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要区旅游景点介绍
端石老坑洞遗址位于高要市金渡镇砚坑村,始凿于唐武德元年(618年),历代有开采。因年代久远,故称老坑。又称水岩,清康熙后又称皇岩。洞内原有飞鼠洞、东洞、正洞、洞仔、大西洞、水归洞等洞穴,现存大西洞和水归洞2个采石工作面。洞内石道是沿缓倾斜砚石层凿进,形成一个起伏曲折、多变的小型坑道,石道高0.7米至0.9米。老坑洞采石工作面都在西江正常水位之下,甚至低于西江河床。大西洞全长约135米,洞口与洞底高差为25.5米;水归洞全长约120米,洞口与洞底高差约20米。端石老坑洞遗址所产砚石石质细腻,娇嫩坚实,呈紫蓝色带青色。石品花纹丰富,有鱼脑冻、蕉叶白、青花、火捺、翡翠、鹧鸪眼、金银线、冰纹等石品,下墨、发墨快,为众洞之冠,被视为“砚中至宝”。清末开始停采近百年。1972年重新开采。2000年封坑至……
[详细] 上清湾古村位于高要城区西北面,临水靠山,周围红墙黛瓦的古民居如繁星点点洒落其间,错落有致,静谧闲适。这里有异国情调浓厚的中西合璧建筑天主堂,有体现纯朴民风民情的青砖古舍、麻石小巷、渔村古渡、古榕修竹。上清湾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吸引无数的远近游客前来探秘,近年来被诸多爱好摄影、绘画与旅游的人士所青睐,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曾前来拍摄专题节目。坑尾村古村落坑尾村,一个风景秀丽且民情淳朴的古村落,它因与岭南画派一代宗师黎雄才有着渊源关系而名声大振。走进坑尾历史文化古村,古色古香的岭南建筑群,独有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让人赏心悦目,叹为观止。是广东十大特色古村、广东省古色古香的岭南乡村以及名人历史文化旅游景区。景区内有黎雄才故居、郎官第、怡和堂书屋以及清代家庭、民国家庭、生产队队部等展示景观。……
[详细] 槎塘古村位于回龙镇北的香炉岗东北麓,全村共有83户,总人数303人,是远近闻名的华侨村,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村民全是由“九里一坊”儒家文化古村落黎槎村移居于此的苏、蔡族人后裔。槎塘村是一座典型的广府村落,规划布局实用美观、井然有序,文化底蕴厚重,2012年获“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称号。……
[详细] 蚬岗八卦村开村已有650多年历史,蕴藏着丰富的道家文化,是一个较典型的道家文化古村落。从空中俯瞰,该村像一只巨大的蚬盘在水中,岗顶环村古榕参天,村落的一幢幢房子构成一个个圆圈,结构整齐、地势天成、图案优美。该村依据“八卦”原理兴建,传说为诸葛亮的弟子设计建造,又被当地人称为“诸葛八卦村”。该村祠堂多且密集,沿3千米环村路分布,有“八卦十六祠”之称,2008年被评为广东省首批“广东省古村落”。……
[详细] 神符岩的千姿百态可以引人入胜,西流洚的悬崖飞瀑则使你留连忘返。西流洚位于活道镇迳心村凰岗坪之北。源于与新兴县交界的老香山系大端山麓的大端水,流经洞心、松坑、沙岗,汇合姚村、官塘之水,沿洞尾、迳心、岗坪、上环等村庄,从水口注入新兴江。大端水流至凰岗坪,由于地势急剧下降,分别以20米和50米的落差分成两级直泻洚底,形成近70米高,30—40米宽的巨型瀑布,浓雾腾空,蔚为壮观。在丰水期,水流湍急,飞溅的水花如云雾翻腾,隆隆的水声数里之外可闻,气势磅礴。由于长年累月的冲刷,急流中的花岗石大小不一,形状各异,高低错落,雪白闪烁,光滑可人。瀑布两岸的青山,是大片茂密的混合林,灌木、乔木相掺,阔叶、针叶相间,品种繁多。所以奇、险、美构成了西流洚独特的自然景色,观其瀑、探其险、赏其景、求其知,皆得兴趣。西流……
