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揭阳市 > 榕城区旅游

榕城区旅游景点介绍

  揭阳县青抗会、中共揭阳县工作委员会旧址(启蒙小学)位于榕城区中山街道店马社区东桥巷23号。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8月,在中共韩江工委的直接领导下,汕头青年救亡同志会(简称“汕青救”)成立,揭阳籍青年郑玲参加“汕青救”。随后,党组织派她回揭阳县城开展抗日救亡工作。9月28日,……[详细]
  介公宫巷李氏宗祠位于榕城区中山街道南门社区介公宫巷中段,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是揭阳乃至粤东地区现存一座较大型、较完整“宗祠兼民居-四世同堂”的宗祠,2022年被列为第十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建筑概况该宗祠坐西朝东,宗祠主体为面阔5开间、20.2米,进深20开间、52.7米,建筑面积1046.4平方米。宗祠……[详细]
  名贤公祠位于榕城区中山街道永革社区,是为纪念揭阳南宋名贤黄焕国营建的家族式祠堂,目前已有600多年历史,2022年被列入第十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以皇帝御赐“名贤世家”荣耀牌匾,冠以“名贤公祠”名贤公祠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坐南朝北,门含岐岭千秋翠,西临碧水玉滘溪,东依壁垒禁城廓,祠前阳埕宽敞,整座典雅雍容,流光溢彩……[详细]
  新风林氏家庙又名林厝祠,位于揭阳市榕城区西马街道新风社区市尾围,迄今已有近120年的历史,是揭阳市区现存规模最大民居古建筑组群之一,2022年被评为第十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新风林氏家庙建于清代光绪29年(清末民初),由九牧世家后裔林兆凤、林宪选此地建家庙,正南面榕江西湖,延申至榕江南河,周围由溪河环绕,富有水乡特色……[详细]
  揭阳楼,是揭阳市的象征,位于广东省揭阳市区东入口,在揭东区和榕城区的交界处,雄踞于宽阔的206国道进入揭阳市区的门户位置,紧邻风光旖旎的榕江。取法汉代形式,高达38米,有望成为具有历史象征意义的城市地标;加上被确定作为新市规划和历史文化展示功能用途,它的建成,将激励揭阳六百万英雄儿女,发扬优秀文化传统,创造更加辉煌的未……[详细]
  黄岐山位于广东省潮汕地区揭阳市区北部,自揭阳市榕城向东北4公里,市区晓翠路一直延伸到公园大门前,主峰海拔293.1米,总面积1180公顷,为黄岐山风景区。此处林木葱郁,群石嵯峨,胜迹众多,古有九庵十八寺之说。黄岐山是揭阳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象征,自古以“黄岐晚翠”列为揭阳八景之一,是揭阳最出名的山脉。黄岐山位于揭阳市区北……[详细]
  甲东里位于揭阳市榕城区新兴街道东郊村。始建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是市区现存最大型、最完整的三壁连民居建筑组群之一。2010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甲东里与揭阳市榕城区元鼎路的丁日昌旧居皆同期所建,同为“兴”字布局,是祭祀、民居合一的典型潮汕传统建筑,反映了清代潮汕地区传统的建筑结构、材料和……[详细]
  太史第建筑群(含金马玉堂、郭氏宗祠)位于揭阳市榕城区中山街道东门社区。郭氏宗祠、金马玉堂、太史第均为揭阳先贤郭之奇于明崇祯二年(1629)创建,至今已有380多年的历史,现整体结构相当完整,属揭阳市文物保护点。郭之奇为揭阳“戊辰四俊”之一,他忠君爱国,矢志不渝地抗清复明的精神和被俘后铁骨铮铮、至死不降的英雄气概备受后人……[详细]
  揭阳县署围墙位于揭阳市榕城区中山街道永革社区。揭阳县自南宋复置后,只建衙、街巷,没建城墙。到了元朝至正年间,倭寇常来袭扰,县内外一片平原,无险可守,难以防备,更重要的是,蒙古族统治中国,民族压迫十分严重,动不动就使用武力镇压汉人,因此,农民起义不断发生,经常危及县城安全。当时任揭阳县令是蒙古人芩不歹,便下令修筑内外城墙……[详细]
  直正公祠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仙桥西岐村古寨后,建于1908年,是陈氏古溪族第十世祖义直公和持正公的子孙兴建的祖祠。建筑坐北朝南,二进式祠堂建筑,两边配四座“四点金”,门前为大灰埕。 公祠首进前面为凹斗门楼,门楼有三门,中门首横额面刻“直正公祠”,背镌“见位闻声”,两旁门上横额刻“觐光杨烈”、“崇德象贤”。门前立八棱檐……[详细]
