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大同市旅游

大同市旅游景点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西16公里的武周山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公里。现存主要洞窟45个,计1100多个小龛,大小造像51000余尊,它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冈石窟是在北魏中期齐凿的。北魏经历了“太武灭佛”、“文成复法”。文成帝和平年间(460——465)云冈石窟开始大规模营造,到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建成,前后计60多年。初由著名的高僧昙曜主持,“于京城西武州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现第16至20窟就是“昙曜五窟”。现存洞窟大部分凿于太和十八年(494)迁洛前。据《水经注》记载,当时“凿石开山……[详细]
大同古城墙
大同古城墙AA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免费
   大同城墙位于大同市中心区域,古城面积3.45平方公里,轮廓呈正方形。现存城墙是明代大将军徐达在汉、魏、唐、辽、金、元旧城基础上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增筑起来的。城墙高14米,上宽12米,下宽18米,周长7.2公里,建有主城门四座,东曰和阳门、南曰永泰门、西曰清远门、北曰武定门,同时还建有护城河、吊桥、城楼、箭楼、月楼、望楼、角楼、控军台等一系列军事设施,是我国现存较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古城墙与护城河及环城公园如今已成为大同这座千年古都一道亮丽的风景。大同古城墙据明正德十年(1515)《大同府志》载,明洪武五年(1372)大将军徐达在唐、辽、金等旧土城基础上增筑新城,平面略呈方形,……[详细]
大同华严寺
   华严寺位于大同市中心的大西街,是依据佛教的七大宗之一——华严宗的经典《华严经》而修建的,故名华严寺。寺内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上寺)和薄伽教藏殿(下寺),其建筑、塑像、壁画、壁藏、藻井等,都是我国辽代艺术的典范。上华严寺俗称上寺,是以大雄宝殿为主体的一组建筑。进入山门,可见方门两侧门楣分别砖刻有“拈花笑”和“擎竹间”三字,均出自于佛家典故。大雄宝殿始建于辽代清宁八年(1062),保大二年(1122)毁于兵火。金代天眷三年(1140)在旧址重建,以后历代予以修补。大殿面宽九间,进深五间,面积1559平方米,是我国现存辽、金时期最大的佛殿,同时也是我国最大的佛殿之一(另一座是辽宁省义县奉国寺大殿)。……[详细]
善化寺
善化寺A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免费
   善化寺(第一批国保)是我国现存辽、金时期布局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寺院建筑。据寺内金大定十六年(1176年)《大金西京大普恩寺重修大殿记》碑载: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原名开元寺,五代后晋初易名大普恩寺。辽末保大二年(1122年)大部分毁于兵火,金天会六年(1128年)重建。明正统十年(1445年)始更今名。善化寺俗称南寺,坐北朝南,主要建筑依中轴线为天王殿、三圣殿、大雄宝殿,层层叠高。东有文殊阁(已毁),西为普贤阁。院内建筑高低错落,主次分明。天王殿、三圣殿、大雄宝殿、普贤阁均为辽金时期原构。天王殿,现为山门,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单檐庑殿顶。是我国现存金代时期最大的山门。左右次间有明塑四大天王像,横……[详细]
李二口长城景区
