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苏州市 > 姑苏区旅游

姑苏区旅游景点介绍

  卫道观位于苏州平江路卫道观前16号,1982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初名会道观,始建于元初,道士邓道枢所创,在原宋代上官氏废圃上建立。明初归于玄妙观。成化十二年(1476年)主持张复淳重建,嘉靖二十年(1541年)长洲县令吴世良捐俸修葺,更今名。清康熙四年(1665年)周宏教重修扩建,嘉庆十五年(1810年)再修。……[详细]
  铁瓶巷任宅即任道镕故居颐寿堂,位于人民路乐桥干将西路北侧.任道镕(1822-1906),字砺甫,别字筱沅,晚号寄鸥,江苏宜兴人。历任湖北、河南、江西、浙江、山东诸省知县、知府、道员、布政使、按察使、巡抚和河道总督。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退居苏州,购得徽商汪氏废园,开始营造。任宅坐北朝南,主建筑两路六进,另东西两侧……[详细]
  唐寅故居遗址即宝华庵,又称文昌阁,位于平门内西大营门双荷花池13号,1982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唐寅(1470-1524),字伯虎,号六如居士,苏州人,明代薪名画家,“吴门四家”之一。弘治十八年(1505年),一说正德二年(1507年),唐寅于桃花坞择地建宅,署额桃花庵,据载有桃花庵、梦墨亭、学圃堂、蛱蝶斋诸构……[详细]
  泰伯庙位于苏州市阊门内下塘街250号桃花坞历史街区之中,为纪念古公父(周太王)长子泰伯而建,历史可追溯至东汉,为江南地区第一座奉祀吴地开发始祖泰伯的庙宇。现尚存至德桥、至德坊、大殿三间、东西两庑各三间等为清代建筑。庙中有康熙、光绪及民国时重修记碑石可考。康熙四十四年圣祖仁皇帝(即康熙)南巡时,钦赐给苏州泰伯庙御笔亲书的……[详细]
  普安桥位于苏州市阊门外上塘街,跨上塘河支流鸭蛋桥浜。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弘治十四年(1501),清嘉庆十九年重修。桥畔旧有金阊关(又名青龙关),与铁铃关、白虎关并称“三关”,明代为抵御倭寇建。此桥结构独特,系石板平桥,桥长30米,净跨3.5米,桥面宽21.2米,是苏州古桥中最宽的一座。桥上建有关帝庙,内供关帝神……[详细]
  “过云楼”是江南著名的私家藏书楼,位于苏州市干将路,世有“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之称,现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经过六代人150年的传承,其藏书集宋元古椠、精写旧抄、明清佳刻、碑帖印谱800余种。2012年6月4日晚,江苏凤凰集团在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以2.16亿元竞得过云楼藏书。2012年6月11日,北……[详细]
  东花桥巷汪宅即中和堂,位于临顿路东花桥巷33号,1982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苏州潮州会馆创建于明代的南京,于1682年,迁址到苏州北濠(吴县阊门外的北濠弄)。后因馆址太小,在公元1708年,也就是清康熙47年,潮州会馆迁至苏州上塘(义慈巷西首)。1982年,会馆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至今,这座会馆历经3个世纪,见证了清朝的盛世、国土的沦陷、国民的奋发、新中国的和平崛起。苏州潮州会馆是现存潮……[详细]
  柴园位于苏州市醋库巷44号。是一处建于清末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此地初为清道光年间潘曾琦宅园。光绪年间,由浙江上虞柴安圃购得,重修扩建后,人称“柴园”。东宅西园,园中前有鸳鸯厅,宽敞豪华,后有楠木厅,典雅淳朴。其间布置庭园四区,以中园最佳,水池清幽,船厅怡然,山石奇巧,丘壑自具,展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艺术创造力。抗日……[详细]
  北张家巷雕花楼既沈宅。北张家巷九号沈宅内,有两座精巧别致的小型雕花楼,比东山雕花大楼早建七十多年。整个楼厅,雕有云彩、花卉及飞禽走兽。底层廊檐下,六根角撑上,刻有成对的狮子头、蝙蝠及仙鹤含灵芝等凸雕装饰,图形十分纤巧秀丽。所有窗格,花纹众多。沈宅坐北朝南,总建筑面积4100平方米,分中、西、东三路。主建筑居中,依次有门……[详细]