[详细] 高要巽峰塔俗称乌榕塔。位于高要市南岸街道乌榕村乌榕山。明天启四至七年(1624~1627年)建。该塔位于旧府衙东南方,为“巽”位,故名巽峰塔。为穿壁绕平座楼阁式砖木塔,平面八角形,外观七级,内13层,高39.2米。塔身各层腰檐与平座均以菱角牙子砖与线砖叠涩挑出。塔腔内设有神龛。底层对边距10.25米,开7个假门和1个登上二层的真门。每面门楣,按八卦方位分别用砖砌出八卦符号。塔身和菱角牙子砖抹白灰,角柱、门枋、阑额、线砖-灰。1997年维修。1989年肇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茅岗遗址位于高要市金利镇茅岗村茅岗山南北面的山脚下。年代为青铜时代早期。遗址面积两万多平方米。1978年发掘。文化层厚约1米。堆积中含大量贝壳及动物遗骸,包括有蚝、蛤、螺和猪、牛、鹿、羊、象、刺猬、青鱼、龟、鳄等。部分动物已属家养。还有两个个体的人类遗骸。发现干栏式木构建筑,有三组,平面为长方形,分左右两排竖木柱,间距为1.7米。其中甲组建筑残存木柱14根,左排6柱,右排8柱,柱距0.7米~1.4米不等,两排木柱相距1.64米~1.7米。木柱多有凿榫,榫眼中穿套圆木条,构成梁架和居住面,用树皮板、茅草铺垫居住面或铺盖房顶。出土陶器以泥质陶为主,器类有釜、豆、盘、钵、罐、器座、纺轮等,纹饰有绳纹、方格纹、复线方格纹、叶脉纹、水波纹、乳丁(鳖甲)纹、曲折纹雷纹等。石器有斧、锛、凿、镞、球、璜、环……
[详细] 明 高要 文明塔 位于高要市南岸镇的镇塘岗,为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肇庆知府郑一麟为振兴文风而建。因与肇庆府学宫文明门隔江相对,故名文明塔;又因建在镇塘岗,俗称镇塘塔。相传,凡塔上空乌云翻滚,肇庆必生风雨,故又称雨云宝塔。塔平面六角形,塔身外观七级,内13层,高45米,为穿楼阁式砖塔。塔基为石砌,塔刹为铁铸。底层南北对开一平门;西北面开一上落门,可循级壁绕平座盘旋登上顶层。首层边长6.8米,墙厚3.98米,二至六层开四门,第七层开两门。塔身用一顺一丁的青砖铺砌,中为泥浆粘砌,外表用灰浆砌缝,白纸筋石灰批荡。各层以菱角牙子砖与线砖相隔叠涩出檐。1986年、1996年两次维修。1989年6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龙公祖庙座落于钟灵毓秀的金钟山,庙中供奉的“护龙神石”因曾护荫过二人成为君王而闻名天下,有着“神石庇佑开南粤,龙公护荫出君王”的美誉。龙公祖庙内保存着从南宋期间流传至今的“千年传世龙签”,龙签由前人依据易数卦理,融汇道、佛、儒三家哲理编撰而成,内容包涵“因缘果报、道德教化、天道阴阳、人道仁义”,每签都蕴涵着大自然无限灵机。龙公祖庙右侧有一棵神奇的姻缘树。姻缘树已有二百多年树龄,期间经历三次灾难:雷击、火烧、刀砍,两树三次被摧毁,三次都在同一时间重生,如一双恋人般生死相随、坚贞不渝,令各地信众啧啧称奇。农历五月初三至初八是龙公开仓开库茶果节,其中包括开金库、派米、派利是、吃茶果等活动,都是龙公祖庙几百年传统习俗。地址:肇庆市高要市二0省道乐从镇以北类型:寺庙游玩时间:建议……
[详细] •黎槎古村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呈八卦形状,布局精巧,暗藏洛书河图的玄机。黎槎古村落位于高要市回龙镇北面的黎槎岗上。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南宋时期,由于该村没有水利堤防设施,低洼地带常受洪水淹浸,所以村民们多将房屋建于山腰上。因该山岗形体似凤,故又名“凤岗”。凤必朝阳,所以村民们都选择了凤岗的东面或东南面进行居住,祈求村庄不断发展壮大,期望族人的-越过越好。黎槎古村呈八卦形状,布局精巧,暗藏洛书河图的玄机,以中国古代儒家论述万物变化的重要经典——《周易》的八种基本图形,亦称八卦,即“-”和“--”的符号形状把房屋建在一座凤凰形的名叫凤岗的小山岗上。这些房屋依山而建,环水而设,以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等卦形排列,呈圆形分布,一座座一排排,一圈接一圈,玄机重重,风格独……
