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大埔县旅游

大埔县旅游景点介绍

  大埔维新楼位于大埔县枫朗镇。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楼的外形似一个大园柱,直径48米。中间是一直径24米的圆形天井。楼高三层12米。每层楼24间房舍,共计72间,组成一座高大壮观的环形楼,酷似一座堡垒。墙身厚而坚实,有收分。楼底层墙厚1.5米,是糯米糊混石灰沙土打夯而成的,第二层稍薄,第三层墙厚0.75米。楼顶用木构架,上盖灰瓦。整座楼仅有一大门出入,门框为花岗岩石,高2.55米、宽1.75米。门石厚0.32米。门板厚0.09米,外钉铁皮。门楼顶端设一蓄水池,有孔通至门顶。二、三层楼墙体遍设枪眼。天井内有饮水井一口,大门的正面设一大厅,这是供族人议事、婚丧喜庆及其它活动用的。……[详细]
  大埔 土围楼位于大埔县大东镇联丰管理区大丘田村。建于明代万历年间,距今约有400多年的历史。迄今坚固完整,内住20多户。整座围楼占地面积2300多平方米。环形建筑,内外三重连成一体,中间空地283.4平方米,为围内公用大院。该围属土木结构,墙身用土石夯实墙体。底层外墙厚3米,顶层墙厚1.3米,楼顶木梁灰瓦,中间天井用鹅蛋石拼砌成古钱币形状图案,天井内置一口10多米深的饮水井。楼高略呈梯形,内矮外高:内围一层计30间;中层二层楼计60间;外层高11米,三层楼计120间;全楼共210间。围楼带有防卫性的设施:只设一大门供众人出入,大门板钉上坚厚的铁皮,门顶有一蓄水池,底层外墙不设窗户,二、三楼墙上设有内小外大呈三角形的枪眼。……[详细]
  大埔文武阁 位于大埔县城五虎山麓穿龙窠口。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内祀文武帝及魁星。民国十四年(1925年)重修。阁身呈方形,砖石土木结构,高三层15米,底层通面宽12.8米、通进深12.75米。重檐歇山顶。屋脊置宝珠双龙戏珠。龙身长3米。宝珠与龙身均用彩色瓷片镶嵌而成。脊左右两边灰塑卷草,颇具民族特色。阁身尚完整,沿阁梯而上至顶层,凭窗俯瞰,可纵观大埔县城全景。1985年大埔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奕世流芳牌坊(节烈坊)
  奕世流芳牌坊又称节烈坊,位于大埔县湖寮镇龙岗。清乾隆二年(1737年)为表彰吴伯灵之妻蓝氏而建。坊分两层,高7米、宽5米,土木结构,四柱三间三楼。牌坊以四柱作基座,左右两柱以砖块砌成,正中两柱以木顶立,形成中间一大门,左右对称两小门。以灰瓦盖成飞檐高翘楼阁式的屋顶,顶底以木凿制梁柱支架并列而成,明间上下有两块木匾,上匾刻“恩荣”,背刻“贞孝”字样。下匾正反两面均刻“奕世流芳”四个大字。两旁有云、龙木刻及人物木刻。工艺精致,古朴大方。蓝氏幼时许配吴伯灵为妻,但还未成亲吴伯灵先死,蓝氏以“嫁夫从夫”的传统观念,守孝3年,矢志不嫁。1989年6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翁万达墓
  翁万达墓位于大埔县三河镇的凤翔山麓。坐西向东,墓地面积2400平方米呈梯形,长16.25米、宽11.1米,水泥灰沙构筑。花岗岩石墓碑,高1.6米、宽0.78米,碑文:“明赐进士出身资政大夫兵部尚书赠太子少保谥襄敏崇祀名宦乡贤东涯翁公墓”。墓基下置一方圹志。墓前立有高大石人、石马、石羊、石豹四兽。墓曾被破坏,1985年修复。墓的左侧建有陈列室。翁万达(1496~1551年),字仁夫,号东涯,揭阳举登村人(今属汕头市郊),明嘉靖五年进士,先后曾任四川按察使、陕西布政使、兵部尚书等职。1985年大埔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吴六奇墓
