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区旅游景点介绍
 | 苏州望族潘氏,世代门第显赫,状元、探花、翰林、举人不胜枚举,享有天下无第二家之誉,苏州民间称之为贵潘。因其迁自徽州大阜村,故又称徽潘。平江历史街区的南石子街(6~10号)潘宅,历史上曾是清光绪年间军机大臣潘祖荫和弟潘祖年的住宅。此宅的主人却是潘祖荫的伯父潘曾莹。道光十四年(1834),潘曾莹的父亲,也即潘祖荫的祖父--…… [详细] |
 | 潘镒芬的住宅位于大儒巷48号,名叫端善堂,是一座五路七进的典型清代大宅院。它坐北朝南,东起第二路为主轴线,进门后第二进为扁作花厅,厅内原先供奉潘氏祖先牌位。第三进为主厅,面阔三间13.8米,檐高3米余,梁架扁作,逢柱坐斗,前有船篷轩。立柱粗壮,上部饰有棹木。俗称纱帽厅。厅前一排明瓦落地长窗。庭前原有砖雕门楼,现已不存。…… [详细] |
 | 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建立于2002年,并于2003年1月正式对社会开放。馆址在苏州西北街88号,为原清代乾隆年间建造的古建筑“尚志堂”吴宅内,东临拙政园、狮子林,西靠北寺塔,位于苏州历史博物馆和戏曲、民俗、园林博物馆区域中,馆区占地面积约4500平方米;馆内收藏有苏州近代的刺绣、檀香扇、缂丝、琢玉、木雕、石雕、剧装、桃花…… [详细] |
 | 汪氏诵芬义庄位于平江路254号,又名汪家祠堂。“汪氏诵芬义庄”为苏州市104号控制保护建筑,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建,沿平江河建有牌楼及墙门,临河有石级码头,为义庄水上出入的主要门户。长期以来,它被沿河搭建的民居遮盖破坏。2004年春,在平江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中,当拆除违章搭建的一处民居时,发现该民居的房梁隔层是…… [详细] |
 | 苏州中医博物馆设在苏州景德路市中医院西邻的春晖堂。春晖堂为第四批公布的市文物保护单位。春晖堂全部建筑占地2400多平方米,原为明嘉靖年间苏州状元申时行故宅的遗址。历经四百余年沧桑变迁,申氏故宅先后归阳山富商朱鸣虞、清朝刑部侍郎蒋楫、太仓状元毕沅、文渊阁大学士孙士毅、富商梁友松等。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为珠宝商杨…… [详细] |
 | 惠荫园位于南显子巷内,1963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惠荫园大门对面照墙书4个一米见方大字“惠荫书苑”。西侧门廊墙壁嵌有‘古惠荫全园图’砖刻。残存面积约7亩。惠荫园初为明代嘉靖年间归湛初宅园。后属胡汝淳,名“洽隐山房”。园中有“小林屋”水假山,为叠山名家、画家周时臣仿太湖洞庭西山林屋洞设计。清顺治六年(1649年)…… [详细] |
 | 苏州园林博物馆位于拙政园西侧,该馆最早位于拙政园住宅区域内,于1992年开放,是中国第一座园林专题博物馆。新馆始建于2005年10月,建筑面积3390平方米,在原来二层小楼的基础上新建了一层建筑。整个新馆分成序厅、园林历史厅、园林艺术厅、园林文化厅和结束厅几个部分,其中园林艺术厅详细展示了叠山、理水、花木、建筑等造园手…… [详细] |
 | 坐落在古城苏州人民路(旧名马龙街)穿心街三号。北邻着名的怡园,东有双塔,南有沧浪亭,处于闹市僻静处,颇有闹中取静,静中取禅的意境。报国寺内现设有苏州佛教博物馆、苏州弘化社、苏州佛博弘化艺术院、苏州弘化社义诊所等佛教文化、慈善机构。报国寺始建于宋代咸淳年间,原在文庙西,名“报国禅院”。 元代至元二十二年由湖道肃政廉访使捐…… [详细] |
 | 定慧寺位于苏州市凤凰街定慧寺巷内。寺院始建於唐咸通二年(861),代有兴废,时有王大臣善信各为护法,使香烟不绝。其间,犹以苏东坡与颙禅师及守钦禅师常以诗文往还、禅理互启传为佳话,并有多处史迹遗留。为苏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殆至一九五八年始为苏州市第七塑料厂占用。一九九七年时,苏州市政府实施定慧寺巷改造,由沧浪房产集团负责…… [详细] |
 | 苏州革命博物馆位于苏州市三香路1216号,由中共苏州市委、市政府批准,于1993年建成开馆。馆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主体建筑7000平方米,展出区面积3000平方米。馆体外观古朴庄重,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鲜明的“革命”特征。革命博物馆的基本陈列有两项:一是《苏州革命史陈列》,它通过300多幅照片,200余件实物,1…… [详细] |
 | 万寿宫位于苏州民治路,1963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万寿宫自1951年起辟为群众文化活动场所,一度改称人民文化宫,牌楼上刻有郭沫若先生当年题写的人民文化宫五字。1966年起,万寿宫长年失修。1986年修缮后辟为青年宫。1991年全面修葺,改由老干部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使用。从前苏州有三宫九观二十四坊之说,万寿宫即三…… [详细] |