[详细] •紫云谷是端砚的发源地,景区内有古石磨、水车作坊遗址、老坑洞遗址、错落的瀑布群。景点介绍紫云谷是西江羚羊峡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内自然风光十分优美,由于这里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因此许多都市人都把此地当作回归大自然、保健养生的最佳生态旅游线路。在这里游客可以醉心于优美的大自然风景之中,呼吸山林中清新的氧气,弄瀑戏水、沐浴山泉,享受生活。紫云谷景区的四条豪华游轮是整个西江羚羊峡段唯一的旅游船只,游客游览完景区后,更可坐上游轮享受不一样的动态旅游。春夏之际更是烟雾弥漫,气象万千,让游客全身心感受羚羊峡峡两岸美景,并可观看到砚坑城墙、大小龙门、羚关古道、清风阁、晒衣坑、出入山虎口、文殊村等胜景。还有,紫云谷因出产中国四大名砚之首的“端砚”而闻名,中国品质最好的端砚都出自于紫云谷的……
[详细] 高要有名塔,各塔都有其不同的意义和建筑风格。挺拔向上,具现代气派的明珠塔和已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塔、巽峰塔呈鼎足之势,矗立于高要市城区,使这个新兴城市增添了绚丽的风采。文明塔始建于明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巽峰塔始建于明朝天启四年(1624年),成于天启七年(1627年)。乌榕塔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景区的乌榕岗上,建于明朝天启年间。明珠塔座落于高要市城区南岸镇沿江路东端的明珠广场,始建于一九九六年,为纪念修筑集防洪、交通、观光于一体的沿江路而建。……
[详细] 南宋以来,中原战乱,江南狼烟,赵宋族人纷纷南迁避乱,经绍兴、诸暨、福州、潮汕及广州、肇庆各地,尔后近千年生息繁衍至今,历尽沧桑。目前仅在高要莲塘一镇,就有赵氏一脉20000多人,与其先祖发祥之地东京汴梁(现河南开封)的赵氏后裔人数亦在伯仲之间。莲塘镇赵氏家族的始祖赵鼎,乃是宋太祖赵匡胤第15代孙,原籍河南省汴梁县,大元大德年间被授予肇庆儒学教授(相当现在的教育局长)。赵鼎先在肇庆城西居住,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占籍高要莲塘石巷村,为赵氏家族在肇庆的第一世族。赵鼎在肇庆共生有6个儿子,经过500多年的生息繁衍,后人主要分布在莲塘镇的石巷村、上巷村、柑园村、围安村等13条自然村,其中石巷村、上巷村、围安村现在居住的基本上都是赵姓人,连几岁的小朋友也都知道自己的先祖曾是“大宋天子”。石巷村现……
[详细] 高尔夫渡假村位于广东省旅游名城肇庆市之南岸高要市,由世界名将加利·皮亚(Garyplayer)设计。这个近乎天然的高尔夫球场建设良好,获得《中国高尔夫》杂志评为“97最漂亮景观球场”。肇庆高尔夫渡假村于1996年曾举办“富豪中国巡回赛”其中一站——“蓝带公开赛”,上述比赛的140位选手皆对该球场有很高评价,张连伟赢得该赛事冠军,更成为该球场的美谈。球场长6,592米(金色发球台),而由白色发球台起计的长度则为5,739米,至于红色发球台也可达至4,760米。球场内水障碍随处可见其中14个洞都是有水障碍的,水障碍既啬景观视觉效果,亦提高球场难度。各个水障碍虽然令球友又爱又恨,然而每个球友都很想去征服它们,看来该球场的吸引力便是贯于看来不难实质不易的玄妙之中。第7洞长384米、4标准杆,由发球台……
[详细] 民国13年(1924年)4月,端源乡农民公会在领村陈家祠成立。同年9月改名为端源乡农民协会,广东省中央农民部特派员韦启瑞、周其鉴、黄国侠等参加成立仪式。农民协会办事处设在陈家祠。该会领导当地农民开展了一场反剥削、反压迫的革命运动。陈家祠建于明代末期,民国15年被地主武装人员烧毁,现存门口及其两侧的断壁残墙。1927年9月13日,广东高要县农民自卫军和群众共1000余人,在0广东区委的指导下,集结领村,举行了武装起义。1927年4月16日,-反动派发动高要事变。30多名0员遭逮捕或被杀害,0党组织和农民自卫军组织受到严重破坏。幸免于难的0员、县农协会秘书许其忠和0广东区委派来的西江领导人黄学增、军事干部何遂等人,遵照0广东区委关于举行武装起义反击--政策的指示精神,在禄步召集干部和农军骨干开会……
