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旅游

石家庄市旅游景点介绍

滹沱河生态园
  滹沱河生态园位于无极县七级镇东汉村南!邻近滹沱河堤!此地占地60余亩!种植4200余棵各类树木!自然放养20000余只鸡。其中还经营特色餐馆!特色产品有:自然放养的天然野鸡,知了的幼虫(老猴/自鸟猴) 欢迎广大新老客户光临!……[详细]
无极县绿荫广场
  无极县绿荫广场位于城内花园路中段,2002年6月7日,县政府第5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建设。经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于2004年4月20日开工建设,2004年9月30日竣工并正式对外开放。广场占地12亩,设有文化娱乐区、休闲区、园林观赏区、健身区及儿童活动区等,充分体现广场的文化、休息、健身的多元化性和综合性。广场的绿化实行“点”、“线”、“面”、“乔”、“灌”、“草”相结合,着重体现绿荫广场的主题和意境,绿化面积50%以上 。广场的灯光多层次配置,装路灯31盏,装草坪地灯4盏,装围栏灯30盏,形式多样的照明灯、音乐喷泉及环绕四周的音响,使整个广场的灯光、音乐浑然一体,是广大居民茶余饭后,休憩娱乐的好去处。做为无极县第一个公众性休闲娱乐广场,广大群众对此非常高兴、满意,交口称赞,都说这为广大居……[详细]
无极县法云寺
  法云寺座落在无极县东候房乡,历史悠久,福荫一方.是我县唯一批准的一所正规寺院.无极县东侯坊法云寺10月28日上午10点举行全山开光大典,各界群众两千多人参加了此次盛典。法云寺原名铁瓦寺,始建于唐武德年间(公元624年),距今已有1385年的历史。咨询电话:85739701……[详细]
无极县街心公园
  街心公园是无极县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化景观,园内有距今700多年历史的古建筑城隍庙,有镌刻着当代270多位书法大家、著名人士墨宝的“闻鸡起舞”碑苑。碑苑中书法珍品是无极籍将军田永清历经20余年精心收集的;园内还矗立着无极籍著名雕塑家郭宝寨的石雕作品“闻鸡起舞”和“洛神”。……[详细]
无极县城隍庙
  无极县城隍庙座落于县城中心路中段。占地6.5亩。为金元时期建筑。以建筑雄伟而著名。据《无极县志》记载《无极城隍庙建于元皇庆元年(1321)。明成化三年(1467)。清嘉庆二十三年(1544)、民国九年(1920)多次修缮和重修。在古代,城隍庙是提供城隍的地方。城隍是守护神。是处理阴曹地肤诸事宜的地方神市。因此。古代便有祭祀城隍的习俗。使人们安分守己,逆来顺受。以维护封建秩序。旧时的城隍庙。门前竖三丈高的大旗杆,两旁分列四通高大的石碑,门口两旁还有两个马童牵着高头大马。走进大门是雄伟的高台戏楼,人们可以观赏戏曲名角的精彩表演。也可以在前殿欣赏大民间画师的壁画杰作。 城隍庙中院。东西两廊设有十殿阎君的塑像,他们以不同的姿势 不同的形象显示着威严。墙壁上绘有上刀、下火海、下油锅、上锯解、上磨……[详细]
正定梁氏宗祠
  梁氏宗祠,亦称梁家祠堂,是正定县梁氏家族供奉先祖进行祭祀活动的场所,祠堂始建于明代,位于正定城内燕1大街东侧,2008年10月20日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梁氏一族自明洪武初年由梁聚从山西蔚州(今河北蔚县)迁居真定(今正定)北圣板村,至梁梦龙六世而大显,官至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人称“梁阁老”。其曾孙梁清标与兄梁清宽,堂弟梁清远同列“九卿”时称“三梁”,可以说梁氏家族数代为官,“一堂荣五代”,官位显赫,盛极一时。祠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是一座单檐,硬山五脊,青瓦盖顶式建筑,正面五间均置六抹方格隔扇门四扇,梁架为七檩前后单步廊。结构简洁明快,为明代晚期遗物。梁氏宗祠为研究梁氏家族在明、清历史上的社会地位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详细]
正定开元寺