   李二口长城景区位于天镇县城东北12公里处,景区总面积7平方公里,核心面积2.5平方公里。景区内长城资源丰富,民俗底蕴厚重,共分长城景观、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生态休闲、康养研修等五个区域,围绕李二口“小八达岭长城”、“错长城”、云东古道等历史文化资源,建有历史陈列馆、“石头记”大观园、红色记忆馆、九曲黄河灯阵、水景游园、杏韵天成等景观和景点,为广大游客提供集文化、访古、生态休闲于一体的旅游体验。李二口长城景区以展示长城文化内涵,彰显民族融合魅力,增强公众文化自信为建设主旨,目前,李二口长城被列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45个国家层面重点建设项目,成为“游山西、读历史”文化旅游重点景区,入选农业农村部“2……[详细]
魏都水世界
   魏都水世界是山西省乃至华北地区规模最大、项目设施最完备的室内水上乐园,也是华北地区最全面的生态旅游休闲综合体。乐园里有14种有名热带植物,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大氧吧,多样化的娱乐方式适合不同年龄层次的游客,是亲朋好友出游的必玩之处。同时,除了主打水上娱乐外,园区内还有不少农业活动,打造了一个农业科技旅游观光综合之地,填补了大同市综合生态旅游项目的空白。魏都水世界位于大同市区主干道——魏都大道的南端,包括室内水世界、温泉洗浴、韩式汗蒸、各式风味餐厅、酒店客房、多功能会议室、VR科技馆、科技果蔬园、农业采摘等。大型的戏水区内有趣味水寨、彩虹竞赛滑梯、大喇叭滑梯、敞开皮筏滑梯、水上飞龙滑梯、冲天大回旋滑……[详细]
晋华宫矿山公园
   大同晋华宫煤矿,建于一九五六年,矿井位于大同煤田东北边缘,总面积41万平方公里,可采储量1.5亿吨。目前已形成了年产煤380万吨、拥有采掘、洗选、多种经营等煤矿设施和包括职工家属在内共五万多人的大型煤炭企业,是全国最大的优质动力煤生产基地之一的大同煤矿集团公司唯一的多井口现代化矿井。煤炭以低硫、低灰、高发热量闻名于世,远销欧亚美等国家和地区。晋华宫煤矿与云冈石窟毗邻,是云冈旅游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恒山—悬空寺—云冈游的重要环节,从内部资源讲,晋华宫煤矿交通便利,云冈旅游专线和大同市至新高山铁路客运专列都从矿区内穿过,晋华宫煤矿是一个大型、现代化矿井,生产系统健全安全,煤炭生产的整个过程都可展……[详细]
大同方特欢乐世界
   大同方特欢乐世界坐落于大同市御东新区,是晋冀蒙地区首家高科技主题乐园。大同方特欢乐世界以科幻和互动体验为最大特色,采用国际一流的理念和技术精心打造,可与世界最先进的主题乐园相媲美。园区由飞越极限、生命之光、逃出恐龙岛、魔法城堡、唐古拉雪山、火流星、海螺湾、华夏五千年、熊出没脱口秀等20多个主题项目区组成,涉及主题项目、游乐项目、休闲及景观项目等200多项。其中包括国际一流的高空飞翔体验VRSoaring项目《飞越极限》,将虚实完美结合的MRRide表演项目《魔法城堡》,综合运用幻影成像、瞬间消失移位等电影特技的ARTheater项目《聊斋》以及由赵忠祥老师配音、融知识娱乐为一体的巨幕剧场《生命……[详细]
北岳恒山
   恒山位于山西浑源县境内,相传4000年前舜帝北巡至此,见山势雄伟,遂封为“北岳”;恒山崛起于桑乾盆地南端,连绵数百里。横亘寨上,主峰海拔2017米,山上怪石争奇,古树参天,苍松翠柏之间散布着殿亭楼台,给雄伟的北岳增添了不少秀色。古有恒山十八胜景,今尚存朝殿、会仙府、九天宫、悬空寺等十余处,最为著名的就是悬空寺。悬空寺坐落在金龙口的绝壁上,一组红绿相映的建筑群,玲珑剔透,像是一幅彩画贴大石壁上,又像无形的线把几座小房子系在半空。正如当地民谣说的“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该寺始建于北魏王朝后期,经金、明、清三代重修,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山门依山势朝南,全寺大小40间殿宇台阁紧贴岩壁一字……[详细]
平型关大捷纪念馆
   平型关大捷纪念馆位于乔沟南侧约一公里的山坡阶地上,坐东面西,为建筑面积825平方米的两层建筑,由杨成武老将军题写馆名。1986年8月10日,聂荣臻元帅为纪念平型关大捷赋诗一首。并次日,致信山西省委、省政府,指出“平型关大捷意义重大,修复纪念馆是必要的。”2007年对其改扩建,于2009年9月27日重新开馆的景区总面积为8.5平方公里,总体规划分为战争轴、纪念轴和烽火台虚轴三大轴线14个景点,5个功能服务区。改扩建后的平型关大捷纪念馆主展厅和半景画馆内陈列的部分珍贵图片、文献资料和文物,是首次公开展出。半景画馆运用现代科技和艺术手段再现了平型关大捷的战斗场面。平型关战役遗址位于山西省灵丘县城西南……[详细]
悬空寺
