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介 绍 景福围局纪念亭在端州区培脚路北侧,东邻景福祠与崇德塔,建于1935年,为正方形结构,每边长7米,亭内主柱四根,檐柱四根。纪念亭内原来竖有“高要县景福围民国五年修复全围纪念碑”和“景福围维护七十二鱼涉诸公纪念碑”两块碑,现已移放在肇庆市博物馆的碑廊中。纪念亭现存完好,由肇庆市堤围管理所管理。广东肇庆市……[详细] |
![]() | 介 绍 护龙祖庙在端州区黄岗镇前村,始建于清初,同治十年(1871)重修。四周古树怀抱,环境清幽,有小溪潺潺流过,庙前远眺,田园秀色一览无遗。庙为三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面积136平方米,大门上方镶嵌楷书“护龙祖庙”石匾,前后殿为硬山顶,面宽进深均三间,建筑物前设“低头牵”,抬梁与穿十混合式梁架结构,两殿之间以平面方……[详细] |
![]() | 介 绍 龟顶山炮台在端州区西郊龟顶山上,建于1920年,是罗阳镇守使林虎在肇庆所筑的七座炮台之一。龟顶山在西江大鼎峡北岸,海拔230米,是肇庆西南的屏障,战略地位重要。炮台另配有三座烽火台和一座掩体工事。烽火台也在山顶上,相距36米,直径从3.8米到4.2米不等,青砖垒砌台壁;掩体则位于山顶东北面,在烽火台前沿稍低……[详细] |
![]() | 介 绍 安定郡祠碑原存放在端州区东郊渡头村梁氏宗祠内,现由肇庆市博物馆收藏。 碑原名“安定郡祠记”,高0.36米,宽0.50米,楷书,刻于宋嘉定十五年(1222)。此碑是当地仅存的宋代碑记,碑文记载渡头村梁氏始祖梁燮为宋咸平元年(998)进士,先后两次任端州刺史,他见这里山青水秀,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便将粤北南雄的……[详细] |
![]() | 肇庆古城墙位于宋城路,地处肇庆城区中心。据史料记载,肇庆始为土城墙,宋政和三年(1113年)将土城扩大,并筑为砖城。该城墙历史上虽然历尽沧桑也经过20多次修葺,但城墙和城门位置未改。宋代始建的城墙至今仍然保存完整,全国罕见。城墙周长2801.2米,高6.5—10米不等,宽8—18米,平面呈长方形,外为砖砌,内为夯土,是……[详细] |
![]() | 玉屏岩七星岩岩峰之一。与阆风岩对峙,中带横岭,状若列屏,四周陡峭,林木丛生。半岩有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三仙阁,阁外蹬道中有两凹穴,讹传为“神仙脚印”。有一大石半凌空间,以石击之,各处音响不同,名八音石,又称扶啸台。道边壁间,有清初岭南文学家屈大均等分韵赋诗纪游之石刻。右邻有峻石夹立如堵墙,中通束狭小径,仅容一人往来。顶嵌……[详细] |
![]() | 宋代名臣包拯,在肇庆任端州知郡事3年,为官清廉,大办实事,造福端州。当时居民因长年饮用不洁净的水,瘟疫、疾病时有发生。包拯发动群众在城区开挖水井7口。居民感激包公,将这7口水井称为包公井。肇庆的水井到了清末民初已数不胜数,基本上所有街巷都有饮用水井。由于包公井年代久远,7口井在何处,却鲜为人知。据元末明初郡人董源《义井……[详细] |
![]() | 城西清真寺在端州区康乐中路。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最初创寺于忠勇坊,后迁至现址。占地面积1285.2平方米,寺内有礼拜殿、两廊房舍等建筑,礼拜殿前檐石柱阴刻楷书槛联“勤念礼课斋,七日一朝须敬畏;守忠存仁义,六行三物贵真诚”。殿内其中四根石柱上阴刻回文古兰经。寺内还存刻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高2.23米、宽……[详细] |