  吴六奇墓位于大埔县湖寮镇。1961年发现并清理,地面仅存石人、石兽共四对,现竖立在大埔影剧院门前。出土器物有墓志铭一方,鎏金铜冠一个,朝带铜饰四件,腰形玛瑙饰一件,陶明器235件,各种陶俑31件。墓志铭上弧下方,石灰岩,长1.35米、宽0.65米。首端正中篆刻“谕祭”两字,字边阴刻双龙。吴六奇(1607~1665年),广东丰顺人,附南明桂王朱由榔为总兵。顺治七年(1650年),尚可喜攻韶州,他率部迎降有功。得到康熙皇帝的破格赏赐,“三晋官衔”一品荣封。1985年大埔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枫朗墓群位于大埔县枫朗镇王兰村金星面山、仙子下村、屋背岭、斜背岭。1982年发现。1986年清理墓葬22座。墓葬分布在山顶和东南坡,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最大的长2.7米、宽1.2米,最小的长1.3米、宽0.5米。方向不一,在95°~327°之间,尸骨无存。随葬品放置在墓坑一端、一侧或中间,数量不等。陶器以泥质陶为多,夹砂陶略少,器类有尊、壶、豆、钵、罐、釜、纺轮、环等,纹饰有条纹、方格纹、曲折纹、梯格纹、菱格纹等,其中尊、壶、豆、钵及少量罐施酱黄釉、酱褐釉和酱黑釉。有31 件陶器上刻划符号,其中7件刻划两个相同的符号。石器种类有戈、矛、镞、锛、凿、刀、砺石、环、玦等,以锛的数量最多,戈的型式多样。玉器有环、玦两种。一号墓与二十号墓墓坑宽大,随葬品中可见有兵器、工具和装饰品,推测可能属于夫……[详细]
  大埔光德窑位于大埔县光德镇。年代为清代嘉庆、道光年间。1987年发掘。在九社下窑清理一座窑炉,属阶级式龙窑,残长8.72米,宽4.28米,窑内分三间,每间有砖墙相隔,下面设有火孔,尾间后壁有14个烟口。富岭柯树坷清理一座窑,用泥砖结砌窑壁,长2.5米,宽3.74米,前端有一条横长方形火沟,前后壁各设一排九个通风口或烟道。两地烧造的瓷器产品大致相同,主要有碗、碟、烟斗等,青花纹饰有山水、花卉等。……[详细]
鱼鲤村窑
  鱼鲤村窑位于大埔县三河坝镇鱼鲤村三斤税山坳。年代为明代中期。1986年发掘。清理一座阶级式龙窑,窑壁用泥砖叠砌,火膛和窑尾已被毁,残长6.32米,宽2.8米,窑室分三间,每间有砖墙相隔,各间窑底的坡度均不同。出土瓷器有双耳瓶、罐、碟、碗、三足炉等,釉色青灰或青绿色,碟内底多印吉祥文字。是一处仿龙泉窑的瓷窑。……[详细]
和尚岭遗址
  和尚岭遗址位于大埔县桃源镇桃星老虎坑。年代为商时期。1982年发现。遗物分布面积4000平方米。出土陶器有釜、罐、壶等,纹饰有绳纹、篮纹、重圈凸点纹、梯形纹及刻划曲折纹。石器有锛、刀。位于大埔县桃源镇桃星老虎坑。年代为商时期。1982年发现。遗物分布面积4000平方米。出土陶器有釜、罐、壶等,纹饰有绳纹、篮纹、重圈凸点纹、梯形纹及刻划曲折纹。石器有锛、刀。……[详细]
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
  1964年 大埔 “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位于大埔县三河镇笔枝尾顶。建于1964年。碑呈四方形,高15米、宽4米,用35种各种造型的石块及356块花岗岩石条砌成。占地面积716平方米。碑身正面镌刻着朱德题:“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的正楷鎏金字。碑座上刻着第二师师长周士第撰写的碑文。碑座立在平台的中间,上平台长8.4米、宽12.4米;下平台长35米、宽25米,缝口细密,平台全部用花岗岩石条铺成,平台外沿周围竖着石栏杆,建筑雄伟壮观。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军挥师向闽西上杭、永定、长汀及广东大埔进军,准备占领潮州、汕头。9月下旬途经大埔三河,朱德副军长率军3000扼守三河坝,与国民党钱大钧部英勇激战三昼夜,给敌人沉重打击后撤出,转战湘粤各地。为纪念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19……[详细]
丝纶世美牌坊
