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成都市旅游

成都市旅游景点介绍

  西来场文风塔,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动工,建於关帝庙前,道光十三年(1833年)十二月竣工。砖石结构,三级楼阁式,通高13.6米。塔基须弥座,高1米,六角,边长1.6米。塔身第一级高4.3米,正面浮雕三国演义故事,三英(刘备、关羽、张飞)战吕布。扇形横匾刻“惜字宫”三字,左右竖刻对联:“废墨收经史/遗文贮汉唐”。其下长方形横匾刻“报功堂”三字,左右刻对联“已沛资生德/还掺惜字宫”。第二面,浮雕鹿(寓意为禄),蝙蝠(寓意为福),砖上竖刻莲花村倪山坡人倪膺祚。七律二首,其一:宝塔凌空势接天,中多美景妙无边。四周结束层层密,万象包罗色色鲜。乍骇云端抽玉笋,旋于池畔放金莲。伊谁捷足先登上,手摘星辰应有缘。其二:宝塔高标一望中,层层特起势临空。书收晋字烟光绕,凤舞丹山藻彩雄。地脉远培千古迹,文星真……[详细]
麟凤村红军墓
  麟凤村红军墓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成佳镇麟凤村2组火烧庙,东北距李金维家100米,此墓埋葬了1935年11月牺牲的红三十二军战士2人。1982年10月9日,蒲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蒲江县文化局、民政局培修。墓坐西向东,梯形土冢,封土表面有护有水泥,冢高1.43米,长4.6米,宽2.96米。墓碑为长方碑,书“红军墓”,碑高1.41米,座宽1.1米,碑面宽0.7米,座厚0.39米,碑面厚1.1米。墓冢周围有围墙,东西长16米,南北宽12米,高1.4米。围墙内花坛宽1.2米,有铁栅栏门二扇,上面镂空“烈士”“陵园”4字,园内保留松树2株,沿墙种植柏树13株,幕后种植水杉4株,北墙外种植桉树6株。该墓是我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之一,具有一定的历史纪念意义。……[详细]
衬腰崖茶马古道
  蒲江县朝阳湖镇至成佳镇的衬腰岩山上留存茶马古道一段,因修建长滩水库的原因,古道南段与北端没入水库中,目前仅存衬腰岩至沙湾一公里,其中保存完好的古道470米,铺设古道的石板长约1.5米,宽0.8米,厚0.15米。此路段留存有古迹“三星桥”,另有“建修衬腰岩通路石级工竣碑记”一通。“建修衬腰岩通路石级工竣碑记”建成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四月二十二日。碑身为四柱三开间三重檐石坊。碑文载:“蜀国多山,与西秦毗连,栈道有连云之险,剑阁有参天之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自古为然。我蒲处川南之一隅,山径居多,邑南关外,距城卅里许,地名衬腰岩,旧有山蹊古道。上通名、雅,下达新、彭,仕宦商贾往来必经之路,……前明宏、化时修砌后,历经三百余年,倾塌已久……,民等目击心维,公同商议,修造石梯,自衬腰崖山脚……[详细]
龙拖湾摩崖造像
  龙拖湾摩崖造像位于蒲江县城东南3.50公里的蒲砚村古佛山,主要分布于龙拖湾、庵子岩、土地嘴、石马庵4处相邻的地点。龙拖湾在古佛山西麓、有南北朝至唐、宋造像10龛80尊,北朝西凉嘉兴元年(417年)摩崖题名碑1通,南北朝造像:《佛说月上女经》,唐代造像:男观音,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二飞天,宋代造像:一佛二弟子二力士五供养人。庵子岩在古佛山东麓,明代造像3龛34尊,石窟高4.30米,宽4.70米,深1.90米,造西方三圣、天王、童子31尊,有成化十九年(1483年),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题记。……[详细]
