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旅游景点介绍
李家窑址,位于丁蜀镇汤渡村何家自然村村中,窑西为原窑户的老房子,北为民主路。2009年5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窑址为南北向(南偏东10°),堆积面积约1200平方米,产品以罐等日用器为主。窑址长60米,宽15米,窑头窑尾基本保持原样,窑床完好。因未进行过考古发掘,其创烧年代尚难确认。……
[详细] 路氏节孝坊,位于周铁镇徐渎村。2009年5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路氏节孝坊,立于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为青石质地。残高3.50米,宽2.96米,方位朝西(西偏北17°)。牌坊上端横额上刻有“旌表儒士蒋定九妻路氏之坊”、“大清乾隆五十三年”等字样,并有双龙戏珠、双狮绣球等石雕纹饰。两侧柱上有对联:抚遗孤于百日,绍先勤于千秋。现牌坊上层已残缺,周围有石构件散落。……
[详细] 大塍太平桥,俗称西庵桥,位于宜兴市新庄街道大塍村紫溪队(紫溪西庵旁)。2009年5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大塍太平桥建于明天启四年(1624),单孔石拱桥,东西向(西偏北35°),青石质地。桥通长10.10米,中宽2.55米,净跨3.40米,矢高2.30米,桥底面到水面高度2.50米。坡长6米,堍宽3米,坡度15°。枕石长2.80米,宽0.24米,厚0.18米,间距2.80米。券石厚0.20米,花券厚0.09米。桥铭:重建太平桥。桥铭石长1米,宽0.45米,厚0.20米。……
[详细] 陈氏宗祠(又称石皮场),位于丁蜀镇南河社区365号。2009年5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陈氏宗祠建于清代,建筑坐北朝南(南偏西10°),原为三进,现仅剩一、二两进。通面阔9间25米,进深30.55米。第一进进深10.60米,原大门前有两块雕花门前石,现移存居民家中。第二进正厅天井长17.15米,第一、二进之间有砖雕墙门,墙门外宽2.80米,雕有如意纹、凤凰、牡丹以及“萧何月下追韩信”等图案。第二进西侧厢天井进深6.40米,宽6.85米。西侧厢房进深11米,屋内路砖铺地,青砖墙裙。……
[详细] 鲍氏旧居,位于丁蜀镇西东庄村61号。2009年5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鲍氏旧居,建于清代,建筑坐北朝南,共三进,通面阔9间25.40米,进深48米。第一进进深7.45米,后有砖雕墙门,一二进天井进深15.40米,天井间有上世纪七十年代新建的平房;第二进进深9.40米,二三进天井进深5.50米;第三进进深10.20米,为二层楼房。鲍氏旧居现为居民住宅,有多户居民分住,所有权情况复杂。房屋总体结构尚保持原有格局,但改建较多。……
[详细] 新四军一纵纪念地,在宜兴市太华镇襄阳村。1985年1月宜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撤销,2003年3月宜兴市人民政府重新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新四军一纵纪念地建筑原为民国时期太华地区富户汤林庆的私宅,民国三十二年(1943)十月至三十四年(1945)十月,襄阳村为新四军六师十六旅(后改为苏浙军区第一纵队)的流动驻地。司令部设在汤芝盘家。其秘书处、参谋处、供给部、被服厂、修枪所等均设在这座楼房附近的民居中。1944年,中共苏浙区委扩大会议两次在此召开,苏浙公学亦在此上课。主体建筑面东座西,背靠震乾山(俗称阳山界),有楼房两进,面阔共九间,通面阔31.30米,进深19.85米。每三间以高墙隔成独立的院落。现中间三间已被拆改,南侧两进建筑也已破败。在其北侧有边楼6间,面……
[详细] 西城桥,位于宜兴市高塍镇西村吕家自然村东端。2003年3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西城桥建于民国十八年(1929),为单孔石拱桥,东西向(南偏东35°),青石、花岗石混砌。其中桥身为青石,桥面、踏步、桥拱、枕石为花岗石。桥通长20.72米,桥面长2.10米,中宽3.40米,堍宽3.75米。桥孔净跨7.20米,矢高4.57米。枕石长4.10米,宽0.20米,枕石间距5.80米。坡长9.30米,坡度15°。桥面有旋涡纹龙门石,桥两侧各有石阶20级,石阶中间有趟石。……
