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邓克谐夫妻合葬墓,位于三元区荆西街道荆东社区省级文保单位垂裕祠后侧的山坡上。该墓为宋代原型墓,其外形大都被埋藏于地下,看不出其整体风格。墓基本坐南朝北,围垅呈半圆弧双臂揽月形,边坡外廓铺砌河卵石,墓前神道两侧有对称花岗岩质石虎、石羊等石刻雕像。墓主人邓克谐,字仲孝,北宋乾德五年(967)生于沙县龙山归仁里(今三元区荆东……[详细] |
![]() | 垂裕祠位于三元区荆西街道荆东社区三明学院北区食堂侧后方,坐东南向西北。该祠始建于宋嘉定七年(1214),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重建,明万历及清道光、同治年间均重修过。该祠平面呈长方形,布局为泮月池、空坪、门楼、内廊庑、天井、正堂、后厢房等。东南-西北长22.1米,东北-西南宽17.1米,面积600余平方米。门楼为花……[详细] |
![]() | 万寿岩遗址位于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岩前村西北约500米处,是中国南方典型的洞穴类型旧石器时代遗址。1999年9月至2004年,共进行了三次考古发掘,在船帆洞内发现的4万年前的人工石铺地面和排水沟槽等重要遗迹,为国内首次发现、世界罕见。该遗址的发现,把福建有人类活动的历史上溯了18.5万年,特别是对闽台文化渊源研究意义重大……[详细] |
![]() | 三明博物馆新馆于2012年11月20日正式开放。全馆建设总投资2亿元,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展厅面积7000平方米。现有馆藏文物2300余件,其中1级文物3件,2级文物28件,3级文物985件。新馆设有《客家祖地》、《红色三明》、《馆藏文物》、《改革开放铸辉煌跨越发展新三明——三明改革开放四……[详细] |
![]() | 碧溪乡农会旧址圆应庵位于梅列区陈大镇碧溪村村头。1934年1月,彭德怀、滕代远、杨尚昆等率领红军东方军攻打沙县期间,红3军团司令部设在沙县富口荷山,并在富口、盖竹、山肴、碧溪、渔溪、长溪、砂蕉一带活动,红军工作队帮助梅列区碧溪乡建立农会,发动群众帮助红军筹款、筹粮,采摘大量草药救治红军伤员,为红军解放沙县作出了贡献。碧……[详细] |
![]() | 红7军团19师团部旧址位于梅列区陈大镇砂蕉村布头土堡一民房内。1934年1月,红军东方军从明溪进军解放沙县期间,红军工作队到砂蕉村做宣传,筹粮筹款,驻扎于此。1934年5月,为粉碎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红7军团在闽西北苏区开展运动战,伺机消灭敌人,以支持配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红7军团19师57团由明溪过紫云村……[详细] |
![]() | 红军路位于梅列区陈大镇碧溪村北面。1933年冬,为支援红军攻打沙县,马凤城组织砂蕉、碧溪支部积极配合红军工作团秘密发动党员、群众收集草药,经过此路送往荷山村,以支持红军攻打沙县。红3军团攻下沙县后,碧溪乡农民纷纷响应党组织和农会的号召,有20多名农民群众沿此路到沙县帮助红军搬运战利品。此后,碧溪乡党组织和农会活动也更加……[详细] |
![]() | 洋溪乡农会旧址位于梅列区洋溪镇上街村老街洋溪福音堂内。1934年1月,红军东方军攻打沙县期间,红军东方军一部向沙县南面进击,拓展红色区域到洋溪乡,驻扎在上街村民房内。红军向群众宣讲革命道理;在洋溪乡多处民房白墙和黑砖墙上留下多条标语,大力发动群众;帮助建立了洋溪农会,主席邓日福;洋溪乡农会成立后,在红军的帮助下,带领群……[详细] |
![]() | 红军井位于梅列区洋溪镇上街村凯头。1934年1月,红军东方军在攻打沙县期间,红军东方军一部向沙县南面进击。当时红军东方军一部就驻扎在上街村民房内。在紧张的战事中,红军战士不但秋毫无犯,而且还帮助村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帮助村民担水、砍柴。他们与村民共用一口水井,为解决饮水问题,红军扩建该水井。为纪念这段令人难忘的历史,铭……[详细] |
![]() | 福建省立福州初级中学纪念碑位于梅列区洋溪镇洋溪中学内。1939至1943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福建省立福州初级中学从福州内迁,在洋溪设立校区。这期间,全省约有1000名学生先后考入这所学校,来到这里就读。因战时经费支出不足,一切因陋就简。学校借用民房作宿舍、教室,用竹蔑糊泥作墙,以树皮代瓦,校舍四面通风,无法避风雨……[详细] |
