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 > 恩施州旅游

恩施州旅游景点介绍

董家河风景区
  地处湖北省鹤峰县燕子乡的董家村距县城42km,这里平均海拔1400多米。董家河因董家村而得名,源于宜昌市五峰县牛庄、经过山间-井水库、归于桃花山水电站的小河,几次进入伏流,长达20多公里。两岸有“三狮赶象”、“九龟寻母”、山间飞瀑、田园村舍、溶洞奇观、古树名木和庙宇遗址、风雨桥等景观。环山的森林植被和雨后村庄,烟雨蒙蒙,让人流连忘返。董家村田畴平整,交通纤陌;土家民居特色鲜明,民风淳朴,童叟呼应,鸡犬相闻。清代诗人顾彩在《容美纪游》中称赞这一带为“古桃源”。董家河犹如一位娴静的少妇,拖着长长的绿纱裙,幽雅地穿过村庄,款款而行。董家河河水清澈见底,在温煦的阳光里,河畔高高挑起的吊脚楼上,有土家妹子凭栏绣花帕哼小曲儿;小小的“豌豆角”上,有土家汉子娓娓讲述白虎的故事,山间有不绝于耳的山民歌在传唱……[详细]
水上恩施野三峡
  水上恩施野三峡位于恩施建始县,包括了野三峡水上峡谷景区、景阳画廊景区、黄鹤桥峰林峡谷景区、小西湖国际度假中心、建始直立人遗址寻踪景区等几大景区。这里气候宜人、生态原始、野趣浓郁,奇山秀水,保留着原始自然的生态美景和独特的民俗风情,集彩峡、奇峰、泉流、飞瀑、花树、莽藤、古关、老街和浓郁的土家文化于一体。山浮水,水环山,山水相映,这是一个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大观园。黄鹤桥峰林峡谷景区在清江北岸,绝壁高耸,中间一条垂着狭缝更是奇险,传说是黄鹤高飞之处,后人曾经搭桥连“天”接“地”,故名“黄鹤桥”。野三峡水上峡谷景区谷幽水碧,野趣浓郁,全长28公里,可谓“野山野水野三河,原汁原味原生态”。野三峡旅游景区水体景观分布广泛,河流和瀑布星罗棋布,河流含沙量小,水质清澈。两岸青山环绕,大小瀑布达到10多处,……[详细]
黄鹤桥峰林
  黄鹤桥峰林位于花坪镇南部,清江北岸,此地奇峰林立,绝壁高耸,“欲与天公试比高”,绝壁间有一垂直狭缝,传说是黄鹤高飞之处,后人曾经搭桥联“天”接“地”,故名“黄鹤桥”。景点内各种大小石柱、奇峰、怪石、深谷、天堑、地缝、绝壁俱全。雄伟奇特的峰林景观在岩溶地貌中十分罕见。黄鹤桥峰林形态类似张家界和柴埠溪的峰林地貌,南依清江,北接花坪,峰林面积约3平方公里。景观奇异,深藏悬崖绝壁之间。景点内各种大小石柱、奇峰、怪石、深谷、天堑、地峡、地缝、绝壁俱全,仅“一线天”景观就有多处,而且形态各异,妙不可言。堪称岩溶地貌一绝。黄鹤桥景区的主要景观有群峰朝阳、深谷幽峡(空谷幽兰)、绝壁云海、一峰独秀、金鸡独立、地峡奇观(凉风槽)、雄鹰望塔、展翅欲飞、一线天、五指山(山顶塔林)、石猴望月(直立人)、雾中石人等,可……[详细]
八峰森林公园
  八峰森林公园是2003年10月经湖北省林业局批准的森林景区,有森林15000多亩。地址:恩施市鹤峰县经济开发区类型:森林门票:门票25人民币……[详细]
65、四洞峡
四洞峡
  四洞峡是一处极为少见的穿洞群落景观,也是罕见的地质构造景观。据考证,这些洞大约在一亿四千万年前开始形成,十分古老。四洞峡每个洞各有特色,发育畸形,集山、水、洞、溪、泉、瀑以及原始的生态于一体,处处体现出和谐、优美和神奇。地址: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坪坝营国家森林公园内类型:洞穴游玩时间: 建议2-5小时门票信息:无需门票。包含在坪坝营国家森林公园大门票(100元)内……[详细]
鹤峰大面山
  鹤峰大面山是看长江巫峡和巴东县全景的绝佳之地。一看四季均可看巫峡。也是一条不错的自驾公路,山高路窄锻炼车技。景点位置湖北省恩施鹤峰……[详细]
利川清江古河床
  恩施州最经典户外线路之一。全程8公里,集穿洞龙门、天坑、峡谷、地缝、草坪、吊脚楼群、暗河、上万年的古河道、古盐道为一体。评价最高的户外线路。 景点位置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团堡乡分水村……[详细]
