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 > 青岛市 > 莱西市旅游

莱西市旅游景点介绍

西三都河传统民居
  西三都河传统民居位于莱西市姜山镇西三都河村,年代为清至民国。2018.2.12,西三都河传统民居被公布为青岛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莱西东风渡槽
  东风渡槽位于望城街道埠后村西、前堤村北,该渡槽建成于1975年10月。渡槽全长1320米,宽5米,由95个涵洞构成,最大高度6米。属采用双曲拱和砌石拱连结式建筑结构。渡槽中间部位有“产芝水库东干渠一分支,东风渡槽”字样,两侧有碓塑图案和“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们应予以极大的关注”两条毛主席语录。东风渡槽是产芝水库东干渠灌区工程的组成部分,实际灌溉面积1.5万亩,曾为当地的农业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渡槽规模较大,且有标志性的建筑装饰带,有着较强的时代特点和保护利用价值。……[详细]
徐家寨遗址
  徐家寨遗址位于日庄镇徐家寨村西北,年代为汉,类别为古遗址。2018.2.12,徐家寨遗址被公布为青岛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福顺德故楼位于莱西市烟台路西蓬莱路南,年代为中华民国(1933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05.2.5,福顺德故楼被公布为青岛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莱阳县立第二小学旧址位于莱西市水集街道办事处义疃店村南,年代为中华民国20年(1931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05.2.5,莱阳县立第二小学旧址被公布为青岛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萌山区殉国烈士纪念塔位于莱西市南墅镇北泊村东南1.5公里处,年代为1946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2013.10.10,萌山区殉国烈士纪念塔被公布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鲁格庄遗址
  【-庄遗址】属东周文化遗址。位于莱西市马连庄镇-庄村东150米处的稍高台地上。遗址东临大沽河,一条南北向的大堤穿过遗址西部。遗址南北长500米,东西宽200米,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1983年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呈缓坡状,遗址内涵丰富,文化层厚1~1.5米,地表暴露有灰坑等遗迹。采集的标本中以陶器最为丰富,主要有矮裆袋足鬲、簋、豆、盂、罐、鼎等;陶质以泥质灰陶为主;纹饰主要有绳纹、篮纹等。铜器有剑、镞、锯等。遗址现为农田,保存较好。……[详细]
西贤都遗址
  【西贤都遗址】属龙山文化遗址。位于莱西市望城街道办事处西贤都村西20米处的西贤都遗址坡地上。1979年文物调查时发现,1983年文物普查时又进行了复查。遗址呈北高南低的缓坡状,南临大沽河的支流贤友河,西贤都通往望城的村级公路穿过遗址南半部。遗址南北长180米,东西宽150米,总面积约2.7万平方米。土质松软,呈灰褐色。遗址的南边为4~5米高的断崖,上面清楚地暴露出文化层和灰坑等遗迹。文化层厚约l米,有的灰坑则深达2~3米。由于遗址南部破坏较为严重,因此地表散布大量的石器、陶片、兽骨、红烧土块等。石器主要有斧、铲、刀等,大多刃部磨光。在采集的陶片中,以夹砂黑陶为主,次为泥质黑陶和夹砂灰陶。也有少量的红陶片。大多为轮制,少数陶片制作痕迹不明显。从素面为主,有少量弦纹和蓝纹,有鸡冠形器耳。器形可辨……[详细]
长青遗址
