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洋县旅游景点介绍
东周墓群。位于湖北省荆州、荆门两市交界处,南距楚纪南故城10公里。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10�52′~110�54′,北纬30�23′~30�25′。面积约1200万平方米。是东周时期楚国的大型墓葬群。纪山墓群以纪山寺为中心,由东田家岗、小薛家洼、尖山、大薛家洼、杨家岗、曾家冢等22处墓群组成。现保存有封土堆墓葬227座,其中68座墓葬封土堆直径约5~10米、高约1~2米。78座墓葬封土堆直径约12.5~18米、高约1~3米。40座墓葬封土堆直径约20~27.5米、高约2~5米。16座墓葬封土堆直径约30~37.5、高约2~4米。9座墓葬封土堆直径约40~68米、高约2.5~7米。大薛家洼墓群,墓葬的排列较为特殊,南北成列,东西成排,共1……
[详细] 纪山寺坐落在湖北省沙洋县纪山镇内寺院简介纪山寺坐落在湖北省沙洋县纪山镇内,始建于隋朝,兴于唐清,香火鼎盛,从未间断,屡现瑞象,灵异殊胜,神秘莫测,许多文人墨客、僧侣雅士流连忘返。曾有三位皇上驾临,历史悠久,寺内古迹石碑尚存,佛教文化源远流长。寺院格局纪山寺东至207国道三公里,南距荆州古城三十公里,西于楚庄王墓交臂,北靠数百亩绿化树林,四季常青,四季花开,四湖相望,寺院清雅,小鸟歌唱,雄鸡报晓,白鹭盘旋,野鸭戏水,山顶寺内一潭圣水,久旱不涸,久雨不漫。吉云盖,香烟绕,钟鼓鸣,佛号悠,令人心旷神怡,此地远离喧闹、嘈杂的城市,到此地又可免去长途跋山涉水之苦,确是您修身养性的神秘净土。寺周有世界目前保护最好的楚墓群,出土的有轰动于世的郭店竹简,国内最早的女湿尸及越王勾剑等,是荆楚文化的发源地。是您……
[详细] 岳飞城遗址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五里铺镇北面8公里处、207国道鸦雀铺南面。呈长方形,南北长2公里,东西宽1.5公里。据载,宋高宗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岳飞受命抗击金兵,曾在此拓置城堡,岳飞军进驻8年,故名岳飞城。近数十年,岳飞城遗址上先后出土石斧、石凿、铜剑、铜戈、铜镜、铁锄等文物。……
[详细] 位于沙洋县县城工农街42号。为一幢三重两天井封墙瓦屋,是沙洋城区唯一的一幢保存至今的古式建筑。该屋建造于清光绪末年。1948年5月16日,沙洋解放后,荆南县人民政府成立,县政府办公地点就在这栋瓦屋内。 荆南县委、县政府成立时有领导干部20余人。县委书记李秉范、县长赵克艰。襄南地委从襄南军分区调配一个营成立荆南指挥部,傅庞如任指挥长,郭实任副政委。荆南县建立后,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全面展开和确保新解放区社会的稳定,做了大量工作。一是清剿土匪武装和-残余部队。二是建立基层政权。荆南县先后建立了柴刘区、安平区、大官桥区、长湖区、路南区等五个区级基层政权。三是组织堵口复堤。1948年10月5日,沙洋何家嘴干堤决口,给沙洋人民造成了巨大损失。当年年底前后,荆南县组织灾区近万民工,历时近百天,将……
[详细] 位于沙洋县毛李镇东南双店村五组。当地民众称为“周家冲瘫子坟”。 1931年8月,在0荆南特区书记崔炎章等领导下,李市、董场、新城、高桥、朱市等地农民千余人举行-,惩治土豪劣绅,成立工农革命政府和武装赤卫队。1932年1月,湘鄂西第三路游击队又进驻毛李镇鲁店,并成立荆门县长湖区鲁店乡苏维埃政府,乡主席胡常邦领导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打土豪,赈济穷人,革命形势高涨。同年农历7月,-二十一军一个团驻守荆门,纠合地方保安队清剿各根据地,0荆门县委书记何寿鹏带领60人枪掩护游击队突围转入洪湖苏区。大部队突围时,其尾部的7个人行至双店五组周家冲时,被当地铲共义勇队大队长朱银涛派人截住,绑至朱家祠堂拷打审问。第二天中午,将七个人(其中有一个13岁的小战士),用马刀杀害于周家冲壕沟里。7天后,当地的……
[详细] 荆家城遗址 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毛李镇付黄村,为新石器时期遗址,距今 6000— 6500年。遗址西倚一座自然土岗,东、南、北三方均为平坦的稻田,遗址处在高出三面稻田 8米左右的平岗上,极像一座平地拔起的城池,因此,当地群众一直沿袭称之为“荆家城”。城址四方各有一门道,分别为东城坡、南城坡、西城坡和北城坡,其中东、南、北三面早期为低洼地带,似为周河(护城河),在西南部曾筑墩设桥,供人通行。在遗址的地表上采集到磨制的石斧、锛、凿和陶罐、碗、豆、钵等石质生产工具和陶质生活用具。 ……
