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绍兴市 > 越城区旅游

越城区旅游景点介绍

富盛窑址
  富盛窑址位于富盛镇倪家溇村南300米瓜岭长竹园。遗址面积约4000平方米,发现南北并列两条龙窑。1978年进行了试掘,发现一座战国时期龙窑,窑头巳遭破坏,残长6米左右,窑床宽2.4米,文化层堆积为原始青瓷和印纹硬陶混合堆积,窑底有原始青瓷和印纹陶的残片,证明此窑同时烧制原始瓷和印纹陶。原始瓷有碗、盘、碟等,胎质坚密,胎骨灰白,釉呈青色。叠烧时以扁圆形垫珠间隔。印纹陶有坛、罐等。胎呈深紫、深灰色,外饰米筛纹、杉叶纹、回纹。该窑址对研究我国瓷业生产尤其是绍兴地区早期制瓷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2006年富盛窑址作为周至战国的古遗址,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62、吕府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吕府
  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区新河弄169号,为明代嘉靖(公元1522年至1566年)年间礼部尚书吕夲府第。吕府建筑群是浙江省内具有一定文物价值的两出明代古住宅建筑群之一(另一处是在浙江省东阳县的卢宅,卢宅是明、清时代完整的建筑群)。吕府东起万安桥,西迄谢公桥,占地48亩。南向共有十三座厅堂,故又称吕府十三厅。所有建筑依三条纵轴线和五条横轴线布置。中央纵轴线依次为轿厅、永恩堂、三厅、四厅、五厅。东西两纵轴线,依次为牌坊和厅四座。第五条横轴线上是楼房,其余均为平方,建筑群南、西、北三面环水,只是东西是一条石板路通向街市。这种格局很像《水浒传》中描写的祝家庄。为便于交通,内设两条南北向“水弄”和一条东西向的“马弄”。现仅永恩堂保存较为完整。永恩堂原为正厅,吕夲死后改作祠堂,是吕府主要的建筑,面宽36.50米……[详细]
绍兴方圆农业观光园
  座落在省级风景名胜区吼山脚下的省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越城区方圆观光农业园,是涉渔为主题,园内设有池塘名优水产养殖与垂钓区150亩;外荡养殖区140亩;休闲垂钓区30亩;度假休闲别墅1700M2;农家餐厅与会议中心1280M2;园林花卉区165亩;无公害蔬菜区10亩;无公害禽畜养昝区10亩等。该园区是以水产、禽畜、蔬菜、林木花卉为一身的农业生态园;又是融休闲、文化、美食、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观光农业园。走进方圆,亲近自然,尽情享受休闲、观光、旅游的无穷乐趣。日前,经绍兴市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机构评审,绍兴市越城区方圆观光农业园被评为AA级旅游区。园区内有水产养殖区、果蔬种植区、园林花卉区、垂钓休闲区、野禽养殖区,内有餐饮、大型会议室,设计有浪漫小屋、花卉廊桥、才艺娱乐等供游客与大自然……[详细]
64、马臻墓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马臻墓
  东汉时,会稽山阴(今绍兴市)的西南,群山耸立,东北地势低洼,,曹娥江掠过东境,浦阳江流贯西疆,两江都和杭州湾相通,每当潮汐倒灌,山洪暴发时,东北带遍地漫溢,一片茫茫泽国,顿时成为鱼譬之地,百姓受尽灾难。顺帝永和五年(140年),马臻出任会稽太守。他是当地人,很能了解民间疾苦。到任后便勘察地势,设计方案,组织百姓平高丘,束狂澜,以会稽郡城为中心,筑起自五云门至曹娥江的东湖堤,长七十二里,又筑起从常禧门至浦阳江的西湖堤,长五十五里,这就是闻名古今的“镜湖”。早在镜湖形成之前,这片泽地被称为庆湖。东汉以来,又有贺家湖,南湖,长期,大湖、贺监湖,鉴湖.照湖等称呼,或者是因地形特征、名诗佳句而得名,或者是由皇帝庙讳,湖池归属而改称。宋代吴曾在《能改斋漫录》中说,东晋王羲之有“山阴路上行,如在境中游”的……[详细]
