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姚铁心故居位于十梓街苏大附一院内,2004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建于1936年,假三层红瓦红砖、陡坡尖顶欧式建筑。传为东吴大学经济学教授姚铁心住宅。……[详细] |
![]() | 长洲县学大成殿,在干将东路平江实验学校内,1998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长洲县学创立于南宋咸淳元年(1265),即广化寺改建,元明几经修建,即所谓旧学,明嘉靖二十年(1541)迁现址,以福宁成寿寺改建,即所谓新学,清雍正三年(1725)后为长洲元和二县学,现存大成殿为光绪八年(1882)重建,重檐歇山顶,面阔七间……[详细] |
![]() | 兰石小筑位于锦帆路,2004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传为酷爱兰花的朱犀园所建,题名兰石小筑,并在楼前向阳处辟兰圃。解放后为原中共苏州市委书记、原苏大校长柳林所住。……[详细] |
![]() | 李根源故居位于葑门内十全街,1982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李根源(1879-1965),字印泉,又字养谿、雪生,云南腾冲人。早年留学日本,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时曾参与发动云南重九起义,后又参加二次革命和-运动。一度出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代总理等职。早年担任云南讲武堂监督和总办时,与朱德同……[详细] |
![]() | 蒲林巷近代住宅位于人民路(蒲林巷口),1991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该宅建于1924年,原为邹姓律师私邸,是一砖木混合结构西式楼房。楼南原中式花园已废。现存楼房建筑面积1326.98平方米,高二层,局部三层。正门东向,底层东、南两面设廊,列罗马式圆柱。东首有绿色铁皮盔顶方形小楼耸起。室内南向为通间落地玻璃长窗,采……[详细] |
![]() | 日本领事馆旧址位干南门路,1991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甲午之战后,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辟苏州为通商口岸之一。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签订《中日通商苏州租界章程》,划苏州旅盘门外青旸地483.9亩土地为日本租界。开口岸初,日本领事住在城内,二十八年到租界设领事馆。现馆址建于1925年。194……[详细] |
![]() | 司前街看守所旧址位于司前街,2004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清,宣统时为江苏按察司监和苏州府监,民国时为江苏高等检察厅(法院)看守所,“爱国七君子”之一的史良曾关押于看守所女监(该监房解放后称“七君子监”)。宋庆龄曾到此看望,汪伪时期为伪吴县地方法院看守所。监狱传为苏州贝氏家族贝季眉设计,建筑平面呈“米”字形放……[详细] |