  明 大埔 丝纶世美牌坊 位于大埔县茶阳镇大埔中学校门口。建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为当时江西按察副使饶相和任中书舍人饶与龄父子进士建。十二柱三间三楼石牌坊,高12.5米、宽4.65米,底有4条横石条作基座,座上立5.3米高的4条正柱,8条附柱。正楼飞檐高翘,有石雕斗栱、屋盖,下雕双龙腾云匾,双面阴刻“恩荣”两字。两旁镶嵌有人物石雕匾6块;枋额正反面分别阴刻“父子进士”、“丝纶世美”;最底层的一条石浮雕,正面双龙戏珠,背面双龙衔花,两端均装饰双龙图案。两次间石枋镌刻有浮雕,右侧双狮滚球、左侧花鸟动物;镶麒麟石雕匾。牌坊结构严谨,造型美观,雕刻工艺精湛,是粤东古建筑石雕艺术珍品。1989年6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西岭书法公园
  西岭书法公园位于大埔县城西北片,北环公路中间濒河地段,东临下坜西山岭延线,南至河头村北环路,西至寨上、双圹,北至妙福寺牛黄下,规划用地面积约2475亩。公园三面环山,北环公路及梅潭河环绕其间,山清水秀,山环水抱。书法公园规划书法区、登山健身区、农业观光区、祈福区四个景区。规划设计主要体现四个原则:一是彰显生态文化的原则。注重营造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客家风情,将地域的文化和自然景观融入到公园要素中,突出地域的生态和文化,展示客家风采。同时,在南门入口书法区,设置当代名家(省级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以上)书法作品100幅,东门入口将设置中国历代书法经典80幅,东门到南门将设置唐诗宋词各100幅碑廊。二是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营造足够的休闲、运动的山、水空间。三是遵循生态、自然、康体的原则。以自然山体……[详细]
134、北塘古村 AAA
北塘古村
  北塘从宋末元初建村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2014年,北塘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千年岁月的痕迹,在北塘村随处可寻:700多年的受祜堂、400多年的绍知堂、360多年的志事堂、200多年的谦受堂、建于清光绪末年的辅德堂,还有700“高龄”的古树、数百年的古井、古庙宇等。据统计,目前,北塘村有保存完好的元、明、清民国时期古民居共计20多座,建筑总面积三万多平方米。……[详细]
江畔人家休闲度假区
  青溪镇溪口“江畔人家”休闲度假村,位于汀江河畔,依山傍水,风景优美,风光旖旎。市青溪镇建设美丽乡村示范点的招商引资项目,计划总投资2亿元。景区自2013年10月对外开放以来,受到了游客的青睐。 景区现已建成产品加工、餐饮接待、观光休闲区、大埔特产展示购物商城、梅州工艺奇观异石总汇,会务商住、江畔绿道、休闲景观、游客接待中心、登山公园、天然游泳池、大森林别墅群、室内羽毛球网球场馆、水上游乐园等,于2014年12月获批光甲AAA级旅游景区。……[详细]
茶阳古镇
  大埔茶阳古镇位于汀江下游,毗邻福建永定,原为大埔县老县城,建于明嘉靖年间,至今已有470多年的历史,历来人才辈出,境内人文景观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父子进士”石牌坊、古城墙、关帝庙等文物景观,镇府内由第一任县令栽种的古榕树更是郁郁葱葱、枝繁叶茂,象征着茶阳的繁荣与昌盛。2000年5月,该镇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花环龙)”。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便利的河流和陆路交通,曾造就了茶阳古镇商贾云集、贸易繁荣的繁华盛世。古镇依河而建,四面青山环抱,绿水缠绕,老街商铺鳞次栉比,房屋属砖木结构,黑瓦灰墙,木板骑楼,杉木铺面,处处显露出古朴情韵。……[详细]
137、海源楼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海源楼