  开元寺钟楼和须弥塔 开元寺位于正定常胜街西侧,原名净观寺,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540),隋开皇十年(591)改名解慧寺。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奉诏改今名。至清后期,因年久失修,寺院废毁,殿堂塌落,仅存钟楼和须弥塔。  钟楼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楼阁式建筑,平面呈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三间,建筑面积135平方米。单檐歇山顶,上布青瓦,通高14米。其大木结构、柱网、斗拱都展示了唐代建筑艺术风格。甚至上层木构件还有相当部分保持了唐代原貌。这是我省现存年代最早的一座木结构钟楼,也是北方时代较早的一座。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落架重修。钟楼上挂铜钟一口,高2.9米,口径1.56米,厚15厘米,造型古朴,为唐代遗物。  须弥塔,俗称砖塔、方塔,坐落于钟楼西侧。塔身建在高约1.5米的正方形砖砌台基……[详细]
328、正定赵云庙 AA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正定赵云庙
  赵云庙位于正定县县城内,1997年正式对外开放。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正定)人,三国名将,有“常胜将军”之称。赵云庙气势恢弘,占地12亩,总建筑面积积1500平方米。该庙采用仿明清古建筑结构,分为一进院、二进院。主要建筑有庙门、四义殿、五虎殿、君臣殿和顺平侯殿,基本保留和丰富了原庙的历史风貌,并与周围的隆兴寺、荣国府等著名景点相映相成。赵云庙为中外游客及赵云的海外后裔提供了一处瞻仰凭吊、游览观光的场所。据《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云:“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也。”先主刘备赞赵云一身是胆。世称赵云常胜将军。谈三国者,无不论及长坂坡,救阿斗之故事。云之英明可谓妇孺皆知,子龙故里人士引以为容:后代先贤奉为神明,建庙祭祀,香火颇盛。一九九六年,正定县人民政府斥巨资将旧庙拆建重修,对外开放。重修……[详细]
天宁寺凌霄塔
  天宁寺凌霄塔,在正定隆兴寺之西大众街北侧原天宁寺内,因巍峨高崇而得名。又因塔身多系木结构,故俗称木塔。据清光绪《正定县志》记载,天宁寺和凌霄塔同时建于唐懿宗威通年间(公元860—874中)。当时寺院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牌坊、重门、天王殿、前殿、后殿、凌霄塔等主要建筑自南而北依次排列。暮鼓晨钟,香火鼎盛。民国初年,寺院屡遭厄难,殿堂一一毁坏,主要建筑独存凌霄塔。凌霄塔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九层楼阁式塔,平面呈八角形,高41米,矗立于八角形台基之上。塔身一至四层是宋代在唐塔残址上重修,全砖结构,其上各层则为金代重建,砖木结构。每层正面各辟拱形洞门或直橇窗。四层至九层,斗拱、飞檐皆为木制。从第五层开始,各层高度逐层递减,外部轮廓亦逐层收缩,给人以轻盈挺秀之感。凌霄塔最大的特点,是在塔身第四层中心部位竖立……[详细]
正定王氏家族墓地
  正定王氏家族墓地为唐代古墓葬,位于正定县木庄村、于家庄村一带,是唐朝后期割据一方的半独立政权成德镇的历任王氏节度使家族的墓地,目前已经发现了王士真、王元逵及其妻鲁国长公主、王镕等人的墓葬,2008年10月被公布为河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史料记载,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常山贞石志》的作者、正定知府沈涛在正定城北李家庄村外发现唐成德军节度使王镕墓志;1973年至1979年于木庄村发掘唐墓三座,仅有一墓出土了唐成德军节度使王元逵墓志一合及其妻鲁国长公主墓志盖等文物;2007年4月又在正定城北的于家庄村西北,南水北调工程第七标段出土唐成德军节度使王士真墓志一合。现除王镕墓志早年佚失外,余皆存正定县文物保管所。  根据王元逵及其周边两座唐墓的发掘以及王士真墓志的出土等分析,王氏家族墓地在历……[详细]
尖岭古墓
  石家庄市裕华区尖岭村保护范围:以汉墓封土外缘为基线,向东1米至东明服装厂车间,向西6米至标牌厂仓库,向南1米至宿舍楼,向北25米至标牌厂车间。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基线,向东40米至华清街,向西15米至标牌厂仓库后墙,向南10米至尖北路,向北56米至槐中路。……[详细]
千秋台遗址