[详细] 新城遗址位于沙洋城南七公里的李市镇新城村,北临汉江,建于南宋。南宋末年,忽必烈率领元军大举进攻南宋。公元1274年10月,元军沿汉江南下,兵临新城堡,南宋守城将领、都统制边居谊指挥守城将士,浴血奋战4昼夜,终因寡不敌众,城堡陷落,边居谊及妻儿0,守城三千将士全部阵亡。遗址处现有一块明末清初江陵府学正孔克学凭吊新城时写的一首七言绝句残碑:“铁石肝肠死未休,孤城高倚汉江秋;三千血战皆忠义,不效襄阳事敌仇。”一些农户家中还保存着不少宋代的城墙砖、石墩等文物。……
[详细] 马家垸城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五里铺镇显灵村古河道的东岸,1989年10月发现,为新石器时期古城遗址,距今4500年左右。是我国中南地区规模最大、年代最久、保存较完整的古城遗址之一。城址呈长方形,南北长600—700米,东西宽300—400米,总面积约50万平方米,城垣为土筑,夯层清楚。城垣内筑护坡,一般宽5米,城垣外坡陡直。城垣外有护城河,东、南、西、北各辟一城门,其中西城垣及东城垣还设有水门。近几年,考古工作者在城址上采集了大量的陶器、石锛、古斧、鼎、碗、豆、高领罐、盆、瓮、管形器、钵、缸等生产工具和生活器具。马家垸城址的发现,引起国内外考古界专家学者极大兴趣,日本、美国和中国社科院、武汉大学等考古专家、学者多次实地考察研究。……
[详细] 后港黄歇冢在距后港镇东南面8公里处的黄歇村,有一高12米.最大直径80米,周长200米的冢子,名黄歇冢。该村也因此而得名。荆门州志载:“春申君墓在州东南140里,名黄歇冢,当晴空时,西山烟丝缕缕如云,后有楚人祭祀台。”墓主黄歇(?一前238年),生于沙洋长期之滨。是战国晚期楚国名臣,楚考烈王时的楚国(令尹)宰相又名春申君,与同时代的齐国的盂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共称为战国时期的四君子。黄歇年轻时四处游学。因其见闻广博,能说会道,为楚顷襄王所赏识,任为左徒,是咨询决策和进行外交的心腹大臣,楚顷襄王让他出使秦国,说服秦昭王停止伐楚,并与楚国结盟。后与太子完到秦国做了人质。几年后,楚顷襄王病重,太子准备回到楚国,但秦王不放,黄歇为了帮助太子回国,将太子装扮成楚国使臣的夫,混过秦国的关卡函……
[详细] 赵家湾遗址 ——荆南地区新石器时代第一城址1983年,原荆门县组织第一 次文物普查,在后港镇城河村五组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文化遗址。文物工作者在遗址中采集了大量石斧、石锛、红色的陶片及泥质黑陶。部分泥质灰陶和红陶纹饰中有弦纹、绳纹,器形有豆、罐等,专家学者推断该遗址为大溪文化(公元前4300年至4900年)至石家河文化(公元前2500年至2000年前)时代。该遗址呈南北走势,北依起伏连绵的土岗岭,南临东西走向的平川;遗址以中心地带的赵家湾为轴心,自东绕南至西,一条巨龙似的土城垣圈着整个遗址。土城垣残高至5米,底宽13米左右,周长约1000米(不含北城垣)。城垣土质为白粘土,有夯层遗迹。由于原始社会的人类使用的是石器,生产工具落后,为了便于生活,居住地一般距自然河流较近。恰好,距南城垣百米处有……
[详细] 沙洋烈士陵园由两处烈士公墓合并而成,一处位于原下河街东侧一片荒地上(后属金星农业社—今汉江实验高中北面税务宿舍处),掩埋着1948年5月16日解放军汉江三分区部队攻克沙洋时牺牲的部分烈士;一处位于原电信公司台基(今交通管理站)上,数十位1949年夏南下时因病去世的第四野战军战士长眠于此。1957年清明节前,沙洋镇人民0将两处烈士遗骸清理后合葬于后处,并修建院墙,树立墓碑,院门两侧刻写着沙洋镇镇长吕时松书写的“万古千秋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墓碑上刻着“革命烈士之墓”六个大字,并附诗二首。1962年陵墓迁至城西燕家山(现沙洋电信局处),由沙洋镇人民0管理,1988年沙洋区人民0成立后交区民政局管理。1989年11月11日,经荆门市人民0批准列为革命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3月,0沙洋县委、县0投资……
[详细] 长湖是宋末由古云梦泽变迁而成的长条状河间洼地大湖泊,是大自然赐给沙洋人的一块无暇的美玉。史志记载:长湖旧名瓦子湖,距沙洋城区约四十公里,上通大漕河,汇路白湖、中湖、官湖之水以达于沔。其西有龙口水(今太白湖)入,水面空阔,无风兴澜。明代诗人袁中道诗云:“陵谷千年变,川原未可分,长湖百里水,中有楚王坟”。长湖之名始于此。今长湖泛指瓦子湖、太子湖、海子湖。南起荆州朱家场、天星观,西起荆州龙会桥,东起沙洋蝴蝶咀,北至沙洋后港、毛李,东西长30公里,南北最宽处18公里。长湖流域北起荆门城西碑凹山,东抵漳河三干渠,沙洋大路港、西荆河,西抵漳河二干渠及荆州荆江大堤,南以长湖库堤为界,承纳沙洋县境拾回桥、观音河、广平河、西荆河及荆州龙会桥河等来水,其中以拾回桥河来水为最大,占长湖流域来水的1/2,长湖流域面……
[详细]
闂佺ǹ绻堥崝灞矫瑰Δ鍛嵍闁哄瀵ч崐鎶芥煙閸忚偐鐭岄柛宀嬫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