 | 作为苏州市曾经的国宾馆,南园宾馆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而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建筑,可能要数“善庆禅院”了。旧时的苏州宗教文化十分兴盛,寺宇众多,历代兴建的寺庙先后共计410所,迭经兴废,至解放初尚存大小寺庙237所,善庆禅院即为其中之一。由于年代久远,善庆禅院的故事往迹已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之中,据民国《吴县志》和近年出版的《苏…… [详细] |
 | 司前街看守所旧址位于苏州市司前街西善长巷3号。1911年前为江苏按察司监和苏州府监所在地。1927年改称江苏高等法院看守所。1936年5月,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影响,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在上海成立。11月22日,救国会领导人沈钧儒、李公仆、王造时、沙千里、邹韬奋、章乃器、史良等7人在沪被国民党当局非法逮…… [详细] |
 | 江苏提刑按察使署位于苏州古城内道前街170号。为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清雍正八年建。提刑按察使是主持一省司法谳狱的官吏,为朝廷三品大员,俗称臬台,其地位仅次于巡抚(抚台)和布政使(道台)。清道光三年三月林则徐来苏接任江苏提刑按察使,时年39岁。民国时期江苏提刑按察使署被江苏高等法院占用,救国“七君子”曾在此与当局展开斗争…… [详细] |
 | 郭家世居苏州,由于家境贫寒,一直租房居住,而且经常被迫搬迁。1927年,郭绍虞在燕京大学任教授后,生活较为安定,也略有积蓄,遂在苏州购下大新桥巷一处建于晚清的普通民居,以奉养父母安度晚年,并请当时在家乡任教的兄长郭际唐一家陪伴父母同住,自己则常在假期回苏州看望双亲。该处故居即今大新桥巷13号。据郭绍虞子女回忆:大门外沿…… [详细] |
 | 苏州玄妙观坐落在古城中心繁华的闹市区,南临观前街,面对宫巷,向以历史悠久、建筑宏伟、文物古迹众多而蜚声天下。它既是江南著名古观和苏州的一大名胜,也是全国重要的道教宫观之一。玄妙观的主殿三清殿早在1982年就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玄妙观创建于西晋咸宁二年(276),初名真庆道院。东晋太宁二年(324),敕改上真道院…… [详细] |
 | 章太炎故居位于苏州市锦帆路38号。章太炎1932年起多次来苏州讲学。1934年,购得锦帆路新式洋房一所,定居苏州,在此创办“章氏国学讲习会”。章太炎居苏时,正值日本侵华日紧,他多次发表抗日声明,曾北上面见张学良,促其出兵抗日。1936年6月病逝于苏州寓所,灵柩暂放在章园的防空洞内。1955年4月灵柩迁葬于杭州西湖南屏山…… [详细] |
 | 时代:宋地址: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相门内干将东路甲辰巷南首此塔为五层八面的楼阁式塔,采用青砖仿木结构,高6.82米,底边宽0.51米。各层均以相间的菱角牙子和板檐砖叠涩挑出腰檐,檐下壁面隐出阑额、柱头枋与转角铺作,檐上架设平座,八面间隔辟壶门和隐出直棂窗,四门四窗的位置逐层相错。该塔始建年代不详,因其结构造型与苏州地…… [详细] |
 | 时代:清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苏州织造署是“江南三织造”之一。1981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百年名校的江苏省苏州十中,这里曾是苏州织造署的西花园,为皇帝行宫后花园。当年康熙帝六下江南,祖孙俩在苏州均驻跸西花园。织造使曹寅(曹雪芹祖父)之母曾为康熙帝乳母,曹寅幼…… [详细] |
 | 卫道观前潘宅即礼耕堂,位于平江路卫道观前,1982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此宅为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徽商潘麒兆所建。占地6700平方米,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坐北朝南,可分五路六进,后通混堂巷,规模庞大,屋宇高峻,装修精致,现状尚称完整。中路建筑偏西,依次为门厅、轿厅、大厅及三进楼厅。大厅原有“礼耕堂”匾…… [详细] |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柣鎴eГ閸ゅ嫰鏌ら崫銉︽毄濞寸姵姘ㄧ槐鎾诲磼濞嗘劗銈板銈嗘肠閸ャ劌浜遍梺瑙勫劤绾绢參寮抽敂鐣岀瘈闂傚牊绋撴晶鏃€绻涘畝濠侀偗闁哄矉缍侀、妯款槻濞存粎鍋ら弻鐔兼惞椤愶絽纾╅梺璇茬箰閸熸潙顫忓ú顏勫窛濠电姳鑳剁换渚€姊洪崨濞楃懓螞閸曨垱鍋╅梻鍫熶緱閸氬顭跨捄渚剬闁归攱妞藉娲川婵犲嫮鐣甸柣搴㈣壘閸㈡彃宓勯悷婊呭鐢宕愰悽鐢电<婵°倓鑳堕埥澶嬬箾鐏炲倸鈧绔熼弴掳浜归柟鐑樻尵閸樼敻姊虹拠鈥崇仭婵犮垺枪椤e潡姊绘担铏瑰笡闁圭ǹ顭烽幃鐑藉煛閸涱叀鎽曞┑鐐村灦缁酣鎮块埀顒€鈹戦鏂や緵闁稿繑绋戞晥婵°倕鎳忛埛鎴炵箾閼奸鍤欐鐐寸墵閺岋綁顢橀悙娴嬪亾閸噮鍤曢悹鍥ㄧゴ濡插牊淇婇姘倯婵炲牊娲熼弻锝嗘償椤栨粎校闂佺ǹ顑呯€氫即銆侀弮鍫熸櫢闁跨噦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