  在高邑县花园村南,有一个土疙瘩,传说这是刘秀当年在高邑登基做皇帝时垒成的土台,人们叫它“千秋台”。相传在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权坐了江山;王莽为了巩固他的统治地位,几乎杀尽汉室皇帝的后裔宗亲。惟有刘秀侥幸逃脱,四处奔走逃命,在多次即将被王莽兵马擒获之际,总能绝处逢生,化险为夷,最终重兴汉室,开创了东汉王朝。现在河北、山西一带很多地方都流传着王莽赶刘秀的故事;而高邑县不仅是刘秀与王莽对抗的主要战区,还是刘秀当皇帝的登基地;民间流传着众多王莽赶刘秀的传说,很多村庄还是王莽赶刘秀的遗迹或衍生品。  千秋台和千年柏:据说西汉末刘秀被王莽追赶,好不容易才逃出重围来到高邑。那时天气正热,刘秀想坐下来歇歇,周围又没有大树,只有一棵柏树。刘秀坐下来靠着柏树睡着了,醒来以后说:“柏树真好,应该冬夏常青,永远不老……[详细]
双庙遗址
  位于今敬仲镇双庙村西,东西约800米,南北约250米,1984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并进行了发掘。文化层厚2.5米左右,发掘出土的器物中,多为商代时期遗物,并发现了完整的商代陶鬲。保护范围: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标志为基点,向东295米,向南150米,向西45米,向北80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外缘为基线,外扩30米。……[详细]
栾武台遗址
  位于栾城县城西北1.5公里处,308国道西侧,内营村村北,小裴村村东。该台建于周定王二十年(公元前587年)左右。该台南北长约145米,东西宽100米,台高4—5米。原栾武台上有祠,称栾武庙,明嘉靖乙巳(公元1545年)、嘉靖四十五年(1563年)、清顺治年间、咸丰五年(1855年)多次重修。保护范围:以栾武台台基边线为基线,向东150米至栾城镇加油站西侧,向南100米至内营村农田,向西150米至小裴村农田,向北100米至小裴村农田。建设控制地带:以栾武台保护范围边线为基线,向东150米至308国道,向南100米至内营村农田,向西150米至小裴村村中,向北100米至小裴村农田。……[详细]
  与正太铁路同年建成,是当时石家庄最大,最豪华的饭店。中华民国时期曾接待过孙中山、蒋介石等军政大员。  正太饭店始建于1907年,是石家庄现有最早也是唯一的法式小洋楼。在石家庄的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百年前,石家庄还是一个小村庄,为修太原到此铁路,与当时京汉铁路交汇,需建一车站,遂选址于此。时石家庄隶属正定府,铁路称为正太铁路,饭店名为正太饭店。它是正太铁路通车的服务性配套设施。围绕着车站交通枢纽的发展,逐渐发展到1927年正式建市。所以,先有正太饭店,后有石家庄。据史料记载,这座小洋楼曾接待过孙中山、蒋介石、宋教仁等军政大员,以及1等几位0领导人。这是一座楼中楼建筑,青砖墙、木窗、圆形门,楼道、屋内一色的木地板,完全的欧式风格。……[详细]
336、懋华亭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懋华亭坐落在石家庄铁路运输学校后院操场东北隅,是1935年6月为纪念正太铁路收归国有而修建的。亭高9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在直径5 米的水泥台基上,8 根八角形的柱子撑起圆如阳伞的尖顶,顶上聂立着一个造形别致的尖锥。柱子上部镶嵌着一周晶莹的汉白玉。正北面的横额上镂刻着“悬华亭”三个篆书大字,书法隽秀、刻工精细。亭内上部柱间的汉白玉嵌板上刻着隶书《慰华亭记》,记叙了修建该亭的经过。新中国成立以后,市人民政府将该亭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几经修葺,在亭子周围种植了各种花草树木,铺修了水泥路面,使之面貌焕然一新。  正太铁路原是清政府于1902年从华俄道胜银行借款,由法国修筑代为经营的铁路。1931年中国政府决定收回路权,遭到了法方的拖延、阻挠。后经正太铁路接收委员会和正太铁路3000名职工的坚……[详细]