![]() | 吴振声故居位于西百花巷,2004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吴振声(华镛),苏州人,民国时期苏州画家,工山水,原居桃花坞。其祖上因经营酒业和漆业而致巨富。旲振声行五,与其兄吴子深(华源)、吴秉彝(华德)、弟兄似兰(华馨)均为苏、沪一带有名气的画家,尤其是吴于深,与吴湖帆、吴待秋、冯超然齐名,并称“三吴一冯”。宅为吴氏兄……[详细] |
![]() | 信孚里位于十梓街五卅路口,1991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信里孚为一海式里弄石库门住宅群,1933年由信孚银行购下江苏省水警第三区区部地产后建造。占地7553平方米,建筑总面积4712平方米。建筑南向,中间为一罗马式拱券门,门额上有较精细的花草雕塑,左右两幢楼一字排开,清水砖墙,石库门面,显得庄重整洁。正门西侧沿五……[详细] |
![]() | 侵华日军--旧址位于广济路市第三医院内,2004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37年日本占领苏州时建,抗战时为日军沪宁线司令部,后为国民党202师司令部。现存四幢民国建筑。……[详细] |
![]() | 雷允上诵芬堂药铺为苏州历史最悠久、知名度最高的中药铺。清雍正十二年(1734),雷大升(1696~1779,字允上,号南山),设诵芬堂于苏州老阊门内穿珠巷天库前周王庙弄口。乾隆初,雷允上挂牌行医设诊所于诵芬堂内,集医、药于一处,不久和诵芬堂铺名连在一起,称为雷允上诵芬堂。雷允上独创的“六神丸”被誉为中华国药的瑰宝,自问……[详细] |
![]() | 救国里位于养育巷长春巷北,由六幢二层楼构成的民国建筑群。救国里的建造者是苏州一位著名爱国人士,李根源的莫逆之交张一麐(1867-1943)。张一麐,苏州吴县人,曾任徐世昌内阁教育总长,国民参政员。他与李根源二人在苏共同致力乡村改革、农村办校传播文明,营救“七君子”,舍命投入抗日救亡运动,赢得了苏州人民乃至全国各界爱国人……[详细] |
![]() | 交通部苏州电报电话局旧址位于闾邱坊巷11-21号,青砖外墙,二层东西大约30米,南北宽约10米。建筑正厅有四根罗马式廊柱,上有露台及栏杆。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苏州开始有电话,当时叫“德律风”,由湖南人马伯亥私人创办,局址设在阊门内下塘泰伯庙内,当时电话为稀罕玩意,最初一批装电话的用户有:江苏巡抚衙门、藩臬两司、……[详细] |
![]() | 鹤鸣堂康宅位于平江路上邾长巷1号,据说是上世纪三十年代黄金荣管家建造的,而当时黄金荣在苏州开发过房地产,为苏州留下了200多幢民国时期的建筑。主人康鹤鸣为黄金荣幕僚,传宅由黄金荣建,送于康氏。……[详细] |
![]() | 萃英中学最初叫“萃英书院”,创办于光绪十八年(1892),与桃坞中学相似,是一所教会学校。1952年与圣光中学合并,由苏州市人民政府接管,成为公办学校,改名为“苏州市第五中学”。校址几经变迁,从葑门迁至带城桥阔家头巷,1904年至现址:阊门义慈巷15号。……[详细] |
![]() | 长鎏村位于阊门内下塘崇安里北。南起东角墙,北至前同仁街,东至宫弄,西至久福里。民国初年由上海富商兴建的里弄式建筑,取其两个儿子“长”、“鎏”之名合成村名,含有金钱长流不息之意。建筑共六排,每排楼前东西向道路均称长鎏村,各长33米,宽4.5米。……[详细] |
