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嘉兴市 > 南湖区旅游

南湖区旅游景点介绍

中共一大纪念船
  1959年,南湖革命纪念馆根据0“一大”会议时来嘉兴安排游船的直接当事人王会悟回忆,仿制了一艘丝网船模型,送到北京请0“一大”代表-审定认可。后按模型原样仿制了一艘画舫,作为南湖革命纪念船,供群众瞻仰。1964年,-重来南湖,他登上画舫,感慨万千,挥毫题诗一首:“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这只仿建的“红船”,不仅集无锡丝网船、灯船的优点于一身,而且船上的屏风、气楼的雕刻图案,如花卉和戏曲人物等表现得栩栩如生。这只“红船”竣工后至今仍停泊在南湖烟雨楼东南方向。徐经纬说,1959年9月,父亲等3人参加了在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召开的造船庆功会,他们被授予了奖状和锦旗,当地政府曾向无锡红旗船厂提出,希望父亲能留在当地工作,但厂方考虑到父亲人才难得,终未同意。1……[详细]
嘉兴革命烈士陵园
  英雄园即嘉兴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1969年,原址在市区三塔路,是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为嘉兴解放牺牲的革命先烈而建。1996年5月,搬迁至南湖风景名胜区,占地面积30.1亩。2005年底进行整体改造,2006年3月正式竣工对外开放。英雄园分设英雄纪念碑、英雄广场、英烈园(烈士墓区)、嘉兴革命历史陈列馆等区域。英雄纪念碑总高度7米,宽12.5米,由总重400吨的66块花岗石拼装而成,底座四面浮雕以嘉兴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重大事件为背景,表现各个时期英雄人物的献身精神。嘉兴革命历史陈列馆位于园区西侧,用以史串人、以人彰史的方式,展示了各个不同历史阶段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和嘉兴地方革命史。陵园功能齐全,设施完备,分设英雄纪念碑、英雄广场、人民英雄革命纪念园(烈士墓区)、嘉兴革命历史史料陈列馆等区域,同时在周边……[详细]
揽秀园——嘉兴碑林
  揽秀园坐落在嘉兴南湖西岸文星桥畔,是嘉兴市近年兴建的一座文物碑刻公园。揽秀园以碑廊为中心,西为古建筑,内设著名画家蒲华(又名蒲竹英,嘉兴人,晚清书画家,海上画派创始人)纪念室。揽秀园以“文星桥”、“仿古街”为中心,分南、北两园,北园于1994年5月竣工并对外开放,南园正在规划中。北园西侧以中轴线对称,四进庭院式风格,东侧为自由开放式园林布局。全园建有碑廊270米,镶嵌历代大小碑刻95块。揽秀园两侧长廊上嵌有“清仪阁”、“停云馆”、“小灵鹫山馆图咏”刻石。其中包括嘉兴历代碑刻84块及唐代吴道子手绘“出海观音”石刻、元代重修嘉兴路总管府学碑记等,这些均出自历代著名的书画家如文徵明、赵之谦、何绍基、吴昌硕、任伯年之手。在五曲长廊东首八角亭中,还有一座高2.8米、阔1.3米的董其昌“嘉兴府学重修明伦……[详细]
浙江东方地质博物馆
  东方地质博物馆位于嘉兴南湖新区中国节能环保商贸城,国际中港城底层大厅和五楼,总面积12000平方米,是全国青少年科普知识教育基地,也是浙江省第一个综合性大型地质博物馆。博物馆目前已是长三角地区展馆面积最大、品种俱全、藏品最为精美的地质博物馆,融集恐龙世界、化石天地、第二课堂、科普之旅于一体,以丰富的馆藏和精心的设计位居中国同类博物馆先进行列,建馆规模为全国最大的地质博物馆之一。浙江东方地质博物馆自开馆以来,被国土资源部授为国土资源科普教育基地(浙江省唯一单位),被浙江省地质学会授权为“浙江省地质学会科普教育基地”等。博物馆目前拥有恐龙厅、地球厅、岩石厅、矿物厅、化石厅、宝石厅、火山厅、浙江山水放映厅、石油勘探厅和浙江省地质地貌沉降厅以及地震逃生演示厅等11个展厅,馆藏标本1.2万余件(套),……[详细]
湘家荡旅游度假区
  湘家荡,又名相家湖、相湖,地处长三角南翼,沪苏杭“金三角”腹地,位于嘉兴市东北部七星镇,距离市区7公里。1997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旅游度假区。这里地势平坦,水域广阔,河流密布,更有稻田纵横,湿地相伴而生。镇间穿梭着宽宽窄窄的河道,既有江南水乡的清丽婉约,又多了一份田园乡间的纯真质朴。晨霭漫漫,夕阳暮晚,走过日复一日的水涨潮落,沉静浩瀚的相湖水坐看时光流逝,静待岸旁的朝代更换。清光绪《嘉兴府志》卷十二记载,“相家湖在县东北九里,昔有相氏居湖之滨,故名。”又有清朱彝尊在《静志居诗话》中提到明代正统至天顺年间,怀悦在相湖畔建有柳庄,亦称怀家亭馆。如此,我们便足以想象当年湘家荡的兴盛面貌。这个花香流转,湖水清澈的地方,古时常引得文人墨客在此吟诗作画,流连忘返。“花气熏人似酒醇,东风随处扫香尘……[详细]
