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泰州市 > 姜堰区旅游

姜堰区旅游景点介绍

  万富老窑地处泰州市姜堰区溱潼镇湖西社区湖西庄杨桥口,分东万富老窑、西万富老窑。窑体内外均为砖砌窑壁,留拱门,目前保存尚完好。万富老窑又称湖西庄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于清光绪年间重修,20世纪70年代再修。原为土窑,后在窑的内外以砖砌墙,使窑体能长期保存。为张万富的先人所建,张家世世代代以窑为主,至张万富时,因生产的发展,在原窑旁又建了第二座窑,始以张万富的姓名命名窑名,曰“万富窑”。群众称之为“万富东窑”和“万富西窑”。因其历史悠久,窑字前加一“老”字,叫“万富老窑”。张万富以后该窑分别传承给其子张加琪,再传给其孙张婉庄,现归其后人张镇所有,前后已传承了几代人。两窑连体,同样的体量规格,占地6000平方米。窑高19.8米,窑膛瓮式,底径7米,腹径9米,顶口径6.6米,窑门东南向,券顶式,高2……[详细]
  花庄村叶宅位于姜堰区俞垛镇花庄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花庄村叶宅为第二批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黄葆年讲学处位于姜堰区罗塘街道东街社区,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黄葆年讲学处为第二批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听槐轩位于泰州市姜堰区溱潼镇西北角绿树院巷。槐树植于五代(公元907-960),是姜堰地区最老的古槐,至今枝繁叶茂(树高约10.5米,高1.5米外树围达2.5米,树径0.8米)。相传董永与七仙女初会于此,恭请古槐为媒,成就天上人间美好姻缘。人们为了窃听古槐媒证经过,在古槐旁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建筑“听槐轩”大殿三间,面阔10.18米,进深七檩5.46米,檐高2.86米,硬山顶,明间设八扇花格纹落地长窗。整体仍然完好。千百年来,人们对这株古槐与听槐轩呵护备至,膜拜有加。县(市)文物保护点。溱潼听槐轩为第二批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45、三唐轩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唐轩位于姜堰区罗塘街道东街社区,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建筑。三唐轩为第二批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溱潼安乐巷古建筑群位于姜堰区溱潼镇城北社区,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溱潼安乐巷古建筑群为第二批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叶甸村钱宅位于姜堰区俞垛镇叶甸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叶甸村钱宅为第二批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李堡花宅位于姜堰区三水街道李堡社区,年代为民国。类别为古建筑。李堡花宅为第二批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溱潼庆丰巷全宅位于姜堰区溱潼镇城南社区,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溱潼庆丰巷全宅为第二批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溱潼溱湖街陈宅
  溱潼溱湖街陈宅位于姜堰区溱潼镇城北社区,年代为明、清。类别为古建筑。溱潼溱湖街陈宅为第二批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溱潼东桥巷李宅位于姜堰区溱潼镇城南社区,年代为明、清。类别为古建筑。溱潼东桥巷李宅为第二批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白米蒋氏宗祠
  蒋氏宗祠位于泰州市姜堰区白米镇,始建于清代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占地480平方米,地处古运盐河南侧,正屋3间朝南。该祠主间架梁结构采用苏中地区倡行的特色,抬梁上设五架梁,不设金柱,适宜室内--观照。墙体内外清缝,用统一规格的小青砖,以糯米浆拌青灰垒砌。木作瓦作技艺出众。梁架关键部位浮雕内容丰富,形象栩栩如生,有珍禽瑞兽、奇花异草,人物戏文等。屋脊高达,富有层次变化,脊端设吉祥图案,蝴蝶瓦屋面平展开阔,瓦楞厚实整齐,严谨有序。祠堂的设计和施工技术使之具有较强的抗震能力,时至今日,房屋风貌仍保存完好,展现了晚清时期蒋氏族人的社会声望和地位,现为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杨庄卢氏宗祠
  杨庄卢氏宗祠位于姜堰区淤溪镇杨庄村。该宗祠始建于明代,清至民国多次翻修,体量较大,至今保存较好。宗祠大门楼朝西,祠堂主体建筑五开间,脊高4.8米,檐高2.8米,东西长18米,南北长16.25米。大门楼上嵌“卢氏宗祠”石额一方,系民国三年重修时勒刻。卢姓系杨庄大姓,于元末明初由苏州阊门迁至,今家谱难寻。卢氏宗祠是姜堰卢氏家族及杨庄的历史见证。杨庄卢氏宗祠为第二批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溱潼李氏宗祠
