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裕清故居位于荔城区拱辰办濠浦社区下亭顶码自然村,年代为民国初年,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创建于国民初年,坐北朝南,悬山顶二层土木结构,建筑有精美的木石雕,为陈裕清故居。陈裕清历任国民党中央多种宣传,对外要职,1967年任--民党中央第四组主任、中央海外工作会主任、中央文化工作会主任。1979年3月起任纽约州中……[详细] |
宋德星宅位于荔城区镇海街道办事处文献居委会坊巷86弄,年代为20世纪20年代-40年代,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分别于20世纪20、30、40年代各建一座,砖木建筑,是宋德星在担任基督教牧师时所建,特别是40年代所建的建筑其木雕尤其精美。坐北朝南,通面阔12.9米,通进深13.5米,建筑面积174平方米……[详细] |
树屏书屋位于荔城区镇海街道办事处文献居委会新桥巷29号,年代为20世纪30年代,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砖木建筑,是王干候死于海关任上时用安家费所建。现存建筑保持上世纪30年代所建的砖木建筑。坐北朝南,通面阔14.4米,通进深13米,建筑面积187.2平方米。为西洋式单进建筑,由……[详细] |
伯棠医院位于荔城区镇海街道办事处长寿居委会庙前,年代为20世纪30年代,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砖木建筑,现为民居。坐北朝南,通面阔12.9米,通进深11.3米,建筑面积145平方米。单体西洋式建筑,上下二层,现存建筑保持民国时代建筑构件与建筑风格,保存较好。2013年公布为福建……[详细] |
崇功祠位于荔城区镇海街道文献社区大路街229号,年代为清,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正德四年(1509),清顺治年间(1644—1661)重建。原为莆田陈氏祠堂,纪念唐代莆田第一个县令陈迈。现存建筑保持清代建筑风格,保存较好,主殿坐北朝南,通面阔15.6米,通进深11.5米,建筑面积178平方米。面阔三间……[详细] |
光裕坊位于荔城区镇海街道文献社区金桥巷,年代为明,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代,为明代中期陈钟、陈伯献所立。陈伯献为明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官广西提学副使,以陈奏刘瑾罪罢官,善绘画,精文学。该坊是城内仅存的木牌坊,坐北朝南,单间,方柱,面阔4米,进深3.8米,高5.4米,歇山顶,正脊两端为鳌鱼形吻。……[详细] |
后黄碉楼位于荔城区西天尾镇后黄村,年代为民国,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民国,由黄福志建,以防地方土匪抢劫。坐南朝北,通面阔4.5米,通进深4米,总面积18平方米。四方形四层,第四层为半楼,可做观察台。一至三层设枪眼。钢筋水泥结构。为研究民国时期碉楼建造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详细] |
莆田县国民政府机关及门楼位于荔城区镇海街道文献社区荔城区政府机关大院,年代为1949年,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1949年。坐北朝南,通面阔26.8米,通进深13.6米,总建筑面积364.48平方米。为和风式建筑,歇山顶,土木结构。面阔九间,进深二间,上下两层,基础石砌,主体角砖。前廊大门石雕雕刻较精美。该……[详细] |
陈展如故居位于荔城区镇海街道凤山社区城墙巷,年代为1932年,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1932年,坐北朝南,四落水屋面,砖混水泥结构,装饰精美,是莆田早期的欧式民居,占地533.577平方米。故居西侧有唐井和一段宋代城墙。陈展如,莆田人,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名医,有善名,因反对国民党被害。保护范围:按故居原……[详细] |
北高国学馆(小宗)位于荔城区北高镇山前村,年代为清,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代中期,为当地粗老爷所建,为三座厝结构,内有天井,有精美古石雕和木雕,已利用为寿山国学馆和五侯书画院、农家书屋等。为研究清代莆田民居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保护范围:东至外墙滴水外延1米,西至主屋前……[详细] |