嘉兴博物馆
  座落在市区勤俭路禾兴路口,始建于1958年12月,在原嘉兴城隍庙、火神庙旧址上建立起来,博物馆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其中有文物库房和陈列大楼各一幢。博物馆有书画、石器、骨器、陶瓷器、玉器和其它馆藏珍贵文物近6000件。陈列区设嘉兴史前文化~《禾源》,馆藏文物精品陈列~《禾珍》、名家书画陈列馆、扇面艺术陈列馆、临时展览馆等,并配备声、光、电、多媒体、电脑网络等先进设计,使博物馆成为向广大观众传播历史文化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高品位文化休闲活动的场所。博物馆在迁入新址后,充分利用新馆的场地优势,自2003年10月开馆至今,已举办各类知识讲座和培训班10多期,各类临时展览30多个,大型博览会1个,其中包括大型《史前动物科普展》、《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大型图片展》、《井冈山精神》、《人民的……[详细]
三星桃园
  三星桃园是浙北万亩无公害水果基地。每年三月桃花盛开时,这里是花的世界、人的海洋。三星农家乐和市外桃源依托周围连片的桃树资源,开设了欣赏桃园的自然风光,体验新农村游园活动。……[详细]
嘉兴太平寺
  太平寺系中国千座名刹之一,始建于南宋绍兴三年,南宋高宗曾避难于寺中,名“报恩寺”。至明弘治年间,时值瘟疫流行,凡引用寺中井水者皆无恙,保得平安,故改名“太平寺”。井、拳、殿、石被誉为“太平寺四绝”。太平寺建筑结构仿杭州灵隐寺,有金刚殿、大雄宝殿、方丈殿,左右为纯阳楼、钟楼、鼓楼、汲古亭等古建筑。太平寺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新篁镇,太平寺系中国千座名刹之一,始建于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南宋高宗曾避难于寺中,故名“报恩寺”。至明洪武年间,时值瘟疫流行,凡钦用寺中井水者皆无恙,四乡村民纷纷来求水,保得平安,故改称“太平寺”。清康熙年间,寺内隐然和尚创立独门伞拳,为世人称为-。从此太平古井、独门伞拳、楠木大殿、无字碑石被誉为“太平寺四绝”。“太平古寺美园东,几杵钟声日未红。记得书楼惊晓梦,馀音袅袅扬……[详细]
89、梅花洲 AAAA
梅花洲
  梅花洲景区规划面积为6600亩、规划为“一洲五村落”,现已建成的核心区面积800多亩,为“一洲”即梅花洲。2012年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3年景区游客量达64.2万人次。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其吸引国内外游客的重要因素。石佛寺、三步两爿桥、千年古银杏、冯氏建筑群等都是梅花洲历史文化遗存。此外,景区建设秉承生态、文化、旅游相结合,努力把景区打造成世界一流的人文旅游景区。梅花洲景区先后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浙江省生态旅游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省级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嘉兴市文化产业先进企业、嘉兴市文明单位、嘉兴市服务业重点企业、嘉兴市科普教育基地,嘉兴市十强旅游景区,景区是2009-2014市服务业“百项百亿工程”,梅花洲景区今年还入围201……[详细]
嘉兴市博物馆
  座落在市区勤俭路禾兴路口,始建于1958年12月,在原嘉兴城隍庙、火神庙旧址上建立起来,博物馆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其中有文物库房和陈列大楼各一幢。博物馆有书画、石器、骨器、陶瓷器、玉器和其它馆藏珍贵文物近6000件。《嘉兴历史文物陈列》为嘉兴市博物馆基本陈列,该展览是1997年12月30日重新布设开展的。陈列以大型雕塑《禾源》为象征,以时间为序,在300多平方米的展厅中集中展示嘉兴上自远古,下至近代那源远流长的7000年文明史,展示了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吴越文化以及名人文化等辉煌灿烂的历史。其中以马家浜文化的玉璜和崧泽文化的人首陶瓶为代表的430多件文物和以唐代政治家陆贽、现代文学巨匠茅盾为主要内容的100多幅照片集中展示了嘉兴独特的人文历史和名胜风光。其中国家一级文物人首形陶瓶是文……[详细]