  【长青遗址】属大汶口文化遗址,兼有商周文化遗存。位于莱西市沽河街道办事处长青村东北约20米处的高台地上。遗址北部为一座小型扬水站,南边为断崖,长广河自北向南环绕流人大沽河。198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00米,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土贡松软.呈灰褐色,文化层厚1米左右。地表散布有陶片、兽骨、红烧土块等,采集到的人工遗物主要是陶器。其中商周时期的陶器以夹砂灰陶为主,器表多饰绳纹,可辨器形有鬲、簋、豆、罐等。大汶口文化的陶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其次为夹砂灰陶,另有少量的泥质灰陶;器表多为素面,纹饰有划纹、附加堆纹、锥刺纹等;制法多为手制,部分器物底部有慢轮修整痕迹;可辨器形有鼎、鬻、罐、钵、盆等。根据器物特征分析,应为大汶口文化早期。遗址现为农田,保存较好。……[详细]
左家院遗址
  【左家院遗址】属大汶口文化遗址,兼有岳石文化、商周文化遗存。位于莱西市唐家庄镇左家院村西北130米处的高台地上,群众称为“圩子里”。大沽河自北而南绕过遗址,南部有一条东西向沙石公路。遗址南北长160米,东西宽100米,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198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大体分为两个区域。台地高处为大汶口文化遗存,地表暴露有灰坑等文化遗迹及陶片、红烧土块等文化遗物,文化层厚约1~2米。山岗下有岳石文化和商周时期的遗迹和遗物,文化层堆积较薄。遗址中采集到的人工遗物主要是石器和陶叶。石器有大汶口文化的石磨盘、石斧、石铲等。陶叶大多为大汶口文化时期。以红陶和灰陶居多。另有少量的褐陶。以夹砂陶为主,泥贡陶较少。多为素面,纹饰有弦纹、附加堆纹等。可辨器形有鼎、罐、钵、壶、盆等。另有少量岳石文化时期的蘑……[详细]
大架山墓群
  大架山墓群位于莱西市水集街道。年代为周至汉。2013年,大架山墓群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西朱毛遗址
  西朱毛遗址位于日庄镇西朱毛村,这里属河岸冲积平原地带,遗址位于河流拐弯处,土质肥沃、物产富饶,适宜人类发展。据文物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西朱毛一带自古就是小沽河流域的繁华地带,往北还有唐代的“报国寺”遗址,西南又有店上、小河子、山口、仙家庄和孙贾城等遗址,而西朱毛遗址是这一带文化群体中较早的一处。这里自古有“十里长亭”的传说,遗址整个范围就是“十里长亭”的所在地。就其文化内涵来看,主要为战国至汉代时期。遗址随地形绕河而建,整体呈半弧状长方形布局,东西略长约400米,南北略短约200米,总面积8万平方米。在整个范围内遍地可见瓦砾、碎砖和石条等遗物。砖的特征比较明显,有菱形子母口长条砖和方形花纹铺地砖,瓦砾多为灰陶,也有少量的红褐陶布纹板瓦发现,陶圈井为绳纹灰陶内夹黑色粗沙等。西朱毛遗址为河边台……[详细]
泥湾头遗址
  泥湾头古文化遗址 位于河头店镇泥湾头村西北高埠上,西临潴河,1983年发现。出土文物有罐、盆、石斧等。据炭14测定,距今约5500年,属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之一。……[详细]
葛家埠遗址
  葛家埠遗址位于莱西市院上镇葛家埠村北20米处,1989年12月公布为青岛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根据地表采集和断层采集标本说明,遗址含龙山文化和商文化遗物,地表散布有陶片、兽骨等,采集的遗物主要是陶器、石器。因主要文化内涵为龙山文化,故确立为新时期石器古文化遗址,面积约7000平方米,保护较好。遗址为河边台地遗址性质,西紧靠小沽河岸,东为缓坡状丘陵,后有一条水冲沟。保护范围为东至葛家埠通村路,南至葛家埠村,西至小沽河,北至崔家庄村民房。……[详细]
古靖林寺
  古靖林寺位于境内院上村,始建于北齐(550~577年),距今1400多年。院上村建在靖林寺上首,故名院上。历史上,靖林寺几经修缮,于清朝废圯。现仅存石雕大一只赑屃,长3米,高2米,重约3吨,雕刻于北齐年间,形象逼真,距今1400多年。相传北齐时,院上村某农民起早拣粪,遇见大群乌龟路过此地,疑惑间砍了一锨,正中一只乌龟后腿,因腿残留在此地化为赑屃。后院上村民把这只大赑屃视为吉祥之物,镇村之宝,移入村西院上湖中,寓意让其回归自然,如今已为院上镇一道风景。靖林寺碑趺,位于院上镇院上村白蟒河内,2009年12月公布,“靖林寺”始建于北齐,毁于战火,明代重修,解放前被拆除。根据《莱阳县志》记载,“靖林寺是莱西(阳)地区最早的寺庙建筑,宏伟的大殿内有大型石刻佛像,和尚数千人。”从明万历进士张嗣诚编撰的《……[详细]