恩施清江蝴蝶崖风景区
  恩施清江蝴蝶崖风景旅游区,地处长江三峡和张家界两大国际知名景区之间。东起巴东县水布垭,西至恩施市汾水河,全长87公里,是清江最美、最深、最具原生态特色的河段。景区内奇山秀水典藏,峡谷风光如画,更有两岸的吊脚楼群和土家田园掩映在青山碧水之间。安坐于一叶扁舟,迷人的风景与醉人的风情不断顺水绵延,使人目不转睛,唯恐遗漏。清江蝴蝶崖风景旅游区的主要景点有:红花淌石林、大岩洞瀑布、千瀑峡、彩虹桥、五花暮霭、景阳峡谷、思过崖、笑面睡佛、清江石屏、清江壁画、五兄弟峰、世界第一高坝(水布垭大坝)。相传景区所在的恩施县,原名施县,后因雍正帝“赐恩”于此,方才得名“恩施”。这里气候温和、冬暖夏凉、风调雨顺、安全舒适,是男女老少皆宜的出行目的地。来到清江风景旅游区,游人不仅会为秀美的风光所吸引,更会为当地独特的土……[详细]
恩施清江风景旅游区
  恩施清江风景旅游区,地处长江三峡和张家界两大国际知名景区之间。东起巴东县水布垭,西至恩施市汾水河,全长87千米,是清江最美、最深、最具原生态特色的河段。自西向东横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被称为“土家人”的母亲河。全程共分为红花峡、千瀑峡、蝴蝶峡三个峡段。 景区内奇山秀水典藏,峡谷风光如画,更有两岸的吊脚楼群和土家田园掩映在青山碧水之间。安坐于一叶扁舟,迷人的风景与醉人的风情不断顺水绵延,使人目不转睛,唯恐遗漏。 用时参考3-5小时交通 自驾线路:1.至水布垭旅游码头:榔坪下高速-榔水专用公路-水布垭旅游码头。2.至汾水河旅游码头:舞阳大道-土桥大道-恩鹤公路-莲花池-三岔-汾水河旅游码头。 门票 180元/张 优惠票:120元/张 特价票:60元/张 景交车:30元/人/次(含往返,每周六早……[详细]
70、板桥鹿院坪 AAAA
板桥鹿院坪
  板桥鹿院坪是一个未经开发的,与世隔绝的地方。周围被陡峭的山崖环绕,所以要抵达鹿院坪需要下一千多级石阶。是户外徒步爱好者不可错失的旅游点之一。来到这里一定不虚此行。交通一般都是从恩施包车去鹿院坪村口;或者坐班车到板桥镇(25元),然后坐面的去新田村(10-15元),再步行至鹿院坪。景点位置恩施市板桥镇新田村境内……[详细]
云龙河地缝
  云龙河地缝位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大峡谷山脚,至少形成于5千万年前,从地缝顶部到地缝底部的地层主要为形成于2.1-2.9亿年间、跨二迭与三迭纪的灰岩,是世界上唯一两岸不同地质年代的地缝。它全长3.6千米、平均深75米,平均宽15米,两岸陡峭,飞瀑狂泻、缝底流水潺潺,上通天水暗河,下联莽莽清江。地缝上共有7条半瀑布(有一条瀑布叫“半流瀑”,丰水期有,枯水期无,故称半条瀑布)。云龙河地缝曾是云龙河的伏流段,以暗河形式沉睡地下二、三千万年,后因水流在地下强烈掏蚀,在地表不断剥蚀、致使暗河顶部坍塌,地缝才得于面世,成为恩施大峡谷一大奇观。用时参考1-2小时交通公交:恩施出发:在【恩施航空路】乘恩施--沐抚(大峡谷)(20元/趟)可直达利川出发:在【利川火车站】乘利川--大峡谷(每天一趟8:300……[详细]
绝壁栈道
  恩施大峡谷绝壁长廊(栈道)始建于2006年8月,全长488米,118个台阶,位于海拔1700余米,净高差300余米之绝壁山腰间。这是恩施大峡谷景的重要景点之一,为人津津乐道。实际上绝壁长廊是近几年景区开发公司设计建造的一条悬崖栈道,它的要点是“险绝”。行走在300米高的天然垂直绝壁上,足下临空,有轻微恐高症者,两股瑟瑟,移步艰难,稍微严重点,则只能绕道他行。但五百米长的悬崖栈道,有七拐八弯,风情独具,高揽群峰耸峙,远望众山绵延,脚下村庄、田亩、峡谷、河流,还有一辆大巴车在笔直的道路上开过,如同脚下有一只蚂蚁正沿着墨线爬行,一切历历在目,心旷神怡。 地址: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屯堡乡和板桥镇恩施大峡谷电话: 0718-8542333开放时间:8:00-16:00(旺季:3月-11月);8:……[详细]