   悬空寺(第二批国保)时代:明地址:浑源县城南5公里北岳恒山下金龙口西崖峭壁据《恒山志》记载,悬空寺始建于北魏晚期(约公元六世纪),后经历代重修,现存建筑皆明清遗构。全寺建筑悬挂在恒山之麓的峭壁上,崖壁呈90度垂直,崖顶呈倒悬之势。寺坐西朝东,寺门南向,全寺建筑自山崖的南面向北一字排开,渐次增高。寺院呈长方形,长数十米,宽约5米,有大小殿阁四十余间。共分三组。第一组建筑以三官殿为主体,是奉祀道教之所,几座殿内供奉道教塑像。中间一组建筑是以三圣殿为主体,殿内供奉佛教造像。最后一组建筑是以三教殿为主,奉儒、释、道三教之祖。三教殿为全寺最高的建筑,为三层檐歇山顶,内奉孔子、老子和释迦牟尼像。悬空寺的建……[详细]
大同土林
   土林是种独特的流水侵蚀地貌,它气势恢弘、鬼斧神工,尽现黄土高原苍凉肃穆之美,是摄影爱好者的理想素材。土林位于的大同县杜庄乡,方圆一公里,被当地人称作“石板沟”,在这里已经隐藏了不知多少年。碧波荡漾的水边矗立着由于桑干湖支流日久天长的侵蚀而形成的一处处似古堡而非古堡、似雕塑而非雕塑的奇异景观。在不同光照的情况下,土林会呈现出奇异的色彩变幻:时而金光闪闪,时而红若火焰,时而黛如深渊,时而白如霜田,气势恢弘,鬼斧神工,尽现黄土高原苍凉肃穆之美,成为众多摄影爱好者的创作空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化了土林诡异迷离的地貌,当你走进这里,一时很难明白自己是登陆火星上还身陷魔域仙界。这就是大同土林,当地人叫“石……[详细]
大同文庙
   文庙(第三批省保)时代:明、清地址:大同市城内东南隅据《大同府志》记载:“旧学府在府治东,即元魏中学书,辽西京国子监,金时之太学,元之大同县学也。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建为府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以府学为代藩府学,改云中驿为府学,即今学也。”这里所谓府学即今日之文庙。文庙原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建筑群,现大多已塌毁,仅存大成殿、过殿、东配殿和西配殿。大成殿是文庙主要建筑,坐北朝南,为明代所建。建筑置于月台上,呈“凸”字形,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斗栱六铺作,每间两朵。转角斗栱繁缛复杂,柱网排列为减柱做法。大殿前的月台四周有石栏围绕,栏杆中间嵌有宣武岩石刻。栏杆中的石刻上雕刻着我……[详细]
车河有机社区
   车河有机社区位于红石塄乡,包括上车河、下车河两个行政村,人口182人,面积27平方公里,耕地1213亩。该项目由金地公司和车河村农民合作社共同建设,总投资3.8亿元,建设工期3年,是集“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工程、省转型综改重点项目一期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程于一体的一个综合工程。该项目主要对上、下车河两个村进行整体改造,发展有机种植、养殖业,并建设生态旅游设施和新型农居。具体建设内容为:建设两层结构130平方米的新型农居60套,作为村民安置房;“一元圆你创业梦”公寓30套;铺设天然气管道13公里;建污水和垃圾处理厂各1座;建设民俗博物馆(建筑面积700平方米、院落3000平方米)1座、传统庙宇……[详细]
平型关景区
   平型关位于山西省繁峙县城东北65公里处,勾注山东端,繁峙县横涧乡东北端的平型岭上,为雁门十八隘之一,中国九大名关之一。四周群峰挺拔,地势险要,是穿过内长城的重要通道,为历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1937年9月,八路军115师在关北乔沟一带伏击日军,歼敌千余名,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士气,使平型关名扬中外。1961年3月4日,平型关战役遗址被列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平型关被中共中央宣传部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平型关景区包括平型关段长城、关城、关堡(平型关村)、古关道、烽火台、校场、六郞城等,总面积1.9km2。平型关现存关城始建于明正德六年……[详细]
守口堡风景旅游区
