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湛江市 > 麻章区旅游

麻章区旅游景点介绍

梁氏宗祠——甘霖抗日民众夜校旧址
  梁氏宗祠——甘霖抗日民众夜校旧址位于湛江市麻章区麻章镇甘霖村,东经110°17′40″,北纬21°18′17″。1939年,中共遂溪七小党支部的支仁山、招离、王国强等人按照遂溪青抗会的部署,通过梁子端(遂溪七小教师、甘霖村文人梁墨斋之子),到甘霖村开办抗日民众夜校,校址设在甘霖村梁氏宗祠(原永宁乡初级国民小学)。支仁山等人依靠村中贫苦农民梁甫、梁汝宏、梁汝新、黄南保、黄桂(黄良桂)、梁有以及妇女积极分子吴森(又称吴婶)、梁玉英等人,广泛动员群众参加夜校。夜校老师主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群众建立深厚感情。夜校采用自编的宣传抗日和革命道理的教材,教群众识字、唱抗日歌曲,讲抗日故事等,寓政治教育于文化教育中,发动群众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夜校还成立遂溪青抗会甘霖通讯站。不久,夜校和陈村仔夜校合办,……[详细]
湖光岩玛珥湖
  湖光岩玛珥湖,位于广东省湛江市西南18公里处,具体地址为湛江市麻章区湖光镇。湖面积2.3平方公里,湖深20多米,湖水由地下矿泉水和雨水组成,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湿玛珥湖,是中国玛珥湖研究的始发点,也是世界玛珥湖研究的关键点。玛珥湖是距今14—16万年前由平地火山爆发后冷却下沉形成的玛珥式火山湖,湖深400多米。湖水在四周火山堆的保护下,不受外界水系干扰,长期自然沉积形成的湖底沉积层,是十几万年地球演变留下的“天然年鉴”和“自然博物馆”。湖光岩玛珥湖近似圆形,东西方向最长1.9公里,南北方向最宽1.4公里,面积约2.30平方公里,分东西两湖,东湖小,西湖大,湖水水面标高23米,湖底标高1.0米,湖水最大深度22米。湖水温度从上到下逐渐降低,由27℃到17℃,湖水水质较好,清澈透明。环形火山丘呈……[详细]
湖光岩楞严寺
  广东省湛江市湖光岩风景区内的楞严寺经近年扩建修整,重现风采。寺堂结构平衡、深邃、严整统一,砖瓦木石所造的飞檐、门楼、台阁无不体现东方古典建筑文化的神韵。据志书载:湖光岩曾有陷湖、净湖之称。湖边楞严寺在隋代名曰“灵惠侯祠”,北宋靖康七年(1126年),有一位“擢拔流俗,足不入城市”的僧人孙琮,在此结草为庵,借白云岩洞为佛堂,供奉如来三宝佛,取名“白云禅庵”。此庵一直香火不断,到了清代才更名“楞严寺”。“楞严”二字取自佛教《楞严经》,表示佛法坚强的意思。寺堂内洋溢着浓郁的宗教气息,寺内环境幽静,绿树扶疏,古木苍翠,在庄严肃穆的寺堂外,却是一派轻松开阔的景象。绿地随缓坡舒展,奇树、怪石、盆景散见其上;四周回廊环抱,两侧轩榭相望,一曲曲古琴,一缕缕茶香,颇有情调。寺堂背后,由宋朝宰相李纲题写“湖光岩……[详细]
彭清斋夫妇墓
  彭清斋夫妇墓位于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湖光镇旧县村委会旧县村北罗岭,始建于南宋祥兴二年,清朝道光年间修缮,彭清斋夫妇墓坐西南向东北,为交椅形灰沙墓,有护岭、护手、护墙和山手。2010年被列为湛江市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白鸽寨遗址
  白鸽寨遗址,明清代建筑,位于湛江市麻章区太平镇通明村。曾是明代广东沿海六大水师营寨之一(其它五个分别是:柘林寨、碣石寨、南头寨、乌兔寨、白沙寨),现属湛江市太平镇通明港村。此地地理位置十分险要,三面环海,海面辽阔,是明清时代水师重镇,也是军事要塞。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在今广东省湛江市郊区通明港设寨(名白鸽寨)驻水师,拒倭防盗。清顺治八年(1651年)于此设镇守水师。康熙九年(1670年)于此筑土城、设官署、建炮台。 地处广东湛江城月河和通明河汇合处的通明港村,古称白鸽寨,曾经是明清时期水师重镇。该村共有四十八个姓氏共七千多人,村民间和睦相处,互通婚娶,亲密无间。据史书记载,明朝隆庆年间,倭寇贼船侵袭沿海,大肆烧杀掳劫,百姓惨遭匪患。为抵抗防御倭寇,朝廷便在通明港村沿海驻扎水师,……[详细]