  溱潼李氏宗祠位于姜堰区溱潼镇城北社区,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溱潼李氏宗祠为第二批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55、山茶苑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茶苑位于姜堰区溱潼镇城北社区,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山茶苑为第二批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56、绿树院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绿树院位于姜堰区溱潼镇绿树院巷,为始建于五代之庙宇,供奉千手观音,明代修建,占地约2180平方米,现存房屋四进。主殿名曰“准提殿”,建筑面积200平方米,为五开十一架梁朝南敞檐名式砖木结构。该殿有立柱36根,当中一间为过梁山,两旁为金子山,靠墙土为中柱山。2002年整修。院中有古槐一株,已逾千年,传为建庙时栽植,老干虬枝,阅尽沧桑,而今仍生机勃勃,愈显精神,“绿树院”因之而名。传说董永与七仙女在这棵老槐树下喜结良缘。因而几百年来,老槐树受到人们的敬重、膜拜,青年人祈求美满姻缘、老年人祈求健康长寿,都要到老槐树下烧香磕头,在老槐树身上扣上一圈红线,希望自己美好的愿望能够实现。院中准提殿为明代建筑,坐北朝南,五间面阔20.7米,十架进深11米,脊檩高5.25米,砖木结构,硬山顶,立柱36桶。正面……[详细]
  朱仲记药铺建于晚清时期,原为朱仲记绸锻庄,后改为药店,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解放后改名为溱潼药店,整体建筑仍保持原有状态。光绪年间,霍乱流行,朱仲记药店大破四旧,店老板艰难经营,加之经济不发达的原因,对药铺边使用,边管理,边维修,大多数建筑都能保持原貌。药铺设计特别,为勾连搭式构成,前后四进,是溱潼镇古建筑代表。药铺占地面积18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平方米。前后3进,前2进5檩,最后1进7檩。第一、二进为五架梁抬梁式建筑,第三进为二层楼房,第四进为厅屋,前四进间设天沟排水,建筑密度高,利用效果好。二、三进之间设木板楼,楼上四周设花格纹栏,南北设玻璃门扇,东西设窗采光,效果好,艺术含量较高。整体无天井,用地密度极高,大大提升土地利用率高。晚清时期,溱潼地区医药水平有限,朱仲记药铺老板在疾病……[详细]
姜堰南街当铺
  南街当铺古建筑群,紧靠姜堰市图书馆西南边,始建于清代咸丰、同治年间,占地近3亩,系镇江北三圩张少儒开设,字号“恒章典”。民国十六年,“东街当铺”停业,虽一度在原址又开设一个为股东性质的当铺,字号“元大公典”,但不久歇业。“南街当铺”因其资金雄厚,经营有道,当铺颇具规模,且功能齐全,直到“七.七事变”以后闭业,姜堰镇典当从此歇业。姜堰南街当铺原存房屋81间,占地面积2946平方米,建筑面积2415平方米,房屋大部分坐北朝南,铺面朝东,颇具规模。南街当铺大门朝东盖小瓦,面砖用手工磨制,两扇大门均是“乳钉门”,门口路面为双行石头路。一进大门,便见一巨型壁照墙,上 书-一大“当”字。壁照墙后面不远便是对外营业的“柜房”,柜房3间朝东,柜台异常巨大,高约1.5米或1.6米,有的高达2米。柜台上方装有木……[详细]
溱潼水龙局
  溱潼水龙局位于泰州市姜堰区溱潼镇小溱湖巷东侧8-10号之间,门头出西。进入门头为南北两进、面阔3间五架梁,其东山突后一点为面南三间五架梁及南北长方形天井,占地南北30米,东西25米。收藏水龙7台,基本完好。水龙局系地方贤达与富裕户发起组织的民间义务救火机构,备有救火设备及相关房舍。主要设备“水龙”是由高约0.65米,长径约1.5米,短径约0.6米的椭园形大木桶,桶内中央位置安装长木杠杆(长木长约3.5米,可抬可压)支点,左右两侧置内径约0.08米紫铜活塞缸各一(底部设有进出水阀,与正中央的出水口下连)和长约20米左右帆布水龙带组成;同时配备数只兜水的小木桶或柳条笆斗、几支长杆挠钩及向民众报警用的铜锣等家什,常年放置在水龙局专用房易拿易取的地方,以常备不懈。溱潼水龙局为第二批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姜堰新安会馆
  姜堰“新安会馆”原有两处,此处位于姜堰区罗塘街道东板桥东北侧,为清晚期姜堰徽商所建,基本保存完好,有四址界石一方。改建筑占地约168平方米,南北长13.9米,东西阔12.0米,现有房屋9间,是由南北两进、东厢房与西门楼组成四合院,南北两进体量相当,南北进深五檩4.8米,门檐高3.4米,脊高5.3米;东厢房南北长12.0米,东西4.0米,檐高、脊高皆与南北两进等同;西门楼东西进深3.4米,南北阔3.2米;出西门的南北巷道宽1.15米。“新安会馆”历来由长住姜堰的安徽茶商胡、洪、方等几家轮流牵头负责管理,定期在此聚首,交流经营状况,帮办同乡棘手事务,商讨如何与当地民众相处,怎样从事当地社会公益事业,以诚取信于地方公众,从而更好地扎根、融入当地社会,是当时姜堰商品经济繁荣,徽商在姜堰发展、成功以及……[详细]

缁棷CP婢讹拷13001937閸欙拷 缁倕鍙曠純鎴濈暔婢讹拷 44010602000422閸欙拷

閸忓厖绨幋鎴滄粦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閸忓秷鐭楁竟鐗堟 缂冩垹鐝崥鍫滅稊 閹存垼顩︽笟娑毲�
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閿涳拷 QQ閿涳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