  上津桥位于苏州市阊门外枫桥路东首广济桥西,东与广济桥相望,西和永津桥、下津桥相对,跨上塘河(古运河段)。为一大型单孔石拱桥,桥券宽大,河面宽广。登桥遥望,一派水乡风光,使人流连忘返。现作为“大运河”附属文物点之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津桥南堍有“故明郝将军卖药处”石亭一座。“郝将军卖药处”是一处已有近400年历……[详细]
  吴宅位于学士街梵门桥弄8号,1982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据资料介绍,此宅原为明代正德间大学士王鏊故居的一部分,后几经辗转,方归吴氏。清同治四年(1865年)曾暂借作紫阳书院,俞樾一度寓此。梵门桥弄原称杨衙前,因明末复社名士杨廷枢及其字杨无咎曾居此而得名,今吴宅为该巷最典型之古宅,是否即为杨廷枢故宅,尚待进一步研……[详细]
  寿星桥位于苏州市古城区东望星桥北叶家弄,跨第四直河。此桥初名营桥,宋《平江图》有载。相传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浚河时于桥下得瓷寿星,遂改今名。其为一单孔拱桥,用武康石砌筑。武康石色紫褐,质地粗犷古朴,宋、元间苏州一带建筑物常用此石。桥身长18米,拱跨4.7米,矢高2.6米,两坡设踏步。桥面栏板为1965年从附近被拆……[详细]
  金鸡墩遗址位于虎丘山的西侧二里处,原长青乡繁荣村吴梗上南,南临白洋湾。古称金姬墩、金姬墓,史载张士诚的妃子葬于此。1956年,江苏省文物普查时,发现金鸡墩遗迹。10月22日,初步调查为南北约170米,东西约400米,最高离地面15米。作为一个重大考古发现,《文物参考资料》在1956年12月号,即刊登报道。1957年,文……[详细]
  唐寅祠原名唐解元祠,位于阊门内桃花坞廖家巷前新街10号准提庵(又名七子庵),明万历十年(1582年)僧旭小在此构禅房数楹,天启六年(1626年)杨大潆创精舍于此,供奉准提佛像,名为准提庵。清康熙时,江苏巡抚宋荦重修。嘉庆五年(1800年)吴县知县唐仲冕又修,并拓庵东别室为唐解元祠,祀唐寅、祝允明、文徵明三君像,署其室曰……[详细]
  苏州可园又名近山林、乐园,是一处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古典园林建筑。位于苏州城南三元坊(人民路708号),与沧浪亭仅一巷之隔。园门朝南,与沧浪亭隔水相望。1963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可园现存面积5000平方米,水池居中,建筑疏朗,槛曲廊回,水木明瑟,庭宇清旷。数十年来曾几度维修。苏州作为古典园林建筑的代表性地区具……[详细]
  范成大祠在石湖行春桥西,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祠为明正德年间御史卢雍所建,后毁。现建筑为清同治年间(1862一1874)重建,一九八五年大修。祠内保存的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咏六十首》碑刻,系明代遗物。《四时田园杂咏六十首》,是范成大在淳熙十三年(1186年)在石湖所写,被后人誉为我国田园诗的典范.“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详细]
  钱处士墓在虎丘西麓,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古时称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为“处士”。“古之所谓处士者,德盛者也。”钱处士就是这样的人。钱处士名近仁,清代苏州人。幼孤,修鞋为业。业余自学经史,博学多才,洁身好义,人称“补履先生”。年七十六而殁,无嗣,里人殓之,葬于虎丘山麓,送葬者数百人。……[详细]
  振华女子中学旧址位于姑苏区带城桥下塘18号,年代为民国。2014年6月30日,振华女子中学旧址被公布为苏州市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苏州中山堂位于姑苏区观前街玄妙观后,年代为1933年。2014年6月30日,苏州中山堂被公布为苏州市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缂侇噮妫稢P濠㈣鎷�13001937闁告瑱鎷� 缂侇喓鍊曢崣鏇犵磾閹存繄鏆斿璁规嫹 44010602000422闁告瑱鎷�

闁稿繐鍘栫花顒勫箣閹存粍绮�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闁瑰瓨鍨奸々锔界瑹濞戞锟�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QQ闁挎冻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