  大塘镇大悲寺石塔,位于八角井村14队,临溪河北岸玉龙山,建于道光年间,系大悲寺住持广印禅化身石塔,通高4.2米,塔基长方形,边长2米,高22厘米。其上为须弥座,六角形,每边长98厘米,高60厘米,转角处刻狮头。石塔六角攒尖顶,3层,从上到下:第一层高1.1米,六面,每面为边长34厘米的正方形,分别雕刻:1、草书福字。2、晋代陶侃母亲湛氏截发易酒肴,招待客人范逵(《列女传故事》)。3、汉代孝子姜诗涌泉跃鲤,妻庞氏手提鱼。4、晋代孝子14岁杨香打虎救父亲杨丰。5、周代孝子老莱娱亲,老莱子已70岁,左手持巴郎鼓倒地作小儿啼以娱父母,6、汉代董永,头插草标卖身葬父。第2层高1.1米,每面高46厘米,宽42厘米,六面分别雕刻:1、篆书镂空寿字,2、汉代孝子郭巨为了母亲掘地埋儿,天神赐以黄金,3、孔子弟……[详细]
白云盐井遗址
  白云乡盐井遗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白云乡窑埂村5组,白云乡去丹棱官厅埂公路经过盐井沟西岸。1998年9月成都考古队进行发掘,出土唐、宋陶瓷器残件。大王庙(博济庙)遗址,在盐井沟东。有明弘治五年,清光绪三年、二十年、民国十年石刻文字。该遗址分布在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400米的盐井沟中,现存盐井2口,石砚槽14处,柱洞15处。1号盐井位于盐井沟东侧台地上,圆形盐井内径1.74米,2号盐井位于1号井下游190米处,在盐井沟东岸,直接开凿于岩石上,圆形直径1.75米。沟中柱洞现存15个,圆形,直径0.12米—0.26米,深0.12—0.26米,1号井上游有8个,其上应有盐井,柱洞是安放检槽支架所用。黑摊子基槽遗迹在2号井上游65米处盐井沟基岩上,槽沟长方形共14条,基槽长0.35米—0.9……[详细]
  新场陈家大院(大邑县)保护范围:以现围墙外延5米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详细]
新场李氏民居
  新场李氏民居(大邑县)在新场,还保留着包括刘成勋故居、李氏古宅、广东会馆等多个重点文化遗存。其中,当地乡绅李怀芬于1921年兴建的李氏古宅,堪称建筑艺术精品。整栋古宅占地3000余平方米,聘请了当时的名工巧匠进行设计修建,前后历时4年多才完成。古宅为砖木结构,有两向正街铺面4间,侧面香市街铺面7间。建筑十分华丽,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将川西民居风格结合了徽派雕镂技艺和西洋的弧形拱顶等建筑艺术。保护范围:以现围墙外延5米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详细]
盐店古城
  大邑盐店古城是发现的第七座成都平原的史前古城,发现于大邑县盐店村。这座古城的发现,彻底改写了成都建自2300年前的说法,成都的城市历史被提前到距今4500多年以前。这是到目前为止发现得最早的成都城遗址雏形,堪称成都城市的开天第一篇章。也就是说,在这座古城出现以后又隔了1000多年,远古成都人才相继迁往三星堆和金沙,继而有了目前的成都雏形。此外,这座暂时被命名为“盐店古城”的城市遗址成功发掘,也证明了考古界提出的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长江中上游文明,也是中华文明发源中心之一的说法。更让成都人自豪的是,这座古城的发现证明了成都平原自古就有高度发达的文明,完全推翻了成都在古代是蛮夷之邦的旧说。在此之前,成都附近的新津宝墩龙马乡古城、都江堰芒城古城、崇州紫竹古城、双河下芒城古城、郫县古城、温江鱼凫古城等……[详细]
  中华圣公会礼拜堂(青羊区)保护范围:现礼拜堂文物建筑占地范围外延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5米。……[详细]
大邑刘湘公馆