法兰西嘉兴文生修道院
  文生修道院位于嘉兴市南湖区解放街道航明社区光明街153号,也称遣使修道院,西紧临京杭大运河,是一所专门培养遣使会神职人员的学府。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法国籍神父步师加在嘉兴北门外购得土地开始兴建,次年竣工。修道院建成后常住中外修士四五十名,研习教义,培养传教人员。自1903年至1908年,文生修道院为天主教中国遣使会的唯一总修院,又称总会院。1949年修道院停办。后长期为嘉航公司所有,1994年归还天主教会。文生修道院占地面积47.5亩,其中建筑面积5677平方米,为西式建筑。坐东朝西,砖木结构,除西翼三层外,其余均为二层。兴建修道院时,院内栽满香樟,至今树龄均超百年。文生修道院作为天主教会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同时其典型的西式建筑特色也具有较高的建筑美学价值。20……[详细]
嘉兴天主教堂
  嘉兴天主教堂由意大利神父韩日禄兴建,历时十三年。该教堂为近代仿哥特式建筑,十字形平面,正立面设两座钟楼,立面装饰虽然以尖券为主,但已经经过简化适应现代材料及工艺。教堂为砖混结构,外面虽然是简单的水泥抹灰,但其模仿西式柱头、尖券极为精准,足见工艺的精良。 嘉兴天主教堂的建立是我国近代社会在文化、宗教各方面西化日深的例证。其所展现的现代建筑材料、建造工艺对于研究我国近代建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详细]
93、钓鳌矶
钓鳌矶
  钓鳌矶烟雨楼的红墙下有一块“钓鳌矶”刻石,红墙绿字,很是醒目。这是明朝万历十年(1582年),嘉兴知府龚勉(1536~1607年)题写的,字体敦厚端庄,雄健有力。之所以取“钓鳌”名,是期望嘉兴能快出人才、多出人才,独占鳌头。凑巧的是,就在龚勉立碑的第二年,嘉兴有位叫朱国祚(1559~1624年)的,举进士第一,中了状元。此后“钓鳌矶”的名声鹊起,许多文人学士争相前来顶礼膜拜。后来还有一些中了状元的,不知是否沾了“钓鳌矶”的光?嘉兴历史上出过一些状元。最早的数唐代的陆扆(yǐ,847~905年),据史料载,陆扆是浙江历史上的第一位状元,也可能是唐代唯一的一位浙江籍状元。……[详细]
94、汾湖
汾湖
  汾湖汾湖,古称分湖,是春秋战国时期吴越的分界湖,东西长6公里,南北长3公里,水域总面积9700亩。因她的历史文化和地理位置特殊,许多文人墨客对她情有独钟,并成为了观赏湖泊。汾湖位于浙江嘉善、江苏吴江交界,东西长6公里,南北长3公里,一半属浙江、一半属江苏。汾湖古称分湖,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分界湖。总面积9700亩。吴越相争时,吴国大将伍子胥曾在汾湖操练水军,从历史上看,这里是两国边界相争敏感之地。秦统一中国后,分湖自然不再是分界之湖了,但因它的历史文化和地理位置特殊,许多文人墨客对它情有独钟,并成为了观赏湖泊。宋元时期,汾湖已成为江南有名的风景胜地了,许多文豪大家纷纷来到这里。元代的大画家吴镇、盛樊等都画过许多渔村、渔隐、渔父图,他们都来过汾湖,湖边的青青芦苇,水村茅屋,清风悠然的自然风光给……[详细]
九龙山度假区
  九龙山度假区 浙江省平湖九龙山旅游度假区是国家计委、国家旅游局推荐的2000年中国旅游业发展优先项目,也是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的浙江“九五”计划及至2010年旅游发展规划的重点旅游区块。度假区位于乍浦镇,距上海、杭州、苏州等大中城市均在100公里左右,乍王公路、沪杭公路、沪杭公路复线、沪杭高速公路以及乍嘉苏航道等均在度假区旁通过,正在建设中的乍嘉苏高速公路可望于2002年底通车,杭州湾跨海大桥将于2002年动工建设。该区海陆交通十分便捷,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度假区面积为10.12平方公里,依山傍海,林木葱郁,风光秀丽,以“松翠、滩长、礁美、石奇、寺古”而闻名。该区山海兼容,蓄积了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独特的佛教文化。这里群山起伏,森林延绵,大海浩瀚,岛礁点缀,又兼具享有“南方北戴河”之美誉的海滨……[详细]
小普陀寺