73、一炷香
一炷香
  一柱香是喀斯特石柱,为恩施大峡谷标志性景观,也是同类喀斯特地貌中,十分稀有的景观。一炷香高为150米,柱体底部直径6米,最小直径只有4米,其岩性为三叠系灰岩。此地的岩石的抗压强度是800千克/立方厘米,风吹他不动,雨打他不倒,傲立群峰之中千万年,守护着这片神秘的土地,实属罕有。其外型酷似乡村中原始的剃头刀,曾也称其为“剃刀石”,也有称其为巴王刀。门票 无需门票包含在恩施大峡谷的门票内开放时间 旺季售票时间:08:00—16:00( 3月1日--- 10月31日)淡季售票时间:08: 00—15:00(11月1日---次年2月28日) 景点位置恩施市沐抚办事处甘堰塘恩施大峡谷内……[详细]
仙山贡水文化旅游区
  宣恩仙山贡水旅游区位于宣恩县城核心区域,核心区域沿贡水河两岸分布,主要景点有莲花坝带状公园、老院子、民族风情街、文澜桥、贡水河音乐喷泉、宣恩博物馆、宝塔森林公园、墨达楼、贡水河国家湿地公园等。仙山贡水旅游区位于宣恩县县城,在恩施州一小时交通圈以内,区位优势明显,生态、人文资源并举,特色物产丰富.核心区域沿贡水河两岸分布,主要景点有:莲花坝带状公园、老院子、民族风情街、文澜桥、贡水河音乐喷泉、文体中心(施南宣府)、宝塔森林公园、兴隆墨达楼、贡水河国家湿地公园等十大景点。……[详细]
75、铁匠沟
铁匠沟
  铁匠沟坐落于来凤县革勒车乡鼓架山村的半山坡上,聚居于此的50多户村民98%以上是姚氏家族。其祖先系贵州人姚氏,300多年前逃荒至此,繁衍生息。现存民国时期老宅7栋,余下近30栋虽仅30年光阴,却已破损不堪。现居于此的仅40名60多岁以上的老人。2013年,入列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革勒车乡是湖北唯一一个用土家语命名的乡镇。革勒车,土家语为“凶猛的河”之意。此处,由北向南有革勒车河水系,由西而过有高山申溪河水系和若干季节性小溪,多水汇入革勒车河,使革勒车集镇成三面环水、一面靠山之势。每当山洪暴发,水急浪高,这条“凶猛的河”如猛兽险恶,故而得名。铁匠沟坐落在革勒车西部鼓架山村一个沟壑的半山坡上,四周群山环抱,沟壑纵横,其中一南北向冲沟将其一分为二。东名瓦厂坪,西为大院坝,东西二宅基一沟相隔,约50米……[详细]
76、徐家寨
徐家寨
  徐家寨位于来凤县大河镇五道水村,距县城60多公里。全寨64户207人,均是土家族,大都姓徐。相传是明朝开国元勋徐达的后裔,因避祸逃难,在此繁衍生息600年。现存大片土家原生态古民居、200多亩的古森林和800亩在青石板上培土辟出的古梯田。2012年列入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示范村。2013年入列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徐家寨村民大都姓徐,他们自称是唐朝徐懋功、徐敬业和明朝开国元勋徐达的后裔。据93岁的徐可桃老人说,当年,徐达的孙子徐世秀为了躲避朝廷追杀,一路选择隐居之地,三次迁徙,来到荒无人烟的五道水,遂定居于此。至今已繁衍生息了近600年。虽年已耄耋,老人仍能清晰地报出自家的族谱,“上正通胜秀,启可朝功勋,囯泰天开邦,忠孝自然成”。老人“可”字辈,为徐家寨第26代人。以平均20年生育一代人计算,徐氏在……[详细]
舍米湖村