古越藏书楼
  今浙江绍兴城区胜利西路,紧邻大通学堂。清末徐树兰(1837年至1902年)创办。古越藏书楼,是我国图书馆史上最早对公众开放、第一家具有近代公共图书馆特征的藏书楼。古越藏书楼的创办人是山阴人徐树兰。徐树兰是位赋闲的兵部郎中,在西方文化的启迪和维新改良主义的影响下,参照东西方各国图书馆章程,以存古和开新为宗旨,捐献私人藏书7万余卷,于1903年在他的家乡浙江绍兴购地一亩六分,耗银三万二千九百六十两建造此楼,1904年正式向社会各阶层人士开放。在管理方法上除继承封建藏书楼的传统外,又吸取外国先进经验。编有《古越藏书楼书目》,旧分经、史、子、集、时务5部,编为35卷;后分为学部与政部,改编为20卷。学、政两部下各分24个类目,每类再分若干子类。类目多因袭旧有名称,但子类显示出中外学术统一立类的倾向。……[详细]
66、大善塔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善塔
  位于绍兴市区城市广场东南隅(原西营大善寺内)。大善塔始建于梁天监三年(504年),南宋庆元三年(1197年),寺、塔焚于火。明永乐元年(1403年),重建寺、塔。今塔为明代建筑,高40米,六角七层,砖木混合楼阁式。塔顶为圆形大藻井,其上用铸铁覆钵盖顶,重约5000斤。缘梯登高,可鸟瞰绍兴古城全景。清咸丰年间,塔刹、腰檐、楼阁均毁于兵燹,塔身犹存。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原建于大善寺内,故名。今寺毁塔存。塔始建于梁天监三年(504年),屡兴屡废。今塔重建于南宋绍定元年(1228年),明永乐元年(1403年)、清康熙八年(1669年)先后重修。砖木结构楼阁式塔,六面七层,高40.5米,底层边长3.8米,底层六面均设壸门,二层以上两面相对辟壸门,余设壁龛。顶施藻井,上置铸铁覆钵。塔外檐已毁。塔中空,原有……[详细]
67、应天塔
应天塔
  在绍兴市解放南路塔山(飞来峰)之颠。砖木结构楼阁式塔,平面为六边形,7层,高37.91米。塔身用砖石砌成,内置缘梯,外檐、斗拱用木制,各层转角处砌圆柱倚撑,每层均有门通向走廊,走廊外设木制栏杆。塔身由底层向上逐层缩小,造型庄重,色彩协调。据记载,塔在宝林寺内,始建于东晋末,久毁,宋乾德初复建,后又圯,明嘉靖间(1522至1566)再次重建,现塔上有嘉靖十三年(1534年)建塔题记。塔于1985年重修。北宋名臣赵汴有《观宝林院塔隅成》诗:“宝山新塔冠山形,心匠经营不日成。突兀插天三百尺,庄严容佛一千名。下临泉窦灵鳗喜,上拂云端过雁惊。入境行人十余里,指浮图认越王城。”塔山,在绍兴城南端,与龙山、蕺山鼎足而立,同为城中名山。历史上又名飞来山、宝林山、龟山。旧有巨人迹、锡杖痕、宝林寺、圣母阁、灵鳗……[详细]
会稽山龙华寺
  会稽山龙华寺位于浙江绍兴境内的会稽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山,也是中国弥勒信仰的发祥地。在这里,晋代高僧支遁翻译了大量的弥勒经典,撰写了著名的《弥勒赞》;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尊弥勒造像,建造了中国最早的龙华寺—会稽山龙华寺,唐时获朝廷赐匾为皇家寺院;这里,是古唐诗之路的源头,四百七十多位唐代诗人留下了三千多首脍炙人口的赞美会稽山的美丽诗篇。龙华寺景区由原东晋高僧支遁创建的弥勒庵和宝林峰组成,位于绍兴县会稽山大香林风景区宝林山(旧称柯山)峰顶;南毗书法圣地兰亭,东与海天佛国普陀山遥相呼应,西临杭州市区。会稽山龙华寺建在香水海南,依山而建,将两个山头南北贯通,雕梁画栋,层层叠叠,清净庄严,气势恢宏;建筑面积达四万多平方米,是目前国内单体最大的皇家风格的佛教寺院。建筑风格融合了皇家寺院的大气恢宏和江南园……[详细]
