪念馆(碑),共占地22387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绿化面积17998平方米。其间,-、-、聂荣臻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题词,黄镇撰写碑文。1986年落成,时任-副主席-亲自参加揭幕剪彩,李鹏总理发来亲笔贺电。刘伯坚烈士纪念碑碑体以高耸入云的白玉兰来展现“忠魂盛开革命花,正气凛然照万代”的主题,碑高23……[详细]
98、白衣古镇 AAAA
白衣古镇
  白衣镇古称柳州,又名白衣庵,位于平昌县东的巴河岸边。“太阳出来照东门,巴河有个柳州城,柳州城里出美人。”这首民歌所说的柳州就是白衣镇。传说又叫“美人镇”。白衣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据史料载,始建于秦汉时期,方圆十余里为古柳州遗址。因古时河边有四五人合抱的柳树,绿荫遮天,覆盖古镇,巨枝十数丈,延伸到河对面,行人不假舟楫,可从大树枝上来往,柳州因此而得名。明、清设永睦县。清嘉庆年问因发生一起谋夫案而降格永康镇。清咸丰年间遭火焚,唯白衣观音庙幸存,故俗称白衣庵。清光绪年间,奉旨重建,取样皇宫,大兴土木,动用州、巴两河十三年河道税银,并在各省募捐银两十万,在全国调集能工巧匠,耗时十年,建成规模宏大、气象非凡的六庙三宫和庞大的吴氏宫邸,雄伟的节孝牌坊,魁星点斗,浑然一体,形成别具一格的古建筑群。雕梁画……[详细]
五峰林场
  五峰林场秋景位于镇龙镇境内的五峰林场有茂密的人工林和美丽的天然林,裸岩极少,几无荒山,漫山遍野堆绿耸翠,沟谷溪畔郁郁葱葱,山体雄浑,皱褶扭转。站在高处俯瞰,顿生山舞龙蛇,峰为泥丸之美感,海拔1200米以上的山峰54座,其中有5座山峰呈五角形分布,形成“五龙捧圣”之势。在五峰林场分场300米的空山坡上,有一段长40米的小道,人行其上咚咚作响,轻踩轻响,重踏重鸣,五音谐和如天籁之音,在该场东北角的五龙湖,湖面曲折,形似卧龙,湖水浩瀚,倒影迷人。在贾壳山可以看到跳跃的日出,硕大的太阳,厚积的云海,多姿的月亮。在距该场不远的邓家湾等处石雕精美的古墓量多质高。……[详细]
镇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镇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四川平昌县境内,涉及县内的镇龙镇(县境东北部)、江口镇(县境中部)和白衣镇(县境南部),总面积25.6平方公里(其中,镇龙镇14.2平方公里.佛头山3平方公里,白衣镇8.4平方公里),林业用地面积31995亩,森林覆盖率达83.5%。该公园于1995年经四川省林业厅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2003年6月,平昌县林业局委托四川省中林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对镇龙山森林公园实施可研论证;2003年8月,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评价委员会、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与省森林公园管理处对镇龙山森林公园的风景资源进行了实地考察;2003年12月,国家林业局批准建立了镇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公园内以保护现有景观特征和地方特色,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出发点,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详细]

绮CP澶�13001937鍙� 绮ゅ叕缃戝畨澶� 44010602000422鍙�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