  王氏辅祖祠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元鼎路西侧丁日昌旧居背后之“名丰埕”, 是清末揭阳著名的“名丰”号夏布行商人王氏的家祠。祠堂建于1873~1877年,坐南向北,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一进一天井两火巷建筑格局,凹肚门楼石浮雕和通雕建筑装饰图案繁缛,刀法流畅,整体保留的完整程度为榕城祠堂建筑所罕见;木雕装饰精雕细琢,极具工……[详细]
  彭延年墓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梅云林厝寮村浮丘山北麓,是潮汕名墓之一。该墓始建于宋绍圣三年(1096),前临平原,后倚重山,清流前绕,是传统风水学中“山环水抱”的“宝地”格局。墓坐南朝北,碑面宽达3.7米,为宋式典型。墓前有万历所树神道碑。《(康熙)潮州府志》、《(乾隆)揭阳县志》“古迹”、“墓丘”诸篇,均有关于此墓的……[详细]
  邹堂郑氏祖祠俗称“始祖祠”,位于揭阳空港经济区地都镇乌美社区,于明朝穆宗隆庆二年(1568年)建成,是邹堂郑氏之11世祖郑旻告假回乡修建祖祠时所建的。郑旻是明嘉靖丙辰年(1556年)进士,授官兵部主事,曾任贵州布政司、四川按察等职,为官清廉,刚正不阿,有口皆碑。其祖祠几经焚毁再建再重修,如今依然屹立在邹堂山下,古风依旧……[详细]
  邹堂古村,一个古朴的乡村,位于广东省揭阳市空港经济区地都镇,背倚桑浦山,面朝榕江水,东部与汕头市金平区、北部与潮州市潮安区接壤206国道贯穿而过,这里又是潮汕三市的交界处,其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邹堂郑氏祖祠俗称“始祖祠”,位于邹堂里面的乌美村,于明朝穆宗隆庆二年(1568年)建成,是邹堂郑氏之11世祖郑旻告假回乡修建祖祠……[详细]
  乌美村地处揭阳、汕头、潮州的三市交界处,北靠桑浦山中段的邹堂山南麓,南濒榕江,东与汕头市的福岛、新寮、鮀西三村接壤,国道206从村前掠过,水陆交通十分发达。在揭东县地都镇乌美村的白门内,有一座石牌坊历经400多年的风风雨雨,至今保存完好。据郑氏族谱记载,该石牌坊是明穆宗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邹堂郑氏之十一世祖郑……[详细]
  西寨社区位于揭阳母亲河榕江北河南岸,与揭东区政府隔江对屿,居揭阳空港经济区北部,西与榕城区榕东街道彭林村接壤,东与东寨社区、顶乡社区相邻。地处揭阳市榕江新城核心区,周边有环岛路、进贤门大桥、发展大道等道路通过,交通基础设施发达,地处区域民营经济发达,发展潜力与发展活力无限。……[详细]
  潭角村:潮风长在临水烁金蓝城区磐东街道潭角村,古时被称为“潮临”,后来改称“潭角”。这里三面环水,村内水系纵横交错,古村格局保存完好,历史人文底蕴深厚,古迹繁多。据介绍,潭角许氏开基祖许光公宋时由福建来到揭阳,发现潭角是理想的定居之地,于是举家落籍。后来子孙繁衍生息,分创四处古寨场,分别为新围、沟美、南厝、北厝,古称“……[详细]
  榕城区榕东街道旧寨村从北宋末期便开始创寨,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村内溪河环绕,古树参天,古村传统民居建筑至今仍保留原来的格局和建筑风貌,村内流传至今的传说故事引人入胜。旧寨全村都是陈氏族人聚居,他们的始祖泰初公是福建莆田人,北宋绍圣年间任潮州府通判,退休后看中旧寨是一块风水宝地,于是选择留在这里落籍。那么泰初公为什么会……[详细]
  旧寨陈氏家庙位于揭阳市榕城区榕东街道旧寨村南,约建于宋哲宗,绍圣至元符(1094—1099年)年间,庙里供奉有沂国公,泰初公及历代祖宗牌位。每年九月初八为祠祭日。……[详细]
  揭阳许氏宗祠位于榕城区西马路中段,距离石狮桥约150米,是潮州后七贤之一许国佐(号班王)的曾祖父许守愚(号蒙泉)为奉祀玉滘公等列祖所创建,始建成于明朝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祠堂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为灰、石、木结构,三进三厅五开间两天井两火巷布局,主座保留有大门、三山门、拜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