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区旅游景点介绍
明清古井-龙泉井:位于澜溪老街后巷,开凿于清嘉庆年间,距今约200年。井口上面砌着青石凿成外方内圆的镂空大石井圈一块,井圈西侧石壁上刻有“龙泉井”、“嘉庆丁丑年”(即1817年)、“佘以雨开”等字样,该井井深约5米,常年水深距井口2米,井口内直径约0.4米,水质清凉,且特大干旱年井水也不干涸,现仍可使用。……
[详细] 大通盐务招商局旧址:盐务招商局(大通自立军起义指挥部)旧址--大关口位于大通和悦洲中部,是历史上大通盐务招商局与大通自立军起义的指挥部遗址。大通和悦洲盐务机构最早设置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当时,曾国藩率湘军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缺少军费,奏请朝廷批准在此设立集中督销食盐的“大通盐务招商局”,征收盐税同时代征厘金税作为湘军军费。在曾国藩亲自运作督查下,一座坐西朝东、面对大通、十三进建筑宏伟的“盐务招商局”在和悦洲大关口建起来。朝廷委派宠信担任盐务官员(其领导人为正二品,地位显赫),多为清廷满族要员,如黄自纳、杨仔、铁良等。专向商人兜售盐票验照、抽秤、收厘等事务。后由北洋大臣李鸿章接办,更名为“皖岸督销局”。民国三年改为“皖岸桷运局”,并以盐税收入冲抵四国银团借贷。到国民党南京政府时期,盐……
[详细] 寺基墩烈士陵园位于老洲镇桃源村境内,占地1500平米(包括广场),总投入15万元。2015年由县文明办确定为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清明节前夕老洲、汤沟、横埠、陈瑶湖等周边乡镇中小生及民众约6000余人前来祭扫,缅怀革命先烈丰功伟绩,激发爱国热情。1949年4月23日,在渡江战役中,解放军战士后勤部队准备在桂家坝拐小圩过江(先头部队已过江),木船行至江中被从重庆逃窜的国民党残余兵舰碰上,因敌众我寡,武力悬殊,我军多人伤亡,当时牺牲的战士就近掩埋在汤沟江厂村(现江厂十二烈士),该村是战地后方医院,受伤的战士抬至此救治,因当时缺医少药全部牺牲,当地群众就将他们散葬在寺基墩上(寺基墩原来是耙和尚地遗址)。当时每人墓前都标有小木牌、战士姓名等个人信息,后因年久木牌遗失。解放后每年都有中小学生清明节……
[详细] 福光居委会烈士墓内安葬了章占魁等四位烈士。一九三九年八月,章占魁等侦察到日军一小队人马,每天从余村经鲁村分路碑往四家里巡逻,章占魁带了新四军一支队伍,在鲁村前子垅山上埋伏,上午九点左右,日军巡逻队路过此地,章占魁一声令下,打!新四军战士的土步枪,自制的手-集中向日军开火,由于武器落后,童占魁及另外三名战友不幸牺牲。一九五三年六月,当地人民政府将章占魁还有三个(江西一人、湖南一人、青阳一人)无法查考姓名的新四军烈士尸骨捡放到鲁村往大门口去的路边(分路碑)进行安葬并竖立了《章占魁等四位革命烈士永委永朽》纪念碑以示纪念。……
[详细] 桐东区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前后三进,由前厅、中进、后堂、钟楼、鼓楼、宝树堂等部分组成,布局合理,规模宏大,建筑构件,质高硕大,雕刻极其精美。陈瑶湖镇党委政府2013年决定利用桐东抗日民主政府旧址谢氏祠堂的西院,建设桐东抗日民主政府革命文物陈列馆,2014年6月26日,桐东抗日民主政府革命文物陈列馆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桐东抗日民主政府旧址谢氏祠堂隆重开馆 。陈列馆分桐东抗日民主政府大事、桐枞抗战史略、桐东抗战群英谱、侵华日军投降、桐东抗战的历史意义等板块。……
[详细] 铜山吴氏宗祠位于郊区铜山镇南泉村境内。吴氏宗祠始建于宋代末期,距今约千年,原建筑有七进,几经拆修,现仅剩五进,属徽派建筑。当年,四宣义公经商路过此地,钟爱此地好山好水,遂由徽州迁入此地安家。吴氏宗祠是南泉村仅有一处保存较为完好的历史文化遗产,系旧时用于供率吴氏列祖列宗牌位、进行祭祀活动的场所。20世纪50年代改为大食堂,后改为学校。……
[详细] 三官大帝即天官大帝、地官大帝、水官大帝。三官庙始建于明代洪武四年(1371年),坐落在安庆矿区办事处花园社区。后历经沧桑风雨,多次被毁又多次修建。1988年,当地村民陶玉祥,法名释西玉,个人捐资1000余元,修缮了三官庙。三官庙分前后大殿三座,禅房20余间,庙内供有南海观音、送子观音、西方三圣、地藏王、三官大帝、药王佛、弥勒大佛、韦驮等佛像,还设有佛事灵堂等。三官庙又称三官寺,殿宇华丽,气势宏伟,庙堂高大,中间为天井,大殿供奉水、火、土三官塑像,院内古木参天,占地面积近3000平方米。三官庙终年香火不断。每年逢初一、十五佛善联诞,有来自上海、南京、湖南、湖北、江西等地的百姓达千人以上。……
