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胡洼闸风景区胡洼原是一个自然村,又是解河、符怀新河、浍河交汇处。1991年淮河特大洪涝灾害后,为了对淮河中游进行治理,国家重点投资开挖了怀洪新河,在流经胡洼的20公里境内,形成了四河交汇的地方。胡洼闸于1995年投资兴建,通过十多年的开发和建设,形成了环境优雅,风景宜人旅游景观。如今的胡洼,就象一个沉睡多年的美人,渐渐苏醒过来;又好比一朵出水芙蓉,向人们展现出诱人的姿色。四水相聚,成了这里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假如你是春天从城市来到胡洼,这里最先吸引你的眼球洁白的梨花,它会让你立刻进入“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那种诗情画意中来。你看那河坝两岸千亩梨花,不怕春寒料峭,姿情怒放。这2000……[详细] |
![]() | 濠城史称“垓下”,公元前202年,楚汉相争垓下,刘邦一举摧毁项羽楚政权。垓下战役奠定了汉王朝400多年历史,汉字、汉语、汉文化、汉民族均由此得名。这次战役规模空前,在中国和世界战争史上影响深远。濠城文化底蕴丰厚,民间广为流传的“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霸王别姬”等动人凄美的故事均出自濠城,因此濠城的历史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垓下之战”古战场遗址(俗称霸王遗址),现属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垓下古战场遗址占地约25公顷,当年楚霸王项羽用于屯兵据点之地——“霸王城”,为不规则土筑城,虽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沧桑,城址犹存,仍可见当年风貌。城四周古汉墓星罗棋布,解放后曾出土大量国家级保护文物,如“驽机”“……[详细] |
![]() | 谷阳城遗址位于安徽省固镇县城南一公里,浍河南岸,京沪铁路西200米,属连城镇前台村。距今两千多年,主体为四方土城,每边城墙长约1000米,城有四门,且都居各边正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谷阳城建于西汉初,唐显庆元年省谷阳入蕲县,其间多次更名,北魏太和年间,改谷阳城为谷阳镇,俗称谷镇,后逐步演变为今名固镇。遗址距今两千多年,主体为四方土城,每边城墙约为1000米,面积100万平方米。城有四门,且都居各边正中。谷阳城遗址比周围高出约3米,城墙残高平均3.5米,上宽20米,基宽30米。城内文化层厚度达3.5米。遗址地表遍布汉代碎砖瓦、碎陶片等,还出土过陶拍、陶豆、石础等器物。遗址内现大部分为耕地,北部有……[详细] |
![]() | 许家大楼遗址位于固镇县濠城镇垓下居委会圩里村西约100米处,当地俗称“许家大楼”或“许慎著书台”,相传许慎在洨县任职期间曾在此著书。遗址西临沱河,是一处河边台地,平面呈不规则的椭圆形,面积2000余平方米。周边断崖上可见文化层堆积,从剖面看堆积可分为9层。地表有新石器时代的鼎足等器物残片。1957年,由治淮陈列馆、南京博物院、安徽博物馆临时组成的治淮文物工作组曾对此遗址进行过调查和发掘,出土了石斧、石锛、石刀、石箭头、石硾、骨针、鹿角、兽骨等74件器物。遗址周围有很多大小孤堆,向东100米是“霸王城”,也就是当年汉高祖刘邦围困项羽的垓下遗址。……[详细] |
![]() | 集东遗址位于固镇县杨庙乡庙新村集东组北侧,西距八丈沟约200米,北距澥河约500米,是固镇县境内澥河流域一处重要的史前遗址。遗址南北走向,南北长约250米,东西宽约80米,面积约2万平方米。地势呈漫坡状,中间高四周低,高出周围地表约1.5米。2009年6月,固镇县在国家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发现该遗址,遗址地表暴露有豆柄、豆盘、鼎足、罐口沿、器耳等遗物,陶质以夹砂红陶为主,器表多为素面,少量饰有弦纹和细绳纹。集东遗址是固镇县境内除南城孜遗址外,澥河流域另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武汉大学历史学院陈冰白教授曾进行调查,确认遗址年代距今约6000年,是固镇县境内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也是淮北……[详细] |