  小普陀寺 位于观潮公园内最东端的小普陀寺,原名闻道庵,1992年重建于海滨天风海涛亭旁,占地4200平方米。小普陀寺系盐官五大佛教寺院之一,旧为庵院,清代乾隆年间改称“小普陀”,兴旺时进香朝山者数千人。每年农历八月十七日有“宿山之会”。……[详细]
金九避难处(韩国临时政府要员住址)
  载青别墅·金九避难处座落于南北湖畔,背靠金牛山,是南北湖风景区第一座近代别墅,别墅名“载青”。金九避难处见证了中韩友谊。1932年,韩国民族英雄金九在上海组织“虹口公园”0事件后,在南北湖载青别墅避难半年之久,最终安全脱险,成就了中韩友谊史上的一段佳话。现存的载青别墅是1995年修复的。别墅正厅内陈列着由省委副书记刘枫题写的“金九避难处”匾额,金九所书的“良心建国”和“独立精神”以及金九先生的铜像,陈列室有“金九的一生”、“避难经过”等图片资料及各种书籍等。金九先生的儿子,原韩国空军参谋长、交通部长金信将军曾多次来到南北湖载青别墅,并挥笔题词:“韩中友谊,饮水思源。”地址: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城南路梅湾街76号类型:古迹……[详细]
98、烟雨楼
烟雨楼
  烟雨楼是嘉兴南湖湖心岛上的主要建筑,现已成为岛上整个园林的泛称。此楼自南而北,前为门殿3间,后有楼两层,面阔5间,进深2间,回廊环抱。二层中间悬乾隆御书“烟雨楼”匾额。楼东为青杨书屋,西为对山斋,均3间。东北为八角轩一座,东南为四角方亭一座。西南垒石为山,山下洞穴迂回,可沿石蹬盘旋而上,山顶有六角敞亭,名翼亭。此楼是澄湖视高点,凭栏远瞻,万树园、热河泉、永佑寺诸处历历在目。每当夏秋之季,烟雨弥漫,不啻山水画卷。烟雨楼正楼烟雨楼是嘉兴南湖湖心岛上的主要建筑,现已成为岛上整个园林的泛称。烟雨楼正楼,楼两层,高约20米,建筑面积640余平方米,重檐画栋,朱柱明窗,在绿树掩映下,更显雄伟。楼前檐悬-所书“烟雨楼”匾额。烟雨楼,因唐朝诗人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诗意而得楼名。始于建于五……[详细]
马家浜遗址
  马家浜遗址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南湖乡天带桥村,是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的代表遗址,距今约6000年。遗址分上下两个文化层:上层以灰黑色黏土为主,并有红烧土层和淤泥层,包含物有兽骨、石镑和各种质地的陶片,还有建筑遗迹;下层为含有大量腐烂的兽骨碎片的黑色黏土,包含的兽骨比上一层更多,还有骨锥、骨针以及石斧和陶片等。在上下层交接处的淤泥中发现了墓葬,出土30具人骨架。出土的器物有穿孔石斧、陶豆、罐、盆、玉珠等。从出土器物分析,当时马家浜居民的生活以狩猎为主,采集和捕捞为辅。马家浜遗址以其鲜明典型的文化特征,受到考古学界重视,并命名为马家浜文化,确定了它在中国史前文化中的地位。马家浜文化的确立揭示了长江下游地区史前文化在中国史前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对研究长江下游地区在中国文明起源中的作用提……[详细]
100、嘉兴南湖景区 AAAAA
嘉兴南湖景区
  南湖是浙江的三大名湖之一,因位于嘉兴城南而得名。南湖原名马场湖,又叫东湖,嘉兴城西南有西南湖,原称鸳鸯湖,南湖成为旅游地后,人们多把南湖叫做鸳鸯湖,或将两湖合称为鸳鸯湖。南湖由运河各渠汇流而成,上承长水塘和海盐塘,下泄于平湖塘和长纤塘,总面积624亩。南湖四周地势低平,河港纵横。据史籍记载,五代后晋天福年间(约936)以前,这里芦蒿丛生,尚无景观,此后吴越王钱第四子广陵王钱元任中吴节度使时,在湖滨筑宾舍以为“登眺之所”,后才逐渐形成名胜。嘉兴南湖,与南京玄武湖和杭州西湖并称江南三大名湖,素来以“轻烟拂渚,微风欲来”的迷人景色著称于世。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最后一天(即7月30日)的会议,因遭法租界巡捕的袭扰搜查而被迫停会,会议代表秘密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于8月初的一天在南湖的游船上继续……[详细]

粤ICP备1300193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422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联系我们: QQ: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