花园头抗日纪念碑
  1938年3月16日,小沽河沿岸花园头村等10余村的中华民族抗日先锋队员和民众,在中共莱阳县委和第九区委的组织领导下,在小沽河东岸阻击由平度进犯莱阳的300余名日军,打死75名,粉碎了日军不战而夺取莱阳,进而侵占整个胶东地区的企图。在此一战中花园头村民众66人被害。现在在花园头村东建立了花园头抗日纪念碑,纪念碑坐北面南,正面镌刻着“花园头抗日纪念碑”8个大字。……[详细]
花园头明代墓碑
  花园头明代墓碑位于莱西市院上镇花园头村东、村西南。墓碑分布在王氏墓地和新迁烈士纪念碑两个地点,计八通,其中明代6通,清代2通。明代墓碑中有三通带龟形碑趺,两通带龙纹和奉天敕命字样。墓碑皆为白色花岗岩质地,系明代花园头村王氏族墓地较有身份和地位的官宦墓。时代最早的是大明万历二十年立,最晚的是大清乾隆九年立。墓地面积5000余平方米,墓碑一般在高2米、宽0.88米之间。书体有楷书、隶书和双钩三种。多数碑阴记事。是研究明代以来花园头村王氏家族兴衰的重要实物资料。为莱西明代石刻特别是碑刻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实物资料。……[详细]
王氏家庙
  王氏家庙位于院上镇花园头村内,2009年12月公布,花园头王氏家庙为硬山式砖木结构,座北朝南,建筑五间,进深一间。宗庙前檐有圆木立柱六根,上饰朱红漆,石鼓形大理石柱础。梁坊出檐至柱头,为刻云纹绘蓝底金线。棂式窗、木板门,结实大方。庙的脊潲均用小瓦拼花装饰,码头花、潲头花雕刻吉祥文字图案。王氏家庙主体建筑面积为东西15米,南北7米,计105平方米,高度6.5米。王氏家庙现存庙碑一通,详细记录了建庙的经过及其集资情况,由庙碑知该庙落成于光绪二十八年十月初一日。王氏家庙保存完好,庙内几案一应俱全。……[详细]
武备乡校旧址
  武备乡校旧址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位于莱西市院上镇武备五村小学内。武备乡校始建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是当时莱阳县20个有名的乡农学校之一。也是迄今保存较好的一座乡校。现存建筑前后两排,共二十余间,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总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形式取当地流行的平房式样,有宽敞明亮的教室和办公设施。解放后学校作为武备中心小学使用至今。武备乡校的前院,现篮球场东侧有一处地下建筑,上有井口式通道,内设有两个单间,青砖垒砌,地下建筑长约10米,宽5米左右,高度2.5米,其用途众说纷纭,或为地下防空之用,尚待进一步的考察。据记载,当时的乡农学校实行了“管、教、养、卫”四位一体制度,即行政、教育、经济、武装统一管理,设校长、副校长、董事长、文牍、教员、军事教官各一人,正副班长12……[详细]
孙贾城遗址
  孙贾城遗址位于莱西市院上镇孙贾城村西20米。该遗址属小沽河流域冲积平原,至今遗址西边尚有高大的沙丘分布。遗址现为果园种植区,南北长约300米,东西200米,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与现在的南院村西一带相接,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布局。根据村民历年耕作所知,与村东西路所对应的西岸,属密集的居住区,有房屋、水井之类的遗迹发现,砖块瓦片很多,曾有石磨发现。地表采集到子母口菱纹、钱纹和盘肠纹砖,以及板瓦、陶器的残片等,根据这些特征断定其文化性质为汉代时期。孙贾城北有仙家庄、山口、小河子、店上和西朱毛等汉唐时期的古文化遗址发现,其文化年代大致相当,形成了小沽河中上游一个相对集中的古文化群,值得重视。……[详细]

绮CP澶�13001937鍙� 绮ゅ叕缃戝畨澶� 44010602000422鍙�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