湖光岩摩崖石刻
  湖光岩摩崖石刻位于湛江市郊区湖光镇湖光岩风景区内楞严寺正殿顶部巨石上,“湖光岩”三字系南宋丞相李纲题。湖光岩之湖,本为火山口湖,旧名陷湖、净湖、镜湖。道光《遂溪县志》载:建炎三年(1129年)“丞相李纲谪雷,爱其景致,题湖光岩三字与琮师,勒于石。”陷湖自此得名湖光岩,渐成粤西名胜。“湖光岩”三字,楷书,字高约0.9米,上款“建炎三年”,下款“李纲题”,是李纲在粤罕见手迹。原字本为阴刻,1976年,管理人员擅自以纸筋灰按笔划填充使似阳文,又在字四周加框边似匾,有失原风格。1986年与楞严寺同被湛江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湛江宣封庙
  湛江宣封庙在湛江市郊区太平镇明清两代雷州水师营地白鸽寨故地——通明港村。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白鸽寨把总童龙建,清康熙年间和民国36年(1947年)续有维修。庙濒雷州湾,东南向,四合院布局,通面宽12.3米、总进深48.1米,总面积591.63平方米。沿中轴线置三殿二拜亭、依次为前殿、硬山顶拜亭、中殿、歇山顶拜亭、后殿,均为砖柱抬梁式结构,布纹瓦,绿琉璃剪边。前殿廊柱础作八棱花篮形,门置四抱鼓石。两拜亭各以卷棚顶勾连中、后殿,独立成组。庙内现存明清碑刻7通、嘉庆铁钟1个、石雕惜字亭1座。神龛及坛前木雕有透雕、浮雕、圆雕多种,花卉鸟兽形象各异,反映出雷州半岛明清两代木雕工艺特色。中、后殿神龛楹联为当地名人手迹。中殿联为清道光三年状元林召棠手书,嵌“天后”二字:“海静波恬共仰天恩光普照;民安……[详细]
  宫保牌坊位于湛江市郊区硇洲镇上街村前。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奉旨为福建水师提督窦振彪建。为四柱三间冲天式石牌坊,通高4米、通面宽5.48米,明间宽2.8米、次间宽0.7米。方柱宽0.32米,平琢浑磨,无纹饰。坊檐下栱板浮雕二龙争珠图案。明间顶部镶“圣旨”石牌。四柱正面镶对联2副,内柱对联字迹已漫漶,外柱对联清楚可读:“麟阁勋崇万里鲸鲵皆摄魄”;“羊碑思永八闽貔虎尽铭恩”,落款为“道光三十年小春旦园继会题”。背面亦镶对联2副,内容与正面联相同。1991年湛江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茅氏家族墓地
  茅氏家族墓地位于湛江市郊湖光镇旧县村铁杷溪。有墓3座,自西至东排列:宋咸淳六年(1270年)十二月初一日吴氏二孺人墓;宋咸淳六年第十三公墓;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茅梅溪墓。三墓均以大石块叠砌成轿形作坟丘,俗称石轿墓。形制与碑志以茅梅溪墓较特殊。该墓平面圆形,直径9米,前置石望柱4根,柱高仅1.2米。墓丘(石轿)砌于墓堂圆心处,底平面长2.1米、宽1.55米,以5层石条叠砌作轿形,通高1米。四面均刻字:前刻“知县茅梅溪”,后刻“考梅溪公墓”,左刻“讳添舆任广西平乐府荔浦县主祭田十二石价银百两租钱六千文”,右刻“大明国朝洪武甲子年己未月丁未日孝男茅慈轻茅玉山茅举堂立”。茅梅溪,名添舆,遂溪县桥西村人,元末任广西荔浦县知县,卒于明初,行迹载道光《遂溪县志》卷八·仕籍,名作“添与”,误,应以墓石……[详细]
抗法斗争麻章营部旧址
  抗法斗争麻章营部旧址位于湛江市郊区麻章镇麻章墟鱼亭西街。原为武帝庙。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同治元年重修。四合院式建筑,抬梁搁檩硬山顶,前殿、拜亭、后殿各1座,通面宽19.35米、通进深24.10米,总面积466.3平方米。庙内现存同治元年、道光八年、光绪四年、光绪十三年碑刻各1方。1993年重建。法国强租广州湾后,纵兵深入,侵占遂溪县内地,遂溪县爱国官绅和百姓组成团练义勇6营奋起抵抗。麻章营营部设于武帝庙,义勇250人在其他各营支持下多次打退了法国军队的入侵,尤以11月5日“东菊”之战最为激烈,以250之义勇,抗击400法军,以土制武器对抗新式-,激战终日,毙敌8人,伤敌五六十人,“抬枪胜洋枪”远近传颂。现旧址为1993年重建。……[详细]
