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旅游景点介绍
时代:汉代类型:古墓葬地址:江西省新建县铁河垦殖场场部西南方的小土山上简介:位于新建县铁河垦殖场场部西南方的小土山上。山高30米,南北向长300米、东西向200米。山上有明显可见的大小古墓近百处,绝大部分是汉墓。古墓群山脚四周有人工开挖的水沟,形如护城河。山中大小古墓呈四级阶梯排列,层次分明,从外向里,从低向高墓葬规模逐渐增大,最高处外观为主墓,直径在50米以上的有三处。墓葬中的汉砖制作工整,纹饰清晰,除通常可见的铜线纹、几何纹外,还有许多特殊的纹饰。墓体结构统一,属同一时期有规划;有格局;有组织地官葬地。1987年公布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乐安王墓位于新建县望城镇花联村西约400米龙幡山。乐安昭定王朱奠垒,系宁献王朱权(明太主朱元璋十六子)之孙。生于明宣德元年(1426年),正统七年(1442年)封镇国将军,景泰三年(1452年)封乐安昭定王,弘治元年(1488年)因疾薨,享年六十二岁,葬于新建县望城镇刘坑村花坑山。其娶夫人十,生八子。该墓室用素面青砖砌成无梁卷拱式地宫,由甬道、前室、后室构成,前后室中间有两道青石双扇枢轴式大门,墓式左、右、后墙设有壁龛,自金刚墙下甬道。墓室全长19.83米,前室3.49,深5.77米,高3.27米。后室宽5.35米,深7.95米。高4.13米,甬道宽2.15米,深6.11米,墓室总面积约70余平方米。该墓1987年2月被盗,后经抢救性挖掘,墓0土了金饰品、铜器、玉器,瓷器、锡器及彩绘陶俑等大……
[详细] 时代:现代类型: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八一广场西侧(八一大道中段)简介: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馆旧址位于南昌市八一广场西侧(八一大道中段),始建于1968年10月,抽调当时全省著名建筑设计专家集体设计,始用名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馆,1971年称江西省展览馆,1973年称江西省革命历史展览馆,1978年称江西省革命博物馆,1980年称江西省展览大楼,1984年称江西省展览馆,1992年起更名为江西省展览中心至今。旧址建筑座西朝东,平面呈“山”字形,内部共六层(地面五层、半地下一层),有电梯可直达顶楼。总占地面积18722.3平方米,建筑总面积38000平方米。建筑正面是四个灯塔,正中柱廊上方嵌有七块石质浮雕,集中反映中国革命七个重要的里程碑,所有外墙均采用江西景德镇特制的米黄色……
[详细] 时代:1922年类型: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地址:南昌市西湖区罗家塘82号简介:松柏巷天主堂位于南昌市罗家塘82号(原为松柏巷57号),是由法国传教士孟德良于1922年主持建立,全名为“圣母无原罪堂”。天主堂坐东朝西,占地总面积(含附属建筑)达10000平方米,后范围逐渐缩小,现占地面积约为2600平方米,其中教堂建筑占地面积1363平方米。松柏巷天主堂的主体建筑为罗马式风格,是天主信徒们集中做礼拜祈祷的场所。1927年8月1日凌晨,参加南昌八一起义的叶挺部队第二十四师第七十一团向驻守在天主堂的敌第六军第五十七团发起进攻,经过激烈的战斗,起义军攻占了天主堂,消灭(其中大部分俘虏)了全部敌军。“文革”期间,天主堂曾一度关闭。现天主堂属宗教部门管理和使用,教堂大楼也按宗教习惯于周日上午开放,……