  在石家庄市区西北面有一座古桥叫永安桥,历史悠久,造型精美,不被外人所熟知。 永安桥座落在于底村西部,据民国年间重修《获鹿县志》记载:永安桥,在县东十五里于底村。桥面长20米,宽4.5米,桥体为青石砌券而成的单孔斗拱桥。据考证:永安桥为明代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所建,距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可以说这是市区现存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古代石桥。  资料上说:该桥为南北走向,原是为沟通古太平河两岸交通,方便人们来住及朝拜重胜寺而修建的一座古石桥。桥北一百余米处是规模较大的重胜寺。桥南十米处,原有一座楼阁,名曰穿心阁。为两层。上层供南海菩萨像,下层供送子观音像,据碑文记载:此阁创建于清代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阁与桥之间东侧原有一座钟楼,现残存三米高的挂钟石座两块。桥头原矗立两根涂色的……[详细]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旧址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旧址俗称“小灰楼”,位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中华北大街与兴凯路交叉口路,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小灰楼”因用水泥砌成,表面呈灰色而得名。全国解放前,小灰楼曾经历过三个历史阶段。日伪华北建设总署石门河渠工程处;1945年日军投降后做过1先遣军司令部;1947年11月石家庄解放,小灰楼成为首届0石家庄市委办公驻地,后移交给晋察冀边区银行使用。1948年,0人民银行筹备处从西柏坡迁至小灰楼。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这里正式挂牌宣告成立。同日,我国第一套人民币在这里诞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迁至北京,上世纪50年代,“小灰楼”移交给当地驻军使用。1999年,小灰楼被公布为石家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0月,人行石家庄支行收回小灰楼使……[详细]
339、铁狮子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铁狮子
  日军侵华时期,把铁狮子守护的庙宇原址改建成日军1,安放侵华战争中死亡的日本军人。日军投降后,此处成为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原貌荡然无存,仅留有铁狮子一对。华北军区烈士陵园有白求恩,马本斋等烈士的墓地和纪念……[详细]
柯棣华墓
  柯棣华墓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内,1982年7月23日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柯棣华(1910年一1942年)是印度医生,1935年参加印度援华医疗队,曾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晋察冀边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院长,1942年7月7日,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同年12月9日晨因癫痫在河北省唐县葛公村病故,时年32岁。为了纪念这位印度友人,当地军民将柯棣华的灵枢安葬在唐县南关的晋察冀烈士陵园内。1953年,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将柯棣华与白求恩的灵枢迁入石家庄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并列安葬于喷水池西侧。1970年6月,又将柯棣华墓迁至喷水池东侧,与白求恩墓相对应。1971年,在墓地两侧修建起画廊展示照片。1979年11月,在墓前广场中央树立起高2.7米的柯棣华全身雕像。1982年9月,为……[详细]

粤ICP备1300193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422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联系我们: QQ: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