[详细] 相传白鹤湖是白诸杨梅水、新桥珠江水的汇合处。湖边丛生芦苇,湖中的两个小土墩上常年都有群居的白鹤在生息。旺季时,白鹤在游戏,满湖一片白,故名白鹤湖。此湖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因有新筑之新江堤围穿过,大多变成了良田。后来土人在“三鱼旺”塘另设筑一墩给白鹤栖息,并且公议谁也不得捕杀白鹤。直至解放初,人们尚见有成群白鹤栖于此墩上,其源就是来自白鹤湖。宋仁宗景祐年间(1034-1037年),兴崇道教,各地名山多建有道观。时肇庆羚羊峡北山凹上的庆云观派首徒志慧道长来湖边的无名岗上,建了一间道观,观坐北向南,取面临之湖名,称白鹤观。志慧道长见岗形似鹧鸪鸟蛋,定其名曰鹧鸪岗。元朝统治者对人民非常残酷,顺帝至正年间(1341-1368年),各地人民揭竿反元。高要白土有夏杰等人起义,元统治者对人民……
[详细] 高要宝莲寺位于莲塘城区北面的宝莲台小山岗(又称龟岗)上,距市城区9公里,北有广东影视城相连,东与神符岩相望,拼成了0一线(宝莲寺、神符岩、影视城和莲江线)的游览之地。据高要县志载,宝莲寺建于宋朝开禧年间(约公元1205至1207年),距今已有790多年,属鼎湖庆云寺的分寺,先后于清康熙18年(1679年)、乾隆35年(1770年)、道光22年(1838年)进行了重修。几百年来,各地善男信女纷至朝拜,香火鼎盛。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因年久失修,逐渐坍塌。随着开放改革,神州安靖,四海昇平。为弘扬佛教,挽救历史遗产,众多热心人士提议重修宝莲古寺。经广东省宗教事务局批复,遂于1995年7月成立重新修建宝莲寺的筹建委员会。1996年2月举行奠基动工仪式,同年10月首期工程基本完成,再经历年的扩建,使宝莲……
[详细] 神符岩神符岩是高要境内很有特色的天然风景。据史料记载,高要名胜“首约鼎湖,次曰七星岩,又其次则神符岩之属”。随着行政区域的变迁,鼎湖、七星岩已划为肇庆市的端州、鼎湖两区,唯神符岩仍为高要所属。神符岩位于莲塘镇荔枝村北面的神符山,距市城区七公里,距广东影视城仅3公里,有宽阔的莲(塘)江(口)公路相连,交通十分方便。神符山山体略似旗帜飘拂,当地百姓称为旗山。该山因前面高耸而后坡隆起,折叠而下,下面呈三角形,与“神符”极为相似,故又称神符山。神符山的地构特别,上部为石灰岩、角砾岩的岩石构成,下部为土质,称为“土山载石”。近处实地观察,又有经风化后的土质覆盖于岩石之上,实是石载土山。山上林木茂密,郁郁葱葱;山下片片果园,溪水长流;山前是连成数百亩的水产养殖基地,静如明镜。山水相映,增添了神符岩的诱人……
[详细] 位于南岸镇陈孔村南象鼻山麓,因山体酷似象鼻而得名,自然景色怡人。1993年底已在象山山顶建成高要电视发射中心。景区内古树参天、林深树浓,各种植被景观不胜枚举。-苍茫之中,主要是原始次生林,森林覆盖率达91%以上。山上森林茂密,类型多样,植物种类繁多,是观光旅游度假领略回归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的最佳去处。象山是高要市城区最高点,在山顶上可俯瞰城区和西江两岸,是观日出的理想地点。……
[详细] 河台淘金游景区中国国内第一个可使游客体验淘金乐趣,极具特色的新景区,是广东省首个以淘金为主题的旅游景区。河台淘金游景区,位于肇庆有华南“黄金之乡”之称的河台镇内。该镇一九八九年建成的黄金矿,是国家大型金矿企业,年产黄金一点三吨,占广东省年产黄金量的百分之九十,是上海黄金交易所七个成员之一。 景区建在该矿中心,是昔日民间的开采热点。景区内设有黄金博览馆、黄金文化廊、矿洞探秘等景点。在此游人可以了解到黄金的生成、冶炼过程;看到世界黄金十大奇观;欣赏到不同的黄金文化;听到黄金的有关传说和昔日矿工的吆喝声、采掘爆破声。在矿洞探秘中还设有昔日矿山的米铺、饭铺、药铺、茶铺、酒铺等景点。在这里,游人能亲自下水,在淘金师傅的指导下掌握技术,到淘金涧里过一把“淘金瘾”,将金砂中的黄金淘出,然后交给炼金师傅冶炼……
[详细]
闂傚倷鑳舵灙缂佽鐗撳畷婵堜沪閻偆鎳撹灃闁告侗鍘藉畵宥夋⒑閸濆嫷妲归悗绗涘洤纾归柟鎯板Г閻撴瑩鏌涜箛姘汗闁活厼鐭傞弻娑樼暆鐎n偄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