[详细] 章氏宗祠(光绪堂)位于郊区周潭镇大山村,年代为清,占地面积246.48平方米。保护范围:文物本体外,东2米,西6米,北5米,南至大山村委会南侧外墙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南、西、北各20米……
[详细] 铜陵周氏宗祠门楼位于郊区周潭镇周潭街,年代为清,占地面积93.32平方米。保护范围:本体范围外,东1米至围墙,南、西、北各2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5米,南13米,西、北各4米……
[详细] 铜陵大通古镇澜溪老街始建于元末明初,是古镇中少见的宽阔老街。街道两侧街区至今仍是大通古镇日常商业服务的主要区域,有典型的皖南传统商业街市特点。近年来获评国家AAAA级景区、安徽省影视拍摄基地、安徽省旅游休闲集聚区等。……
[详细] 汤家墩位于安徽铜陵市郊区周潭镇七井村竹山组西南100米,是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1986年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在该遗址地表及剖面发现陶鬲足、纺轮等文化遗物。1987年7月,窑厂工人取土,曾发现西周时期饕餮纹青铜方彝一件,十分精美,定为一级文物。1989年,对汤家墩遗址发掘200平方米,出土陶器、石器、青铜等百余件文物。汤家墩遗址为商周时期聚落遗址,为北高南低的长方形台地,高出周围地面3-5米,总面积13407平方米,文化层厚3米左右。汤家墩遗址对研究江淮地区商周文化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汤家墩遗址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遗址外,东、南、西、北各2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南、西、北各10米。……
[详细] 凤凰山铜矿遗址位于安徽省南陵县和铜陵市。已发现冶炼、采矿遗址近百处。其中铜陵市的木鱼山、金牛洞,南陵县的江木冲、塌里牧四处,发现一批西周、春秋炼钢竖炉,唐宋矿石焙烧窑、圆形炼铜地炉,汉唐地下采矿场等重要遗迹,出土铜锭、铜器、铁器、陶器等物。该遗址自西周早期始,延续至宋,长达两千余年,对研究古代冶金史和长江下游社会经济史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 大通天主教堂钟楼位于铜陵市郊区大通镇胜利街156号。1872年,西班牙人在此创办天主教会。现存的天主教堂钟楼竣工于1936年,是一座罗马式的建筑,由西班牙人、芜湖洋码头总堂的神父纪纳德负责建造。钟楼坐东朝西,俯瞰长江和大通镇城区,整体呈四方立柱形,青灰砖、料石垒砌,边长约为5米,高度约19米,分上、中、下三层,高大的束柱、半圆形拱券门、坚固的墙体。从墙面残存的痕迹判断,当时连接钟楼东墙应有其他房屋建筑。保护范围:文物本体10米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四周30米。……
[详细] 铜山铜矿工人俱乐部旧址位于铜陵市郊区,年代为1964年。2019年,铜山铜矿工人俱乐部旧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铜陵白鳍豚养护场是世界上首座利用半自然条件对白鳍豚进行易地养护的场所。它位于安徽铜陵市大通镇和悦洲与铁板洲之间的夹江上。夹江长1620米,宽220米,洲上杨柳依依,云淡风高;江上水鸟逐波戏浪,江岸树影婆娑起舞,水色秀丽,风景宜人,是养殖白鳍豚的理想水域。铜陵白暨豚养护场始建于1985年9月,占地面积409亩,保护区自枞阳县三江口至繁昌县荻港镇,全长110公里江域。该保护区主要保护长江流域国家一、二类重点保护动物,如白暨豚、中华鲟、江豚、胭脂鱼等。2003年6月24日,国家环保总局批准该保护区为国家环境保护长江重点永生野生动物保护中心,保护水域涵盖八百里皖江。她还是安徽大学生命科学教学研究基地、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和国家AA级旅游区。由于其科技含量高,知识与趣味性强,特别是“水簇馆”生动有趣,“……