北高陈氏宗祠位于荔城区北高镇山前村,年代为清,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宋理宗年间,明洪武年间重修,清末期和近代均再修。古建筑群以永安书社、陈氏祠堂和尚德堂组成,现有面积近1000平方米。祠堂外埕左前方有古井一口,护井石刻万历二十九年陈肖波重修;右前方大古井一口,刻有明弘治十二年及万历二十一年重修等字迹。为……[详细] |
北高永禄书院位于荔城区北高镇山前村,年代为清,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年代不详,原为宋代关圣庙基础上建设遗留下来,古时以书院为主,明末兵部尚书王家彦曾经在此就读。现为近一千平方的古建筑群,以关公文化为主。为研究清代建筑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保护范围:东至外墙滴水外延1米,……[详细] |
东甲镇海堤纪念馆位于荔城区黄石镇东甲村西船96号,年代为清,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代,名曰“功臣祠”,清代更名为“报功祠”。坐东北朝西南,面阔15.3米,通进深11.8米,建筑面积180.54米。由馆门、大厅组成。纪念历代水利先贤及有功人士。1996年,莆田县人民政府将其更名为“莆田镇海堤纪念馆”。具……[详细] |
斗南头前厝位于荔城区黄石镇斗南村斗南自然村,年代为清,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代。坐东朝西,通面阔8.9米,通进深21米,建筑面积187平方米。由偏门、主屋组成,主屋由上、中、下厅、天井组成,悬山顶,土木结构。存有清代天井、门枕石、柱础等,现存建筑保持清代民居建筑风格,为研究清代民居建筑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详细] |
斗南郑氏宗祠位于荔城区黄石镇斗南村斗南自然村,年代为清,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坐北朝南,通面阔19米,通进深35.9米,建筑面积682.1平方米。为单进廊院式建筑,由前厅、天井、正厅组成。正厅面阔五间,进深五柱,悬山顶,抬梁土木结构。存有明代门枕石、柱础,现存建筑保持清代建筑风格,为研究……[详细] |
斗南奉政祠位于荔城区黄石镇斗南村斗南自然村,年代为清,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代,近代重修。坐东朝西,通面阔16.1米,通进深24.1米,建筑面积388平方米。为单进廊院式建筑,由前厅、天井、正厅组成。正厅面阔五间,进深四柱,悬山顶,抬梁、穿斗土木结构。存有清代门枕石、柱础,现存建筑保持清初建筑风格,为……[详细] |
白际灵宫位于荔城区西天尾镇下宅村王西自然村,年代为清,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近代重修。坐北朝南,通面阔9.3米,通进深15.2米,建筑面积141.36平方米。为单进廊院式建筑,由门殿、天井、两庑和正殿组成。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两柱,悬山顶,抬梁土木结构。为研究清代建筑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具……[详细] |
洞湖龙江陡门位于荔城区西天尾镇洞湖村溪安自然村,年代为唐、宋,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唐代,宋代重修,近代又修。陡门所处水流为常太枫溪水由像峰入淡头沟,唐建陡门以调节水势,灌溉淡头东边田亩。东西走向。石构筑成,2孔,每孔均宽2.5米,有排涝、挡潮功能,至今仍发挥水利作用。为研究莆田古代水利设施提供了宝贵的……[详细] |
龙山汀渚桥位于荔城区西天尾镇龙山村大桥头自然村,年代为宋。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南宋初,由南宋李富募捐而建。三孔石梁桥,跨于后卓溪龙崇河支流。东西走向。长24.25米,宽2.4米。二座舟形墩,跨度4.65米,梁石厚0.35米,最长7.1米,桥面施石栏杆。为研究莆田宋代桥梁建筑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见证,具有较……[详细] |
五府桥位于荔城区新度镇下横山村南至自然村,年代为宋,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又名“五官店桥”。宋元祐年间建,清雍正元年(1723)和乾隆十六年(1751)重修。四孔石梁桥,南北走向,三座舟形墩。桥与溢流平堤、踏道连成整体总长57.6米。溢流平堤长27.4米,高、宽各2米。踏道7级共长6.8米。桥长23.4米,宽……[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