![]() | 肇庆地处南亚热带,广东的中西部,北回归线横贯全境。此处湖泊密布,温度适宜,雨量充沛,森林植被覆盖率60%以上,大面积的茂密原始森林,到处飞瀑流泉,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是国际侯鸟迁徙的重要停歇地、繁殖地和越冬地。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是我国第一个国家自然保护区和中国第一批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环境的地形地貌具有多样性,既有一万多……[详细] |
![]() | 羚山炮台在端州区东南郊,西江羚羊峡入口北岸之羚山。建于1920年,是肇罗阳镇守使林虎在肇庆所筑的七座炮台之一。此炮台控制旱峡陆路及羚山峡水道交通的要冲,形势险要,这里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炮台主体建筑设在红岗制高点,以主体暗堡(母堡)为中心,在平面为长方形的阵地上按照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位分设四座较小的暗堡(子堡……[详细] |
![]() | 水月宫,位于肇庆市星湖中心区石室岩南麓,北靠崧台,面临红莲湖,曾因立有高6米、重7吨的铜铸佛像摩利支天而闻名省港澳和东南亚各国。水月宫原为观音堂,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但“频年为风雨所折”,后得官民“乐于趋事”,遂于明万历二年(1574年)冬“辟广升高,壮址展基”。据传,观音能显现32种不同的应化色相……[详细] |
![]() | 梅庵,在肇庆市西2公里梅庵岗,北枕北岭山,面对滔滔西江水,是岭南少有的千年古刹.梅庵始建于宋至道二年(996年).据载,唐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回新兴时路过肇庆曾在此山岗插梅为记.后来智远和尚为纪念先师,便在惠能插梅处建庵,取名梅庵,以示不忘.梅庵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四周筑有围墙保护.主体建筑由山……[详细] |
![]() | 阆凤岩旧名石角岩。是七星岩的最东峰。以道教经籍有“昆仑山三角,其一角干辰之辉,名曰阆凤巅”之说而得名。岩高耸如削,与玉屏岩之西峰对峙,气势雄伟;循玉屏岩南麓,可拾级而登,经玉皇殿东侧攀登峰顶,极目远眺,东望羚羊峡、鼎湖山,环视七星岩全景。岩东南北三面临水,溶洞特多。顶峰南面有无底洞,洞口直径约2米,深邃黝黑,蜿蜒曲折而……[详细] |
![]() | 崇禧塔在肇庆市东西江畔。始建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九月,万历十三年四月建成。建国后重修。塔高57.5米,砖木结构,平面八角形,外观9层,内分17层。内部运用砖拱设计,既美观又能减轻塔身的压力。塔基石刻须弥座上的浮雕,造像明朗,花纹精致,该塔与对岸巽峰、文明两塔遥遥相对,装点了江山景色。塔外观比例均匀协调,每层塔檐均……[详细] |
![]() | 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AAAAA ![]() 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位于广东省肇庆市。是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同时是首批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十大文明风景旅游示范点和ISO14000国家示范区。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由七星岩和鼎湖山两大景区组成,总面积20.61平方公里。主要景点有天溪十景、云溪十景、宝鼎园。早在唐代,继智常禅师开山创建白云寺之后,环山修起三十六招提,……[详细] |
