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刘宗亮祠位于文成县南田镇新南村三滩自然村,坐西南朝东北,清代建筑,由门台、正厅组成。门台由规整花岗岩质块石砌筑,双落翼式硬山顶屋面,两侧围墙毛石砌筑。正厅五开间,明间进深六柱十一檩,五架梁带前双步廊后单步梁带后双步梁带后单步廊,悬山顶,阴阳合瓦,后部砌神龛,供奉先祖刘宗亮等灵位。天井为夯土地面,中间开敞作甬道。2012……[详细] |
![]() | 刘圣诗祠位于文成县南田镇九都村底园自然村,坐北朝南偏东,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建造,由门台、前厅、厢廊、正厅组成合院式木构建筑。门台由青石与花岗岩石相间规整砌筑,双落翼式,硬山顶。前厅三开间带左右耳房,悬山顶,明间进深三柱九檩。东西厢廊均三开间。正厅七开间带左右耳房,悬山顶,平脊叠瓦,明间进深七柱十二檩,五……[详细] |
![]() | 刘璟祠位于文成县南田镇九都村,坐北朝南偏东,始建于明嘉靖四年(1525),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重建,民国三十二年(1943)修建。现建筑由正厅、仪门、门台组成合院式砖木建筑。门台为双落翼式硬山顶,青石门框。仪门面阔五开间,双落翼悬山顶,明间进深四柱七檩,五架梁带前后单步梁。 正厅面阔五开间,明间进深六柱十四檩,五……[详细] |
![]() | 刘基故里(故里碑)位于文成县南田镇武阳村,为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所立的石碑,由碑身和碑座组成,身碑高2.19米,宽0.66米,厚0.15米,青石质。碑额半圆形,剔地起突法浅雕双龙戏珠图案,碑身正中直行楷书体“明开国诚意伯刘文成故里,首行为“大清乾隆二十八年岁次癸未孟夏之吉”,落款为“邑令闽南吴捧日立”。碑座为花岗……[详细] |
![]() | 刘基故里(施茶亭)位于文成县南田镇武阳村,坐北朝南,始建于明嘉靖四年(1526)。因年久失修,民国二十八年(1939)重建,三十一年(1942)冬建成,由正屋、厢房、天水桥、过廊组成合院式木构建筑。正屋建于块石垒砌的台基上,面阔三开间带左右耳房,进深五柱七檩,悬山顶,明间前设单孔石质天水桥。东侧梢间设有神龛供祭祀,西侧……[详细] |
![]() | 三滩省立温州中学分部旧址位于文成县南田镇新南村三滩自然村,坐东北朝西南,清代建筑,由头门、戏台、正殿、厢房组成合院式建筑。头门五开间,明间进深四柱九檩,穿斗式结构,双落翼式歇山顶,明间后建四柱戏台,戏台施藻井。正殿五开间,明间进深五柱十檩,抬梁式结构,五架梁带前后双步梁再带后单步梁,屋面歇山顶,盖阴阳合瓦。两侧厢廊均三……[详细] |
![]() | 郑氏小宗祠位于文成县黄坦镇莲头村,坐西北朝东南,由门台、正厅及两厢楼组成合院式清晚期建筑。门台单间,中置木门。天井中间设甬道,由条形花岗岩石铺设。正厅建于块石垒砌的台基上,面阔五开间,屋面平脊叠瓦,悬山式,前廊设卷棚。厢楼二层,对称各四间,檐下设通廊。清光绪丙子年(1876),在东北侧厢楼外侧为郑光俊妻徐氏钦褒节孝竖“……[详细] |
![]() | 周冕墓位于文成县黄坦镇驮岙村石亭自然村坟亭山南麓,坐南朝北,建于清光绪壬午年(1882),为西坑镇岙底村人周冕夫妻合葬墓。扶椅式,青石构筑,占地面积95平方米。分上中下三级拜坛,墓室为规整块石铺面,中有龟背状隆起封堆。墓穴青石门上阴刻篆体“周公墓”三字。圈椅立面用青石质条石砌筑,小青瓦屋面,石仿木建筑,悬山顶,脊顶中央……[详细] |
![]() | 夏时光墓道坊位于文成县黄坦镇上坪三村,坐东朝西偏北,建于清嘉庆八年(1803),青石质结构,四柱三间,三楼式,面阔6米,高5.5米,柱子方形,落于长方形底座石上,前后皆用抱鼓石支撑,明间过道宽1.3米,方形额枋两面楷书阴刻“清修职郎峰城粹齐公墓道”字样,牌坊石梁上阴刻“嘉庆八年”,抱鼓石为水波纹,雀替为卷草纹,屋脊龙头……[详细] |
![]() | 钟氏宗祠位于文成县黄坦镇培头村,坐西北朝东南,始建于清乾隆戊子年(1768),于清嘉庆十八年(1813)扩大规模重建。现由头门、戏台、廊厢、正厅组成。头门五间,明间后侧置戏台,呈方形,柱头牛腿粗雕倒兽,台额花板三跳镂雕,单檐平脊。正厅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进深五柱九檩,五架梁带前双步梁后单步梁再带后单步。两侧廊厢对称横……[详细] |