   守口堡长城守口堡为明长城大同镇关堡。位于山西省阳高县境内。据史载,为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设,隆庆六年(1572)砖包。城周“一里二百二十步,高三丈五尺”。只城东有一门。明时在此驻守备,分守长城“十三里,边墩二十三座,火路墩四座”。明隆庆年间俺答汗部由此入犯,曾使大同全镇告急。今城堡已毁。长城由守口堡至镇宏堡,人为破坏较少,地势稍有起伏。守口堡长城重修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在阳高县境内,全长约46公里。有关隘4处,由东至西为正门堡、守口堡、正宏堡、正边堡。各堡间共有墩台138座,正方体,较完整的底宽15米,顶宽7米,高15米,夯层13—20厘米。在守口堡村内的一段气势最雄伟、……[详细]
花塔生态民俗景区
   花塔生态民俗景区位于大同市灵丘县独峪乡,是大同市海拔最低的地方,海拔550米,四面环山,河水绕村。这里春秋两季鸟语花香,山青水秀,气候宜人,无霜期长,气候适中,适宜多种植物生长,山上花草树木100余种。……[详细]
浑源州署
浑源州署AAA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免费
   浑州署即浑源州衙,位于县城永安西大街,始建于金代,现存建筑是明朝太祖洪武七年州判张溥主持营造,距今已有645年的历史,占地49亩约32500平方米,有房舍310余间。浑源州衙建筑群是目前我国北方现存的古官署衙门中独具特色的明清风格州衙建筑,历经各朝代修建扩建,到清朝乾隆时,逐步形成布局严谨、规制齐全、规模宏大、深邃森严的一处高品位、全功能的官署衙门。……[详细]
广灵剪纸艺术博物馆
   中国广灵剪纸艺术博物馆始建于2007年8月,位于“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县”、“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县”、“中国绿色名县”,以生态、休闲、旅游为特色的“晋北绿色经济区”、“京西旅游休闲地”、“塞外民俗风情园”——山西省大同市广灵县城东,门前为201省道,右边是同广高速公路出口,交通非常便利。中国广灵剪纸艺术博物馆是全国建设最早、规模最大的剪纸专题博物馆。下设“广灵剪纸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广灵县多堂剪纸文化产业园区有限公司”、“广灵县张氏剪纸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大同市广灵剪纸职业培训学校”和“广灵县张氏剪纸文化艺术中心”、“广灵县佳佳剪纸文化用品中心”等6个单位,2008年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详细]
新中国水土保持第一山--大泉山
   新中国水土保持第一山--大泉山年代为1955年,位于阳高县大白登镇大泉山村。大泉山地处阳高县城南部10公里处的大白登镇境内,地形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山下大泉山村因毛泽东批示而得名。大泉山共有8座大山、12条大沟、72条小沟,最高海拔为1031米,境内外地形复杂,山、沟、坡纵横交错,属黄土丘陵沟壑区。大泉山不论是地质风貌、生态保护,还是人文条件和历史条件都潜在着旅游开发价值。大泉山总体规划原则是依据风景区的典型景观特征、游览观赏特点、资源类型、区位因素以及发展对策与功能,来选择确定旅游发展定位方向。景区以白登山、落凤山、凤凰山、大泉山等地自然边界线为主要参考依据,结合景区主要的建设及景区的开发现……[详细]
新平堡镇
   新平堡镇,一个文化历史悠久、塞外风情浓郁的古镇。千百年来,北方少数民族匈奴、契丹等与汉族在这片土地上混居生活,造就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从斗争走向融洽的历史,形成了以军事文化、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融为一体的文化特色,培育了浓郁的塞外风情和独特的边塞民族文化。 新平堡镇因军而显,却因商而盛,曾有“茶马古道”的称谓。是晋冀蒙三省(区)交界的商贸通达之地,发达的商贸业曾经是它最骄傲的历史。现在,新平堡镇的北街仍是商贸一条街。街面仅两步宽,但两边店铺林立,商品齐全。沿街保存较好的古建筑无声地述说着昨日的历史,镇内100多处古色古香明清建筑颇具特色,讲述着往日的繁华,为民居建筑中少有的佳品。每年的阴历五月十八,……[详细]
全部大同市景点>>>

绮CP澶�13001937鍙� 绮ゅ叕缃戝畨澶� 44010602000422鍙�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