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沁沁安宫位于荔城区北高镇冲沁村上沁安自然村 ,年代为清 。初名沁江宫,清代易名沁安宫。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近代再修。坐北朝南。通面阔6.4米,通进深13.1米,建筑面积约83平方米。单进廊院式建筑,由石埕、前殿、拜亭、主殿组成。主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柱,悬山顶,抬梁、穿斗混合土木构架。主殿补间铺作二朵,斗拱作二斗三下……[详细] |
阳城林公祠位于荔城区新度镇阳城村曲尺自然村,年代为明 。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清代重修,近代再修。坐北朝南。通面阔15.9米,通进深26.1米,建筑面积415平方米。为单进廊院式建筑,由围墙、埕、门厅、天井、正厅组成。正厅面阔五间,进深二柱,悬山顶,明间抬梁减中柱土木构架。保存有明代“按察使林公祠”大……[详细] |
和平通天寺位于荔城区黄石镇和平村五龙自然村,年代为明-清。始建于宋元祐六年(1091),进士余万创建,明崇祯十三年(1640)宣城知县余飏重建,近代重修。坐西朝东。通面阔17.5米,通进深47.6米,建筑面积833平方米。为二进廊院式建筑,由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厢庑等组成。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二柱,歇山顶,穿斗式土木……[详细] |
北大顶墩桥 位于荔城区西天尾镇北大村顶墩自然村 ,年代为明-清 。始建年代不详,明天顺七年(1463)和清光绪十五年(1889)两次重建,1961年重修,近年再修。三孔两墩石梁桥,南北走向,跨于北大溪上。长17.3米,宽3.56米。二座舟形墩,桥面施石栏杆。为研究莆田明、清桥梁建筑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详细] |
西洙吴氏宗祠 位于荔城区拱辰街道西洙村门前自然村 ,年代为明-清 。始建于南宋末,明代重建,清嘉庆年间(1796~1820)重修。坐北朝南。通面阔15米,通进深22.7米,建筑面积340.5平方米。为单进合院式建筑,由砖埕、下厅、天井、上厅组成。上厅面阔五间,进深三柱带前廊。悬山顶,抬梁、穿斗混合土木构架。大门两侧有明……[详细] |
英龙英惠社 位于荔城区镇海街道英龙社区英惠巷 ,年代为明-清 。始建于唐代,宋大观初重修,明代重建,清代重修、增建。坐东朝西,处于三叉道路中心点。平面呈梯形,由前殿、拜亭、正殿和正殿右偏殿组成。悬山顶,抬梁、穿斗混合土木构架,基本保持明代风格。保存有石经幢、“嘉庆丁卯重修”古井、古匾。为研究莆田城区明、清里社建筑提供了……[详细] |
塔仔塔位于荔城区北高镇汀江村后埕口自然村。塔仔塔明万历十三年(1585)建,是航标性建筑。五层四角楼阁式空心石塔,通高约15米,边长4.6米,葫芦形塔刹(已断)。底层朝南开门,门高1.48米,宽0.78米。每面设佛龛,内有石雕像。1981年公布为莆田县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通明殿位于荔城区北高镇福岭村东田自然村。通明殿创于明,历代屡修,现存建筑物为近代重修,坐北朝南,通面阔35米,通进深28米,建筑面积980平方米。为三进廊院式建筑,中轴线依次为山门、拜亭、玉皇殿、大雄宝殿。玉皇殿为悬山顶抬梁石构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内存清至民国年间的碑碣等文物。1997年公布为莆田县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东山妈祖行宫位于荔城区镇海街道办事处英龙居委会东岩山上。宋代妈祖神像由阔口玉湖顺济庙迁此建东山妈祖行宫,现存建筑群依次为禹门、戏台、建山堂、梳妆楼、父母祠、行宫主殿组成。行宫主殿座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三间,重檐歇山顶抬梁土木结构。建筑面积907.77平方米,存有宋代樟木雕刻妈祖神像(公元1187年)两尊。其宋代妈祖曾……[详细] |