![]() | 博习医院位于十梓街苏州大学西门外,是美国南方监理会在中国苏州创办的一所西医医院。博习医院动工后,建成了8幢建筑,分别有门诊、内、外科、手术室、戒烟室、宿舍、洗衣房及厨房,当时设病床30张,这是其中最主要一幢建筑,外观朴实。史料记载,1883年,在美国教会拨款和苏州地方人士的捐助下,博习医院正式破土动工,由两名美籍医生柏……[详细] |
![]() | 叶圣陶故居位于苏州市滚绣坊青石弄5号,是作家叶圣陶在苏州的一处宅第。1935年,作家将房产购下,略加修缮,作为自家的宅第。平房呈丁字形,有青砖廊道,有方形立柱,布局开阔,庭院内紫藤悬垂,小径逶迤。叶圣陶许多作品在这里完成。1984年底,叶圣陶将宅第捐献给国家,拟给各地作家来苏州体验生活时小住。1988年冬天,《苏州杂志……[详细] |
![]() | 吴梅故居,是我国戏曲理论家和教育家,诗词曲作家吴梅老先生(1884—1939)的故居。是一栋典型的苏州民居,墙门间北面是一个天井,天井北的二层小楼东屋就是著名的奢摩他室———吴梅藏书楼。墙门间西面也是一个天井,落地长窗后是大厅,厅上有楼,楼又分东西两厢。大厅北是中宅门,其上砖刻“乐居安天”四字系吴梅手书。蒲林巷35—1……[详细] |
![]() | 残粒园是古典园林建筑,位于苏州市装驾桥巷34号,始建于清代。宅园面积2390平方米(一说5.02亩),其中花园140平方米(0.21亩)。住宅分三路。门厅、轿厅、大厅、后楼及花厅都较完整。宅北部一花园早废。残粒园在东路花厅东侧,原称东园。吴待秋取南唐李煜“红豆啄残鹦鹉粒”(一说唐杜甫“香稻啄馀鹦鹉粒”)句意,命名“残粒……[详细] |
闂傚倸鍊搁崐鐑芥嚄閼哥數浠氱紓鍌欒兌缁垶宕濆▎蹇曟殾闁靛繈鍊曢崘鈧銈嗗姂閸庡崬鐨┑锛勫亼閸婃牜鏁幒鏂哄亾濮樼厧澧扮紒顔碱煼閺佹劖寰勭€n剙骞嶉梺璇插缁嬫帒鐜婚崸妤佸剹閻庯綆鍓涚壕鍏笺亜閺囩偞顥為悗姘炬嫹 闂傚倸鍊搁崐宄懊归崶銊х彾闁割偆鍠嗘禒鍫㈢磼鐎n偒鍎ユ繛鍏肩墪閳规垿鎮╁畷鍥舵殹闂佺粯甯$粻鏍蓟閻旇櫣纾奸柕蹇曞У閻忓牆鈹戦埥鍡椾簼闁挎洏鍨藉濠氭晲婢跺浜滅紓浣割儐椤戞瑥螞閸℃瑧纾肩紓浣靛灩楠炴劙鏌涚€h埖瀚� 闂傚倸鍊搁崐鐑芥嚄閼哥數浠氱紓鍌欒兌缁垶宕濆Δ鍐ㄥ灊闁哄啫鐗婇崐濠氭煠閹帒鍔氶柛鎾舵嚀閳规垶骞婇柛濠冩崌閹虫宕奸弴鐔蜂户闂佸壊鍋呭ú姗€鎮¢悢闀愮箚闁靛牆鍊告禍楣冩⒑缂佹﹩娈旈柨鏇ㄤ邯閺佹劙鎮欓悜妯绘闂佽法鍣﹂幏锟� 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閻ゎ喗銇勯弽顐粶闁搞劌鍊婚幉鎼佹偋閸繄鐟查梺绋款儑閸犳劙濡甸崟顖氬唨妞ゆ劦婢€缁爼鏌i悢鍝ユ嚂缂佺姵鎹囧璇测槈閵忊晜鏅濋梺鎸庣箓濞层劑鎮¢崒婊呯=濞达絽澹婇崕婊堟煙閸戙倖瀚� 闂傚倸鍊搁崐鐑芥嚄閸洖绠犻柟鍓х帛閸嬨倝鏌曟繛鐐珔闁搞劌鍊搁埞鎴﹀磼濞戞瑥浠╅梺閫炲苯澧柟铏耿瀵偊宕掗悙鏉戜患閻庡厜鍋撻柍褜鍓熼獮濠傗攽閸″繑鏂€闂佺粯鍔栧ḿ娆撴倶閿斿浜滈柡鍥ф濞诧箓寮查幖浣圭叆闁绘洖鍊圭€氾拷 |
闂傚倸鍊搁崐宄懊归崶銊х彾闁割偆鍠嗘禒鍫㈢磼鐎n偒鍎ユ繛鍏肩墪閳规垿鎮╁畷鍥舵殹闂佺粯甯$粻鏍蓟閻旇櫣纾奸柕蹇曞У閻忓牏绱撴担鍝勵€撶紓宥勭窔瀵鎮㈢悰鈥充壕婵炴垶鐟$紓姘舵煟椤撶儐鍎戠紒杈ㄥ浮椤㈡岸宕卞▎鎴炴闂備礁鎼悮顐﹀礉瀹€鍕叀濠㈣埖鍔栭幆鐐淬亜閹扳晛鐒哄ù纭锋嫹 QQ闂傚倸鍊搁崐鐑芥倿閿旈敮鍋撶粭娑樻搐缁€鍐ㄢ攽閻樺疇澹樼紒鐙€鍨堕弻銊╂偆閸屾稑顏�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