  刘湘公馆始建于1933年,稍早于刘氏庄园,占地近14亩,距刘氏庄园约400米。解放后,该公馆一直为某部门所使用。刘湘公馆采用传统的“三进式”布局,将传统的民间建筑风格与欧式风格有机融合,达到中西合璧的效果。馆内建筑系灰墙、青瓦、红柱,白缝勾边,古香古色。院内有号称“川西第一”的四合院,四合院一楼一底,红柱抱壁,雕梁画栋,气势恢弘;办公楼青瓦、砖柱,廊檐上有做工精巧的雕刻;公馆还有至今仍显清新雅致的小姐楼……当地有关人士称,刘湘公馆的建筑风格除具有刘氏庄园典型的川西民居风格外,还巧妙地融入了欧式建筑的风格,其建筑特色较刘氏庄园精致、明快,极具观赏性。保护范围:以现围墙外延5米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详细]
刘元瑄公馆
  刘元瑄公馆位于安仁镇树人街,建于1945年,占地535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有房屋120余间。整个公馆坐西向东,呈纵长方形,三面被高大墙垣、门房和民房包绕,形成封闭式院落。整个公馆由前院、同宅院组成,保存十分完好。据悉,该公馆目前从未对外开放过。刘元瑄曾任国民革命军第24军旅长、师长、代军长,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四川省人大副主任,政协副主席。保护范围:以现围墙外延5米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详细]
鹤鸣山道教遗址
  鹤鸣山,为中国道教发源地,属道教名山。位于四川成都西部大邑县城西北12公里的鹤鸣乡三丰村,属岷山山脉,海拔1000余米,北依青城山(约30公里),南邻峨眉山(约120公里),西接雾中山(约10里),足抵川西平原,距成都约70公里。因山形似鹤、山藏石鹤、山栖仙鹤而得名,为古代剑南四大名山之一。此外,鹤鸣山作为游戏里门派的名称出现。中国道教发源于大邑县鹤鸣乡鹤鸣山,这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中国古代历史文献、道教本家和鹤鸣山历史遗迹,均一致表明这里是中国道教发源地。鹤鸣山上的最早建筑,名称及沿革均已湮没难寻。明人张景贤在《修鹤鸣观醮台公署记》中记载,观之创不可考,然隋唐之际,尝有旧址,而宋开宝、元至正年间皆敕赐重建.嘉靖年间是鹤鸣山道教发展史上的另一个辉煌时期,世宗五次遣使在此举行万寿大醮。张景贤记载……[详细]
赵子龙祠墓
  赵云墓位于大邑县城东1公里银屏山下,是三国时蜀汉名将赵云的墓。冢大如小丘,依山而建,气势雄伟,四周有石砌女墙,古柏森森。墓前有清幽雅静的木结构四合院建筑,正中竖有高2.5米、宽1米的墓碑,上刻“汉顺平侯赵云墓”七篆体大字,两侧刻有填金对联“赤胆永佑江原父老,忠魂犹壮蜀国山河。”匾文“永烈千秋”。保护范围:以现围墙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30米。……[详细]
药师岩摩崖造像
  药师岩摩崖造像沿着山腰开凿。现存佛龛造像基本都是明清开凿或者在原来造像的基础上妆塑,而在这些造像中间,偶尔会看到一两处唐代的造像痕迹。可能这里的岩面上原来都曾布满了唐代的造像,但因为毁损以及自然的风化,明代正统、嘉靖大规模重新开凿修葺时,便把原来唐的造像都抹去了。这种现象从明代造像的题记中可以得到印证,如:唐代大佛龛中右壁上侧有明正统七年顶新庄严药师古佛以及彩塑童子的记载,下侧有明弘治十年中峰寺释子真亮自备衣资命匠镌石海幔佛堂一间的记载以及嘉靖十五年庄塑佛像的题记。其余的还有嘉靖十一年大邑县沐德乡人张满秀等舍家财镌庄阿弥陀佛、韦陀尊天、罗汉二位的题记,嘉靖十二年信士周真容施财命匠镌庄燃灯佛一等的题记,嘉靖十八年信士周万年镌庄旗龙童子左右二位的题记以及明万历三十二年,信徒庄彩佛像的墨书题记。在……[详细]
郫都石佛寺
  石佛寺位于四川郫县郫筒镇,是一座废弃的寺庙,仅剩下一间大殿、一间后殿和一间偏殿。在郫县郫筒镇长乐村的乡间小路旁有一座废弃的石佛寺,仅剩下一间大殿、一间后殿和一间偏殿。大殿占地约上百平方米,10米左右高,是一座土木结构的古建筑。大殿内堆放着谷草、农具等物品,殿瓦也都残败得四面透光。就在这破败不堪的大殿四壁上,却到处可见绘画精美的壁画!殿墙四壁的最下方是彩绘图案,上面是黑白涂绘的壁画。画面上有佛像、人物、动物和树木的图案,还有诸如“住善国如来舍身未因、太子里拜仙人为师尊、住善国仙女试道心”等文字注释,每幅画都仿佛在讲述一个流传悠久的故事。粗略统计,整个殿墙上的壁画至少有40多幅,保存得比较完好的图画还有10多幅。除了壁画,大殿的立柱上也到处都是文字和鲜艳的花纹。据介绍,2012年3月31日,新上……[详细]