吴公庙位于荔城区拱辰街道办事处畅林村上林自然村。建于宋代,清代重建,坐北朝南,通面阔32.5米,通进深48.7米,建筑面积为1581平方米。由大门、大埕、前殿、主殿组成。主殿面阔三间,进深两柱带前廊,歇山顶抬梁土木结构,存有宋代石柱,明代石碑。保存较好。吴兴,唐神龙年间,捐家资建延寿陂,并为捍陂献身。被南宋刘克庄称“其……[详细] |
下亭庆源祠位于荔城区拱辰街道濠浦社区下亭码自然村。创建于清代道光年间,是清政府为嘉奖该村进士陈池养而建的,也是台湾政界名人陈裕清和爱国华侨陈江河祖先的祠堂。为陈裕清儿时就学之所。建筑坐北朝南,通面阔10.1米,通进深21.9米,建筑面积219平方米。为单进合院式建筑,由院门、大埕、前厅、天井、正厅组成。正厅面阔三间,进……[详细] |
沙堤朱氏大宗祠位于荔城区黄石镇天马村朱厝自然村。创建于宋乾道年间,明嘉靖年间重建,祀明嘉靖年间御史朱制与清代御史朱元春及其列代祖考。座北朝南,建筑占地面积700平方米,为单进廊院式建筑,由前厅、天井、正厅组成。正厅面阔三间,进深四柱带前廊,悬山顶抬梁土木结构。檐下雀替等建筑构件雕刻较精美。现存有唐代入莆始祖进士都官郎中……[详细] |
琳井朱氏大宗祠位于荔城区黄石镇井后村井埔自然村。原名“唐古田令朱公祠”,简称“古田祠”。系为纪念入莆始祖朱玑而建。明正统十四年,泉州十八世孙右副都御史鉴公来莆瞻扫祖祠,见祠破旧,乃重建。当时建有拱门、甬道、广场、两进的祠宇,占地数亩近年重修,保持明代建筑风格,更名“朱氏大宗祠”。其后历代俱有维修。近年其宗亲在旧址平地上……[详细] |
荔城区黄石镇定庄村定庄自然村清康熙年间(1662-1722),四川提督吴英奉旨入籍莆田时所建。堡原平面呈长方形,长122米、宽31米,面积3782平方米,周长306米。今残存小寨,俗称“虎橱”,现遗存有康熙赠给吴英的御书“作万人敌”石匾、无字九龙碑刻、吴英从台湾运回的“七星石”、抱鼓石、“百廿间百福墙”、古井、古石马槽……[详细] |
瑶台中一堂位于荔城区黄石镇瑶台村中境自然村。明万历十八年(1590)“三一教”教主林龙江的门徒林亹、林梦熊创建,清代重修。祀“三一教”教主林龙江。坐西向东,通面阔24米,通进深22.8米,建筑面积547平方米,占地面积2900平方米,由大门、围墙、正堂组成。正堂面阔五间,悬山顶抬梁木构架。堂中存明代知县何南金书“超一函……[详细] |
修史堂(柯氏修史堂)位于荔城区西天尾镇溪白村绶溪公园内,类别为古建筑。创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原为正德年间面政使严淦厝宅,号称小柯山,后史学家柯维骐之父柯英(弘治十二年进士、官微州知府)购居,柯维骐在此著《宋史新编》二百卷,故名修史堂;该建筑坐西北朝东南,其正面右侧为门厅,中轴线依次为照壁、前堂、后堂及……[详细] |
朱天贵祠位于荔城区西天尾镇溪白村绶溪公园内,类别为古建筑。清康熙年间(1662~1722)为纪念随施琅征台阵亡的将领朱天贵而建,祠占地面积364平方米,坐东向西。正厅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斗拱、雀替等构件雕刻精美。朱天贵祠为莆田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建筑外墙外延5米,西至滴水处外延15米……[详细] |
河边翁氏民居位于荔城区西天尾镇溪白村绶溪公园内,类别为古建筑。建于清嘉庆九年(1804),为翁氏参将居地,坐北朝南,通面阔36米,通进深68米,占地面积2448平方米。为单进合院式建筑,由外院门、石埕、上、下厅,各厅左右的有正房、厢厅、厢房、护厝、书院组成,现建筑保存清朝原构,悬山顶,穿斗结构。该居木材规格粗大,材质优……[详细] |
祥云殿位于荔城区新度镇锦墩村,类别为古建筑。唐光化年间徐寅记有之,宋有扩修,大观元年赐额“神应”。明成化八年重建,并祀林天妃,又建祥云殿祀玉皇。明正德嘉靖、万历皆有重修,主祀玉皇和佛。清末、近代依旧制重修建筑并有扩建。坐西向东,占地面积3165平方米。为二进廊院式建筑,由天帝殿、大雄宝殿、观音殿组成。殿两侧有偏殿和廊。……[详细] |
郑露墓位于荔城区新度镇宝胜村,类别为古墓葬。与夫人蔡氏合葬于壶山宝胜。穴号仙人脱履。近代重修,坐西北朝东南,墓占地面积50多平方米,墓丘三合土构筑,平面呈“风”字形,面阔4米,进深7米,上有一对龟背形坟顶,周围无护墙。墓前立墓碑1通,圆首,高约1.70米,宽0.67米,上刻“唐太府卿南湖郑先生墓”。郑露,生于公元512……[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