[详细] 叶挺指挥部旧址位于南昌市苏圃路1号南昌二中校园内,建筑保存完好,旧址占地面积402.25平方米。叶挺指挥部旧址是一座平面布局对称的工字形楼房,两层砖混结构,座北朝南,外墙为青砖绵砌的清水墙,屋面为木人字梁结构,上铺传统小瓦。叶挺指挥部旧址建于1925年,为心远学校教学楼。1927年7月下旬,叶挺率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从九江来到南昌,将师部设在这里。7月30日下午,叶挺在这里的二楼会议室召开全师营以上军官会议,传达南昌起义的决定并布置了战斗任务。起义胜利后部队改编,叶挺任第十一军军长,这里便成了第十一军指挥部。起义军南下广东后,这里仍为学校。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7年,人民政府将旧址内两间教室交八一起义纪念馆布置陈列并管理使用。1982年文化部以(……
[详细] 世大夫第古宅位于安义东南约10公里的西山梅岭之麓、石鼻镇罗田村委会罗田自然村内。由罗田富商黄秀文于清乾隆辛巳年(1762年)创建。2006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幢私宅占地面积44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中有三幢房子,每幢即是单独的建筑,前后幢又相互依靠,紧贴而建,使之相连接,串在一条轴线上纵向排列着,成为面阔三间进深11间之深。“世大夫第”古宅主体建筑坐东朝西,八字形门。紧靠着这幢建筑的北侧是由四幢古屋组成的纵向排列相串而成的房子,再北侧仍是由四幢古居串成的房子。上述共11幢房屋组合在一块,外观上就是一座特大型的房屋。高门大户,就是这幢古屋的正大门的特点,主屋的正大厅由于跨度大,木架结构上采用了穿斗式与抬梁式结合,形成一个高旷的大厅堂。在靠近天井的部位还采用了卷棚式,起到扩大空间的作用,……
[详细] 澄碧湖公园是江西省南昌县城一座以休闲娱乐为主题的多功能生态公园,于2004年6月1日建成对外开放,供市民休闲娱乐。澄碧湖公园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莲塘镇,总面积1500亩,是江西省南昌县城一座以休闲娱乐为主题的多功能生态公园,于2004年6月1日建成对外开放。公园分南北两苑,南苑又名文化广场,面积120亩,四面环水,三桥贯通,供市民休闲娱乐。北苑紧靠澄湖北大道行政办公区,规划面积238亩,以-升旗、休闲观光等功能为主。公园东西两侧设置了40至60米宽的滨水景观绿化带,配以石径游路、木亭栈桥等。公园中心建有湖心岛,占地50亩,设置了一套齐全的健身设施,种植了大量观赏花卉树木。公园安装射灯、景观灯、泛光灯2400盏,种植樟树、八月桂、银杏、乌桕、杜英等大乔木3800多株,灌木造型1.5万㎡;公园……
[详细] 青云谱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区的南部,因境内的“青云谱道院”而得名,有“英雄城南大门”之称。青云谱为八大山人故居。青云谱原是一处历史悠久的道院。相传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周灵王太子晋(字子乔)到此开基炼丹,创建道场,“炼丹成仙”。西汉时南昌县尉梅福弃官隐居于此,后建梅仙祠。晋朝许逊治水也在此开辟道场,始创“净明宗教”,易名为“太极观”,从此正式形成道统,属净明道派。至东晋大兴四年(321年),为道士许逊之“净明真境”,唐贞观十二年(641年),刺史周逊奏建,名“天宁观”。大和五年(831年),改称“大乙观”,由道教天师万元振在此修道,至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敕建为“天宁观”。唐太和五年(831年),刺史周逊又易名为“太乙观”。宋至和二年(1055年),又敕赐名为天宁观。历代屡废屡建。清顺治十八年……
[详细] 李渡烧酒作坊位于江西省南昌进贤县。该作坊从元代一直持续到近现代。遗址考古勘探面积1600平方米,2002年考古发掘面积300平方米。揭露的文化堆积主要为元、明、清遗迹与遗物。其文化堆积的11个层面分为南宋、元、明、清、近代、现代6个时期,未见南宋遗迹,其余5个时期的酿酒遗迹有水井、炉灶、晾堂、酒窖、蒸馏设施、墙基、水沟、路面、灰坑、砖柱等。水井位于李渡烧酒作坊遗址。遗迹中心部位,始建于元代,后经增高,深4.25米,六边形红麻石井圈,口径0.66-0.72米,井台三合土筑。炉灶始建于明代,红石与青砖砌,长径2.80米,短径1.42米,残高1.98米,烟道位于头端两侧;灶前操作坑呈“凹”字形,长2.70米,宽1.60米,深1?84米。晾堂2处,明代晾堂50平方米,清代晾堂40平方米,卵石与三合土……