唐昌梁家大院
  梁家大院位于郫县唐昌镇北街青年巷的梁家大院建于清咸丰年间,总体面积达四千余平方米,共九十七间房屋,院坝六个,天井五个,各院均不相同,是唐昌镇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价值最高的古建筑群。这个晚清时期梁姓大户人家的院子深藏在背街小巷,是一个典型的清末民初川西民居建筑。梁家大院曲径通幽,房屋装饰图案多样,雕刻精美,设计典雅、古朴,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大院的大门是灰砖结构,大门上方能隐约看出“吉卢”两个大字。进入大院,面对大门的天井里生长着十来棵参天大树,感觉很是凉爽。院里部分房屋还有居民居住,拴在树上的绳子上晾着衣服。穿过左侧通道进入第二进,第三进院落,眼看前方已是无路了,试着走到头一看,只觉眼前豁然开朗,院坝里一大片各种蔬菜正蓬勃生长。再走过一条窄窄的巷子,又是一个开满鲜花的小天井……[详细]
崇宁文庙
  崇宁文庙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唐昌镇西正街86号,文庙占地面积约35亩,总建筑面积约1000余平方米。现存有大成殿、东西厢房和泮池。据史料载,文庙始建于宋代,重建于晚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大成殿五开间22.75米,进深13.3米,通高15.48米,木抬梁结构,殿顶为重檐歇山式,上施琉璃瓦,脊上有较繁复的堆雕等装饰。崇宁文庙规模较大,建筑雄伟,是清代古建筑的精品之作。2007年,崇宁文庙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从大成殿四周滴水起,东至40米处,西至76米处,南至105米处,北至66米处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0米。……[详细]
土桥南华宫
  南华宫,又名广东馆,也是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前后(注:又有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50年)一说。)的古建筑群。此处现为镇政府办公地。保护范围:南华宫现占地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从外墙起,东至5米处路边,西至5米处,南至20米处,北至10米处为界。……[详细]
金堂沱江文化博物馆
  金堂沱江文化博物馆(原名金堂金丝楠木博物馆)于2012年10月建成,位于金堂县白果镇漩水湾;总投资达2亿余元,占地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800平方米,展厅3000平方米;2016年博物馆根据金堂县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2016】1号文件的精神及相关领导的批复,充分挖掘沱江源及流域沿线历史文化内涵,抢占沱江源及流域沿线历史文化高地,填补沱江源及流域暂无同类型历史文化博物馆的空白,从而打造金堂历史文化符号。2016年7月对原博物馆进行了全面改建,再次投入巨资启动了沱江文化博物馆的建设。博物馆全方位的挖掘、展示了沱江历史文化的同时,也传承了金堂优秀传统历史文化。博物馆总共分为三个展厅及一个书画厅;第一展厅介绍了沱江概况及沱江治水的故事;书画厅为大家展示的是我馆收藏到的精品拓片;二展厅讲到了……[详细]

绮CP澶�13001937鍙� 绮ゅ叕缃戝畨澶� 44010602000422鍙�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