69、山阴道
山阴道
  在会稽城(今浙江绍兴城)西南偏门郊外,与东跨湖桥相接,是通向诸暨枫桥的一条官道(过了古博岭,也称为干溪道),那一带山清水秀、地灵人杰。“云生满谷,月照长空,潭涧注泻,翠羽欲流,浮云出岫,绝壁天悬。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山0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这是东晋王献之的妙句,此说一出,山0从此声名远播,名士吟咏不绝。明代“公安派”文坛领袖袁宏道经山0而作《山0》诗云:“钱塘艳若花,山阴芊如草。六朝以上人,不闻西湖好。平生王献之,酷爱山0。彼此俱清奇,输他得名早。”在他眼中,山0与钱塘(今杭州)西湖俱属清奇,但若论驰名先后,则前者远比西湖为早。自此西南迤行,远山近水、小桥凉亭、田园农舍、草木行人,相映成画。画中游而身亦入画,晴日风雨,无不相宜,颇具中国山水画之神韵。……[详细]
书圣故里景区
  书圣故里位于绍兴蕺山以南大片古民居之中。东起中兴路,南抵胜利路,西至解放路,北达环城北路,总规划面积约0.8平方公里。是目前绍兴市区保存比较完整的历史街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人文、历史资源。蔡元培故居、戒珠讲寺、蕺山书院、题扇桥、探花台门、太平天国壁画等镶嵌在街弄间;古式台门、里弄小巷、石桥流水、充满了浓郁的江南气息。2001年至2006年,市政府按照“重点保护、合理保留、局部改造、普遍改善”和“修旧如新、风貌协调”的原则,投资1.5亿元,对书圣故里居民道路和河道设施作了修缮保护,修缮后的建筑布局为前街后河,设沿廊、埠头、岸上萧墙粉壁,圆洞曲径,花丛柳影,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反映了人民生活对水的依赖。沿街民居恢复了民清风格,石板路、马头墙、过廊、木门木窗,粉墙黛瓦、竹丝台门、乌黑柱廊、棕色……[详细]
徐锡麟故居
  徐锡麟故居位于东浦镇孙家娄,晚清建筑,坐北朝南。共三进,占地1133平方米,徐锡麟青少年时代在这里生活、读书。位于绍兴市东浦镇孙家溇,清代建筑。由徐锡麟祖父桐轩公从一姓朱人家购置,后改造扩建而成,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建筑面积575平方米,总体布局三开间三进,由门屋、大厅、座楼和藏书楼、桐映书屋等组成,砖木结构,粉墙黛瓦,外观封闭,是一处十分典型的江南清代民居。1873年12月,徐锡麟出生于此,并在此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时期,以后又在此从事革命活动,从而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史迹。 徐锡麟故居坐北朝南。共三进,占地1133平方米,徐锡麟青少年时代在这里生活、读书。 整座建筑坐北朝南,用材粗大,四周除门户之外均是三拼石墙打底,十分坚固。总体布局三开间三进,前、后门呈一轴线,依次由……[详细]
秋瑾烈士纪念碑