  舍米湖村位处鄂湘渝三省(市)交界的来凤县百福司镇。全村170户600多人都是土家族,村内有一始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的摆手堂。因其年代久远保存完整,被誉为“神州第一摆手堂”。舍米湖村原汁原味的摆手舞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摆手舞大师彭昌松、鼓手彭承金被命名为“摆手舞传人”,百福司镇被国家命名为“摆手舞艺术之乡”。2013年入列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舍米湖,土家语为“阳光照耀的小山坡”。这是一个原汁原味的土家村落,全村170户600多人都是土家族,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姓彭。村党支部书记彭承荣说,他们是唐末年间迁居此地的彭姓先祖彭相龙的后裔。村里人世代事农,民风淳朴,不沾赌、不沾毒,唯好摆手舞。舍米湖村西南有一摆手堂。独立于村寨之外,崛于坡,隐于松柏古树之间。堂前有石碑二座,分别为清道光……[详细]
唐崖寺村
  唐崖寺村位于咸丰县尖山乡,因境内唐崖土司城而闻名。据载,自元土司覃氏在此称王十八代,计四百余年。建成湘、鄂、川、渝土家族地区最大的土司城。现存传统建筑面积66.6万平方米。2006年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入列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发源于利川市毛坝乡的唐崖河在咸丰境内九曲回肠,穿洞穴,过峡谷,一路西征,在重庆市龚滩古镇注进乌江。因河水自东向西流,故有“岸转涪江,倒流三千八百里”之说。唐崖寺村,横跨在唐崖河上。曾经盛极的唐崖土司王城座落在河畔的玄武山上。唐崖土司覃氏始祖名启处送。唐崖《覃氏族谱》载:“元至正6年(公元1346年),一世祖覃启处送,镇夜兰有功,蒙题奉允准:授唐崖,赐宣慰使司之职。”覃氏由此成为鄂西十八著名土司之一。古时土司有品也有级,宣慰为上,宣抚次之,长官又次之。不论品……[详细]
79、田家坝
田家坝
  田家坝位于恩施州建始县花坪镇,因田氏家族所建集市而闻名,是古时“川盐入湘”的重要通道,建始、巴东两地药材、商贸、竹器集散地。境内汉、土家、苗、回、畲民族混居,民风独具特色。田家坝是川湘鄂边区工农革命军根据地之一,著名的建始暴-动总指挥田见龙始居如此。2013年入列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田家坝是一个不算偏僻的小村。日渐发达的现代文明正在蚕食农耕文化的遗留,余存的三五间古建筑,寒碜地夹杂在一幢幢新修的小洋楼之间,坍塌的老屋与崛起新楼的反差让人很难与传统村落相接,只有残存于老宅封火墙上的漆画和斑驳的墙土,诉说着悠长的岁月。田家坝临巴东,接恩施,曾是方圆十多里的集市,古称街。原村党支部书记田大崇说,清末年间,田氏家族跨清江河,从巴东而入,驻足盐道两旁,摆摊设点,卖药材,售生漆,销竹器,日渐发达。于是田氏……[详细]
80、张高寨
张高寨
  张高寨位于利川市沙溪乡境内,距利川城区40公里,是一个较完整的土家族聚居寨子。全寨由70多户人家居住的45栋吊脚楼组成。张高寨民风淳朴,气候宜、山水奇。2011年被恩施州命名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13年入列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张高寨所在的沙溪乡,古属巴国地,是利川市最偏远的乡镇之一。张高据传是第一个来这里定居的人。他心慈面善,因时常接济邻里乡亲,以好人之称享誉方圆。那时此地没地名,张高便成了一张地方名片,人称“张高寨”。张高寨四周皆山,尤以雷音山闻名。雷音山无路,千百年来,过往人等在张高寨前踏出一条崎岖山道,曾是一条川东(今渝东)延伸到鄂、渝、湘、黔的盐运人行古道,史称“巴盐古道”。始,偶有行人在前不见村后不着店的寨子落脚,讨口水喝,寻个住宿。日久,南来北往的盐客、山货客、布客、鸦……[详细]

粤ICP备1300193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422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联系我们: QQ:2642104