新坡村广济桥
  清湛江广济桥位于湛江市湖光镇新坡村。建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是当时雷州官道桥梁之一,有碑记建桥缘起。为19孔柱梁式石桥,又称“十九孔桥”。桥长41.80米、宽1.30米。主柱、辅柱、横梁相互穿插榫合,组成框架承托桥面。桥面共19段,每段均用玄武岩石板5条并排组成,两侧石条凿槽勾连,各石条又有榫铆与横托石梁上下相连,成一整体,结构科学,经久耐用,为湛江现存最完好之古石桥。1986年湛江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7月17日,被列入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广东海洋大学水生生物博物馆
  广东海洋大学水生生物博物馆始建于1991年7月,2004年7月迁入广东省湛江市湖光岩东广东海洋大学主校区内。馆内设有鲸类、爬行和两栖类、鱼类、虾蟹类、贝类、棘皮和腔肠动物,以及红树、海藻类等陈列室,具有“多”、“全”、“奇”、“珍”四大特点。多:馆内陈列的水生生物标本约三千种,其中有色彩斑斓的贝类一千多种,鲜明艳丽的鱼类九百余种,形态各异的甲壳类约四百种,多姿多彩的藻类近四百种以及其他淡水和海洋水生生物数百种。它们按分类系统陈列,整齐美观,构成了一个神奇的水生生物世界。全:一是品种门类齐全,既有鱼类、甲壳类和藻类,又有鲸类、爬行和两栖类以及棘皮、环节、海绵、腔肠等动物。二是种类来自世界各地,有南极洲的燐虾,北美洲的巨藻、南美洲的红鲍,又有非洲的鳄鱼、欧洲的牡蛎和澳洲的螯虾;有西、南沙群岛的珊……[详细]
湖光岩白衣庵
  白衣庵是湖光岩风景区里面的一个小小尼姑庵,镶嵌在崖壁之间,每次经过都会举目看看这白色的小庵门,给人的感觉清幽而安静。景点位置广东省湛江市延辉街西胡同……[详细]
14、宋皇碑
宋皇碑
  离井约50米就是有名的宋皇碑,碑高约1.2米,宽约1米,坚立于泥土中,碑文已被风雨剥蚀殆尽,只有三五个字尚可辨认,却不明其意,成了名副其实的天书碑……景点位置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硇洲岛宋皇碑……[详细]
宋皇井(八角井)
  •700多年的古井,井水清澈见底、清澈甘润,据说有转运、美容等奇用。景点介绍南宋时期遗留下来的传奇之井,当地老百姓管它叫马蹄井,亦称宋皇井。据历史记载,南宋右丞相陆秀夫、文天祥等官兵护送年仅11岁的宋瑞宗及其弟弟卫王赵昺从海上逃亡到硇洲时,兵驻赤马村。一烈马在村外山坡下用蹄刨出一小泉眼,继而被士兵挖掘成井。这便是马蹄井名字的来由。这口古井700多年来一直被岛民沿用至今,据说井水有转运、美容等奇用。井水深不足三米,清澈见底,从井里渗出的涓涓泉水流淌在井外的山洼地,清澈甘润,还有戏称说如果用井水洗手的话打牌手气特别好,好奇传言真假的话,大家不妨前往一试。 用时参考30分钟门票 免费开放时间 全天 景点位置湛江市麻章硇洲岛宋皇井……[详细]
海石滩泳场(那晏海石滩)
  海石滩泳场(那晏海石滩)是硇洲著名景点之一。很漂亮,只是交通很不好。需要从东海岛坐快艇去,票价18元。景点位置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海石滩……[详细]
广东海洋大学
  广东海洋大学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海洋局共建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是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学位授权体系的大学,是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范围的高校。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35年的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她是广东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发端,几经迁徙之后升格发展成农业部直属的湛江水产学院。