[详细] 邓家牌坊坐落在石鼻镇邓家村,为黄氏贞节坊。建于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坐南朝北,高7米,宽6米,花岗岩梁柱,三门四柱,上嵌青石匾额:“柏节清操”。牌坊上镌刻着龙凤狮云月及人物等图案,形象生动,线条流畅。柱额正面镌刻有阴文楹联:“数十年冰心一片,百千岁国宪长垂”。为南昌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考黄氏,名桂兰,系出罗田居水南,16岁嫁邓村福生(沐英公),生二子一女,性禀静,婉课女,红谨言笑,箴妇德,实称贤内;忠厚待人接物,遇灾荒,减价出粜,轻财重义,济贫困,周困乏,尤女中君子。无何变化不测,年方二十有八,丈夫病故,五十有五,二子继亡,经多方挫折仍显母节。松柏之姿,阅霜逾茂;金石之质,垂久弥坚。享高寿而终。……
[详细] 京台古戏台坐落在石鼻镇京台村,始建于清乾隆十年(1745年)秋,占地86平方米,坐南朝北。民国六年(1917年)曾修葺一新。1968年重修。台为四阿顶,砖木结构,平面布局凸字型,内梁架为穿斗式,中设有藻井,采用如意计拱造型,台高7.8米,宽10米,深8.5米,整个造型具有典型的清代江南农村风味,是迄今保留完好的京台庙宇建筑群内的建筑物之一。为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2月,公布为江西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时代:清代类型:古建筑地址:江西省安义县城解放路魁星阁旧名青云楼,原位于龙津镇,在县治南门内儒学东南,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建,有青云楼阁之称,为龙津八景之一。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知县文廉拨款移至县城外东南隅(今址),更名魁星阁,坐南朝北,后几经沧桑损毁,1983年至1984年,省文化厅、县政府拨款3万元重建,模拟仿木结构,凝柱大门,栏杆藻井,仿琉璃水泥瓦面,歇山重檐,青石狮独尊,魁星焕形,石阁生辉。2005年又争取上级拨款修缮,翻修阁顶,全部改用琉璃瓦,更加神彩怡然,再展新姿。为县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详细] 文峰塔原名龙文塔,位于潦河北岸安义大桥东约110米处。始建于明崇祯二年(1629年),由吏部郎中徐大相等倡建,建至五级,款尽停工。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知县宫大鹏续建七级六棱砖塔,塔形如笔,谓之“文风”,谐音曰“文峰塔”。塔高23米,逐层有板梯迭上,可极目远眺。1978年,塔顶柱糜烂,县政府拨款重修,外涂丹垩,恢复原貌。1989至1991年全县各界人士损资17万元修缮后,更加凌宵超逸,灵光粲然。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营盘山文化遗址代:西周类型:古遗址地址:江西省安义县石鼻镇石鼻镇堎上村东500米简介营盘山遗址位于江西省安义县石鼻镇堎上村东500米,为丘顶平台,平台四周土夯成围墙,南北长78米、东西宽70米,遗址西面高出稻田10米,面积5460平方米。1983年调查并采集到标本有陶垫、陶网坠、陶拍、石锛、石凿、石棒、青铜斧等。……
[详细] 八保山文化遗址位于万埠镇八保山上,面积约2万平方米。1982年采集到锥形、柱形、扁形器物脚,有云雷纹、Z形纹、圆涡纹和附加堆纹硬陶片;有石刀、石斧等磨料工具。经考证,陶片为直口尊、罐、器、鬲残片,系商周时期器物。……