  秋瑾纪念碑,位于绍兴市中心,为秋瑾烈士就义处。碑高7米,呈正方形,1930年落成。碑座正面(西面)刻有蔡元培撰、于右任书《秋先烈纪念碑记》,碑身镌有张静江书“秋瑾烈士纪念碑”字样。轩亭口原有候轩亭,为唐观察使李绅所建,后于亭前临街建有大楼。今亭与楼俱废。现在纪念碑西面建有“轩亭口”牌坊,东面塑有秋瑾汉白玉塑像,其后照壁上镌“巾帼英雄”四个字,系孙中山先生手书。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碑座正面(西面)刻有蔡元培撰、于右任书《秋先烈纪念碑记》,碑身镌有张静江书“秋瑾烈士纪念碑”字样。轩亭口原有候轩亭,为唐观察使李绅所建,后于亭前临街建有大楼。今亭与楼俱废。现在纪念碑西面建有“轩亭口”牌坊,东面塑有秋瑾汉白玉塑像,其后照壁上镌“巾帼英雄”四个字,系孙中山先生手书。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秋瑾(1875年至190……[详细]
绍兴禹庙
  禹庙在绍兴市东南6公里、禹陵右侧,中祀夏禹。史籍记载,夏启和少康都曾建立禹庙,但已难考。今庙始建于梁大同十一年,历代屡建屡毁。现存大殿建筑系1934年重建,其他部分大都清代重建。保留明代建筑规模和清代建筑风格。中轴线上有午门、祭厅、正殿3进,顺山势逐步升高,殿前铺设石阶。正殿5间,高24米,1953年重建,钢筋混凝土结构,仿清代木构建筑形式,重檐歇山顶,气势雄伟。内有大禹立像,高2.85米,雍容大度,光彩照人。像前楹柱-“江淮河汉思明德,精一危微见道心”一联。午门前有岣嵝亭,内设明代翻刻的湖南衡山岣嵝碑。碑高3.9米,刻77字,内容为歌颂大禹治水之功,字体奇古,碑文传为夏禹治水时所刻,应是谬传。碑文下附有释文。庙东侧有石亭,中设略呈圆椎状的石一块。石高2米,顶端有圆孔,传为禹下葬时所用。石上……[详细]
74、宋六陵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宋六陵
  宋六陵位于绍兴市皋埠镇攒宫山,距绍兴市区18公里,有宋高宗永思陵、宋孝宗永阜陵、宋光宗永崇陵、宋宁宗永茂陵、宋理宗永穆陵、宋度宗永绍陵等南宋六帝陵寝,故称宋六陵。此外,还有北宋徽宗陵、宋哲宗后陵、宋徽宗后陵、宋高宗后陵。占地2.25平方公里,为江南最大的皇陵区。每座陵寝均设上下宫,功能齐备,结构完善。以高宗永思陵为例,据宋周必大著《思陵录》记载,永思陵分为上下宫。下宫由外篱门、棂星门、围墙、殿门、大窑子、献殿、0石藏子等。南宋朝廷原打算收复中原后,即归葬伊洛(今河南巩县)祖陵,故以攒宫为名。元至正二十二年(1285),江南释教总统杨琏真伽,率人盗掘宋六陵,破椁裂棺,0随葬珍宝,不计其数。幸被山阴义士唐珏等人事先获悉,潜入陵墓以他骨偷换陵中遗骸,作标记于石函,迁葬在绍兴兰渚山天章寺前,唯理宗颅……[详细]
绍兴民俗博物馆
  绍兴民俗博物馆在鲁迅路三味书屋对面,分为食俗厅和婚俗厅。食俗厅介绍黄酒、绍兴菜的历史和制作方法;有模仿过去小酒馆的店家,可进去喝一杯,婚俗厅里有再现过去婚礼场面的模拟人像。……[详细]
炉峰禅寺
  炉峰禅寺纳入会稽山景区后,主景区面积将由现在的1平方公里扩大到两平方公里,目前会稽山景区的主要景点有大禹陵、百鸟乐园、大禹铜像和香炉峰等。炉峰禅寺为绍兴乃至浙江著名寺院,香客众多。炉峰禅寺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区东南4公里的会稽山香炉峰,与大禹陵毗邻,古称天柱精舍、天柱山寺,又叫南天竺,以观音道场闻名遐迩,有“越中佛国”、“天竺胜境”之称。香炉峰旧有观音峰观音殿等遗址。历史上,香炉峰寺院屡经兴废。宋代,寺院供奉玉雕观音像,始称“南天竺”,王十朋、陆游等曾入寺瞻仰,留下诗篇。明时,寺院一度为比丘尼修持之所。清代,寺院又称“螺庵”,因寺前巨石环抱,直竖似炉,逆旋如螺,故名。光绪七年(1881年),寺宇重建。1990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笔题写“炉峰禅寺”额。景点位置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城东南隅会稽……[详细]
绍兴塔山公园