1997年1月,由具有62年办学历史的湛江水产学院和39年办学历史的湛江农业专科学校实质性合并组建湛江海洋大学。2001年12月,湛江气象学校并入湛江海洋大学。2005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湛江海洋大学更名为广东海洋大学。学校坐落于祖国大陆最南端美丽的海滨城市——湛江市,校园总面积4892亩。现有的湖光校区(校本部)、霞山……[详细]
南亚热带植物园
  南亚热带植物园位于湛江市湖光岩畔,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属下的集科研、科普旅游、开发一体化的单位,是我国南亚热带作物重要的综合性科研基地,长期从事热带植物的引种和开发利用工作,其丰硕的科研成果,丰富的热带植物种质资源,使之成为湛江市乃至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湛江八景之一。植物园景色迷人,空气清新,四季花果飘香。收集和培育的热带植物1000多个品种、包括能让人们吃酸变甜的神秘果、具百果之香的鸡蛋果、“世界干果之王”澳洲坚果、“热带果后”山竹子以及味道奇特的毛叶枣、番荔枝、珍珠莲雾等热带水果珍品;有紫檀、油楠、印尼桂不等世界名贵树木,种植有胡椒、咖啡、檀香树、依兰香等香料饮料植物洧贝叶棕、糖棕等名贵棕榈科植物80多种,以及形态各异的沙漠植物和热带花卉400个品种。在参观植物园的同时,还可在果园采摘鲜……[详细]
19、东海岛
东海岛
  东海岛在中国雷州半岛东部,历史上属雷州府遂溪县辖岛。1958年东北大堤修建后方便了岛民出入,今属湛江市经济开发区,岛内主要通有东山、东简、民安3个街道办。地势东高西低,东为玄武岩台地,西为海积平原。东端距海滩2公里,有海拔111米高的龙水岭火山锥,面积500×500米,为火山碎屑岩及少量玄武岩构成,是天然航海陆标。蔚鶨港和北山港为岛内最大渔港。蔚鶨附近6.5公里岸线,水深26~40米,其中40米深水航道650米。岛内有尚待开发的土地40余万亩,地势平坦,标高4~14米,为地质坚硬的火成岩基地。地下水日开采量可达50万立方米。盛产鱼、盐,有庵里、红旗盐场,海水养殖以鲍鱼和对虾著称。海滩绵长且洁白。东海岛旅游度假区的海滩海水洁净,海沙粗细适中,松软洁净,且会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进行沙浴可以……[详细]
东坡荔园
  湛江市东坡岭农场位于湛江市西北郊区11公里处,相传宋朝苏东坡流放琼州时曾经过此处因而得名“东坡岭”。农场依托1700多亩荔枝园,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东坡荔园度假村”。度假村占地480亩,建有绿居、金湖乐宫、东坡饭庄、东坡品荔塑像、观荔阁、百花园、百果园、游泳池、溜冰场、迷尔居、钓鱼亭、凉亭、林居、林厅等设施等景点。园内景色幽美宜人,有“东坡荔园景胜仙”之美称。在那里,春天,尝试鲜嫩的“茼蒿”、“邓菊公”、“马齿苋”、“蒲公英”等多种具有保健功能的野菜,尽享紫薇花的娇艳;夏日,品尝岭南佳果——荔枝、龙眼;深秋,采摘鲜红、甜润的草莓;冬至,欣赏杜鹃花争艳斗丽的美景。这里,已成为生态环保教育、体能训练为一体的场所,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基地,是过乡村生活、旅游度假的“世外桃源”。在这里,可以放……[详细]

缁棷CP婢讹拷13001937閸欙拷 缁倕鍙曠純鎴濈暔婢讹拷 44010602000422閸欙拷

閸忓厖绨幋鎴滄粦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閸忓秷鐭楁竟鐗堟 缂冩垹鐝崥鍫滅稊 閹存垼顩︽笟娑毲�
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閿涳拷 QQ閿涳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