![]() | 岙底文昌阁位于文成县周壤镇岙底村村口,坐北朝南,清同治十年(1871)建造,由门台、正殿、围墙组成合院式结构。门台屋面双落翼式悬山顶,脊首吻兽为龙,用单柱三檩,穿斗式结构,两侧用莲花状悬柱,设坐凳,前檐柱下雕刻栩栩如生的松鼠、小鹿牛腿。正殿两层,屋面歇山顶式,面阔三开间,一楼明间设藻井,出三跳,施令拱,前廊用平棋天花,……[详细] |
![]() | 邓公祠位于文成县大峃镇城南社区金鱼山半山腰,原位于文成县东龙乡东民村猪头山南麓,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1998年因建珊溪水利枢纽搬迁。现建筑坐东南朝西北,含正厅及两座旗杆夹。正厅面阔五开间,明间进深五柱九檩,抬梁式结构,五架梁带前双步梁后单步梁再带后单步廊,悬山顶。1984年4月,列入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三官亭位于文成县大峃镇龙南村季宅路。民国癸亥年(1921)建,坐南朝北,系三层六边亭阁式木结构建筑。平面呈正六边形,台基边长5.3米,亭设六檐柱和六金柱,东西两侧檐柱之间用坐凳连接。屋面六坡相交成六条脊,顶部的攒尖处安装葫芦顶。雀替、牛腿、斗拱等雕刻精美。2012年12月,列入第七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王氏宗祠位于文成县大峃镇花横村黄凤垟自然村,始建于明建文三年(1401),清乾隆年间(1736~1795)重修,坐北朝南,由门厅、戏台、厢房、正厅组成。门厅、正厅均三开间,东西各两间耳房,悬山顶。门厅明间后设戏台,正厅抬梁式梁架结构,明间进深五柱十三檩,抹角方柱下置木质方础和虎爪形柱础承托,屋面阴阳合瓦,檐口置勾头、滴……[详细] |
![]() | 石门台水井位于文成县大峃镇花横村石门台附近。初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明永乐年间(1403~1424)重修。井圈用单块花岗岩石凿砌而成,井圈高0.25米,内径为0.50米,外径为0.25~0.64米不等。井台花岗岩筑成,平面为长方形,高0.20米,长1.30米,宽1.10米。井坦面积为4.66×3.46平……[详细] |
![]() | 百岁牌坊位于文成县大峃镇徐村村下徐自然村,坐北朝南偏西,建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牌坊木质结构,高5.5米,为四柱三间双落翼式牌楼。明间过道宽2.2米,明间柱子较大,方形抹角,落于长方形底座石上,前后皆用木质抱鼓形砷石支撑,砷石上雕刻花瓶、如意等图案,悬山顶;次间用青石质圆鼓形柱础。2012年12月,列入第……[详细] |
![]() | 观音阁位于文成县大峃镇龙溪村后宅自然村,建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坐北朝南,楼阁式、歇山顶,正殿面阔三开间,明间进深四柱九檩,五架梁带前后双步,平面呈正方形。二楼明间供奉观音菩萨站姿塑像,次间置坐椅栏杆。梁枋、藻井彩画有花鸟、山水、戏曲人物等图案。屋顶挑戗翘角,脊饰为吻兽。 1997年9月,列入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详细] |
![]() | 文成县博物馆以国家三级馆标准建设,总建筑面积4595平方米,展陈面积约2800平方米,新馆分为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地上一层设有临时展示厅,目前展出的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专题展览》;第二层为“天然文成帝师故里”基本陈列厅;第三层分刘基、华侨、畲族文化专题厅,陈列布展工程总投资2000万元。经过四年多的努力,馆藏文……[详细] |
![]() | 金山节孝坊位于黄坦镇黄坦镇上坪三村,因珊溪水利枢纽之故,1999年搬迁至此。坐西朝东偏南,建于民国十一年(1922),用青石质,表面磨光,精雕细刻,立面四柱三间,柱头各蹲石狮一尊。明间六米,由石梁分为五层,两次间各三层。坊前采用条石刻花栏杆,其余三面石砌围墙,后壁中置“旌表碑”一座。1984年4月,列入第二批县级文物保……[详细] |
![]() | 陆氏宗祠位于文成县黄坦镇塘底垟村岩头光自然村水口,坐西南朝东北,始建于清道光五年(1825),于1999年春由珊溪水库淹没区原东龙乡黄坦坑村前山西麓搬迁复原。由门厅、正厅、两廊厢及戏台组成。正厅面阔五开间,硬山顶屋面,明间进深四柱九檩,抬梁式五架梁带前后双步梁。天井由规整花岗岩块石铺设。左右两廊厢各面阔五间,进深作一间……[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