[详细] 孙虑城文化遗址安义县城东郊4公里的凤凰山上徐自然村北,有三国时期东吴黄武七年(228年),吴王孙权之三子建昌侯孙虑建造的孙虑城。距今1778年。《三国志》及《太平寰宇记》载。黄武七年(228年),孙权之三子-爵建昌候。黄龙二年(230年),吴丞相顾雍、尚出仆射等重臣上疏奏请孙虑应为镇国大将军,孙权允准。于是孙虑开府治半州(今九江以西大部地区),因九江、彭泽、湖口一带属当地吴国水师基地,鉴于吴将陆逊石亭(今安徽潜山)战役,孙权不得不在其水师重区的周边山区设立军事据点,故而孙虑城因谋而立。孙虑城面积50亩,城高两丈,宽一丈余,为土筑而成,置东西南北四门,其东门有大石阁,西门有白马殿,南门有石井、北门有池塘。北门城外有一土墩,名“木鱼墩”,传说为守城军士的岗哨。南门有石井,冬夏不涸。后来将其重新清……
[详细] 彰灵岗文化遗址位于安义县城北1.5公里的丘陵地带,为东经115°32′,北纬28°51′,遗址复盖面积约为方圆10多华里,1988年在此发现旧石器时代石器,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发掘鉴定为我国旧石器时代石器,距今约5万年。1988年9月,安义县食品厂青年职工“考古迷”胡贤钢,在位于安义县城北1.5公里的彰灵岗(安义名胜称之为“九龙奔岗”处)发现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同年12月22日送北京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鉴定。1989年5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派专家和江西省考古队来安义发掘考察,历时近1个月。为确认这一科学发现,为寻找更多佐证,考古人员查阅了《安义县志》、《安义土壤志》、《安义-》以及安义气象等有关资料,走遍了县城北彰灵岗、城东凤凰山、城西台山、城南……
[详细] 文港是北宋宰相、著名词人晏殊和北宋著名词人晏几道的故里,晏殊身居相位,他“开一代词风”,成为婉约词派的创始人,被推为开创临川文化的领头雁。晏几道将婉约词风推至顶峰。以“二晏父子”为北宋杰出的文化代表,将宋词小令推进一个新的艺术里程碑,加上后来晏殊门生:欧阳修、王安石、曾巩等一大批临川籍的政坛文豪,形成了江西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佳誉。祠堂建于晚清,二进五间,220平方米,是晏氏家族祭祖拜堂的场所。唐代诗人戴叔伦“黄鸟数声催柳变,春溪一路踏花归”的诗篇,说的就是今天文港晏殊村的景致。……
[详细] 该馆布置五大陈列馆,以毛笔为纽带,以文化、艺术、研究为核心、全面展示五千年来毛笔为中国文化、政治、经济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其中,典籍陈列、名人手稿、历代毛笔、名人字画让游客一饱眼福。……
[详细] 大石脑位于进贤县南台乡西北部的大石村。处军山湖南端,为湖滨半岛,面积约800亩。大石脑突出湖岸,三面水绕,红壤夹层,重重叠叠。远看似一条巨大的卧龙,又似一条巨鳄爬在军山湖水边,山丘上植被郁郁怱怱,湖拥抱着山,山点缀着湖,山因湖而青翠,湖因山而碧绿,湖光山色,相映成趣。这里鱼翅鸟鸣,动植物种群丰富。春有山花白鹭,夏有湖水纳凉,秋有米酒大蟹,冬有大雁天鹅。大石脑属热带湿润气候,日照充足,无霜期长,适宜水上运动。这里有滨湖悬崖、沙滩、树林,地形独特,环境清幽。特别是大石脑北部有天然的砂石湖岸线,被曲折的山崖弯成一个个清幽的小湖湾,似世外桃源,是游客休闲,纳凉的最佳场地。大石脑目前开发的服务项目有:餐饮住宿,会务大闸蟹销售,垂钓,水上观光,水上系列运动等。大石脑一带的民间习俗主要有:划龙船、民间彩灯……
[详细]
闂傚倷鑳舵灙缂佽鐗撳畷婵堜沪閻偆鎳撹灃闁告侗鍘藉畵宥夋⒑閸濆嫷妲归悗绗涘洤纾归柟鎯板Г閻撴瑩鏌涜箛姘汗闁活厼鐭傞弻娑樼暆鐎n偄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