[详细] 下裴桥,在宜兴市芳桥镇虞山村下裴自然村。2003年3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下裴桥建于民国十二年(1923),为单孔石拱桥。南北向(南偏东10°),两侧各有石阶17级,青石基,桥面及券石为花岗石质。桥长16.90米,桥面长2米,中宽2.95米。坡长8米,堍宽3.90米,坡度11°。中间两枕石间距3.55米(内距),4.30米(外距);龙门石直径0.75米。拱券厚0.24米,花券厚0.14米,桥铭石厚0.35米。矢高3米,净跨4.40米。桥孔两侧均有阳文桥联,东侧联语为:“数点屺虞峰隔离半里,一溪烟雨水静锁孤桥”。西侧为:“百渎安澜舆梁成岁暮,双虹落彩图画出天工”。桥铭:民国癸亥下裴桥孟夏重建。……
[详细] 沈氏旧居,在宜兴市丁蜀镇民主路224号。2003年3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沈氏旧居建于清宣统三年(1911),为清末丁蜀地区陶业主沈狗大的私宅。建筑面南座北,共两进。通面阔18.50米,进深30米。第一进面阔五间。第二进两层楼,平面呈凹字形,面向院内三面为回廊。正厅面阔五间,其两侧各有楼房三间,三面贯通,俗称转盘楼,建筑工艺均较为考究。在一、二进间院内建有砖墙门一座,辅以7.20米高的高墙,将院落隔成前后两半。墙门用青砖贴面,门楣上方刻有八宝、人物等图案,檐下饰仿木砖木共。墙门中间阳文楷书砖刻“奠厥攸居”四字,落款:宣统辛亥、崔克慎。刻工均十分精美。部分砖雕人物毁于“文革”。在此西侧有辅房两进,皆为平房,面阔两间6.70米,进深30米。沈氏旧居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曾用作丁蜀镇……
[详细] 戈庄双桥,位于官林镇戈庄村。2003年3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戈庄双桥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由呈L形的大小两座拱桥组成。大桥呈东西向,两边各有石阶26级。青石叠砌,桥面石阶为花岗石质,桥面有龙门石。桥通长22.10米,桥面长1.70米,中宽3.16米,堍宽4.10米。净跨5.40米,矢高3.60米,枕石间距4.40米,枕石长4.10米,宽0.36米。西坡长10.35米,堍宽4米,西堍下枕石长4.50米。东坡长10.25米,堍宽4.10米,东堍下枕石长4.45米,趟石宽0.50米。拱券厚0.26米,花券厚0.13米。桥铭石厚0.40米,桥铭:重建双桥。小桥呈南北向,接于大桥西堍北侧,青石叠砌,长4.70米,宽2.22米。净跨2.80米,矢高1.30米,枕石间距2.10米……
[详细] 镇龙桥,在宜兴市杨巷镇镇龙村北约100米。2003年3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镇龙桥建于清代,为单孔石拱桥,南北向(南偏东40°),两边各有石阶21级。青石叠砌。桥长20.63米,桥面长1.65米,中宽3.10米,堍宽3.90米。桥孔净跨6米,矢高3.88米。南坡长9.20米,南堍宽4.30米,平堍长4.70米,枕石长3.65米,宽0.30米,枕石间距4.10米。坡度14°。……
[详细] 官林桥,位于宜兴市官林镇官新街。2003年3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官林桥又名“孙家桥”,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单孔石拱桥,东西向,东西各有台阶23级,花岗石砌筑。桥通长25.40米,桥面长3.07米,中宽3.75米,堍宽4.40米。桥孔净跨8米,矢高5.50米。西坡长11.30米,下堍枕石长5.05米;西平堍长2.15米,堍宽5米。中间枕石间距4.65米,两侧枕石间距9.25米。枕石宽0.50米,厚0.40米。桥栏杆宽厚为0.48×0.48米。桥铭:重建官林桥光绪甲辰。桥栏两端各有卧狮一对。桥孔两侧均刻有阳文楷书桥联,南侧为:“肇迹溯东吴千秋巩固,安澜通北氵鬲百渎迥环”。北侧为:“络绎舟车□□□古迹,纷纭冠盖记题栓豪情”。……
[详细] 马氏旧宅,在宜兴市鲸塘镇清白村,2003年3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马氏旧宅建于清代。建筑面南座北,面阔五间,共有四进,通面阔17.30米,进深55.30米。每进间均以高6米的高墙相隔,并建有精美的砖雕墙门,天井内以青石板铺筑,并建有石制的花坛。其西侧为一条直通后院的备弄。现其一、二进保存尚完好,第三进两层楼尚存三间,第四进两层楼已倒坍,但四只砖雕墙门仍保存十分完好。……
[详细] 巷大桥,在屺亭街道文庄村(车家自然村和薛家自然村之间),2003年3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巷大桥,建于清代,为单孔石拱桥,南北向(南偏西35°),两侧各有石阶10级,青石叠砌,桥长12.50米,中宽2.40米,堍宽2.70米,坡度12°。桥孔净跨4.50米,矢高2.80米,桥顶两侧阳刻“巷大桥”三字。桥无栏杆,两侧躺石上有榫眼,可装木栏杆。巷大桥在20世纪50年代前为高塍、红塔两地连接宜兴城的陆上通道。……