  塔山位于绍兴古城南部,穿过鲁迅街区古玩步行街,在解放路延安路口附近即是塔山公园。塔山又名飞来山、宝林山、怪山、龟山等。据《吴越春秋》载,范蠡所筑之城既成,“琅琊东武海中山一夕自来,故名怪山。”因此而得名怪山和飞来山,因形状如龟又得名龟山。南朝时,惠基法师在山上建宝林寺,故又名宝林山。山上有应天塔,因唐代将宝林寺改名为应天寺而得名。现名塔山,因有应天塔。塔山是绍兴古城内三座小山之一,因有较多的古迹而颇有身价。最近,绍兴市政府在保护原有风貌的基础上进行了整修,拆除有碍观瞻的违章建筑,恢复了东武亭,重修了清凉寺。为方便游人参观,有关部门还在整理环境的同时,修建了楼阁与长廊,形成了瀑布飞泄,林木苍翠,紧邻闹市而又不失幽静的休闲区。应天塔可登高望远,瞭望绍兴市内主要街道,尤其是观望城市南部及古城南郊的……[详细]
戒珠寺王羲之故宅
  绍兴市区东北隅昌安门内的“戒珠寺”,陈列着“书圣”王羲之的文物。这里原是王羲之的老宅,“戒珠寺”是王羲之终生的内疚。王羲之故宅戒珠寺位于蕺山南麓,今绍兴西街。古宅所以名称戒珠寺,还得从一段历史故事讲起。传王羲之有两样所好,一是爱鹅,一是癖珠。王羲之为了让十指灵活有力,增加书写的气势,他随身都佩带一颗晶莹剔透、珠润玉圆的明珠,不时握在手掌中,来回摩挲。一天,王羲之手搓明珠站在池畔观赏白鹅戏水,忽然家僮通报一位僧人前来造访,王羲之随手将明珠放在桌上,与这位僧友叙谈。其间,又有人来见王羲之,王请僧人稍候,出去会另一客人。回来后,桌上的珠子却不见了,王羲之就怀疑是这位尘外之人,欲心未净,虽不便明言,但脸上流露出鄙夷之色。僧人见状,顿感冤屈,却有口难辨,只好怏怏而去……这位僧人无端遭此不白之冤,伤心过……[详细]
百鸟乐园
  百鸟乐园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浙江省会稽山旅游度假区大禹陵景区,毗邻会稽山索滑道西站。总投资1200万元人民币,占地近三万平方米。饲养来自世界各地7大类百余品种近万只鸟,是目前国内品种最全,数量最多的百鸟乐园。主园区由占地25000平方米的巨网凌空覆盖。园内山坡平谷相间、林幽树密,建有茶楼亭阁等园林建筑;辟有天鹅湖、鸵鸟园、鸳鸯洞、相思谷、观景长廊、鸟语花香等10个赏鸟与休闲区域;设有人鸟对话、雀鸟剧场、斗鸡观摩以及孔雀东南飞等娱乐参与项目。百鸟乐园是一个融观赏、知识性、趣味性与一体,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功能的大型生态旅游景点。地址:绍兴市越城区会稽山旅游度假区大禹陵风景区类型:动物园游玩时间:建议1-1.5小时电话:0575-88361317;0575-88362420开放时间:8:00-17:……[详细]
大通学堂
  大通学堂位于胜利西路563号,古越藏书楼西约一百多米。全称大通师范学堂,原为贡院,清代改为豫仓,清末是著名革命团体光复会在浙江的活动大本营,活动基地。学堂原有50多间房屋,坐北朝南的平房建筑,占地3098平方米,建筑面积1754平方米。整体布局分三进,第一进为门厅,正中悬挂的“大通学堂”匾额系赵朴初先生题写。第二进为礼堂,现为光复会史迹陈列室。第三进在1982年正式对外开放时被辟为徐社,介绍徐锡麟的生平事迹。东侧第一进西首第一间,原是秋瑾工作室和被捕处。大通学堂的创办人徐锡麟、陶成章等,以响应清政府发展教育、倡办团练为名,积极培养和发展光复会骨干,后为组织皖浙起义,徐锡麟以所捐道台的资格去安庆任职,打入官场。去安徽前,徐锡麟派王金发去上海,同时请秋瑾回绍兴主持大通学堂,一道组织与领导起义活动……[详细]

粤ICP备1300193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422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联系我们: QQ: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