![]() | 红19师强渡沙溪河战斗遗址位于梅列区列西街道列西村的梅列门右侧。1934年5月27日,红7军团19师在师长周建屏、政委吕振球指挥下,参加建宁保卫战,建宁失守后,5月25日,红19师从建宁的石山经塔下山、黄舟堡转战宁化、归化(明溪),奔袭百余里,到达梅列区城列西(今市区)。此时,国民党军南有陈明仁80师驻莘口的239旅,……[详细] |
![]() | 中共三元支部旧址位于三明市三元区下洋原皮革厂后山飞凤殿。1947年2月,原南平剑津中学学生、中-员黄维泉,奉城工部所辖的延(南平)古(古田)瓯(建瓯)中心县委副书记李继藩之命回三元开展革命活动。他在取得了国民党三元县政府会计一职后,以此为掩护,先后在三民镇(今城关)、莘口等地建立了4个地下联络站。同年7月后,黄维泉先后……[详细] |
![]() | 中共归化县东南(区委)办事处暨岩前乡苏维埃政府(支部)旧址位于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岩前村郎官第。1931年11月,全国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结束后,在汀州召开闽西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指出今后的工作任务是巩固和恢复各级工农民主政府,积极开展闽西北地区的革命斗争。闽西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从老红色区域抽调一批有斗争经验的干部、积……[详细] |
![]() | 红7军团军团部旧址位于三元区岩前镇忠山村中路陈家大院旁民房内。1934年4月,红7军团留在闽西北苏区牵制敌军,支援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在经历了明溪铜铁岭战斗后,由明溪南下经三元岩前、忠山过贡川,并以忠山、贡川等为后方基地,攻打永安县城。在此期间,红7军团军团部一度设在忠山村中路陈家大院旁民房,军团长寻淮洲、参谋长……[详细] |
![]() | 红军东方军19师师部旧址陈家厝位于三元区岩前镇吉口村36号。1933年8月,红军东方军挥师向东,解放沙县和将乐,其一部红19师驻扎在吉口村时,红19师师部设在陈家厝。师长周建屏等19师领导人在此居住和办公。红19师在当地做宣传、打土豪、筹粮筹款,指导岩前、吉口一带苏维埃政权的建设,使岩前一带的苏维埃政权又一次得到恢复、……[详细] |
![]() | 红4军13师工作团旧址永安堂位于三元区岩前镇白叶坑村。1931年6至7月,根据毛泽东在建宁发出的三封指示信的精神,红4军以归化为工作区,在闽西北广泛进行分兵、筹粮筹款和建立政权活动,红4军13师进入明溪西南的白叶坑、胡坊、岩前等地开展抗租抗0-斗争。7月初,红13师工作团100多人,进驻白叶坑永安堂,在此发动白叶坑乡群……[详细] |
![]() | 忠山乡农会旧址位于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忠山村西南部的先贤祠。1934年4月,红7军团在经历了明溪铜铁岭战斗后,南下经三元岩前、忠山过贡川,并以忠山、贡川等为后方基地,攻打永安县城。在此期间,红7军团留下一个连队,驻在忠山村。这支红军小分队担任向东警卫的任务,并在忠山村做宣传、打土豪,很快把觉悟了的群众发动起来,组建了党支……[详细] |
![]() | 红军战地医院旧址位于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忠山村北52号。1934年4月,红7军团解放忠山,以忠山一带为红色根据地,攻打永安县城,到星桥消灭大刀会-组织,建立忠山党支部和苏维埃政府,开展土地革命。在此期间,红7军团和红军独立第9团战地医院设在忠山村北52号,收治数十名红军伤员和受伤赤卫队员,忠山村姜顺仪、卓月仔等到红军战地……[详细] |
![]() | 稼祥旧居邓氏宗祠位于三元区岩前镇乌龙村西坑。1934年6月,王稼祥率领红7军团1000多人,从黄沙口由官道往明溪,经乌龙村、岩前村到明溪苏区,回到中央苏区。在途经乌龙村时,王稼祥在乌龙村西坑邓氏宗祠住了一夜,并利用傍晚时间,在宗祠前大坪召集群众大会,宣传革命思想,进行社会调查。王稼祥旧居原为岩前镇乌龙村邓氏宗祠。该建筑……[详细] |
![]() | 许瑞芳故居位于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忠山村楚-祠。许瑞芳祖籍江西崇仁县,生于1906年,自幼随父来三元区忠山村落户,住在楚-祠上厅两厢房,左厢房为其父母居所,右厢房为许瑞芳居所。许瑞芳父亲以经营日什布匹为生,经常在通往永安、贡川、忠山、三元、梅列的官道间奔波。许瑞芳十八岁时(1925年)考入江西省立第三师范,同年冬参加革命……[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