![]() | 香雪度假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位于风景秀丽的蚌埠新马桥干校内,乘车过解放路淮河大桥向北18分钟即可抵达。度假村建造在梨园之中,每年春暖花开之际,茂密的梨花满园绽放,似漫舞的飞雪俏立枝头,如皑皑白雪、渺渺轻烟,漫步于梨花树下,使人飘飘若仙。为此,度假村被冠以“香雪”美誉。度假村内有标准达三星级的香雪宾馆一座,还兴建有长廊、曲桥、茶舍、水上乐园、生态大棚等旅游设施,是集休闲观光、会议接待、餐饮食宿及农业科研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旅游景区。……[详细] |
![]() | 南城孜遗址位于固镇县湖沟镇马楼村西南部,南侧紧邻澥河,东西长约620米,南北宽约400米,面积约25万平方米。遗址现为农田,由多个谷堆组成,东部较高处暴露有红烧土遗迹。20世纪80年代以前由固镇县文物调查发现,周围地势较为平坦,仅遗址中部地势起伏不平,较高处与周围落差1~2米,地表暴露大量鼎足、鬲足、陶片等,陶色以红陶为主,也有黑、灰陶,多为素面,纹饰主要为篮纹,部分鼎足内侧有刻划纹。1988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初步钻探,遗址内文化层厚2.5米左右,确认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遗址。2006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又对该遗址进行实地勘察、钻探,确认遗址面积约25万平方米,有深4米、宽1……[详细] |
![]() | 阳城遗址位于固镇县湖沟镇中心村桥西组西北约500米。遗址呈东西走向,鱼脊状,南北长约120米,东西长约200米,地势高出四周约2.5米,被一条南北向村村通公路分为两部分,公路边的沟渠剖面有文化层暴露。遗址地表散落有较多的碎陶片,可辨认器型有鼎足、口沿、腹片等,根据这些标本分析,遗址上限为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时期,下限为秦汉时期。……[详细] |
![]() | 张家湖湿地张家湖湿地位于刘集镇夹河村,南临怀洪新河,为怀洪新河支流淤积而成,经张沟闸与怀洪新河相通。湖内水质优良,常年有多种鸟类在此繁衍生息,湖水面积4000亩,滩涂面积500亩,流域面积175平方公里,周围无任何工业污染源,湖内生物资源丰富,水草覆盖率85%以上,湖周树木20万余株,是一个风景优美天然氧吧。……[详细] |
![]() | 津浦铁路固镇火车站旧址位于固镇县城关镇、京沪铁路固镇段南侧,1912年1月1日投入运营,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1910年,津浦铁路固镇施工委员会成立,固镇施工队伍在英国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修建津浦铁路固镇站,于1911年建成。1912年1月1日,津浦铁路全线通车,固镇站也投入全面运营。当时,固镇站是津浦铁路蚌埠至宿县段之间最大的站点。1972年,固镇县火车站建成,津浦铁路固镇老火车站停用,后一度成为信号调度使用。之后,老火车站成为铁路职工的住房,并逐渐被废弃,作为历史岁月中被遗留的碎片,淡出了人们的视野。2019年,津浦铁路固镇火车站旧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垓下史前古城遗址位于固镇县濠城镇垓下居委会境内,是在秦汉垓下古城之下的又一座城址,属大汶口文化晚期至龙山文化早期,距今4600~4300年。遗址主体地貌为一台地。根据勘探,遗址为不太规整的长方形,东西南北城墙分别长410米、480米、280米、340米,城墙内圈面积约15万平方米。2007年上半年进行全面考古发掘,至2009年告一段落。发现城墙外有壕沟,城内有台形基址、成片红烧土堆积、窑址、水井、沟槽等。发掘证实,遗址年代主要是大汶口文化晚期和汉代两个时期,发现保存较好的始筑于大汶口文化晚期、汉代增筑的城墙,大汶口文化晚期至龙山文化初期排房、台形基址、陶窑、墓葬,大汶口文化晚期至龙山文化初期及……[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