  海源楼位于大埔县百侯镇侯南村,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坐北向南,建于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为杨潮南在马来西亚经商兼做“水客”赚得巨款所建。该建筑系一座典型的中西合璧作品,外形欧式,内为中式。平面布局呈长方形,高三层,前后均有很宽的走廊,柱子有圆有方,为钢筋混凝土浇筑。大门设计为欧洲教堂风格,屋顶继承了客家民居建筑特点,呈“人字形”,二、三楼室内为木构件组成。占地面积696平方米,建筑面积752平方米。……[详细]
田家炳祖居(拱辰楼)
  位于高陂镇银滩村的田家炳祖居拱辰楼是大埔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梅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梅州市学生德育基地。拱辰楼不大,它坐西南向东北,文静地端坐在那里,像一个温文尔雅的书生。背后是一座山势略显高峻的背头山,龙势蜿蜒而下,左手山麓延伸出来,如环抱一般,比右手的山嘴要高出许多。据风水先生说,左青龙,右白虎,青龙高出白虎,便是好风水。大家再请看这屋前的水渠,当地人称腰带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站在拱辰楼前,视野开阔,山环水抱,令人心旷神怡。拱辰楼建于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为田家炳先生高祖父田振多公所建,占地320平方米,建筑面积264平方米。殿堂式布局,砖木结构,二进院落。上厅楼房高二层,中间为主厅,两侧各有两个厢房;下厅平房,中间为天井。大门屋脊有简易灰塑。门坪外有围墙,屋左侧一厢房面对门坪……[详细]
李光耀祖居—中翰第
  李光耀祖居——中翰第,位于大埔高陂党溪村。“中翰第”,属“下山虎”式客家民居建筑,平房砖瓦结构,是李光耀的曾祖父李沐文于公元1884年建造的,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现为李光耀的堂弟李奋森一家看管。[李光耀和李显龙]李光耀是新加坡首任总理,现任内阁资政,其长子李显龙为现任新加坡总理。据《李氏族谱》记载,唐溪村李氏的上祖是福建上杭县稔田乡李火德,其后裔李淳笃移居广东程乡(今梅县),传至13代李衍白公,后定居唐溪村,传7子、49孙、120个曾孙,李光耀乃李衍白公传下第9代孙。李光耀的曾祖父李沐文,1864年到新加坡谋生,后发迹成为巨商,后来回乡建造了“中翰第”。李光耀的父亲李进坤在新加坡壳牌石油公司任职,后自己开钟表行。李光耀于1923年9月16日出生于新加坡,1959年6月5日首任新加坡总理,……[详细]
西岩茶乡度假村
  大埔县西岩茶乡度假村风光秀丽、奇石遍布,峰高林立、幽泉山涧飞瀑、景色宜人,是感受现代休闲农业和高山森林度假的佳境,现已开发有万亩有机茶园,茶山别墅,茶山宾馆,会议中心,茶叶加工厂,茶叶大观园,倚岩寺,西竺寺,仙人桥,七星石,又一村等接待设施和景点,形成较为完善的吃、住、行、游、购、娱综合服务体系。西岩茶乡度假村得天独厚的优势是“自然生态”,是集农业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场所,区内有万亩有机茶园,更有幽泉、山涧、飞瀑,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是亲水、亲山、避暑的好去处。西岩茶乡别墅区共建有 8 栋高级别墅,供游客休闲度假。别墅区内小溪流淌,瀑布悬练,溪水清澈,登山石径别出心裁、沿途岩石遍刻“寻找机会”等字词,设有品茶阁、山歌台,在茶乡山色水光中品香茗听客家山歌,其味无穷。此外,还设有小型游泳池,池……[详细]

绮CP澶�13001937鍙� 绮ゅ叕缃戝畨澶� 44010602000422鍙�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