[详细] 严庄培德桥,在万石镇南漕村严庄组。2003年3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严庄培德桥建于清代,单孔石梁桥,南北向(南偏西36°),花岗石、青石混砌,其中桥面及立柱为花岗石,桥基及栏杆为青石。桥通长23.60米,桥面长8.20米,中宽2.84米,堍宽4.28米。桥孔净跨为6.80米。现桥部分栏杆缺失,只剩一侧有栏杆,栏杆高0.44米,厚0.24米。北坡坡度为6°。桥西侧30米处有桥埠,明代,有桥栏柱两个。有碑一块,名:严庄大宗祠佘田记。落款:乾隆十一年岁次丙寅夏五月。碑宽0.76米,长1.47米,厚0.27米。碑榫头规格0.18×0.14×0.09米。碑座宽0.35米,长0.95米,厚0.26米。……
[详细] 万园桥,又称王茂公桥,在宜兴市周铁镇王茂村福胜禅寺(又称东岳庙)旁。万园桥相传始建于三国赤乌年间,现桥为清晚期重建。万园桥为单孔石拱桥,东西向(西偏南11°),东侧有石阶20级,西侧为18级,花岗石叠砌,有护栏。桥长20.50米,桥面长2.83米,中宽3.50米,堍宽4.38米。桥孔净跨5.70米,矢高3.40米。西坡长9.50米,坡度17°。东坡长8.50米,东侧上枕石长4.30米,下枕石长4.80米,平堍长2.70米,平堍下宽4.40米。中间两枕石内间距4.10米,外间距4.70米。两侧两枕石内间距7.30米,外间距8.20米。桥孔两侧均刻有阳文桥联,南侧为:“百里超朝吸铜峰秀气,千秋永固回震泽狂澜”。北侧为:“籍众姓交输功垂奕世,仗神灵巨庇惠及多方”。对联书法由岳飞后裔、清九江知府岳璟……
[详细] 范道古桥群,位于宜兴市高塍镇,由秀凝桥,永兴桥、兴隆桥、永年桥、永丰桥五座古桥组成。2003年3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秀凝桥,位于宜兴市高塍镇梅家渎村东端,2003年3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秀凝桥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为单孔石拱桥,东西向(西偏南5°),青石、花岗石混砌,其中桥身为青石,桥面、台阶为花岗石。桥通长12.58米,桥面长1.42米,中宽2.90米,堍宽3.25米。桥孔净跨4.90米,矢高3.05米。西坡长5.63米,坡度16°,平堍长2.50米。趟石宽0.50米。桥两侧各有石阶13级。石阶中间皆有两道凹槽,是旧时为方便人力车通行所凿。永兴桥,位于宜兴市高塍镇梅家渎村贺家渎自然村北端,2003年3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周氏节孝坊,在宜兴市周铁镇中新村北准自然村。1996年11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周氏节孝坊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为表彰儒士欧文郁妻周氏节孝双全而立。单间两柱三楼结构,花岗石叠砌,部分横枋用青石。坊上端正中题“圣旨”两字,下额枋上阴刻“贞节”两字,横枋上浮雕凤、麒麟、双龙戏珠、双狮绣球等纹饰。通面阔2.97米,高5.90米。朝西南,西偏南40°。……
[详细] 南草塘桥,在宜兴市屺亭镇寺前村西约100米,跨草塘桥河。2003年3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南草塘桥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为单孔石拱桥,东西向,两边各有石阶26级,桥面、拱券、护栏均为花岗石质,桥基为花岗石和青石混砌。栏杆上部雕刻莲瓣、蝠在眼前、如意等纹饰。桥长22.20米,中宽3.70米,堍宽4.20米。桥孔净宽7.40米,矢高4.15米。桥孔两侧各有楷书阳文桥联,南侧联语为:“湛渎东流隔水横填银汉鹊,屺峰北峙旁山高驾彩云虹”。北侧联语为:“笠泽遥通水面半轮明月印,草塘对峙溪头两道彩虹横”。……
[详细] 黄干桥,在宜兴市高塍镇黄干村西端,2003年3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黄干桥建于清光绪20年(1894),为单孔石拱桥,南北向(南偏西40°),两侧各有石阶12级,青石花岗石混砌,花岗石栏杆及望柱,顶部四柱头雕有精美的小石狮。桥长11.95米,中宽3.15米,坡长6米,堍宽3.50米,坡度19°。桥孔净跨4.55米,矢高2.65米。桥铭石长1.90米,桥栏高0.55米;桥柱高1米,宽、厚皆为0.28米。……
[详细]
闂傚倸鍊搁崐鐑芥嚄閼哥數浠氱紓鍌欐祰椤曆囨偋閹惧磭鏆︽繝闈涚墔濞岊亪鏌i褍浜為柟铏崄閻忓啴姊洪崨濠佺繁闁告ǹ妫勯悾闈涱吋婢跺鎷洪梺鍛婄箓鐎氬嘲危瑜版帗鍊电紒妤佺☉濞层倗澹曡ぐ鎺撶厵闁诡垱婢樿闂佺粯鎸婚悷鈺呭蓟濞戞粎鐤€婵﹩鍏涘Ч妤呮⒑濞茶骞栭柣顓炲€垮璇测槈濡吋娈曢柣搴秵閸嬪嫰顢旈敓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