![]() | 元魁塔在端州区东堤二路,南临西江。始建于明天启三年(1623),相传力渡头村梁挺芳、梁挺高兄弟同科中学、仕途畅通之时回乡所律,故名“元魁塔”。该塔高27米,平面八角形,外观七层,内为十层,属楼阁式穿壁绕平座砖石塔。塔基用石,塔身砌砖,各层于南北两面辟拱门,塔刹的覆盆与葫芦则是铁铸。该塔的造型,自下而上,每层高度按比例递……[详细] |
![]() | 白沙龙母庙在端州区西郊龟顶山东侧,南临西江,因庙址面临西江北岸的白沙滩,故名白沙龙母庙。白沙龙母庙始建于南宋咸淳年(1265-1274年),后历代有修葺,是众多的龙母行宫中,规模最大,也是唯一一间皇帝赐封的行宫。该庙现仅存牌坊、龙母亭及大殿的一部分,肇庆八景中的“龟顶松荫”和“白沙夜月”离庙不远。龙母亭建筑面积28平方……[详细] |
![]() | 纪念五君祠在端州区城北路,现端州医院内。建于1922年,原称三君祠,是为纪念在1915年的肇庆景福围崩决时奋力救灾的邓瑶光、凌福彭、叶兰泉三位英雄而建的;到1935年,又将热心当地水利事业的余汉谋和梁祖诰列进祠内纪念,遂改名为纪念五君祠。此祠在民国时期曾是肇庆景福围董事会的会址,祠内有不少水利碑记,现尚存碑记三通。19……[详细] |
![]() | 丽谯楼在肇庆市端州区城中路175号第一人民医院西地。这里是肇庆府衙旧址入口处,始建于1118年。古端州曾是宋徽宗赵佶的封地,赵佶继位后,亲笔赐书此地为“肇庆府”,当地守臣在府衙前筑高台盖此楼宇,用以供奉此御书,故此楼又称“御书楼”。明代重建时改称丽谯楼。楼建成后,置铜壶滴漏、乾宁铜钟、大藤鼓报时刻。1925年冬该楼曾为……[详细] |
![]() | 披云楼位于端州区人民中路以西的端州古城墙上,始建于北宋政和三年(公元1118年),楼高三层,当时是作为瞭望台而建造的,它由披云楼和炮台两部分组成,因楼矗立在城墙西段最高处常有云雾缭绕,因此得名。现在的披云楼是1989年重建的,楼高19.3米,其外形是仿照江西的滕王阁、湖北黄鹤楼和山西飞云楼而设计的,内部结构系钢筋混凝土……[详细] |
闂傚倸鍊搁崐鐑芥嚄閼哥數浠氱紓鍌欒兌缁垶宕濆▎蹇曟殾闁靛繈鍊曢崘鈧銈嗗姂閸庡崬鐨┑锛勫亼閸婃牜鏁幒鏂哄亾濮樼厧澧扮紒顔碱煼閺佹劖寰勭€n剙骞嶉梺璇插缁嬫帒鐜婚崸妤佸剹閻庯綆鍓涚壕鍏笺亜閺囩偞顥為悗姘炬嫹 闂傚倸鍊搁崐宄懊归崶銊х彾闁割偆鍠嗘禒鍫㈢磼鐎n偒鍎ユ繛鍏肩墪閳规垿鎮╁畷鍥舵殹闂佺粯甯$粻鏍蓟閻旇櫣纾奸柕蹇曞У閻忓牆鈹戦埥鍡椾簼闁挎洏鍨藉濠氭晲婢跺浜滅紓浣割儐椤戞瑥螞閸℃瑧纾肩紓浣靛灩楠炴劙鏌涚€h埖瀚� 闂傚倸鍊搁崐鐑芥嚄閼哥數浠氱紓鍌欒兌缁垶宕濆Δ鍐ㄥ灊闁哄啫鐗婇崐濠氭煠閹帒鍔氶柛鎾舵嚀閳规垶骞婇柛濠冩崌閹虫宕奸弴鐔蜂户闂佸壊鍋呭ú姗€鎮¢悢闀愮箚闁靛牆鍊告禍楣冩⒑缂佹﹩娈旈柨鏇ㄤ邯閺佹劙鎮欓悜妯绘闂佽法鍣﹂幏锟� 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閻ゎ喗銇勯弽顐粶闁搞劌鍊婚幉鎼佹偋閸繄鐟查梺绋款儑閸犳劙濡甸崟顖氬唨妞ゆ劦婢€缁爼鏌i悢鍝ユ嚂缂佺姵鎹囧璇测槈閵忊晜鏅濋梺鎸庣箓濞层劑鎮¢崒婊呯=濞达絽澹婇崕婊堟煙閸戙倖瀚� 闂傚倸鍊搁崐鐑芥嚄閸洖绠犻柟鍓х帛閸嬨倝鏌曟繛鐐珔闁搞劌鍊搁埞鎴﹀磼濞戞瑥浠╅梺閫炲苯澧柟铏耿瀵偊宕掗悙鏉戜患閻庡厜鍋撻柍褜鍓熼獮濠傗攽閸″繑鏂€闂佺粯鍔栧ḿ娆撴倶閿斿浜滈柡鍥ф濞诧箓寮查幖浣圭叆闁绘洖鍊圭€氾拷 |
闂傚倸鍊搁崐宄懊归崶銊х彾闁割偆鍠嗘禒鍫㈢磼鐎n偒鍎ユ繛鍏肩墪閳规垿鎮╁畷鍥舵殹闂佺粯甯$粻鏍蓟閻旇櫣纾奸柕蹇曞У閻忓牏绱撴担鍝勵€撶紓宥勭窔瀵鎮㈢悰鈥充壕婵炴垶鐟$紓姘舵煟椤撶儐鍎戠紒杈ㄥ浮椤㈡岸宕卞▎鎴炴闂備礁鎼悮顐﹀礉瀹€鍕叀濠㈣埖鍔栭幆鐐淬亜閹扳晛鐒哄ù纭锋嫹 QQ闂傚倸鍊搁崐鐑芥倿閿旈敮鍋撶粭娑樻搐缁€鍐ㄢ攽閻樺疇澹樼紒鐙€鍨堕弻銊╂偆閸屾稑顏�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