[详细] 大通,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江南名镇,位于安徽省铜陵市西南,地处长江下游南岸,西北与枞阳隔江相望,南以青通河与贵池、青阳交界,距“世界公园”黄山仅有180公里,与中国四大佛山之一九华山相隔90公里,铜青公路、铜贵公路、沿江快速通道和合铜黄高速穿境而过,是进出皖南旅游区的枢纽和重要通道,是安徽“两山一湖”(九华山、黄山、太平湖)的北大门,是九华山头天门的所在地。安徽铜陵市大通古镇历史上曾与安庆、芜湖、蚌埠并称为安徽四大商埠,至今仍留有大量的徽式建筑和古街道,为研究中国古代水运史提供了详实的依据。近年来,由于长江行洪的需要,古镇居民陆续迁离,大量徽派建筑逐渐荒废。为此,当地政府希望与有关部门加强合作,合理开发并挽救这座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古镇。……
[详细] 澜溪老街地处长江夹江(鹊江)与青通河出口汇合处。澜溪街的历史史料记载甚少,大多与和悦老街相提并论,现尚存一条长500余米,宽7米,铺有方形石块的街面,临街两边的门面房大都是小瓦屋面,马头墙,也颇有徽派风味。大通古名澜溪,唐朝时,镇址在今光荣村老镇,后逐渐移至今址。宋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大通正式设为镇。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全镇人口近10万人,与当时安庆、芜湖、蚌埠并称“安徽四大商埠”。大通人文历史景观较多。古迹有大九华头天门——大士阁、五里亭、明清古井、天主教堂、钟楼等。据史料记载,朱元璋、洪秀全、孙中山和众多文人墨客曾足迹大通。大通茶干、生姜、麻油等土特产品亦早有名气。……
[详细] 大通天主教堂钟楼,它是一座至今已经有着近70年历史的建筑物。钟楼用料考究,造型别致,坚固雄伟,高高地屹立在大通镇中心的长龙山“西瓜顶”上,呈四方立柱型,边长约为4米,园形拱门,高约20余米,上下三层,是目前大通镇上最高的建筑,登临其顶,大通美景尽收眼底,鹊江两岸一览无余。大通天主教堂钟楼竣工于民国25年(公元1936年)8月18日,它虽然已经历了近70个寒暑,雄姿仍不减当年。大家都知道这座钟楼是西班牙人在大通修建的,但要问西班牙的人为何要在铜陵县的大通镇修建这座钟楼呢?原来民国20年(公元1931年)夏,当时的国民政府为了筹集资金,在全国范围内发行“中华航空公路建设奖券”,每块“大洋”可购买5张,规定每500万张为一个开奖组,设一等奖一名,可得奖金25万元,另外还设有二、三等奖若干名,也可获……
[详细] 慈堂湖是铜陵市南部白浪湖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东西慈堂湖两部分构成,北以光荣大道为界,南抵青通河,东至铜贵公路,西临长江,天然水面面积约1200亩,是集养殖、垂钓、休闲为一体的风景区,现建有水口景点、旅游商品码头、寺庙文化园、老年公寓等。湖区及周边绿树掩映,山水相依,具有创造景观的自然潜质。近年来,大通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慈塘湖景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不断改善景区的开发环境和条件,委托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了慈堂湖景区详规,提出了“充分保护和依托山水环境,挖掘人文资源,反映时代特色”的总体思路,致力于将慈堂湖建成为铜陵市及周边地区提供特色郊游的休闲、度假景区和“两山一湖”旅游区的中转节点。由于土地冻结等方面的原因,该景区尚有仿古饮食一条街、度假娱乐、风味酒店、垂钓园、大通广场、停车场景区西……
[详细] 澜溪山庄位于中国古铜都——铜陵,居于千年古镇大通,距铜陵市区10公里,北经铜陵长江大桥至省城合肥170公里,南至池州30公里、佛教圣地九华山70公里,随着合铜黄高速公路的全面通车,距世界著名的自然文化遗产——黄山和太平湖仅1小时车程。山庄地理位置优越,环境幽美,交通便利,是举行各种会议及培训活动的理想场所。澜溪山庄是按照四星级标准建造的专业商务会议型酒店,占地面积20多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靠山临水,山庄服务设施齐全,功能完善。会务、客户、餐饮、康乐服务项目一应俱全,拥有能容纳400人的会议中心及能容纳30—80人各式多功能会议厅6个;客房有标准间、单人间、休闲间、豪华套房等90套,同时还将规划建设总统别墅、度假别墅和会议别墅34套;轻古典式装修,凭窗远眺,可见远山重叠江面争流……
[详细]
闂傚倸鍊搁崐鐑芥嚄閼哥數浠氱紓鍌欐祰椤曆囨偋閹惧磭鏆︽繝闈涚墔濞岊亪鏌i褍浜為柟铏崄閻忓啴姊洪崨濠佺繁闁告ǹ妫勯悾闈涱吋婢跺鎷洪梺鍛婄箓鐎氬嘲危瑜版帗鍊电紒妤佺☉濞层倗澹曡ぐ鎺撶厵闁诡垱婢樿闂佺粯鎸婚悷鈺呭蓟濞戞粎鐤€婵﹩鍏涘Ч妤呮⒑濞茶骞栭柣顓炲€垮璇测槈濡吋娈曢柣搴秵閸嬪嫰顢旈敓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